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巨蜥 :巨蜥科巨蜥属的一种动物

更新时间:2023-05-31 12:28

孟加拉巨蜥(学名:Varanus bengalensis)别名普通印度巨蜥,巨蜥科巨蜥属动物,体长约61~175厘米,最重可达到7.2千克,头部细长呈三角形,吻部很尖,舌头分叉,鼻子呈斜缝状,从下巴到尾部有灰色或黑灰色斑纹,尾部有两排嵴,尾尖发白。孟加拉巨蜥出生后2.5~3年达到性成熟,圈养个体最长寿命可达22年。

孟加拉巨蜥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生活在森林或森林边缘、部分农业区。最常见的热带森林栖息地是落叶林、半落叶林、常绿热带林和荆棘丛。

孟加拉巨蜥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为近危(NT)。2021年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23年1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

形态结构

孟加拉巨蜥体长约61~175厘米,野生的孟加拉巨蜥体重最重可达7.2千克,圈养的个体体重可以达到10.2千克。在野生环境中,在体型上,雄性雌性要大,雄性的体重通常比雌性重42%。体色为灰黑与灰白色相间。

孟加拉巨蜥头部细长呈三角状,鼻孔位于吻眼间的中部,呈斜缝状,鼻孔可以随意关闭,以防止一些水或尘土进入。孟加拉巨蜥有着类似于蛇的分叉舌头,可以用于感知周围的环境。从下巴至尾部有灰色或灰黑色的横杆状斑纹,这种斑纹存在地区差异,西部种群斑纹颜色更深,东部种群更浅。带有斑纹的鳞片一般比较粗糙,侧面有小孔,这些带小孔的鳞片下面连接着真皮组织中的腺体结构,可以产生能传递化学信息的分泌物。孟加拉巨蜥尾部有两排嵴,且横条斑纹不明显,尾尖发白。未成年的孟加拉巨蜥的斑纹比成年巨蜥更加清晰和鲜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孟加拉巨蜥广泛分布于南亚(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部分地区(如缅甸、越南、老挝、伊朗东南部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阿南巴斯群岛)。在中国,孟加拉巨蜥分布于云南省

栖息环境

孟加拉巨蜥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从海平面到海平面以上3000米之间有分布,它们可以适应从沙漠到热带雨林,乃至冬季季节性下雪的环境。它们通常存在于气候持续温暖的地区,年平均温度约为24摄氏度。大部分栖息于森林和森林边缘,种植园包括一些农业区。最常见的热带森林栖息地包括落叶林、半落叶林、常绿热带林和荆棘丛。

节律行为

孟加拉巨蜥昼夜都有活动,它们通常清晨开始活跃,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寻找食物。在冬季一些较冷的地区,它们会寻找庇护所躲避敌害,来减少自身的新陈代谢

觅食习性

食物组成

孟加拉巨蜥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包括200多种,有一些昆虫、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等)、小型爬行纲(甚至包括本物种中未成熟的个体)、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如蝙蝠)和蛋等。孟加拉巨蜥体型较小时,多以各种甲虫物种为食,其次是一些直翅目昆虫、啮齿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

觅食行为

孟加拉巨蜥会吃掉任何比自己小的动物,体型较小的猎物其会整个吞下;体型较大的猎物其会将肉撕裂下来。体型大的成年孟加拉巨蜥会爬上树干,跟踪并捕食栖息的蝙蝠。

交流行为

孟加拉巨蜥是独居动物,个体之间的交流较少。孟加拉巨蜥通过气味来辨识和感知,它们不断伸出高度敏感的舌头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尽管孟加拉巨蜥是独居动物,它们还是会通过同类粪便等气味来辨识其它个体的领地范围或寻找配偶。

孟加拉巨蜥会通过触摸、咬合、抓握和摔跤等进行种内交流,典型的是雄性之间的冲突行为(通常发生在争夺配偶时),冲突时,孟加拉巨蜥会发出嘶嘶声,并且膨胀上半身来使自己显得更大。摔跤时,两只雄性用后腿站立呈拥抱状,捶打对方的头部和上半身。

