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鹰楼诗话 :射鹰楼诗话

更新时间:2024-09-20 15:09

《射鹰楼诗话》,24卷,首刊于咸丰元年(1851年),作者林昌彝。是反映第一次鸦片战争,表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著作,也是在诗话领域中注意经世致用、别开生面的文学批评论著。

简介

《射鹰楼诗话》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从所收集的不少关于反映鸦片战争这一重大事变的诗歌及记载中,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的众生相。所谓“射鹰楼”,实际就是“射英楼”,意思就是抗击英国侵略者。林昌彝在《诗话》开头解释说:“余家有书屋,东北其户,屋有楼,楼对乌石山积翠寺,寺为饥鹰所穴。余目击心伤,思操强弓毒矢以射之。……因绘《射鹰驱狼图》以见志,故名所居之楼曰‘射鹰楼’。”

《射鹰楼诗话》共24卷。作为一部有影响的《诗话》,它所体现的林昌彝的文学思想,早已获得诗歌史研究者的重视和肯定。今天,我们从新的视角考察,则能揭示出《射鹰楼诗话》又一重要特色和贡献,林昌彝在书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御侮思想,记载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的事迹和气概,因而是一部及时收录记载鸦片战争诗篇、弘扬中国人民英勇精神的诗史。

《射鹰楼诗话》的诗史价值,还体现在书中着重记载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海内一批有识之士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卓识,再现了这些经世派人物的精神风貌。《诗话》将与这些有识之士的交往,以及他们的言论、诗作,作为记载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为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总之,《射鹰楼诗话》这部撰著于鸦片战争时期之作,表达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它忠实地记载了抵抗派将领和爱国军民抗击侵略的英勇行动,再现了经世派人物直面社会弊病、寻求救治良策的精神风貌,为闽都文化绽放出异彩。

版本

《射雕楼诗话》有清咸丰元年家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较为通行。

作者

林昌彝(1803-187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惠常,号芗溪,别号茶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中举,此后八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考中进士。一生在科举和仕途上都很不得意。晚年寓居广州市,曾在海门书院讲学。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