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威特·华莱士 :德威特·华莱士

更新时间:2023-11-06 15:11

德威特·华莱士(De Witt Wallace,1889年11月12日-1981年3月30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创刊人,与妻子莱拉·贝尔·艾奇逊于1922年2月创立了第一期《读者文摘》。《时代》帝国的亨利·卢斯(Henry Luce)盛赞他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编辑”。1981年3月30日,威特·华莱士在纽约的芒特基斯科去世,享年91岁。

人物经历

1889年11月12日,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生于圣保罗。青年时代在巴西作图书推销员时即酝酿创办一种可博览报刊、文章精华的文摘式期刊。华莱士编辑有一种爱好,将他最喜欢的杂志文章编成一系列索引。正是这个爱好使他萌发了创办这本杂志的想法。华莱士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毕业之后,参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在欧洲服役。他在医院养伤时,其他的士兵请求他为他们写信和读信。他发现人们需要这样一本杂志,它既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深奥的观点。退役后,他曾把设想的样本寄给几家出版公司,均遭拒绝。20世纪20年代,他前往纽约,决心自己创办这种期刊。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年轻时就读于蒙特赫尔蒙学校(现在的北菲尔德蒙特赫尔蒙学校)。1907年至1909年在麦卡莱斯特学院就读,并转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两年。1912年回到圣保罗,并被一家专门出版农业文学的出版公司聘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莱士入伍参加了美国陆军,并受伤。他在法国的一家医院里度过了四个月康复,期间通过阅读美国杂志打发时间。

回到美国后,华莱士在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图书馆度过了接下来的六个月,研究和梳理杂志文章。他希望创办一本涵盖各种主题的杂志,每篇文章都经过删节,易于阅读。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向莉拉·贝尔·阿奇逊展示了他的样刊,莉拉是他一位老大学朋友巴克利·阿奇逊的妹妹,她对此作出了积极回应。他向她求婚,于1921年10月15日结婚。

华莱士夫妇决定自行出版这本杂志,并通过直邮方式进行市场推广。《读者文摘》很快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之一。华莱士是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持有强烈的反共观点,而杂志也反映了这些信念。华莱士和他的妻子是理查德·尼克松1968年总统竞选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向尼克松提供了现金捐款,并允许尼克松为《读者文摘》撰写文章。

1922年2月5日,华莱士弯腰走进一家非法酒店下面的地下室,用一个小型印刷机印刷一种刊登文章摘要的杂志。他把这个杂志叫做《读者文摘》。这种便于携带的袖珍型期刊选摘或缩编各种报刊发表的优秀文章,并保持原文风格和文采,这是一个创举。由于它内容广泛、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赢得读者的欢迎。发行量由创刊号的1500份迅速增至1929年的20万份。1938年起增出外文版。

60年以后,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手中掌握着一个出版王国,他的杂志已经遍及全球,用15种文字出版39种版本,发行世界163个国家和地区,总发行量3000万份,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读者文摘》的不断发展,有华莱士的功劳,也有他妻子莱拉·贝尔·艾奇逊的功劳。她同华莱土结婚前在社会服务工作中非常活跃,并帮助在东海岸建立了基督教女青年会。她的态度成了《文摘》的态度,即一种积极思维的态度。

从创刊时起,华莱士夫妇亲自任期刊发行人直至1973年。华莱士先生和夫人因为他们的慈善工作获1972年自由奖章。

家庭背景

对华莱士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其父詹姆斯·华莱士(JamesT.Wallace)博士。一八七六年,华莱士博士二十七岁,在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WoosterCollege)担任希腊及现代语言教授,和小他十岁的一年级学生詹妮特·戴继斯(JanetDavis)坠入爱河,詹妮特和他一样,也是苏格兰王国北爱尔兰后裔虔诚的教徒。

詹妮特的父亲托玛斯·戴维斯(ThomasK.Davis)是获任命的牧师,曾就读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之后在伍斯特一个长老教会附属机构担任图书馆员。他也是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博士的密友之一,两人在学术生涯和长老会教派的信仰上看法一致。不幸的是,詹妮特的宗教理想超过她老师的想法,而且似乎有情绪失调的征候。她无法完成学业,同年夏天,在妹妹米丽娅姆(Miriam)的陪同下,她被送往纽约丹斯维尔(Dansville)的一家疗养院休养。康复之后,詹妮特在日记上吐露决心成为一名传教士和素食者。

