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一种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更新时间:2023-06-25 14:55

木偶戏,在古代又称“傀儡戏”,是指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

木偶戏是一种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人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表演时演员在木偶一边操纵木偶使其做出一系列动作,一边演唱,并且辅以音乐伴奏,具有“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的戏剧特征。依据不同的木偶形体以及操纵技术,一般将木偶戏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布袋木偶等主要类型。一般认为木偶戏的历史发展“源于汉,兴于唐”。汉代人偶艺术得到初步发展,唐宋时期的木偶则在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逐渐日益走向成熟。清代木偶戏发展迎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分支出众多流派。但在民国时期,木偶戏受诸多因素影响逐渐走向衰落。而现代木偶戏也面临着许多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入选的地方流派有郃阳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辽西木偶戏。

历史沿革

汉唐木偶戏

一般认为,木偶戏最初起源于用来殉葬的“俑”,即我们所说的陶人。“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曾在《礼记·檀弓下》中便有对殉葬用的俑的记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娱乐需求的日益增加,“俑”不再仅仅作为殉葬用品存在,还被赋予了表演的用途。大约在西汉时期,有着简单关节和机关并能通过人为操纵做出动作的活动“偶形”出现,这是木偶戏发展的最初阶段。两汉以后,随着社会的演进与发展,木偶戏的样式也日渐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水傀儡的雏形。到了唐朝,关于木偶戏的许多内容都被记录在各种史籍中,像是《旧唐书》《通典》这类史书和政书以及《酉阳杂俎》和《乐府杂录》这样的笔记小说都有对木偶戏的简单记载。诸多文献的记载以及民间的广泛流传,足以说明唐代木偶戏已经处于一个较为成熟的状态。当时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木偶戏的表演都广受欢迎,宗教讲经之地成为了社会娱乐和喜剧表演的场地,以木偶戏为代表的诸多喜剧表演活动进一步扩展了其影响范围。唐诗《咏木老人》便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有关木偶戏的诗歌,这首诗的内容“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是在写观看木偶戏之后内心的感慨之情。

宋代木偶戏

唐朝木偶戏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为宋代木偶戏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宋代通俗文艺十分发达,盛行瓦舍勾栏的文艺演出,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为木偶戏的发展与演进提供了助力,因此宋代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木偶戏种类最多的一个阶段,也是其繁荣时期。在宋代,新的木偶戏形式层出不穷,当时主要有杖头傀儡、肉傀儡、悬丝傀儡、水傀儡和药发傀儡这五种类型。宋代木偶戏的繁盛也被记录在了诸多历史文献之中,例如《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和卷二“舞队”等篇幅中均有记载。宋代的一些图案和画作中常有操纵木偶玩乐的场景,这也反映出当时木偶戏在民间的普遍流行。

明清木偶戏

元、明以后,杂剧与传奇占据主流地位,而木偶戏作为一个小戏种逐渐深入民间,不断演进与发展,在广东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地的民间都出现了木偶戏班社。明朝中后期,木偶戏在多地的乡村中流传开来,乡村内部也开始开展木偶戏的演出活动。

清朝木偶戏延续明代深入民间与乡村的特点,并进一步将这一趋势发展扩大,另外这个时期开始更加追求艺术的精致和成熟。历经几个朝代的变迁后,木偶戏也根据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进行演变与更迭,部分需要大装置和大场面的木偶戏逐渐衰微,淡出人们视野,而便于携带和演出的杖头木偶、提线木偶以及布袋木偶等形式在乡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不同地方戏曲元素与木偶戏的融合也是这一时期木偶戏发展的一大特点。为满足人们听戏的需求,清代的木偶戏班变得十分盛行,通常以十几个人的小班底组成 ,走村串户进行表演。其具有低成本、小规模、流动性强的特点。

在清朝,木偶戏在多地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繁荣,具有代表性的有云南省甘肃省江苏省福建省等地,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状态。尤其是清代中晚期,全国各地民间几乎都有了木偶戏的班社,这些民间木偶戏班社大都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各种表演技巧、特技日趋丰富。木偶戏艺人长期在民间庆典、祭祀等活动中演出,使这种艺术样式扎根民间,获得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民国木偶戏

中华民国,木偶戏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受社会政治因素影响,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灾荒不断,人民深受战争和饥荒之苦,无暇顾及影戏。第二,受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19世纪列强势力入侵中国,古老的中国影戏受到了新兴电影艺术的挑战,电影的高娱乐性支撑其迅速在中国普及,热度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木偶、皮影戏,导致传统戏班生意惨谈,许多艺人难以维持生计被迫改行。第三,木偶戏自身发展的原因,尤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没有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现代木偶戏

