埃博拉 :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

更新时间:2023-11-17 16:32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丝状病毒科的丝状病毒属,可引起人和灵长目的埃博拉病毒病(以前被称为埃博拉出血热),因首先在扎伊尔境内的埃博拉河流域发生大流行而命名。埃博拉病毒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达50%-90%。

埃博拉是一种罕见的病毒,1976年首次在苏丹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埃博拉之父”彼得·皮奥特(Peter Piot)是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之一。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境内暴发,并且波及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等七个国家,此次流行是疫情最为严重的一次。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初的大流行结束,埃博拉病毒在全球共造成28000人感染,约18000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EBO-Z)、苏丹型(EBO-S)、塔伊森林型[又称科特迪瓦型(EBO-C)]、莱斯顿型(EBO-R)和本迪布焦型(EBO-B)5种亚型。。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与患者或感染动物的体液、血液及分泌物等密切接触而传染,埃博拉病毒病的潜伏期是2~21天,临床特点是高热、全身疼痛、广泛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导致休克和死亡。

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应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亦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原。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屏障护理、对症和支持治疗,积极控制继发感染、肾衰竭、出血等并发症。治疗药物ZMapp在2014年疫情紧急应于临床治疗,其属于优化的鸡尾酒疗法,在非人类灵长目实验中效果显著。截止2021年2月,可供埃博拉病毒病疫情防控使用的两种疫苗为ERVEBO(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疫苗)、Zabdeno和Mvabea疫苗。

命名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的丝状病毒属(Filo virus),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埃博拉热(Ebola fever),现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因首先在扎伊尔境内的埃博拉河流域发生大流行而命名。

历史

发现过程

1976年6月至11月,苏丹发生了病毒暴发,在暴发结束后才确定这是首次已知的埃博拉病毒病暴发。6月27日产生了第一个可识别的病例,为恩萨拉一家棉花工厂的一名仓库保管员。尽管参与苏丹疫情的世界卫生组织医务人员知道他们正在应对一种未知的疾病,但直到几个月后才在扎伊尔得到“阳性鉴定”和病毒命名。此次暴发由埃博拉病毒苏丹型引起,感染了284人,造成151人死亡,病死率为53%。

1976年8月26日,第二起埃博拉出血热在扎伊尔北部的扬布库村(Yambuku)暴发。这次暴发是由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引起的,与苏丹暴发的病毒是不同埃博拉病毒属成员。最早感染该病的人是乡村学校的校长马巴洛·洛克拉(Mabalo Lokela),其于8月26日开始表现出症状,最初认为他患有疟疾并服用奎宁。但是,他的症状继续恶化,于9月8日(开始出现症状后的第14天)死亡。

一位修女感染疾病去世后,血液样本被送到了比利时的病毒研究所。当时27岁的研究人员彼得·皮奥特(Peter Piot)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一种丝状的病毒,而后其前往疫源地进行新型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皮奥特后来被称为“埃博拉之父”,其是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之一,并且以发现地附近的埃博拉河为这种病毒的命名。

此次扎伊尔毒病暴发持续到当年10月底,共发病318例,死亡280例,病死率高达88%。随后该病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科学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是线状病毒家族成员,它们的祖先可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

大流行

在前两次暴发后,1979年7~10月,在苏丹南部靠近扎伊尔的恩扎拉地区发生了第三次流行,发病33例,22人死亡,病死率为67%。

1995年1~6月,在扎伊尔发生了第四次流行,共发病315人,死亡245人,病死率77%。

1996年2~7月,在加蓬北部的偏僻村落马雅博特村及临近村发生了第五次流行,发病97例,死亡66人,病死率为73%。这次流行主要是由于21位村民接触了1只死亡的黑猩猩后引起的,这是在埃博拉出血热多次暴发流行中,唯一一次查明了暴发原因的,而其余的起因均不得而知。

2000年9月,在乌干达北部古卢(Kulu)地区发生了第六次流行,截至2001年1月23日,发现埃博拉病毒病患者425例,其中的224例已经死亡,病死率为52.7%。

