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海 :化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6

周长海,农业化学家。江苏无锡人。1945年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农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率先在中国从事除草剂敌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参加了高效低残留农药及新农药创制的研究,还开展了拟除虫菊酯的合成、天然产物化学及不对称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建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63年起先后主持研制出除草剂敌稗、菊类农用药剂,1964年获国家科委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为国家培养了多名高级农药科技人才。

个人简历

1965年5月2日生,满族

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

1987年至1994年在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任教,助教、讲师,期间于1990年至1991年在日本八个岳中央农业实践大学进修。

1995年至2001年留学于日本国立岐阜大学

1998年获生物资源生产与利用专业农学硕士学位。

2001年3月获生物生产科学专业农学博士学位。硕士及博士期间主要对动物的脂肪代谢、饲料营养、酶活性及生理代谢进行了系统研究。曾任《日本新华侨报》专栏作家,在日本发表散文百余篇。

2001年4-12月就职于日本株式会社儿岛制机公司。

2002年1-12月就职于日本岐阜米壳株式会社国际贸易部。

2002年12月,作为吉林大学从海外引进人才,辞去日本公司职务回国,进入吉林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仿生生物学研究,同时担任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发酵专业硕士点硕士生导师。

2002年12月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分别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和发酵工程专业。

生平简介

周长海,1923年2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0年考入台湾辅仁大学化学系。他学习勤奋,善于思考,对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尤感兴趣。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1946年受聘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化系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受聘于北京农业大学,继续从事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此后50余年中,周长海一方面从事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同时积极开展拟除虫菊酯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及农药合成的研究,并对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1952年任讲师,1962年任副教授,1980年任教授,1984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7年和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90年其“培养新一代高级科技人才的教育观点与教育方法”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

教育工作

周长海自1945年以来,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先后主讲《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分析》等大学课程,在教学中他理论联系实际,讲课深入浅出,以高度的热情为高等农业化学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认为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基础科学,利用挂图、模型等教具,特别着重利用演示实验来增强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以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他还经常吸收国内外的有关最新研究资料,不断充实改进,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在研究生教育中,他主讲《拟除菊酯化学》课程,在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时他说:“研究生对所进入的学科领域的前沿是陌生的,要熟悉它,深入地钻进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付出巨大的劳动是不可能的。对导师来讲,尽管他对这个领域并不陌生,但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中深入到的具体问题而言,往往也是新问题,甚至是疑难问题。无疑导师也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因此他在每个研究生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个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上,他都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时刻把握着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进展,以保证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他所培养的研究生,先后有多人去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1989年学校对其《严要求、造就新一代科技人才优秀成果》给予表彰。

科学成就

周长海在农药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第一项成果是敌稗的合成与应用。他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完成了敌稗的工业化合成路线,并成功地用于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中国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荣获1964年国家科委发明二等奖

第二项成果是利用666无毒异构体制取氯化苦。1955~1957 年间,胡秉方、周长海等接受了粮食部的委托,研究了粮食薰蒸剂氯化苦的生产新路线。当时粮食仓库害虫的防治依赖薰蒸剂氯化苦,而氯化苦的生产又受到原料供应的限制。虽然当时还有一些其他生产方法,但产品纯度太低。另一方面,中国已大量生产六氯环己烷,并提取高丙体。由于六六六中的有效异构体丙体仅占13%,这样,就将面临大量(年以万吨计)无效异构体的处理问题。胡秉方与周长海等创造了一条利用六六六无效异构体制取氯化苦的新路线。这不仅解决生产氯化苦的问题。同时还给大量的六六六无效体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在1957年柏林西部地区举行的华沙条约国的农药生产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外国同行们的赞誉。第三项成果是拟除虫菊酯的合成研究,其中溴氰菊酯的合成路线研究,1987年荣获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及财政部颁发的国家攻关项目成果奖。

周长海一直从事手性铜催化剂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他所指导的陈光明博士生利用手性联二胺和取代水杨醛生成的席夫碱配位化合物催化上述反应,得到较高光学收率和化学收率的菊酸乙酯,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普渡大学诺贝尔化学奖H.C.褐色教授的赞誉。

主要论著

1 黄瑞伦,邢其毅,周长海。种子消毒剂有机汞化合物的试制—汞制剂制备。科学通报,1950,6:411

2 胡秉方,周长海,沈其丰等。种用666无毒异构体制备氯化苦的研究。科学通报,1957,19:589

3 周长海.N-3,4-二氯苯基丙胺的合成。化工技术资料农药专业分册,1964,1:15

4 胡秉方,周长海等。对映异构体的优选结晶分离法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16:109

5 李应福,周长海。新型非酯型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479

6 王敏,刘军,周长海。菊酯的浙江新和成方法.农药,1994,33:4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