现代木偶戏传承和保留了许多知名的艺术流派和经典剧目,也有着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但也有部分内容在历史的变革中逐渐没落消失。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木偶戏中有部分剧种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木偶制作和表演也缺少新鲜血液的汇入,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于是相关部门也已采取措施,将中国众多不同种类的木偶戏收录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政府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的非遗保护工作,为木偶戏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艺术特点

造型艺术

造型演变

在我国,木偶造型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三分雕七分画阶段:该阶段是木偶造型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是由手工艺人先用木头对木偶进行手工雕刻,木偶基本形态雕刻完成后,再在雕刻完成的木偶上绘制用于区分不同人物角色的脸谱,而脸谱的不同也是不同木偶造型的主要区别。这一阶段更重视的是后期脸谱的绘制与设计,故称做“三分雕,七分画”。

2. 雕刻绘画相结合阶段:这个阶段的木偶造型开始讲求雕刻与绘画并重,整体讲究创造性与技法性,也出现了专门的手工艺人和专业的作坊等,是木偶造型发展承上启下的一个时期。

3. 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暨现代木偶:该阶段的木偶造型艺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也就是人们当今所看到的现代木偶。其特点是“可塑性高”和“随意性强”,当今的木偶艺术家充分采用现代的技艺与材料,根据当代流行的审美趋势及戏剧艺术的需求来设计木偶造型,使木偶形象更加丰富多样。

设计因素

偶头造型

木偶的设计与制作是木偶戏表演和传承尤为重要的一环,而偶则头是木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戏曲表演中的最直接表现。国内木偶的造型像戏曲一样也分为生、旦、净、丑,往下又会进行详细的划分,例如生头包括了老生头、小生头、武生头,等等。生头的造型大多表现为鹅蛋型脸,面部的前额较短,鼻直嘴平等。旦头分为了正旦、彩旦和花旦等,正旦和花旦大多面部十分光滑,眼睛较细,嘴小而鼻子尖。而净头的形象则表现为额头较宽,眼球较为突出,面部两边比较丰满等。丑头的特征表现为脸型较圆,嘴角上翘。偶头除了人物形象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形象表现,例如鬼怪、动物等。除了大分类之外,偶头也有自身的五形造型艺术(眼睛、嘴巴和鼻子),不同木偶角色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角色自身的忠贤善恶等都是通过五彩来呈现。例如对于眼睛来说,武生一般是杏核眼,较圆;小生则是蚂蚱眼,较为细长;丑角一般眼睛呈三角形等。不同角色的鼻子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小生的鼻梁比较高挺,鼻孔较为大的,整体鼻身比较粗通常是老生或者武生等。

偶身服饰及帽饰

区分木偶角色的关键因素除了偶头外,不同木偶的衣着和配饰是更为形象和明显的区别,我国传统木偶戏通过改变木偶的服装与帽饰演绎不同的戏曲人物。服装的分类一般分为官衣、氅、花衣、靠等,在花衣中尤为典型的一种叫做蟒袍,这类木偶衣物上会绣有独特的蟒纹,一般来说是皇室角色的穿着。而靠则一般是武将的戏服,其整体较长,袖口较紧,上下衣是相连的。官衣则是官员所穿着的衣物,圆领大襟是其重要特点,不同官阶的官员角色所穿着官衣上被绣以不同的纹样,以便于观众区分。一般是指外套,具有整体宽松的特点。帽子的分类有巾、冠、盔等,帽子的选择是根据不同角色设定来决定的。相比于服饰而言,帽子就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和繁杂的种类,只在材质的软硬和角色的身份地位做区分。

表演艺术

表演形式

叙述是木偶表演的主要内容,而表演是木偶演出的一种特定方式,木偶戏表演方式可以分为布景和夸张两部分。布景主要讲的是如何进行舞台设计,以达到令观众以更加立体、身临其境的方式欣赏木偶戏,要求布景结合剧本中故事主题和人物设计等因素合理设计,遵循简单化和情节性的要求。而夸张则是分为两方面,一是在木偶的设计上,通过各种手段去放大人偶角色的特点,彰显木偶神态的逼真性等;二是艺人在表演过程中通过对动作、力度等方面的调整以及对口技等技巧的运用,来使表演更加生动形象。有些演出中还结合了表演艺人高难度的动作,对木偶戏的剧情进行夸张化的演绎。