2007年,在乌干达的西开赛省发生了第七次流行,导致至少400人发病,其中174例死亡,死亡率为43.5%。

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病在几内亚境内暴发,并且波及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等七个国家。此为第八次流行,也是疫情最为严重的一次。至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初的大流行结束,埃博拉病毒在全球共造成28000人感染,约18000人死亡。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从而引起了国际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自此,埃博拉病毒病不再是一个非洲疾病,而是一个严重影响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世界性疾病,开始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11月6日,刚果累计报告3286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3168例确诊病例,118例临床诊断病例),其中2191例死亡,另有531例疑似病例正在调查中。这已成为有史以来第二大2018年埃博拉疫情

2022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刚果(金)卫生部在该国西北部赤道省的城市姆班达卡发现一例确诊病例后,宣布该国暴发新一轮2018年埃博拉疫情

2022年7月4日,刚果(金)宣布,近三个月前在西北部赤道省首府姆班达卡暴发的埃博拉疫情结束。这是该省自2018年以来第3次暴发埃博拉疫情,也是该国历史上第14轮埃博拉疫情。

2022年9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乌干达在确认一例相对罕见的埃博拉病毒-苏丹型病例后,宣布该国暴发2018年埃博拉疫情

2023年3月,坦桑尼亚一个非疫区爆发埃博拉疫情,死亡率很高。

分类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EBO-Z)、苏丹型(EBO-S)、塔伊森林型[又称科特迪瓦型(EBO-C)]、莱斯顿型(EBO-R)和本迪布焦型(EBO-B)5种亚型。

埃博拉病毒扎伊尔、苏丹和本迪布焦三种亚型是非洲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主要病原体,病死率高达25%~90%,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其中塔伊森林型(也称科特迪瓦型)所致疾病病死率较低。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2014年西非暴发的重大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病原体,经证实为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

病原学

生物学性状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具有囊膜的单股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该病毒呈现长丝状或杆状线形结构,会出现环状、分枝或缠绕等形态。病毒直径为80~100nm,其长度跨度范围一般为1000~14000nm左右(平均长度10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化学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致病性

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点为经过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开始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等流感样非特异性症状,随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皮肤瘀斑。患者明显消瘦。虚脱和感觉迟钝。发病后7~16天常因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死亡率高。

免疫性

有些患者发病7~10天后出现特异性的IgM、IgG抗体,但有些患者直至疾病恢复也无抗体产生。某些埃博拉感染恢复者的睾丸、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内能持续监测到病毒;孕妇感染恢复后,病毒也持续存在于胎盘羊水、胎儿体内。某些幸存者,埃博拉病毒在体内持续的时间甚至长达9个月。也有极少数因体内病毒持续存在导致疾病复发的病例,但复发原因还不清楚。

埃博拉出血热与其他出血热有两个显著不同:一是急性期患者有高滴度埃博拉病毒症;二是不少患者缺乏抗体应答,体内难以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恢复期血清不能有效中和埃博拉病毒。

传播机制

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目为该病传染源。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狐蝠科果蝠属,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黑猩猩大猩猩属、猴、羚羊豪猪等动物可感染发病。

埃博拉病毒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但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感染与接触雨林中死亡的黑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有关。有实验证实蝙蝠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对维持埃博拉病毒在热带森林中的存在可能充当重要角色。

传播途径

埃博拉病毒所致的埃博拉出血热无明显季节性。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动物间通过唾液、粪便与分娩等方式传播。人类因密切接触感染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各种体液而感染。病毒似乎是通过黏膜表面或皮肤破损处入侵宿主。已经发现,传染性病毒微粒存在于血液、唾液、呕吐物、粪便、尿液、汗液、鼻分泌物,甚至精液和生殖器分泌物,可通过接触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被感染。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感染机制

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最先感染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移动的细胞携带病毒至局部淋巴结进一步复制,病毒从此处通过血流和淋巴管遍布全身。

通常认为血管内皮在埃博拉病毒疾病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相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可导致血管内容量减少。

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表现为促炎细胞因子增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与感染性休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类似,埃博拉病毒感染也伴有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增加,这与死亡率增加有关。除了是低血压的重要介质之外,一氧化氮还与淋巴细胞凋亡和血管完整性缺失有关,而血管完整性缺失可进一步导致后期的低容量性休克。

