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蔓子 :战国时期巴国将军

更新时间:2023-11-09 17:50

巴蔓子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巴国将军,生于东周末年的临江城(今重庆忠县)。

公元前4世纪,巴国发生内乱,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巴蔓子向楚国求救,答应出让三座城池作为酬谢,并用自己的人头做担保。楚国帮助巴国度过危机后,按照约定索要城池,但巴蔓子将军不忍国土被割让,只能拨剑自刎,割头谢楚,从此留下忠信两全的佳话。

后人念其忠诚,改临江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后世评价巴蔓子集忠信爱国、劲勇刚烈、智慧仁德于一身,巴蔓子成为了巴楚文化的灵魂象征和精神符号。巴蔓子精神也是重庆市的宝贵精神遗产,一直在巴渝大地上传承。

人物生平

姓氏渊源

巴蔓子,又称巴曼子,《三巴记》作“曼子”,《华阳国志》则称“蔓子”。《太平御览》成书较《华阳国志》晚,引《三巴记》不用“蔓子”而用“曼子”,可见引用的是早期文献原文。先秦时“曼”“蔓”音均同“萬”,但多“曼”姓而极少“蔓”氏,后者仅见楚“蔓成然”一人,故当以“曼子”为准。鉴于后世文献及今人已惯用“蔓子”,因此仍沿用巴蔓子。

“巴蔓子”,其前所冠“巴”字:一种可能是表示国别,另一种可能表示姓氏。从文献记载巴蔓子名称演变情况看,“巴”不是巴蔓子的姓是肯定的。《三巴记》和《华阳国志》分别作“蔓子”“曼子”,到了明嘉靖《四川总志》、清代《巴县志》等明清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才出现“巴”与“蔓(曼)子”连接为“巴蔓(曼)子”的情况。从《左传》《后汉书》等早期文献的文例看,巴人名的出现均已包括姓氏和名字(如韩服、范目),蔓子当然不能例外。因此,“巴”不是蔓子的姓氏,应该是国别,“曼”才是其姓。

除了史料之外,考古出土的文物,也为巴蔓子的真正姓氏提供了考究的依据。在忠县丁房双阙上的明代忠州知州贺国《巴国忠贞祠铭》上,均称巴蔓子为“蔓公”。近代以来才出现“巴”“曼”姓不分的问题,如各地以“巴蔓子”“巴将军”命名的雕像、墓葬、非遗故事等。

“曼”不是巴地土著姓氏,西周时期以曼姓封国者仅邓国一家,巴“曼”应与此有关。曼姓人氏在东周时的郑国也有分布,曼子也不排除来自于郑国。无论是来自于邓国之“曼”,还是郑国之“曼”,均说明巴蔓子的祖先不是巴国土著,而是来自于中原地区。

巴蔓子之所以被称呼为“子”,应是有道德和贡献的贵族,先秦时期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才称为”子“。

主要事迹

巴蔓子出生在古代巴国,今忠县临江城人,为巴国大将军,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发生内乱,但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需得防秦,不能回去平乱,只得向楚国借兵。他去拜见楚王,请求楚国出兵平息叛乱。楚王趁机对巴蔓子提出整成之后送楚三座城池的条件。巴蔓子答应,事成之后若楚得不到三座城池,他用自己的头颅担保。在湘军帮助下,巴国很快打败了叛军,恢复了安宁。

内乱平定以后,楚国的兵马刚刚回国,楚王就派人来讨三座城池。巴蔓子对楚使说,楚国这次帮了巴国大忙,平定了巴国祸乱,他确实曾许愿楚王,得不到三城以头颅担保,现在就请把他的头带回去答谢楚王,巴国三城万万不能给楚。说罢抽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颅。楚国使臣只好装上巴蔓子的头颅回国复命。楚王听了事情的经过,深受震撼,感叹道:巴蔓子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忠臣,假若我能得到像他那样的忠臣良将,称霸天下,还有何难。于是以上卿待遇厚葬巴蔓子的头颅。消息传到巴国,举国震动,君臣百姓,众口赞颂,巴王下令也以上卿待遇厚葬巴蔓子身躯。

人物评价

巴蔓子的民族英雄形象极为立体,其中既怀巴人之劲勇刚烈,又有君子之忠信仁行。窥其内涵,基本可以以忠信、勇烈、智慧、仁德四点概括。(《巴蔓子英雄形象与巴楚文化的精神内涵》作者李奕)

东汉末年,巴郡临州(即忠县)名将严颜的一句“我州只有断头将军,而没有投降将军”,成为弘扬巴蔓子英雄气概的千古名言。(《巴蔓子英雄形象与巴楚文化的精神内涵》作者李奕燑)

