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卜天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7:56

1979年9月生。学者。师从吴国盛。热爱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翻译,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思想史,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近代科学的起源和科学革命,特别关注现代性的起源,科学与哲学、神学的关系和互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神学思潮对近代科学兴起的影响等等。

简介

1979年9月生。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物理学学士

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生,免试转博。

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获科技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导师:吴国盛 教授)

2008年至2011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2年至2015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5年1月至6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

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副教授。

2018年6月至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长聘教授。

专著

《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课题

“机械论的起源、演变及其问题研究”课题获得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论文

1 “奥雷斯姆关于质的强度的图示法初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28卷第5期,72-76, 28页。

2 “中世纪自然哲学关于运动本性的争论”,《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第27卷第1期,1-12页。

3 “拉丁西方的百科全书之最——伊西多尔的《词源》”,《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29卷第3期,282-288页。

4 “布雷德沃丁的动力学定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第16卷第1期,5-12, 23页。

5 “评《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中译本”,《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0年第31卷第3期,346-354页。

6 “从古希腊到近代早期力学含义的演变”,《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7卷第3期,38-53页。

7 “中世纪自然哲学关于质的强度变化问题的争论”, 2010年第32卷第4期《自然辩证法通讯》,35-41页。

8 “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思维风格”,《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第8卷第3期,26-34页。

9 “位置的不动性——亚里士多德位置学说的理论困难”,《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32卷第3期,418-430页。刘胜利,张卜天。

10 “科学革命和李约瑟问题:科恩教授访谈录”,《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9卷第4期,103-113页。

11 “中世纪科学史研究的发展与展望”,《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33卷第3期,285-295页。

12 “《科学源流译丛》概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年第34卷第1期,102-106页。

13 “科学革命起止时间背后的编历史学观念”,《科学文化评论》,2013年第4期,29-38页。

14 “希腊力学的性质和传统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32-142页。

15 “现代世界图景的思想起源——评《无限与视角》”,《科学文化评论》,2014年第2期,109-121页。

16 “尼古拉·哥白尼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吗?”,《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第4期,29-37页。

17 “‘科学’与‘宗教’概念的演变”,《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3期,147-152页。

18 “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及其及其对采矿反对者的回应”,《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年第38卷第3期,339-345页。

19 “中世纪自然哲学神学的互动议”,《科学文化评论》, 2017年第4期,29-48页。

20 “为什么古人不喜欢创新”,《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第3期,114-122页。

21 “Translating History of Science Books into Chinese: Why? Which Ones? How?”Isis, 2018, 109(4), pp. 782-788.

译著

1 亚历山大·夸黑:《牛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2 尼古拉·哥白尼:《天球运行论》,载斯蒂芬·霍金编《站在巨人的肩上》,辽宁教育出版社(及大块出版社),2004年。

3 约翰尼斯·开普勒:《世界的和谐》,载霍金编《站在巨人的肩上》,辽宁教育出版社(及大块出版社),2004年。

4 英国上议院:《科学与社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与张东林合译)

5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安德鲁·罗宾逊:《爱因斯坦:相对论一百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7 马丁·戴维斯:《逻辑的引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8 布赖恩·里德雷:《科学是魔法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与李斌合译)

9 亚历山大·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 弗雷德里克·M·韦洛克:《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11 米尔顿·弗里德曼:《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海德格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13 I.伯纳德·科恩:《新物理学的诞生》,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

14 爱德华·格兰特:《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

15 爱德华·扬·戴克斯特霍伊斯:《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

16约翰尼斯·开普勒:《世界的和谐》,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17 米歇尔·艾伦·吉莱斯皮:《现代性的神学起源》,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18 弗洛里斯·科恩:《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19 弗洛里斯·科恩:《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20 埃德温·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21 玛格丽特·奥斯勒:《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的自然、上帝与人类认识》,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22 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湖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

23 劳伦斯·普林西比:《科学革命》,译林出版社,2013年。

24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商务印书馆,2013年。

25 卡斯滕·哈里斯:《无限与视角》,湖南科技出版社,2014年。

26 尼古拉·哥白尼:《天球运行论》,商务印书馆,2014年。

27 皮埃尔·阿多:《伊西斯的面纱:自然的观念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8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4年。

29 埃尔温·薛定谔:《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商务印书馆,2015年。

30 爱德华·扬·戴克斯特豪斯:《世界图景的机械化》,商务印书馆,2015年。

31 雅各布·克莱因:《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湖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