易感人群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潜伏期范围大是由于缺乏疫区发病的可靠信息。最可靠的信息是来自明确的感染,例如实验室或院内接触。

典型临床表现

埃博拉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呈不发病状态或症状表现较轻,轻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不同亚型埃博拉病毒所致的典型临床表现稍有不同,通常情况下:典型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表现为急性非特异性症状,例如咳嗽、流鼻涕、寒战、头痛、肌痛、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患者通常表现有发热,这是早期命名为埃博拉出血热的原因。患者的体温常常为39~40oC。埃博拉病毒疾病早期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可导致不同的诊断,包括疟疾、伤寒和同一地区发生的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包括拉沙热)。

其他临床表现

该病随后的体征和症状是病毒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衰弱、进行性全身性水肿和严重的腹痛十分常见。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包括严重头痛、精神错乱、意识水平降低,此为惊厥昏迷的前兆,也是典型的死亡前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胃肠道症状恶化,特别是明显的腹泻或呕吐。这可导致低容量性休克和早期死亡。虽然咳嗽、胸痛和呼吸短促亦可发生,但是常见于细菌脓毒症的明显急性呼吸衰竭在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中并不常见。虽然病毒性出血热中的“出血”是该病病名的主要特征,但它只是晚期症状,并且仅发生在少数患者。

埃博拉病毒可持续存在于精液等组织器官,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恢复后数周仍可有食欲缺乏、极度虚弱、脱发、精神失常等表现。死亡患者90%死于发病后12天内(一般为7~14天),主要死因为出血、休克、肝肾衰竭及其他致死性并发症。

诊断检查

埃博拉出血热的确诊一般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

核酸检测

埃博拉病毒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应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一般发病2周内可从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发病后1周内的标本检出率高。

病毒抗原检测

由于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血标本中病毒抗原。一般发病后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原。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物和疑似病例尸检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病毒分离

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一般发病1周内血标该病毒分离率高。

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各种异常。早期由于脱水,患者的血色素水平一般正常,甚至升高,免疫细胞淋巴细显著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十分常见。消耗性凝血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生成减少也是该病的典型特征。

肝酶谱升高(正常水平的2~3倍)特别是丙氨酸移酶和天冬氨酸转移酶升高,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

最明显的实验室异常是灌注不足和严重腹泻所致的名种变化。

治疗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仍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屏障护理、对症和支持治疗,积极控制继发感染、肾衰竭、出血等并发症。

抗病毒治疗

(1)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ZMapp是由美国Mapp公司,美国LeafBio有限公司、加拿大Defyrus有限公司、美国政府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共同合作研制的抗EBOV药物。其通过含有编码修饰后抗体基因的本氏烟草(烟草属 benthamiana)生产及提纯获得。ZMapp由3种单克隆抗体组成,作用于糖蛋白上的表位,从而阻止病毒进人细胞并发挥细胞毒性作用。ZMapp在2014年疫情紧急应于临床治疗,挽救了多位埃博拉患者的生命。其属于优化的鸡尾酒疗法,在非人类灵长目实验中效果显著。

RECN-3B是由美国再生元制药公司开发的3种单克降抗体的混合物,包含了3种针对EBOV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该药在刚果已完成临床Ⅰ期试验,试验结果提示REGN-3B耐受性良好。WHO于2019年8月12日发布新闻称,因该药疗效明显优于ZMapp而提前结束了其Ⅰ期临床试验,对该药物后续临床试验结果充满信心。

(2)其他潜在作用于病毒进入过程的药物:粉防己碱、舒尼替尼、托瑞米芬等还需进一步验证。

(1)法匹拉韦(法匹拉韦),为核类抗病毒药物,2014年3月在日本被批准上市用于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的抗病毒治疗。现有数据支持该药物在EVD中应用,但未来仍需进行更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验证其疗效。

(2)小干扰核糖核酸。相关动物实验支持其抗病毒作用,虽然Ⅰ期临床试验结果不支持该药在高病毒载量患者中的应用,但在低至中度病毒载量的患者中可进一步研究。

(3)雷米替韦(瑞德西韦),是单磷酸核类似物,由美国吉利德科学研制生产,该药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进行后续临床试验。雷米替韦作为核苷类似物,有抗多种病毒作用,且人体安全性良好。

