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柘镇 :浙江遂昌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3:02

大镇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地处遂昌县中部,面积123平方公里。1987年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大柘,距县城18公里,镇以驻地得名。现辖1个居民区、26个行政村:大柘;横街、村下、街头、溪东、北山、后村、住龙、后山、后垄、梭溪桥、大垵、黄垵、田后、大田、大畔、华洋、大坟山、横源、永安市、培坞、高山、白麻、塘根、前山、车床、东坑,常住人口11399人(2020年)。

历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沿用大柘乡名,属大柘区。

1951年大柘乡分为大柘、旦田两乡。

1956年旦田两乡并入,岩下乡的车床、前山、柘家,东坑镇划入,称大柘乡,县直属。

1958年大柘乡的王曹划给石练乡,大柘分为光明公社的大柘、大田县、上旦3管理区。

1959年光明公社改称大柘公社。

1961年管理区称公社,公社称区。大柘管理区改称大柘公社;大田、上旦两管理区合并称大田公社,均属大柘区。

1983年政社分开,大柘公社改称大柘乡,县直属。

1987年9月建镇。所辖行政村是:溪东村、白麻村、田后村、培坞村、黄垵村、横源村、北山村、华洋村、东坑村、住龙村、横街村、前山村、大坟山村、大垵村、街头村、塘根村、车床村、大田村、永安村、后村村、大畔畈村、后山村、高山村、梭溪桥村、后垄村。

人口数据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柘镇常住人口11399人。

经济发展

大柘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遂昌县西部四镇六乡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地,大柘不仅是全镇的重点产粮镇之一,而且在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以茶叶、农副产品及畜牧业等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农村经济结构格局,更是个茶业重镇,2004年茶园面积达15035亩,茶叶产值5262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021万元,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258万元,比2003年增17.9%,实现销售收入8772万元,投入技改资金560万元。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到2003年底,全镇共有餐饮业15家、拖拉机运输业145家、商品批发贸易业200余家,其他服务业98家。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9258万元,农业总产值75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89,位居全县第一。

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4.03亿元,比2006年的2.4亿增长68%。其中工业产值2.63亿元,比2006年的1.5亿元增长75%,农业产值1.4亿元,比2006年的0.9亿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8892元,比2006年的4633元增长92%,年递增852元。

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茶叶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五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茶叶、制种、竹业、畜牧业、高山蔬菜、西瓜等产业发展步伐。

1、茶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推进。本镇按照“控量调优,树绿色生态品牌,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通过品种改良、加强茶园管理、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本镇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1年全镇共有茶园面积19382亩,全年实现茶叶产量1630吨,产值8280万元,分别比2006年16625亩、1518吨、6358.6万元,增长16.6%、7%、30%,真正做到了稳产增值。同时积极稳妥的推进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本镇共有茶叶加工厂236家,焙茶机械2511台,茶叶专业合作社5家,从事茶产业人员达7500多人,其中通过QS认证的企业6家,省级标准化茶厂3家,县级标准化茶厂4家,无公害茶厂18家,茶产业已真正成为本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农业主导产业。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积极落实支农扶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发挥种粮大户对整个粮食生产的推动作用;严格执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政策,落实中央粮食补贴政策,及时足额下拨种粮直补资金;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制种、竹业、畜牧业、高山蔬菜、西瓜等产业;大力发展原生态农产品,成立了原生态农产品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附加值。

3、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五年来,通过粮食自给工程、小流域治理、土地开发整理、特色基地配套项目、粮食功能区建设等项目地实施,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4、不继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五年来,本镇组织农民参加各级业务部门举办和镇农技站自办的各类培训达25000人次,组织各种农业生产性会议30余次,各村出黑板报400余期,印发技术资料7500份,农民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优化环境,服务企业,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五年来,本镇抓住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开放带动”的机遇,全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加快工业发展。以茶叶加工、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小水电开发等项目为重点,大力宣传,营造环境,主动出击,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全镇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私营企业16家,规模以下工业369家,实现工业产值2.63亿元,比2006年的1.5亿元增长75%。

1、坚持从实际出发,抓好现有企业培育。继续发展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帮扶,支持企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

2、大力发展家庭工业,扩大企业规模。茶叶是本镇的主导产业,茶叶加工涉及千家万户,家庭茶叶加工已成为本镇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新发展家庭工业142家,达到目前的369家。

3、以“企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全程代理服务。先后引进了遂昌精诚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卖炭翁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大柘汤沐园温泉项目、龙谷丽人茶叶观光园等项目,极大的提升了大柘经济发展的后劲。

社会事业

大柘镇的各项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事业从1919年创办大柘第一座学堂“遂昌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得到拨乱反正,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1984年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任务,1996年通过了“两基”评估验收,1998年被评为丽水地区“教育强镇”,2003年被评为省级“教育强镇”。卫生保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2年,建造了占地2552平方米花园式的门诊大楼,有医务人员27人,开展了社区服务,为柘家大柘镇建立健康档案6000余份。2003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镇收缴保险金21.7642万元,农民参保率81.6%。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电话装机已达2400多部。1993年改镇区至北山的机耕路为四级公路,接三仁乡坑口至丁口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2003年至2004年实施康庄工程,对塘根、白麻、大垵、培坞、横源、镇区至北山等公路进行拓宽硬化。

名胜文化

遂昌支部旧址――泉湖寺:泉湖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914年重建,1923年,遂昌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今大柘镇中心小学前身)迁址于泉湖寺。位于大柘镇溪东村环境幽雅恬静,四周田园翠竹簇拥环抱,前有柘溪水流潺潺,后有青山绿荫葱葱。2001年,在建党80周年之际,为使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旧址重放光彩,在大柘镇老党员的呼吁下,经多方筹集资金,旧址已恢复原貌,近2万字39块版面图文并茂的室内布展,展示了八十多年来党组织的活动过程和发展中的大柘,使旧址焕然一新。该旧址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捷,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重要胜地,至今已有4万多人次来旧址参观学习。

石柱:大柘地势如排形,传说柘溪水退、水涨,村方随至浮沉,为镇治这一怪现象,在村头有方形石柱,拴排之意,柱上刻有:地势如排已启千年之景运,土精为柱能维亿万载之宏基“自建造石柱后,大柘村方不再浮动,此系大清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重修,现仍傲然屹立。

大田金山――夫人殿:址在大田村口下游禁山脚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总面积120多平方米,一进大门亭为天井,上踏步为三间,各间塑有雕像,中间佛龛顶部,竖有“敬神如在”四个金字大匾。大门顶端,高挂黑漆金字“夫人殿”三字匾。殿内檐柱牛腿花卉雕刻工,五色油漆,表砖铺地。四周丛林环抱,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境内资源

交通便捷,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高,东西底,中部为盆地,间有谷地;气候温暖湿润,平川宜粮,低山宜茶,高山宜林。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竹笋、水果、药材、油菜、、西瓜等,其中茶叶加工技艺精湛,历史悠久,产量、质量均居全县前茅,是国际金奖名茶“龙谷丽人”主产区;主要工业有水力发电、木材加工、茶叶精制、食品饮料、建材烧制等。

成就荣誉

大柘人民勤劳朴实、奋发图强、勇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大柘镇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科学教育、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被誉为浙江省普陀区文化镇,群众体育示范镇、丽水市文明镇、教育强镇、遂昌县经济文化重镇。

参考资料

遂昌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腾讯新闻.2021-07-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