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2:33

张志强,1968年出生,工学博士,博士后经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大型及复杂地下结构施工力学、隧道与地下工程信息化理论与方法、隧道健康及长期结构安全与维修加固的研究与应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科技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统一战线专家智囊团成员,城市规划组组长。主持和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教育部、铁道部、四川省项目及交通隧道重大工程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被SCI/EI收录50余篇。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主编和参编国家“十一五”教材2部,铁道部教材2部。参编《CJJ/T192-2012 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等2部技术规程,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6),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其他省部级奖9项。

个人简介

张志强,1968年生,工学博士、出站博士后(师从中国隧道界泰斗关宝树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NCET-10-0667);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大型及复杂交通隧道工程”核心成员,国家级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中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方向的学术骨干。

长期从事“大型及复杂地下结构施工力学”以及“减灾与防灾工程”方面科研工作,在长大隧道软弱围岩灾害控制理论以及大型跨江海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及创新性成果。主持、主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省部级鉴定项目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项;铁路工程建总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江苏省浙江省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目前已培养工学博士4名(其中含1名外国留学博士)、硕士48名(含3名工程硕士);在读硕士研究生25名(含工程硕士生7名),博士研究生4名。

主要研究方向

交通隧道工程领域:

(1)大型及复杂地下结构施工力学;

(2)隧道与地下工程信息化理论与方法;

(3)隧道健康及长期结构安全与维修加固的研究与应用。

学习简历

(1)1996.07~1998.12 西南交通大学 公路、铁路、水运博士后流动站研究,获博士后证书;

(2)1992.07~1996.07 重庆大学 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3)1990.09~1992.07 重庆大学 硕士研究生,推免硕博连读;

(4)1986.09~1990.07 重庆大学 大学本科生,获工学学士

主要荣誉

(1)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NCET-10-0667)

(2)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主要社会兼职

(1)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会 理事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委员

(3)九三学社西南交通大学支社 副主委

(4)成都市监察局 特邀监察员

课程教学

(1)Tunneling Mechanics 博士研究生

(2)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 硕士研究生

(3)专业英语 硕士研究生

(4)地下工程施工与环境 工程硕士研究生

(5)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 本科生

(6)水下隧道 本科生

荣誉奖励

荣誉奖励

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及营运期结构安全一体化监控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度;

2 大型及复杂水下隧道结构分析理论与设计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度;

3 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理论与设计关键技术(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度;

4 西攀路酸水湾隧道穿越滑坡复杂地层施工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度;

5 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度;

6 穿越巨型复杂滑坡体的公路隧道修建技术及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度;

7 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度;

8 玻璃纤维(GFRP)筋在盾构端头井围护桩中的应用研究(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度;

9 公路双连拱隧道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度;

10 南京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度;

11 华蓥山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度;

12 连拱公路隧道综合修建技术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度;

13 南京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度;

14 高地应力对衬砌结构影响研究(国铁集团建总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度;

15 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发生大变形破坏机理性研究及在二郎山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度;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主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高铁联合基金,教育部、铁道部、交通部科技示范及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等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代表性的科研项目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碎屑流地层隧道掌子面灾变行为及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2013.01~2016.12,在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地应力富水区山岭隧道支护力学特性及分区防排水体系研究,2011.01~2013.12,在研;

(3)国家863计划: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2006.12~2008.12,结题;

(4)国家973计划:复杂环境作用下地下结构的长期安全性及其预测方法,2010.01~2014.12,在研;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铁路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理论研究,2012.01~2015.12,在研;

(6)铁道部重大课题:祁连山脉越岭段碎屑流地层隧道支护参数及施工工法研究,2010.01~2013.12,在研;

(7)铁道部重大课题:新建30吨轴重重载铁路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12.06~2014.11,在研;

(8)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浅埋大跨强膨胀土隧道受力模型理论分析及合理支护结构体系研究,2012.10~2014.07,在研;

(9)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高地应力富水区交通隧道支护结构及防排水体系研究,2010.01~2012.12,结题;

(10)中国中铁总公司重大课题:铁路浅埋大跨强膨胀土隧道关键技术研究,2011.01~2014.12,在研;

(11)铁道部重大课题:京沪高速铁路浅埋及软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及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2008.01~2010.12,结题;

(12)铁道部重大课题: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研究及其应用-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2009.01~2011.12,结题。

论文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被SCI/EI收录50余篇。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主编和参编国家“十一五”教材2部,铁道部教材2部。参编《CJJ/T192-2012 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等2部技术规程。

代表性教材/专著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水下隧道》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代表性学术论文

张志强, 何本国, 何川 水底隧道饱水地层衬砌作用荷载研究[J],岩土力学. 2010,31(8):2465-2470

张志强, 何本国, 何川. 长大隧道横通道受力分析[J], 铁道学报. 2010, 32(1): 128-132

张志强, 何本国, 马腾飞. 水压条件下矿山法隧道主体结构的受力特征[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2, 47(6)