(4)BCX4430,为核苷类似物,由美国BioCryst Pharmaceuticals公司在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资助下开发,最初旨在用于治疗丙型肝炎。BCX4430的作用机制使其可对多种病毒起到抗病毒作用,该药进行后续相关研究。

防护

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的治疗应在与其他患者治疗区隔离的单人房间进行。患者的房间应有单独的缓冲区,以便穿戴和脱掉个人防护设备以及清洗设备。房间内应能处理患者的体液、配备有吸引器、监护仪医疗气体接头以及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生命支持设备。

各国的指南均已列出患者隔离和保护医务工作人员的最低标准,充分了解指南非常重要。

有创监测

在决定实施有创监测时,应考虑对患者的有益作用和对医务工作人员的风险,如果进行动脉压监测,应尽量避免股动脉途径。

同样地不能仅为监测中心静脉压而进行外周或中心静脉置管,因为其临床作用有限,并且其作为前负荷指标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对症治疗

埃博拉病毒疾病治疗的关键是积极静脉输液复苏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因为严重腹泻可导致患者血容量不足,所以满意的静脉通路对于液体复苏是必要的。如果可能,维持血容量比仅仅纠正低血容量更为重要。

乳酸林格液是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液体。与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相比,乳酸林格液更少引起酸中毒、肾脏损伤和出血。胶体液(包括合成淀粉和人血白蛋白)在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治疗中无用,因为无证据显示其有效,并可导致肾脏不良后果。

当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病情进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能需要输注凝血因子。但对临床出血患者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目前则持保留意见,因为无证据显示预防性输血有益。

埃博拉病毒疾病患者可发生严重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虽然肠内替代是首选疗法,但是对于严重的恶心呕吐患者静脉替代可能更为合适,且应通过中心静脉途径实施。

预防免疫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环节仍不清楚,尚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主要靠综合性措施,包括加强对感染者的隔离和消毒,注意医护人员的防护和实验室生物安全。

控制传染源

预防关键措施仍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切断或降低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做到严格隔离和及早治疗疑似及确诊病例,同时做好消化道呼吸道体液隔离,最好在负压病房进行隔离;对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对有明确暴露史者应就地实施至少21天以上的医学观察,一旦患者表现出体温升高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男性患者必须禁止性生活3个月以上,并通过精液无埃博拉病毒检查为止。同时,需严格采用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如与患者或可疑动物接近和接触时应佩戴隔离衣,防护面具,手套和帽等;在疫区尽量不接触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严格执行规范的环境消毒。

疫苗研发

由于埃博拉病毒疫情长期局限于非洲国家,发达国家研发疫苗和药物的动力不足,直到2014年的疫情威胁到欧美和中国,国际社会才重视相关研发工作,美国和中国均开发了埃博拉病毒疫苗,临床初步试验免疫效果良好。

2019年,埃博拉疫苗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如MVA-BN Filo/AdVac,rChAdC3 Ebola(Zaire);cAd3Z埃博拉病毒、SynCon、VSV-埃博拉病毒;rVSVZ埃博拉病毒等疫苗已进入了临床研究。

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了由默沙东公司研发的埃博拉减毒疫苗,该疫苗将埃博拉病毒的一段基因连接到水泡性口炎病毒基因上,在注射后会让人体产生对埃博拉病毒的免疫能力。

截止2021年2月,有两种疫苗供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使用:第一种的商品名为ERVEBO(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疫苗),2019年该疫苗获得欧盟委员会和美国FDA批准,该苗在几内亚和刚果(金)等疫情严重地区接种已经超过30万剂,采取环形接种策略(为所有接触过埃博拉确诊病例的人都接种疫苗),WHO评估有效率高达97.5%。该疫苗仅需接种一剂。第二种为2针免疫方案,商品名为Zabdeno和Mvabea,将Zabdeno作为第一针免疫疫苗,大约8周后,将Mvabea作为第二针免疫疫苗。该苗2020年已经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

