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华 :清华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3:19

张鸣华(1930年5月-),男,浙江温州人,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主要从事数据流分析、程序结构理论及抽象代数方程组理论研究。曾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

人物经历

张鸣华,1930年5月出生于龙湾区永中街道祠南村一个书香门第人家,6岁入永兴小学读书。后来入浙东第三临时中学读初中,又转浙江省永嘉中学(现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再转入浙江省温州中学。1945年温州中学初中部毕业。1948年温州中学高中部毕业。1952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

研究方向

专于计算理论,从事偏微分方程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在数据流分析、程序结构理论及抽象代数方程组理论方面取得成果。

主要贡献

利用抽象代数方程组的理论来研究计算机程序的结构,撰有论文《全局数据流分析》、《框图格式的等价问题》等。又利用数理逻辑来研究程序的数据类型,撰有论文《数据类型的二阶理论》、《将数据类型引入直觉主义类型理论》等。并著有《可计算性理论》。

文史情结

张鸣华自小喜欢文史,在研究数学的同时,业余还陆陆续续从事文史研究,例如2002年他发表了《屈原诗歌属于中原文化》,认为屈原的政治观点属于中原文化,屈原诗歌中的神话包含在中原文化之内,楚辞这种体裁在中原文化中也已存在。总之,屈原诗歌没有超出中原文化的范围。又如2004年发表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东汉南宫考》一文,讨论东汉首都洛阳市的布局,对学界的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这些论文都出于一位数学家之手。近年来他注重温州市地方文史的研究,引起温州学界关注。

以下是记者对张教授的部分采访内容:

金(记者):您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您怎么会研究起文史来的,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张鸣华:那要先从张振夔说起。张振(1798-1866),字庆安,号庵,是我的高祖。他十七岁考上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但八上公车没有考取进士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经朝考大挑一等,因不愿当知县,改任教职。曾任常山县学训导,三次任宁波镇海县学教谕(类似现在的教育局长,不过同时要讲学的)。中年以后,曾掌教温州东山书院、台州宗文书院,最后在乐清梅溪书院病故。我高祖宗仰永嘉学派,要求所学能通时务,为世所用。他存世的著作有《介轩集》,计文八卷,诗十卷,外集二卷,同治刻本。他对我们一家影响很大,这是我的家学。

第二是我的兴趣广泛,在中学学习期间,我读过一些经书、子书,以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可以背诵《史记》中不少“司马迁曰”,我能够填词、写律诗、绝句。特别是我小学、初中时期我父亲张肇麟教我读过《左传》、《礼记》的一些篇章,其中一小部分至今仍还可以背诵。所以在我中学毕业的时候,对文史及数理都有浓厚的兴趣,即便我以数学为专业之后,我在业余时间仍然时不时地接触文史,那是我生活中的一条从未断绝的“暗流”。

金:受家学渊源的影响,您从小就喜欢文史,为什么又去读数学呢?数学与文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是不是受您哥哥张鸣镛先生的影响而决定的?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曾经是攻下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著名科学家陈景润的老师。

张:是的。我小时候受哥哥张鸣的影响很大。他比我大四岁,他眼界非常开阔,兴趣广泛,假期里我常常跟他一起读诗、练书法,还读一本别人家少有的书,那就是我们高祖父的《介轩集》。我哥哥在高中的时候就对数学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尤其佩服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时常同我提到他们。他还时常提到一些数学家,特别是高斯伯恩哈德·黎曼戴维·希尔伯特。他有一本数学史的书,书不厚,里边有照片,所以我对于数学以及数学家,老早就有比较深的印象。

我决定读数学,还有一个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原子弹的爆炸,物理成了热门学科。我也读了一些关于原子结构的普及读物,一时也想学物理。但后来借了一本周培源相对论的书,看不明白,那时我感觉到即使要学物理,也得学好数学。

一些课外的谈话有时可以留下很深的记忆。当时浙江省温州中学也有一些学术演讲,例如苏步青先生来演讲过,他讲到数学家,我记得他说戴维·希尔伯特非常伟大,不过已经死了,在活着的数学家中,赫尔曼·外尔(Weyl)很伟大。希尔伯特我本来是知道的,外尔是第一次听说。一些教师也对我有很大的助益,例如数学教师陈仲武先生、苏尔寿先生,他们对我三言两语的鼓励也提高了我对数学的兴趣。由于这种种因素的影响,当我在温州中学高中毕业之前,我就决心以数学为我毕生的专业了。

参考资料

清华大学教授张鸣华资料来源.wznews.66wz.com.2019-08-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