巴蔓子堪称巴人之魂,其“坚韧劲勇”“豪爽耿直”的个性,在危难时刻升华为爱国奉献、无私无畏、守信重诺的人文精神,是巴人精忠报国的典型代表,是古代巴人的民族英雄。但巴蔓子在处理内乱上所采取的方式值得商。两国一直是亲戚之国,但巴蔓子犯了政治幼稚病,引外来势力平息内乱,无异于引狼入室。(《巴蔓子考辨》作者白九江)

身首异处,而能由两国以上卿或诸侯之礼为之举哀或安葬的将军,从古到今只有三国时代的关羽和战国时代的巴蔓子。巴蔓子之死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穿透危急和苦难,留下的是超越家国恩怨的勇气,是支撑我们的民族历久不坠的智慧和胸襟。(《巴蔓子考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王峰)

出生在忠县的巴蔓子以“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壮举成为巴渝精神的图腾,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堪称巴渝英雄第一人。(中共忠县县委宣传部)

巴蔓子墓

巴蔓子身躯与头颅分体而葬,其葬地众说纷纭,至今可以明确指出具体位置的墓葬就有三处。第一处,在今重庆市通远门内莲花池,俗称“将军坟”,但该处除了传说指认的墓址,未找到有说服力的佐证。第二处,在重庆忠县旧城东,俗称“巴王坟”,但“巴王坟”与巴蔓子的身份不合,而且原名“巴王台”或“巴子台”,可见它只是台而不是墓。第三处,在湖北利川市都亭山下,俗称“巴蔓子墓”,今已难觅其踪,但比另外两处有更多的佐证。如《大清一统志》卷“古巴蔓子墓”条原注所云“在恩施县西北部都亭山。《明〔一〕统志》‘周季世,巴国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巴国葬其身于此。’”都亭山在利川市的西部,乃清江的源头所在,荆门山枝城市西北的长江南岸,“荆门山之阳”正好朝向清江流域,葬头之地与葬身之地形成呼应。综合历史文献记载、民间传说、巴蔓子族系以及实地考察,利川市之说记载更详尽,逻辑更合理,巴蔓子身葬都亭山更为可信,这也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推崇的主流说法。

相关记载

晋朝常璩华阳国志》最早较完整的记载了巴蔓子故事:“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宋《太平御览》卷五五六《礼仪部·葬送四》引用《三巴记》中有关“曼子”的记载:“谯周《三巴记》曰:巴国有乱,巴国将毕(军,)曼子请师于楚,楚人与师。曼子已平巴国,既而楚遣使请城,曼子曰:‘吾诚许子之君矣!持头往谢楚王,城不可得。’乃自刎,以头与楚子。楚子叹曰:‘吾得臣若巴曼子,何以城为?’乃以上卿礼葬曼子头,巴国葬其身亦然。”

《华阳国志·巴志》在“周之季世”一句之前:“战国时,尝与楚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由此可知,“七国称王”是巴蔓子“请师于楚”的上限,也就是不得早于公元前323年。在“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一句之后,《巴志》云:“姬扁时,楚国衰弱,秦惠文王与巴为好。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巴蜀世战争。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由此可推断,巴蔓子“请师于楚”,其下限不得晚于公元前317年。

方舆胜览》关于湖北省利川市西都亭山“巴蔓子墓”的记载:“巴亦举其尸,以上卿之礼葬之。施州今有庙焉。”爱新觉罗·颙琰大清一统志》记载:巴蔓子墓“在恩施县西北都亭山”。任乃强在注《华阳国志校图补注》中也提及巴蔓子之墓,疑巴蔓子所镇守之地是为朐忍,叛乱之地为施南,墓葬亦在施南。

后世影响

千百年来,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重庆市传颂,巴蔓子的精神渐渐渗透进重庆人的灵魂。在信义两难全之时,巴将军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头颅使巴国既没有失去国土,又没有背上背信弃义的罪名。这种顾全大局的行为,成了历代重庆人所追求的精神品质。。

巴蔓子堪称巴人之魂,他在楚王的使者面前毫无惧色,视死如归,其“豪爽耿直”的个性,成为重庆人的性格基因。在现代重庆社会中,“耿直”两个字,已成为重庆人对一个人品行是否良好的基本判定标准。不“耿直”,背叛朋友、背叛组织,这样的行为在重庆人眼中是非常严重的道德失信行为。这样的耿直文化,也许正是来自于巴文化中,一代代像巴蔓子这样的英雄所创造的”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文化。

巴蔓子其人其事虽少见于正史官典,但广泛流传于民间传说和各种地方志中,其民族英雄形象借此被塑造、传播与铭记。巴蔓子形象中的人格特征被古代社会长期推崇,更被官方宣传。巴蔓子的英雄形象由此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认同价值。巴蔓子英雄形象特征中的忠君爱国与劲勇刚烈的特点,与巴楚文化影响下人民形成的性格特征存在内在一致性,劲勇刚烈更是巴楚地区人民的突出特征。巴蔓子因其故事在巴楚文化区域内的广为流传,成为了巴楚文化的灵魂象征和精神符号。