表演道具

木偶剧团表演的道具十分简单,一捆竹竿、4只木箱就是全部家当,运输方便,它具有人戏难以比拟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场地、资金限制。表演的棚架也比较简单:在戏台中间撑起不同高度的竹竿,前面垂下二层幕布,就可以表演,表演场所大约9平方米,非常适合在山区小村庄表演,晒场、聂氏宗祠庙宇、巷弄、私人堂屋都可以演木偶戏。

角色形象

木偶戏表演的“演员”角色主要有旦角丑角、花脸、生角等,表演动作大致上有:坐、卧、侧、仰、扑、跳、转、腾等;表演技巧则完全掌握在操偶人手上,基本技巧有:提、拔、勾、挑、扭、抡、闪、摇等。

艺术流派

主要种类

杖头木偶

杖头木偶戏又称“托棍木偶戏”,通过在木偶的头部及肢体的关键部位安装操纵杆,以木偶的头部为主杆,肢体作为侧杆,表演者左手用主杆控制头部动作,右手操作侧杆对肢体动作进行调整和演绎。杖头木偶戏在我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木偶戏表演形式,在全国多地都有流传。木偶制作者与表演者会针对不同的木偶所对应角色及剧情,对它们进行进一步加工和设计,使得它们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富有表现力。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杖头木偶在身高限定、造型以及表演动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杖头木偶戏的表演需要演员练好“三大基本功”,即托举木偶的“托举功”、操纵木偶的“扦子功”及体现人物步伐特征的“台步功”,并把握好“稳、正、直、平”四大要素,在演出中能做到得心应手、动作纯熟。杖头木偶戏的传统演出剧目多移植自昆、徽、京等剧种,现代新编剧目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追求,音乐配置往往视剧目和表现形式而定。

提线木偶

悬丝傀儡旧称“悬丝傀儡”,亦被称作“线戏”或者“线偶”,是传统木偶戏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木偶戏的表演主要是依靠表演者利用提线进行操作,清人梁章钜的《称谓录》将傀儡释为“以木人为之,提之以索”。唐玄宗李隆基在《傀儡吟》中则用“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来形容它。

一个提线木偶由勾牌、丝线和木偶三部分组成。木偶又分偶头、躯干和四肢。偶头用刀刻而出、彩绘而成;四肢躯干,则由泡沫塑料填充,以低碳钢丝塑形,搭建BOBBIN悬丝傀儡头部的制作材料一般采用香樟木椴树或者椰子树干雕刻制作而成,头部雕刻完成后便开始设计内部机关以及面部器官,以使木偶的神态更加生动,而木偶的胸腹则是由竹料制作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提线木偶造型较高,多在2.2尺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三十多条,至少也有十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木偶人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

铁枝木偶

铁枝木偶又被称作“纸影戏”,是潮汕地区戏剧艺术的奇葩,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传入粤东有大约七百多年的历史。晚清以前,纸影戏叫“竹窗纸影”,以牛皮雕成各种人物形状,彩色装饰,表演时台内置一油灯,台面装一竹框,以透明白纸糊之,以为投影之所,故名“竹窗纸影”。至清末,改影现为形现,即牛皮雕形而为木偶造型,背部及两手穿铁线三条作为操纵,台前改挂绣幕,成木偶戏,普遍仍称纸影戏、皮猴戏或圆身戏。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在造型设计上,铁枝木偶戏中的木偶人身高大约 1.5 尺(50 厘米),用泥土混合色彩染料制作木偶头部,以桐木材料制作木偶躯干,将纸片用来制作木偶人的四肢,按照“一主二侧”的操作原则,在木偶身上缠绕低碳钢丝,通过铁丝操控木偶人表演各种动作,这是对传统提线木偶戏表演形式的创新。现如今,木偶戏不断发展,铁枝木偶戏表演者对原有木偶人进行了改造,加高了偶身,重新调整了铁丝提拉位置,赋予了铁枝木偶戏表演新的时代特色。

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布袋木偶相比于其他几类木偶造型最小,仅有7寸左右,靠艺人两手托举来完成表演,有着区别于提线和杖头木偶的独特操作技艺。布袋木偶在福建漳州市福州市最为出名。布袋木偶除了头、手掌和脚的下半部以外,身体的大部分都是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这类木偶在设计上突出服装的特点,头部使用香樟木雕刻,并设有调节木偶表情和面部肌肉的机关以便表演者操纵。布袋木偶戏的演员用五指操纵木偶,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这样既能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

