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桑-布和 :宰桑-布和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6

宰桑-布和,宰桑,亦可作寨桑,是音译的汉语,有宰相之意,布和才是他的名字,而宰桑只是一个职位。布和,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之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孛儿只斤·海兰珠)生父,蒙古科尔沁区部(在今通辽市)贝勒,后被追封为和硕忠亲王。世居科尔沁左派中期。

人物生平

巩固和亲

1593年,莽古斯与其弟明安、洪格尔一起跟随科尔沁部酋长奥巴参与“九部联军讨伐努尔哈赤”战役。战败后与努尔哈赤议和。努尔哈赤遂采取“怀柔政策”,派专使与科尔沁蒙古通好,于是蒙古贝勒莽古斯来清室朝见。清代廷为坚定其意志,由嫔妃中选出美女为其作妻,结为婚姻关系。

布和的妹妹博尔济吉特·哲哲,小女儿本布泰和大女儿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孛儿只斤·海兰珠)先后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死后追封

宰桑-布和早逝,按当时蒙古族丧葬习惯,土葬于库里屯南坨坡上,没起坟头。后和硕贤妃博礼去世,与其夫布和合葬与此。被皇帝追封为和硕忠亲王和和硕贤妃。其实,博礼的贤妃封号,早在1638年就被皇帝皇太极诏封。这次,在顺治帝诏封外祖父宰桑-布和为和硕忠亲王的同时封外祖母为贤妃,只是起个重申的作用。第二年,即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初七,按顺治皇帝旨意,由他们的长孙和塔立碑于墓前。

家庭成员

长辈

父亲:贝勒札日固齐(断事官莽古斯,被皇太极追封为 和硕福亲王

母亲:生母无考。但从其子索诺木于莽古斯死后收继科尔沁大妃可得知,寨桑之生母应不是科尔沁大妃。

妻妾

妻子:名 博礼,清人称其为 科尔沁次妃,被皇太极册封为 和硕贤妃

兄弟姐妹

妹妹:博尔济吉特·哲哲,孝端文皇后

子女

儿子

乌克善:蒙古科尔沁区卓礼克图亲王

察罕

索诺木

满珠习礼达尔罕王

女儿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孛儿只斤·海兰珠):皇太极崇德五宫东宫宸妃,宠冠五宫,追谥敏惠恭和元妃

孝庄文皇后:亦作布木布泰,皇太极崇德五宫次西宫庄妃,昭圣皇太后,追谥孝庄文皇后

后代

相关古迹

陵墓“库里屯”

库里屯四面环坨子,呈椭园形,中间是盆地,东西长约10里,南北宽8里许,高处有10多丈,多长杨、柳、榆树。盆地中央有一条西高东低的坨子,当地人叫土龙岗,使盆地一分为二,形成扁“曰”形的地形地貌,屯子则坐落在土龙岗北侧的平原上。土龙岗的东端有一泉眼,四季流水不断,清澈甘甜,弯弯曲曲向南流,形成像杭州龙井村九溪十八涧般的景致,到南坨子北侧形成一个小水泡子。泡子里,夏季荷花盛开,金鱼游翔浅底,有一群鸿雁常来戏水。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孝庄文皇后父母的合葬墓,便在土龙岗正中的南坡上。顺治帝下旨,国家拨巨款,在今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政府)建筑莽古斯、宰桑两处两周王陵

和硕忠亲王宰桑陵园,南隔一坨子与其父莽古斯陵园南北相望。陵园由墓、碑亭、祭祀庙三个部分组成。忠亲王与贤妃合葬墓为土丘圆顶,青砖围裙。墓南50多米处立有石碑,碑上筑有碑亭,呈四方形,青砖黄瓦结构。亭东约30米远有一寺院,外有青砖围墙,前有三间门房,中为朱红大门,门洞左右有关平、周仓泥玩具像。园内正庭五间,东西各有三间配房,均为人字架式青砖青瓦房。正庭为祭祀殿,明三暗二,明间靠北墙有供台、供桌,正中有一佛龛,上层供有皇封宰桑和硕忠亲王、博礼为贤妃的两道诏书,诏书为折子形,黄绸裱糊,龙边黄缎包裹,分别置入精制檀香紫檀、金边镶嵌白玉的匣子里;中层藏有哈萨尔世系家谱,记有自哈萨尔始,至宰桑这一代共十八代人的名字。