张志强, 何本国, 王志杰, 李化云,刘君. 富水断层隧道高位排水工法及其作用效果研究[J],岩土力学, 2012, 33(11): 3359-3366

张志强, 何本国, 关宝树 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指标合理性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2012, 49(1): 12-19

张志强, 何本国, 李永珑,张光锦,林永鹏. 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正交试验及锚杆作用要点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 35(1)

何本国, 朱永全, 孙明磊, 张志强. 膏溶角砾岩隧道支护体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5): 945-952

何本国, 朱永全, 张志强. 超小净距隧道不同爆破方式现场试验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 5(5): 65-69

何本国, 张志强, 朱永全. 山岭隧道限量排水基准研究[C]// 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 北京市, 2010

何本国, 张志强, 阚呈,曹苏亚,李俊逸. 基于拱效应的软岩大断面隧道锚杆作用效应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5(2)

师晓权,张志强,李志业,李化云. GFRP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拉拔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2010,10

师晓权,张志强,李志业,娄西慧. GFRP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5(6)

张志强,师晓权,何川 基于流固耦合的水底隧道仰拱受力分析与优化. 铁道学报, 2011,33(1)

师晓权,张志强,李化云. 软弱围岩隧道超前预加固技术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9)

张志强,师晓权,李志业. GFRP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1,46(5)

李化云,张志强,王志杰,凌云鹏,张浩. 浅埋大跨隧道预加固措施相似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12,Vol.33 Supp.2:133-138

张志强,李化云,何川 基于流固耦合的水底隧道全断面注浆力学分析[J],铁道学报. 2011,Vol.33 二氧化氮

张志强,李化云,阚呈,刘瑞。大相岭隧道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的GA-BP神经网络预测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3

李化云,张志强,张洋. 山岭隧道膨胀压力解析解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

张志强,李永珑,王海彦。钢筋锈蚀对隧道衬砌结构粘结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

何本国, 朱永全, 孙明磊, 张志强,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支护荷载确定方法,岩土力学

Zhang Zhiqiang,Yousif A. “Mansoor.Evaluating the strength of corroded tunnel lining under limiting corrosion condition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13

ZhiQiang Zhang, HuaYun Li,HongYan Liu,GuangJing Li ,XiaoQuan Shi .“Load transferring mechanism of pipe umbrella support in shallow-buried tunnel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14

HE Ben-guo, ZHU Yong-quan, YE Chao-liang, ZHANG Zhiqiang. Model test for dynamic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effect of large-span loess tunnel [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2011, 16(1): 112-117

HE Ben-guo, ZHANG Zhiqi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ability for underground powerhouse cavern group of Jinping hydropower station. ICCIS 2010, p 148-151

HE Ben-guo, ZHANG Zhi-qiang. Seismic response of metro tunnel in Beijing stratum, ICCIS 2011, p 893-896, 2011

ZHI-QIANG ZHANG,XIAO-QUAN SHI,HUA-Yun LI.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hard rock tunnel in high geo-stresses and Optimization of round length in rock burst area.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ckburst and seismicity in Mines 21-23 August 2009 大连市 China;2009,803-810

SHI Xiao-quan, ZHANG Zhi-qiang, LI Zhi-Y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hear Capacity of GFRP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with Circular Cross Section[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2012,17(4)

Yousif A.Mansoor and ZhiQiang Zhang “Development of inspection system for corrosion crack in R.C. For second Tunnel Lining By Using Knowledge-Based system. Americ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2, ISSN:1941-7020

Yousif A.Mansoor and Zhi Qiang Zhang “Using the knowledge-based system(kbs) to improving system for crack diagnosis in R.C. column” Asian Journal of Natural And Applied Sciences (AJSC), ISSN:2186-8476, ISSN:2186-8468

Yousif A.Mansoor and Zhi Qiang Zhang “Development of Inspection system for Crack In R.C. Tunnel Lining by Using Knowledge-Based System (kb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ISSN:1662-8985, Vols. 622-623 (2012) pp 1415-1420

Yousif A.Mansoor and Zhi Qiang Zhang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raffic Operations at Roundabout Intersection”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CTE) Chengdu, China, July 23-25, 2011

Yousif A.Mansoor and Zhi Qiang Zhang “Evaluation Reinforcement of Compound Column to Bearing Capacity with corrosion.”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Materials (CEBM2012) Hong Kong

Yousif A.Mansoor and Zhi Qiang Zhang “The Reinforcement bond strength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corrosion condition”.

ZhiQiang Zhang and Yousif A. Mansoor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einforcement Tunnel Lining Corrosion”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麦克斯威(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Scientific Organizational, 2013

Yousif A. Mansoor and ZhiQiang Zhang “An expert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fire reinforced concrete tune lining damages”. [J].J Chongqing Univ:Eng Ed [ISSN 1671-8224],2013,12(1):1-11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