地域流派

泉州提线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泉州市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移民南迁入闽,晚唐五代即已在泉州市地区流行。历经多个朝代,泉州木偶戏在不断发展中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特点:已知,当今泉州提线木偶戏保存了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

代表剧目:《火焰山》《赵氏孤儿》《钦差大臣》《四将开台》等。

漳州布袋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漳州市布袋木偶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时还流传到广东省台湾省和东南亚等地区。自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开始出现大量专业布袋戏班社,也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具特色。

特点:漳州布袋木偶戏的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来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这类木偶戏尤为擅长展现武打场面和刻画人物性格。

代表剧目:《大名府》《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等。

晋江布袋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布袋戏,晋朝拾遗记》及五代十国谭子化书》、南宋《巳末元日》等史料都有对它的记载。明中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清中叶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流传至台湾,同时出现了李克茶等著名艺人。清末民初,众多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中华民国,安溪县惠安县等地的布袋戏班几乎遍及全县。但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20世纪50年代,晋江等县组织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南派布袋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作为晋江布袋木偶戏的重要传承载体,自建团以来多次进京演出,并参加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获得过省级、国家级荣誉。其中经典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获得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奖。

特点: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市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市北派布袋戏,是我国木偶戏中的稀有剧种。

代表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等。

湖南杖头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湖南杖头木偶戏,遍布全省,在不同的地区称为“木脑壳戏”“棒棒戏”“矮台戏”“低台戏”或“观音戏”,最早见于史籍为(865年)唐威通六年。

特点:湖南杖头木偶戏表演的班社被称为“矮台班”或“低台班”,其分布状况与地方戏曲相同,有地方大剧种之处基本就会有木偶戏。湖南省杖头木偶戏又有衡心杖头木偶、常德杖头木偶戏、长沙杖头木偶戏这三个分支。

代表剧目:湖南杖头木偶戏以传统剧目著称,老一辈艺人擅演短小精悍的折子戏,特色传统剧目有《拦马》《鸿门宴》《芦花荡》《盗仙草》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湖南木偶戏也在不断革新,现代传承人们也创作了《金鳞记》《白蛇传》《八百里洞庭》《马兰花》《火云鸟》《猎人海力布》《青蛙王子》《石三伢子》等创新型作品。

辽西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由于辽西走廊独特的地域与风俗文化,孕育出了辽西木偶戏这一独特的木偶艺术风格。辽西木偶六代相传,承袭至今,是东三省的一大稀有剧种。

特点:辽西地区木偶戏通过演员操纵木偶表演人物,并赋予故事情节。辽西木偶戏表演时演员把木偶举过头顶,因此舞台上通常会设一道帷幕遮挡演员,帷幕上边表演木偶戏,帷幕的大小由木偶的大小决定。

代表剧目:辽西木偶设计制作的创始人名叫蔡大田,作为辽西木偶戏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他设计了许多制作精良的与神话故事相关的悬丝木偶剧,《嫦娥奔月》是其一大代表作品。蔡大田还亲自雕刻了《苏三起解》《葛麻》《猪八戒背媳妇》等剧目中的经典形象。辽西木偶艺术表演的另一位主要传承人关剑青,系民间班社悬丝木偶艺人,代表剧目《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

邵阳布袋戏

起源与发展: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白竹村燕窝岭位于邵阳县九公桥镇。据刘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刘姓祖宗胜公携家眷逃至燕窝岭定居,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布袋戏从胜公传至“永”字辈,共18代。自2002年经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后,邵阳布袋戏引起海内外关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了邵阳布袋戏专题节目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引起了更多关注。

特点:邵阳布袋戏系口传心授。其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为: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音乐以祁剧唱腔为主,风格清新、古朴、纯真,自成流派。邵阳布袋戏集木偶技巧、戏剧形式、表演技艺于一体,具有神秘、精致、新奇、简便等特征。

代表剧目:主要有《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孝打虎》等,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

高州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高州当地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省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市木偶戏在高州当地的村寨中广泛流传。

特点: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一年四季属春日表演最盛,且传统节日时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其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等,传统剧目数量众多,其中人物塑造以及剧情对群众起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传播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代表剧目:《白蛇传》《芙蓉仙子》《猪八戒招亲》《柳毅传书》《岳云退金兵》等。

潮州铁枝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潮州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成为现 在的木偶。

特点:潮州市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表演时后台由三至四人操纵木偶,盘腿而坐,每人操纵一至二尊,后面伴唱、伴乐者九至十二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代表剧目:《三箭定天山》《杨八姐闯幽州》等。