据传说,通辽市(今通辽市)科左、科右等旗都曾派毕车齐(文书)到这里抄录过。现存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的《科尔沁世系谱手抄件》就是从科尔沁左翼中旗征集到的,也是这个家谱的传抄件。其内容来自《蒙古源流》作者萨囊彻辰族兄道宝-台吉所著《大黄册》(第155页)。西间是供佛藏经室,东间供有关羽神像,以弘扬忠义之道。这个寺院蒙古族群众叫做宾图-额和音-苏莫。宾图是指有学问、睿智、品德高尚、稳重敦厚,有教养的人;额和,是指妈妈;音,是“的”的意思;苏莫,是指寺庙。伪满洲国民生部厚生司教化科康德八年(1941年)十月编辑的《满洲古迹古物名胜天然纪念物汇编》郭尔罗斯旗条记载:“宾图妃坟,在塔虎库里屯,前清顺治,该宾图妃作故;由达尔罕王择选坟至本旗库利屯地方安葬修庙,同留坟丁十户管理祭祀事宜。”这里记载的“宾图妃”与碑文中的“贤妃”是一致的。墓、碑庙在解放初全部被毁。

重点文物:墓碑

墓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同高5.82米。碑额呈长方体,顶端两角略圆,高145厘米,宽130厘米,厚40厘米。额正面、背面各有两条相互盘绕的蟠龙组成。双龙前肢下撑,互被对方尾部所卷,后爪共蹬一球,翻腾于云水中,栩栩如生,刻工精细。球下有长45厘米,宽40厘米呈矩形凸起的平面,上面分别用蒙古文满文双线阴刻两行大字,汉语意为“敕立”之意。左侧一行两个字是新满文,右侧三个字是蒙古文。满族崇东,体现出清代初期用蒙古文、文言文两种文字行使权利。文字下方至碑额底部12厘米宽皆为精刻云水图案。

碑身呈长方体,高292厘米,宽125厘米厚34厘米。碑身正面四周宽为12.5厘米的云龙浮雕图案。内刻有十二条小龙,上下各两条,每组两首相对,直奔一珠;左右各四条,皆头向上身朝内,各逐一珠。所逐球上,火焰飘飘,生机盎然。碑面上,并排有十五竖行共383个字,单线阴刻蒙古文满文两种文字,左侧七行为满文,共182个字;右侧八行为蒙古文,共201个字。每种文字第一行皆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尾行皆为“大清国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立”字样。碑文主要歌颂庄妃父母之功德。碑身背面的四周和正面一样,亦为云龙浮雕,中间无文字。

碑座为一完整巨石雕刻而成的石龟(名叫贔),首尾长310厘米,高145厘米,最宽处132厘米。龟四足撑地,昂首向前,两眼前视,神态自若,大有千年负重而无怨恨姿态。身上纹饰雕刻精美,使石龟更加栩栩如生。

此碑于1947年秋被推倒,碑与座分离,碑身断为两截,抛于荒野。1981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后,经翻译碑文,认为该碑在清代碑刻中,规模较大,碑主人名份极高,雕工精细,是艺术处理相当完美的石碑之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特别是碑文的满文和蒙古文,对研究蒙满两种民族文字的发展、文化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此碑列为吉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满蒙文石碑”。吉林省文化厅于1983年拨款在原地粘接修复,恢复其历史面目,上盖六角形钢筋水泥结构碑亭,并建保护围栏,树立标志说明。1987年,在长山电厂建立明珠园,园内兴建省级博物馆——“孝庄祖陵陈列馆”,将“满蒙文石碑”迁到陈列馆院中央,上盖双檐歇山式黄瓦青砖、四角攒尖结构的仿古式碑亭,加以保护,并辟为一个旅游景点,成为研究历史的一个基地。

史籍记载

孝庄文皇后寨桑,莽古斯子。顺治十一年五月壬辰,追赠和硕忠亲王。(《清史稿.外戚表》)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科尔沁区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一年,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清史稿。列传。后妃》)

艺术形象

相关书籍

《清史稿。外戚表》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请随记者一起——“穿越清朝·探秘孝庄”.今日头条.2023-12-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