32 彼得·辛格:《黑格尔》,译林出版社,2015年。

33 戴维·L·瓦格纳:《中世纪的自由七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34 荣格/卫礼贤:《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商务印书馆,2016年。

35 李约瑟:《文明的滴定》,商务印书馆,2016年。

36 彼得·哈里森:《科学与宗教的领地》,商务印书馆,2016年。

37 I.伯纳德·科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商务印书馆,2016年。

38 亚历山大·夸黑:《牛顿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年。

39 亚历山大·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商务印书馆,2016年。

40 I.伯纳德·科恩:《新物理学的诞生》,商务印书馆,2016年。

41 彼得·辛格:《休谟》,译林出版社,2016年。(与吴宁宁合译)

42 巴特菲尔德:《现代科学的起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43 格雷厄姆·劳顿:《万物起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44 弗雷德里克·M·韦洛克:《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第七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45 洛西:《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

46 托马斯·内格尔:《心灵和宇宙:对唯物论的新达尔文主义自然观的诘问》,商务印书馆,2017年。

47 斯蒂芬·霍金编:《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伟大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合译)

48 乌特·哈内赫拉夫:《西方神秘学指津》,商务印书馆,2018年。

49 劳伦斯·普林西比:《炼金术的秘密》,商务印书馆,2018年。

50 阿尔道斯·赫胥黎:《长青哲学》,商务印书馆,2018年。(合译)

5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18年。

52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英文第十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53 埃德温·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商务印书馆,2019年。

54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西方的智慧》,商务印书馆,2019年。

55 爱因斯坦、利奥波德·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商务印书馆,2019年。

56乔治·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商务印书馆,2019年。

57 彼得·哈里森:《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2019年。

译文

1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布鲁门伯格的《哥白尼世界的起源》”,载刘小枫主编,《赫尔墨斯的计谋》,《经典与解释》丛书第7辑,华夏出版社,2005年。

2 戴维·华莱士:“布鲁门伯格的《近代的正当性》”,载刘小枫主编,《马基雅维利的喜剧》,《经典与解释》丛书第10辑,华夏出版社,2005年。

3 华莱士:“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研究》”,载刘小枫主编,《色诺芬的品味》,《经典与解释》丛书第13辑,华夏出版社,2006年。

4 “安·迈尔与中世纪晚期自然哲学研究”,《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4卷第3期,39-50页。

5 “天文学和宇宙论”,《西方大观念》,2008年,华夏出版社, 69-81页。

6 “力学”,《西方大观念》,2008年, 华夏出版社,903-924页。

7 “量”,《西方大观念》,2008年, 华夏出版社,1255-1263页。

8 卡尔·米切姆: “技术哲学”,2008年,《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汉娜·阿伦特:“制作的本质”,2008年,《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0 潘忠明:“《论语》的句子有意义吗?:孔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意义问题”,2008年第10期, 《社会科学战线》,59-63页。

11 马歇尔·D·维尔曼:“语气、语力以及语法在比较哲学中的作用”,2008年第11期, 《社会科学》,130-135页。

12 默多克:“中世纪晚期的哲学与科学事业”,《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7卷第2期,5-20页。

13 伯特:“近代思想的本性所暗示的历史问题”,《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第8卷第6期,68-75页。

14 H.弗洛里斯·科恩:“伯特与自然的数学化”,《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9卷1期,111-119页。

15 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50 周年纪念”,《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9卷第6期,54-73页。

16 雅各布·克莱因,“现象学与科学史”,《科学文化评论》,2013年第4期,69-83页。

获得荣誉

2020年,获第5届“科史哲青年著作奖”。

书评及其他

1 “格伦·古尔德是我真正的朋友”,《音乐爱好者》,1999年第4期。

2 “哲学叙述的缺席”,《中国科学报》,2002年12月6日。

3 “终极与浪漫”,《科学时报》,2003年8月21日。

4 “西方数学:影响哲学与宗教”,《科学时报》,2004年7月15日。

5 “哲学:沟通科学与常识”,《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

6 “韦洛克来了,拉丁语离我们还远吗?”《科学时报》,2009年9月16日。

7 “经院学者最早定义运动学基本概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8日。

8 “‘创造性’概念的历史”,《文汇报》,2012年8月6日。

参考资料

第5届“科史哲青年著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09-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