泰顺药发木偶戏

起源与发展:泰顺县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据调查考证,泰顺药发木偶在泰顺兴起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特点:药发木偶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传统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药带动,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独一无二;在烟花表演中结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烟花表演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泰顺药发木偶是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木偶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活动中表演。

代表剧目:《三打白骨精》《追鱼》《水漫金山》等。

代表人物及剧目

传承与保护

传承现状

当今社会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娱乐等新兴文化的兴起对木偶戏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传统木偶戏由于形式的古老单一,剧目内容也相对陈旧,逐渐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赏需求。另一方面,木偶戏的演出市场由于需求问题导致日渐萧条,从业人员严重流失,老龄化严重,缺少新鲜血液汇入。

近年来,数字化的媒体传播方式作为重振木偶戏文化的重要环节,为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针对木偶戏发展面临的窘境,国家相关部门逐步出台一系列政策,并通过新媒体传播手段,例如文化类节目、短视频平台等对木偶戏文化进行传播和宣传。除大型媒体的传播外,许多中国国内高校也开始对木偶戏文化进行课程、社团等方式的宣传和推广,更多年轻人也因此加入到传统木偶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行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戏剧的数量和种类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木偶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必要性。木偶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节目,在几个世纪的锤炼和打磨下,它经历了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最终顽强生存下来并在民间流传,说明其自身有着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对木偶戏的保护传承也有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

保护措施

人才培养

人才资源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第一资源。在省市县艺术院校(特别是县级职业技术学校)戏曲班中,设立木偶表演课程。通过观摩培训、现场表演等手段,在年轻人中培养木偶表演接班人、创办新的木偶剧团,使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另外在木偶戏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地区的农村乡镇开展一系列普及和教育工作,并提供政策及资金等方面支持,留住老艺人的同时,培养更多新的农村艺人。

创新保护

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发展潮流,通过对木偶的形态、服装以及木偶戏表演内容的改变创新,将现代的好人好事好风融入到剧目中,以新代旧,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观看和学习。

另外,通过数字化的新媒体手段,利用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对木偶戏进行宣传和推广,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输出,进一步影响到更多的受众群体。

收录非遗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Ⅳ-92,项目序号236。首批入选的流派和品类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潮州铁枝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

非遗收录列表

价值与影响

历史文化价值

木偶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节目,在几个世纪的锤炼和打磨下,其自身有着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对木偶戏的保护传承也有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不同地域和流派的木偶戏都富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多重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和历史的发展沿革,使得木偶戏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辽西地区木偶戏为例,中原农业文化与关外游牧、狩猎文化的碰撞便是辽西地区的地域特点,而正是这样内敛细腻与粗犷豪放两种文化风格的结合形成了辽西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辽西木偶戏便是其结晶之一。随着历史的变革,许多地区的木偶戏一直在记录着民间的生活与故事,与现实和历史息息相关,这其中承载了历史传承的厚重感与使命感,而木偶戏作为一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与价值,有利于木偶戏作为一种古老艺术种类经久不衰的发展。

艺术审美价值

木偶戏和木偶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和魅力。木偶作为木偶戏表演的主要载体,它的制作与操作手法有着许多艺术层面的讲究,例如偶头的设计上,工匠必须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技巧木偶本身的神态气韵充分表现,而服饰的制作和风格选取也有独特的考究,对于这些技法的传承也是其艺术价值的体现。除木偶本身外,木偶戏作为一个艺术门类也有着其纯粹的艺术价值。木偶戏表演中许多内容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这种民俗性也决定了木偶戏具有一定的娱乐和生动特性,夸张的演绎技巧在嬉笑怒骂中表现广大人民生生不息、与命运顽强抵抗的精神品质,是华族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淀,也是普通民众生活的缩影。因此在纯粹艺术层面,木偶戏的传承与发扬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社会娱乐价值

木偶戏文化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作为一种文化娱乐的表演形式,能够通过舞台上的表演给人们带来快乐、愉悦、轻松等体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木偶戏的诙谐幽默的特点给受众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点缀。当前木偶戏的群众基础依旧十分牢固,它的存在和传承也有着必要性,有着重要的社会娱乐价值。

艺术领域影响

潮州木偶戏,对于海南琼剧有着深远影响。《海南岛志》记载,戏剧最初在元代时期潮州市已经有人通过手托木头的方式凭借戏班演奏出来。本地人模仿,形成了琼剧的前身“土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