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达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

更新时间:2023-11-08 13:09

张宏达(1914年10月10日—2016年1月20日),男,广东揭西人,中国著名植物学家、生态学家。他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授,并在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张宏达以其严谨务实的治学作风和刻苦勤勉的态度受到广泛赞誉。张宏达教授于2016年1月20日在广州市逝世,享年102岁。

人物生平

1914年10月10日,张宏达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河婆街道后埔上君子岭村。

1920年4月8日,就读小学。

1922年,父亲张少甫捐资的逢源小学建成,入读该校。

1927年,就读于国文专修科。

1930年,就读于揭阳市河婆中学初中一年级,并在家长包办下与彭处结婚。

1931年2月,转入汕头大中中学(现汕头市第四中学)读初中二年级下学期。

1932年1月,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军舰屡犯汕头市海域,初中肄业;同年7月,在逢原小学任教师;同年8月,考入广州知用中学。

1935年8月,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

1936年1月,在汕头市发动反日大游行。

1938年3月27日,当选为生物学会干事,负责文书部工作。

1939年8月,毕业并留校在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博物系任助教。

1940年12月,应石声汉教授之约,调入迁到昆明市同济大学大学生物系任教,但因同济大学拟迁往四川省,辞去同济教职,返回粤北坪石国立中山大学生物系。

1942年,参加中国国民党;同年8月,因参与师范学院发起的反对CC派院长齐泮林的驱齐风潮”失败,被学校解聘。

1944年10月,受聘为中山大学生物学系讲师。

1946年,开始放弃国民党党员登记,退出国民党;同年7月,投考公费赴瑞典留学试。

1954年1月,任植物研究所地植物组负责人。

1958年11月,参加抢修广州钢铁厂铁路。

1968年11月,下放到广东乐昌市坪石人民公社天堂大队“五七干校”劳动。

1969年,调还学校。

1972年,任中山大学生物系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

1978年3月,被列为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工作对象;同年8月,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系主任。

1979年6月11日,任生物学系植物学研究室主任。

1980年10月,经教育部派遣赴英考察环境科学教育。

1981年11月,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

1984年6月,卸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主任职务。

2002年12月26日,退休。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16年1月,张宏达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先后发现了7个植物新属和近400个植物新种;植物生态学方面,首次进行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植被的研究,并开创性地提出华夏植被区系学说。

科研成果奖励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4月,张宏达累计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160余篇。

人才培养

主讲课程

截至2016年1月,张宏达主讲了《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分类学》《生态学》《植物拉丁文》《生物地理学》《植物系统学》《药用植物学》等十多门课程。

编著教材

张宏达主持全国统编教材《植物学》的编写。

截至2015年4月,张宏达累计编写教材讲义12本。

学生培养

截至2016年5月,张宏达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46人,博士研究生66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1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张宏达的父亲是张少甫,母亲是张温氏(温包娘)。

婚姻家庭

1947年10月10日,与任善勷结婚;1948年4月25日,儿子张志出生;1950年3月5日,儿子张鲁出生。

人物评价

张宏达是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先驱之一。 (广州日报评)

张宏达的一生始终坚持严谨务实的治学作风、刻苦勤勉的治学态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