流行病学

埃博拉病毒病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已有数据还不能明确不同年龄、性别及种族对埃博拉病毒病的易感性和病程情况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有数据表明,患者比例与年龄呈线性关系,并在35~44岁达到峰值,虽然儿童的感染率低,但是死亡风险比成人高,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最高。根据对CFRs的比较统计,未观察到埃博拉病毒属各种病毒间在毒力上存在的根本差异。根据动物试验数据,影响人类埃博拉病毒病发展和严重程度的2个主要因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病暴露途径和剂量,通过割伤、抓伤或黏膜直接接触受感染的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是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据WHO不完全统计,1976年至2016年共暴发埃博拉出血热多次,其中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出现了8次,感染者达数万例,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上千人。除扎伊尔共和国、苏丹加蓬、乌尔干、刚果等地外,尼日利亚肯尼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科特迪瓦中非南非西非等非洲地区也相继出现过散发病例,美国西班牙也于2014年出现了埃博拉的疫情。

流行病学监测显示,美洲、欧洲泰国等地均有血清学证据,可能为输入性病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意大利亦从来自菲律宾的猴子中检出埃博拉病毒。截至2020年中国未发现埃博拉病毒病患者,但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引进动物或隐性感染者及患者输人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研究进展

EBOV的实验室诊断方面已建立了多种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检测病毒基因组、病毒抗原和宿主免疫反应。在疫情暴发期间,缩短检测周期,在出现症状前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能更加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在一项模拟试验中,当对60%的EBOV感染人群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感染者进行隔离的时间从5天缩短为1天,发病率(感染风险)从80%降低为0。截止2023年,多种WHO和/或美国FDA授权批准使用的商品化诊断试剂,主要是基于新型快速诊断方法(RDTs)测流免疫层系检测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发的。

体外研究模型方面: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致死率和缺乏有效的治疗保护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埃博拉病毒规划为A类生物威胁病原体。所有使用EBOV进行感染的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等级4级(BSL-4)的实验室内进行,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少数机构设施能使用真正的埃博拉病毒来进行抗EBOV的潜在药物研究。为了克服这个研究挑战,学界已经开发出几种能在生物安全2级(BSL-2)条件下进行的“替代”模型,包括假病毒进入模型、病毒样颗粒进入模型,病毒样复制子粒子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EBOV的生命周期过程并降低了实验感染风险,已被广泛应用于前期大规模筛选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在动物研究模型方面:啮齿动物模型因其经济化和简便性已被广泛用于生化和免疫试剂的开发中,已经在小鼠豚鼠类仓鼠中建立了EBOV的动物模型。小动物模型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且更经济化,但啮齿类动物模型在反应人体疾病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EBOV发病机制、药物筛选、治疗和疫苗开发的首选动物模型是包括猕猴食蟹猕猴、狒狒等在内的多种非人类灵长目(NHP),NHP模型在感染EBOV后能产生与人体相似的病理学症状,已成为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实检前的必须动物模型之一,因此NHP模型依旧是动物模型中研究病毒感染和筛选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金标准”。

研究表明,多家研究机构利用多种药物开发策略筛选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已有一部分抗埃博拉药物进入了临床实验研究阶段,但大部分的药物研究仍处在普通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水平。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抗埃博拉药物主要有广谱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生命周期关键基因或蛋白的药物。根据抗埃博拉药物作用的靶点不同,大致可分为埃博拉病毒进入抑制剂、埃博拉病毒核酸复制抑制类药物、免疫或凝血功能调节类药物等。

相关文化

埃博拉病毒的凶险和复杂,为艺术家提供了不少素材。

1994年,美国作家普里斯顿以埃博拉病毒为背景写了小说《血疫》,讲述埃博拉病毒的缘起,引起了全球对这种病毒的普遍关注。普雷斯顿在采访中称:“可以把病毒想象成要从沉船中求生的老鼠,当病毒从前的生存系统剧变时,它本能地想换一个系统——人类。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1995年,美国好莱坞推出了影片《极度恐慌》。此影片讲述的是1967年,在非洲的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美国的雇佣军兵营中被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肆虐,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军医抽取感染血样离开后,整个军营被炸弹摧毁。直到90年代,一种新型疾病在旧金山的香柏溪镇上蔓延。美国传染病研究所上校军医山姆(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饰)接到消息,与同事立刻展开研究和救治工作,最终查出了病毒的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