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超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0

张世超,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文字学会理事,吉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

履历自述

童年时代,我曾做过许多梦。在初中读完一年后,忽然变得无事可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一座图书馆去“找点事情做”,于是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活。从读文学作品开始,渐而至于《左传》、《全本史记》、《诗经》、《尚书》,《老子》、《庄子》、《荀子》、《孟子》、《韩非子》,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周一良主编的《世界通史》。不 仅“读”,又开始了“学”,先是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终于弄到了甲骨文、金文——已经是“乌烟瘴气”的火候了。在我自己,当年似乎是将读书当作了检验意志的手段:我可以用连续六个月的时间将《甲骨文编》摹写一遍,再用六个月的时间将《金文编》摹写一遍,并做出笔记,用八个月的时间将《说文解字》抄下来,并将书中的“古文”整理出来,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四书”背下来。日后回想起这段读书生活时,自己也诧异当年何以有那样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六年多读书生活的结果,是除开一些文学书的笔记外,剩下了三十多册学术书的读书笔记。

1979年,我考取了孙常叙先生的研究生。感谢吾师晓野先生,他帮助我将芜杂的知识理成系统,并教会了我思辩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后的博士学位是在林沄先生的指导下攻读的。从我的求学历程中,我体会到,接触学习不同流派的学者,经历不同的学术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从晓野先生那里学得了严谨的学风,从林先生那里学会了冷峻地审视问题的方法——这比我所学到的任何一项具体知识都更为重要。

我是幸运的,在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中遇到了几位学识渊博,品格淳正的前辈学者。他们站在我的前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令我不能不努力地去做,将薪火不停歇地传递下去。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吉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

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

学习工作经历

1979.9--1982.7 东北师大中文系师从孙常叙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1982年7月获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 1996.9--2001.7 吉林大学古籍所师从林沄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2001年7月获历史语文学博士学位 1982.7--至今 东北师大中文系任教,其中,1990年被评为副教授;1997年被评为教授;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情况

1982年以来,一直在从事本科﹑专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近三年来的主要讲授课有:

本科: 1. 古代汉语 (基础课) 2.工具书使用(基础课) 3. 说文解字通论 (选修课)4。汉字学 (选修课)

研究生: 1. 中国语言学史 2. 说文解字研究 3. 甲骨学 4. 殷周金文研究 5. 战国文字通论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4人。

科研方向

汉语史、古文字学及中国古代史

治学继承前辈学者严谨﹑务实的学风。早年从事汉语史的研究,对古代的词汇﹑语法问题多所关注,著有论文多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开始对秦简及相关的战国文字的研究,著有著作《秦简文字编》及系列论文, 《秦简文字编》对古文字字形书的编体例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汉语言书面形态研究”的课题;论文则对秦简中所涉及的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古代制度等问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初,转向殷周金文研究,著有著作《金文形义通解》及论文多篇.《通解》汇集了传世及截至九十年代初古青铜器上的铭文字形,材料翔实而丰富,除在编纂体例上有新的探索外,书中所阐述的孙常叙先生的文字学说及作者自己的新见解,也足以引起学界的重视。九十年代中,开始甲骨学的研究,在当代甲骨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构:“甲骨字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完成有著作《殷虚甲骨字迹研究》及论文多篇,其理论体系﹑方法及所取得的结论,将在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要科研项目

1.周朝金文词汇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项目

时间: 1996.成都地铁10号线2001.12

经费数额:1. 5万元

主持人:张世超

2.石鼓文林

省市社科、教育规划项目  D类 2  2003.9.26

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

《秦简文字编》专著 作者1 (日)中文出版社 1990年12月

《金文形义通解》专著 作者1 (日)中文出版社 1996年3月

语文学科研究动向》编著 撰第一章“汉字学研究动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2001年8月

《殷墟甲骨字迹研究》专著 独撰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2年12月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序 独撰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2005.12.1

《周代金文词汇研究》专著 独撰 吉林文史出版社 待刊

论文目录:

“往往”略说  《教学研究》 1981年第2期

释“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5年第3期

说“从”  《松辽学刊》 1985年第4期

睡虎地秦简校注简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5年第4期

秦汉标点述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6年第1期

古文字义近形旁通用问题  《东北师大学报》 1986年第2期

“通钱”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6年第4期

“头会箕赋”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8年第2期

释“坐” “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8年第3期

释“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9年第2期

秦简中的“同居”与有关法律  《东北师大学报》 1989年第3期

词义的时代性与古书辨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0年第1期

汉语言书面形态学初探  《语言文学集》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9月

释“卧”  《文史知识》 1991年第3期

也释“有如”  《古汉语研究》 1991年第3期

“ ”“橐驼”考  《江汉考古》 1992年第2期

释“ ” 《殷都学刊》 1992年第3期

论“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  《古汉语研究》 1994年第3期

史密“ ”字说 《考古与文物》 1995年第4期

金文考释二题  《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

语言文字研究的新视角  《中文》 1998年第6期

从评高考作文试卷说起  《长春日报》 1998年8月11日第7版

战国秦汉时期用字现象举隅  《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贮”“贾”考辨 《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

组卜辞中几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 中华书局 2000年7月

“悲壮”考源  《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

宾组大字骨版刻辞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1年第4期

卜辞句末语气词的再探索  《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商代的卜日和祭日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 中华书局 2002年7月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字问题  《东北师大学报》 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专辑 2002年10月

吴起兵法》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6期

罗振玉王国维传略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学卷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春秋吴王光剑铭与中国古代的武德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集》 2003.12.1

孙吴兵法与战国时期的著书风气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1期

词源与字源 《民俗典籍文学研究》 第二辑  2005.1

古代汉语学科综述 张世超、付亚庶  《语言文学论集》P:501  2005.9.1

获奖信息

1995年  论文《也释“有如”》获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1998年  著作《金文形义通释》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一届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第四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1年  论文《商代的卜日与祭日》获吉林省语言学会第七界年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3.12.1 著作《殷墟甲骨字迹研究》获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一等奖;

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奖

2003.12.1 著作《殷墟甲骨字迹研究》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东北师范大学 特等奖

2004.11.1 著作《殷墟甲骨字迹研究》获首届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奖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优秀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