后世纪念

从公元四世纪常璩将巴蔓子写入《华阳国志》开始,渝鄂两地民间文人、乡贤和地方官员致力于巴蔓子的历史考证,将其收入地方史志中。唐朝以后,鄂渝两地的利川市、忠州、巴郡等地太守、知县都致力于巴蔓子古迹的考证和民间习俗的倡导,主持重修其墓园以志纪念。

巴蔓子是忠文化的杰出代表,巴蔓子故乡是为“忠州”,位于今天的重庆市中部,李世民感怀于此地有巴蔓子与严颜两位忠烈名将,故取“忠”字以表敬仰。历代忠县人用各种方式纪念巴蔓子,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初四,即传说中巴蔓子忌日举行的“三月会”,由于巴王庙又称土主庙,故又称“土主会”。在巴蔓子故乡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建有两座纪念巴蔓子的祠庙,一在县城,一在巴营乡,均名巴王庙(又名土主庙)。巴蔓子只是巴国将军,并非巴王,但忠县人硬是将他尊为巴王,而真正的巴王却无人知晓。三月会在明代已具相当规模,历300年不衰,直到民国时期。如今在忠县,处处可寻觅巴蔓子遗迹,有刎首留城处、巴王庙、蔓子路、点将台、练兵场、巴扎营等,吸引中外游客前来寻找巴蔓子的人文历史。忠县还在挖掘巴蔓子故事、建设巴蔓子文化广场、雕刻巴蔓子塑像、还原巴蔓子营房遗址、修缮巴蔓子刎首遗址,通过故事化、具象化、实物化传承“巴蔓子故里、大三峡留城”历史文脉。

在重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厅、重庆历史名人馆等地,均有巴蔓子事迹介绍和巴蔓子塑像,吸引人们前来瞻仰、凭吊。 2009年,巴将军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渝中区非遗保护中心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巴蔓子的故事带进了中小学校园。2017年,渝中区政府启动巴将军公园建设,重点打造纪念巴将军的文化主题,向公众讲述巴将军事迹,公园与巴蔓子墓仅隔一街,面积约4035平方米,201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渝中区还将建设巴蔓子将军纪念馆,向市民、游客讲述巴蔓子将军的故事。

相关作品

文学

两千多年来,重庆市大地的人们,用故事、说书、小说、木偶戏、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巴蔓子将军舍生取义、以头护城的形象进行了演绎和阐释。

湖北《鄂西民间故事集》1980年3月采集了利川市关于巴蔓子的民间故事,故事内容比较细致,准确地传达了真实的历史信息。在土家族人物传说中,最早体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是《巴蔓子》,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巴蔓子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解除百姓苦难,去邻近的楚国借兵平息内乱,平乱后巴蔓子为了维护国土完整,宁愿以死殉国谢楚王。作品赞颂了巴蔓子的爱国主义精神,成功地塑造了巴蔓子临危而出、舍身为国的形象。

巴蔓子墓里,刻有历代官吏和文人颂扬巴将军的诗词。清康熙朝进士龙为霖有云:刎颈高风悬日月,存城旧事邈山河。道光年间,黄中瑜有云:一个尸留两地香,想见当年气英武。身前为国靖干戈,身后乡祠祀尊。咸丰年间户部侍郎何彤云有云:臣头可得城难与,一剑临风谢强楚。将军真是社稷臣,不惜一身保疆土。

进入新时代以来,巴蔓子的故事也成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题材,在“重影杯”重庆市第七届电影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中,重庆作家陈生义创作的剧本《巴蔓子将军》获得了一等奖。2021年,湖北作家邓斌根据巴蔓子的故事创作了小说《虎钮城》(《荒城》上部),通过戏剧表演插叙巴国末年巴蔓子宁舍头颅不舍城的悲烈壮举,表现了巴人后裔即土家族先民匡扶正义、忠肝义胆的血性与敢爱敢恨、视死如归的气节。

影视

2009年,重庆市完成了话剧《巴蔓子将军》、京剧《巴蔓子》的创作首演。2023年,重庆市川剧院将重点排演川剧《巴蔓子》,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重庆精彩。

2022年7月,一台以巴文化为背景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巴国传奇》在重庆巴南区迎龙峡景区开演。《巴国传奇》演出以春秋战国时期巴国统帅巴蔓子将军为人物原型,讲述巴蔓子将军为保卫巴国与侵略者英勇斗争,最终不忍割让国土而自刎谢罪的感人事迹。演出完整再现了巴蔓子将军心怀苍生、精忠报国的精神内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