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创作的作品

更新时间:2023-08-27 20:53

《大风歌》由刘邦创作于公元前195年,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它是刘邦打败项羽后开朝立宗成为汉高祖的第七年,他讨伐叛臣,大军回归长安路过沛县时,在故乡父老面前饮酒击筑咏唱的诗歌。

全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 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气概。 后一句诗则表达了刘邦要巩固大汉王朝的统治,急需招揽人才的心情。其艺术特色鲜明,一是语言精练,内容丰富。二是思想深刻,逻辑性强。三是对比强烈,跌宕起伏。

《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同时也被赞誉为开汉代楚辞体诗歌的先河。

诗人简介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汉高祖,沛丰邑人,汉朝开国皇帝,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农民起义的代表,经过灭秦战争建立汉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原地区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著有《大风歌》《鸿鹄歌》。

作品原文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歌译文

大风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词义解释

兮:文言文助词,语气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威:威望,权威。

加:施加。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安得:怎么才能求得;哪里能够得到。

四方:指国家。

思想内容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此诗每句中皆带有“兮”。刘邦故乡沛县原本虽为宋地,但已被楚国占有百年,文笔自然不免沾染了些许楚风。楚辞又由于其代表人物屈原的悲惨,而成为抒发愤懑的文体,且因楚地民风彪悍,楚辞便多了大气磅礴。

诗歌背景

刘邦当上皇帝后,于公元前195年出兵东征讨伐叛贼。在返回途中经过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刘邦于是邀请了家乡旧友和父老兄弟一起饮酒,并在宴席上一边击著,一边唱起这首《大风歌》。

《大风歌》创作于刘邦在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败了争天下的项羽,建立了强大的汉帝国,并且刚刚经过恶战平息了叛乱。此时刘邦心情愉悦,充满兴奋,踌躇满志。但这只是一时的安定,盘踞各地的异姓诸王蠢蠢欲动,想要颠覆汉朝,且在外的匈奴虎视眈,使得汉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这让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忧愁和悲哀,他对于自己如何守住大汉的霸业和巩固当下的政权充满忧虑。

诗歌鉴赏

《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 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气概。 后一句诗则表达了刘邦要巩固大汉王朝的统治,急需招揽人才的心情。

“大风起兮云飞扬”表面上写的是自然景观,但同时交代了客观的时代背景,为整首诗后来感情的抒发建立了恢弘的背景和气氛。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秦朝末期各路英雄争夺江山的场面,而是巧妙的运用景物描写,即大风狂吹,乌云飞卷,来暗示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大风”吹动“云”,由“云”的流动联想到秦朝的兴盛衰败、各路英雄的命运及人世的巨大变化。诗人刘邦正处于打败项羽,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功成名就的时期,他从变化的风云中体会到自己站在群雄割据的时期保持镇静,从容不变,感到了尊严和成就,一股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气油然而生。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大意是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这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的刘邦不仅大赢项羽,推翻秦朝,而且平定了国内叛乱,这使得刘邦兴奋、踌躇满志。“威加海内”便可以看出他此时的一派志得意满, 胜利凯旋的豪情壮志和心态。同时“威”带有经过艰苦斗争取得成功的自豪感,有终成统一大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有登上帝位舍我其谁的踌躇满志之感,还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自我荣耀感。此时的诗人仍带着兴奋、豪迈、意气风发的情感。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意为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此时诗人的心境由兴奋愉悦、踌躇满志转为忧愁。诗人刘邦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国内的其他异姓诸侯王虎视眈眈,想要起兵,且国外又有匈奴等部族骚扰,诗人这时开始忧虑自己能否守住汉朝,如何才能守护汉朝,于是发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疑问。“猛士”在这里指贤才,不仅指指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 豪杰猛将,而且包括在和平年代治国安邦的良臣贤士。此处表达了诗人刘邦求贤若渴的广大胸襟,同时侧面流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大风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平叛凯旋、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志得意满的壮志豪情,还有急于招揽勇士贤才,巩固大汉王朝政权,保卫边疆的渴望和忧思,还隐含了胜利者的悲伤和哀叹之情。

艺术特征

《大风歌》艺术特色鲜明,其特点为:

一是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大风歌》全诗简短,只有3行,但包含的内容较多。全诗既有写出了风起云飞的自然景色,交代了社会背景,又有威加海内、建立汉王朝,平定叛乱、荣归故里的豪情,还有招揽贤才、巩固汉朝政权、守护家国的渴望和忧愁。

二是思想深刻,逻辑性较强。全诗在简短的内容中,写出了农民起义、群雄割据的斗争,描写了风起云涌的战斗背景,同时又写出了建立汉王朝的艰辛,揭示守业的不易,渴望贤才的心情。诗歌层层递进,表达诗人衣锦还乡的壮志豪情、渴望贤才的急切心情。同时从逻辑层面上看,诗歌先写风起云涌、群雄割据的时代背景,之后写建立汉王朝、平定叛乱的豪情壮志,最后写守业艰难、渴望招揽贤才。全诗思路清晰,结构严密,逻辑性强。

三是对比强烈,跌宕起伏。诗歌开篇用景色来暗示当时群雄割据、风起云涌的社会背景,因当时刘邦平定了叛乱,心情正好,一股荣归故里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但随后想到守业艰难,发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叹。诗人的心情由愉悦转为忧愁,前后心境不同,对比鲜明。全诗“风”“云”是动景,暗示的时代背景是静景。诗歌动静描写、喜忧对比,逐层递进。

以上述均来自:

诗歌评价

“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 雄哉!”——朱熹

“《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 ”——刘勰

“这就叫千古绝唱嘛。”——毛泽东

“气度雍容、格调高,是堂堂大雅。”——郭沫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