生长繁殖

求偶与繁殖

在发情期,雌性孟加拉巨蜥的腹部皮肤的腺体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向雄性个体传递化学信息,在两性之间有重要作用。

巨蜥属求偶行为主要出现在7月份,每次求偶的持续时间变化较大,平均约30分钟。求偶交配行为分为四个环节:1、嗅闻,雄性对雌性个体的泄殖的部位进行嗅闻。2、攀爬,雄性个体从侧面或后面爬上雌性巨蜥的背部。3、诱导,雄巨蜥用吻部和下颚部压住雌性个体的头颈部,并用后肢摩擦雌性个体的后肢和躯干交界部位。4、跨爬。

雌性孟加拉巨蜥的生殖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卵前发育、再发育和排卵。前两次发育会形成成熟的卵子,在卵子受精之后,受精卵会从输卵管上部移至下部,并在外部形成壳,在交配的两周后产卵。通常成熟的雌性孟加拉巨蜥每年只产一窝,但是在一些一年经历两个季风季节的的地区,雌性个体每年可能生两窝。

孟加拉巨蜥的求偶行为一般发生在3月~5月,繁殖发生在6月~9月,但日照时间对孟加拉巨蜥的求偶和繁殖行为有影响。当日照时间变长时,雄性会提早争夺配偶,繁殖也会提前。

孵育

雌性孟加拉巨蜥在平地或岸边挖巢穴,并把卵产在里面。孟加拉巨蜥的孵化期70~327天。孵化时间和平均种蛋温度有关,孵育温度高时,孵化时间会缩短,而巨蜥属的性别与温度息息相关,不同温度下孵化出幼蜥的性别不同,这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孵化时间的缩短会导致种蛋内的各个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不能完全完成,从而导致发育缺陷。

生长发育

孵化后的幼蜥体重约为37.2克,体长约12.6厘米,体重体长随月龄增长而增加。在12月龄以内,体重体长增长变化很快。在2月龄时,幼蜥开始蜕皮,开始蜕皮的部位不固定,每次蜕皮持续的时间在17天左右。幼年的巨蜥斑纹更加鲜艳和清晰,随着年龄增长,腹部颜色会变得更深,斑纹变得模糊。

孟加拉巨蜥在巨蜥属中相对长寿,在出生后2.5~3年之后达到性成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常每年产一窝后代。在圈养的个体中,最高的寿命可以达到22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不断下降。截止至1994年,在一些农业区,其种群密度较高,每平方千米约14~30只个体。在缅甸大部分地区、泰国南部较常见;在泰国北部和东北部较罕见,且种群密度还在进一步下降;在柬埔寨,它们在2017年的前30年间,数量下降了20%;孟加拉巨蜥在老挝数量也在下降;在越南和中国,孟加拉巨蜥非常稀有。

致危因素

狩猎是对该物种最大的威胁。在印度,传统的狩猎活动和非法的皮毛贸易对该物种的威胁比较大;在伊朗,人们误认为它们是危险的而杀死它们;在越南和柬埔寨,某些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导致该物种栖息地的丧失。

保护举措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比较有效的保护措施,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来禁止对孟加拉巨蜥乱捕滥猎,如印度、菲律宾等。积极发展人工养殖巨蜥属被作为保护野生巨蜥资源的一种重要措施,鼓励人工繁殖,以繁衍增殖。

保护级别

2018年6月,孟加拉巨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为近危(NT)。

2021年2月,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1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

种间关系

捕食关系

捕食孟加拉巨蜥的物种包括蟒蛇等大型的蛇类,猛禽、獴科野狗、野猫还有人类。被捕食多为未成年的孟加拉巨蜥个体。

寄生关系

已知有四种蜱虫能寄生于孟加拉巨蜥,分别为Aponommon gervaisi、Aponommon varanensis、Aponommon laeve、Amblyomma helvolum。此外吸虫绦虫纲线虫、以及一些原生动物也能够寄生于孟加拉巨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