她在秋天复学,重回大一,同时又选修最喜欢的教授所上的希腊文。他们在华子士博士离校前往希腊以色列研习一年之前,偷偷订了婚。詹妮特暗自渴望此行能改成蜜月假期,但是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博士希望能以学术研究为主,不要因年轻可爱的妻子而分心。华莱士博士一年后返国,他和詹妮特在一八七八年九月二日于校园的戴维斯宅中结婚,詹妮特再度休学。这桩婚姻一开始就不幸福。华莱土博士是个精力充沛、满怀雄心的人,他拨给家人的时间并不多,除了教书,还忙着撰写希腊文法,同时小幅投资房地产。

虽然小有投资,但小俩口大半和女方的家庭住在一起。他们的长女米丽娅姆(Miriam)于一八八○年诞生在戴维斯家,接着詹妮特又产下次女海伦(Helen)。一八八二年,儿子本杰明(Benjamin)出世,一家人终于搬到自己的房子。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出现产后忧郁症的是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博士。在妻子的催促下,华莱士博士前往纽约克利夫顿(Clifton)的一家疗养院待了几周。在他回家后不久,次子罗伯特(Robert)诞生。一八八七年,华莱士博士受聘担任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一家小型长老教会学院马卡拉斯特(Macalester)的希腊及古英文教授。马卡拉斯特学院创校不到两年,只有玉米田边缘的一栋砖造楼房。华莱士一家安顿在高峰大道(SummitAvenue)一五九六号,是在校园一隅的大木屋。不过乔治·华莱士博士第一年赴任时,詹妮特仍留在位于伍斯特的娘家。

在分离期间,华莱士家的长女十丽娅姆死于痢疾,华莱士博士持续受忧郁症发作之苦,而詹妮特也担心,分离和他们的婚姻誓约并不“符合”。离家的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博士在信中描述了他的寂寞:“如果你现在在此抚弄我的头发、吻我,对我履行你的同居义务,我的心境可能极为满足。”然而另一方面,他顺利申请到以俗家身分在长老教会传教的执照,同时又完成希腊哲学历史家色诺芬Xenophon)所着《远征》(假木贼属)的评注工作。

一八八八年夏天,詹妮特搬到圣保罗,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在一八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是个男孩。詹妮特想替新生儿取名为詹姆斯,华莱士博士则想取名约翰,理由是:“没有十九世纪的粉饰味道。”但是两人无法取得协议。华莱士博士写信给友人说:“我们可能会暂时称他为无名氏。”后来他们互相让步,孩子取名为罗伊·威廉·德威特·华莱士(RoyWiIiamDewittWallace),德威特是为纪念他们最钟爱的侄子。

詹妮特后来又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其中米丽娅姆存活,但是詹妮特·马卡拉斯特(JanetMacalester)出生当天即死于痢疾。生了七个孩子所导致的紧张,加上先生经常不在家,已经影响到这位少妇的心情。她曾在三十岁时抱怨自己已成为“累坏的老岖”。逐渐地,她表现出精神失常和宗教狂热的迹象。

一八九四年的不景气期间,华莱士博士接任马卡拉斯特学院校长,该校的财务困难使他烦恼不堪。他经常向全国的富有教徒进行劝募,詹妮特·麦柯迪和她的孩子则造访她在俄亥俄州的父母,因此幼子德威特--他母亲有时称他为“戴”,则往来两个家之间,最后一次的“造访”,他们在詹妮特娘家一住就是两年。华莱士博士长期离家的情况,严重到他自己的家人也不得不出面干涉。

詹妮特感到屈辱,整日哭泣祈祷。他的姐姐写信给他:“你何须为了其他人的孩子而抛弃你自己的五个小孩?他们都是乖巧的小孩。”华莱土博士受到责备后,立即携眷回到高峰大道上的旧屋。

小华莱士在圣保罗上了拉姆西(Ramsey)私立小学,他的表现相当优异,所以顺利跳级。1900年,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博士利用他从富有的务农父亲继承得来的部分遗产,在靠近威斯康垦州亚莫利(Amery)的瓦波加塞特湖(WapogassetLake)购买一百亩地,从圣保罗搭火车到当地很方便。同年夏天,儿子们帮忙搭起家人暂住的帐棚,直到房子盖好为止,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两个夏天。第三年,他们用来自废弃木材厂顺流而下的圆木盖了一间房子,这座夏日之屋被昵称为“瓦皮”(Wappy)。有许多年,华莱士的假期都是在那儿和家人一起度过。詹妮特的健康日益恶化,华莱士博士的事业却蒸蒸日上。他放弃做学者和老师的抱负,努力将这所经营困难的小型学院打好财务基础。在长老教会高等教育的祭坛面前,他也牺牲了婚姻及家人的幸福,因为他的工作需要他离家、传教和募款。在华莱士家族的严格气氛中,詹妮特的任何抗议似乎都是有罪的,而且不值得让她丈夫放弃崇高的理想。她唯一的依靠是从信仰中寻求慰藉,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她发现那像是个迷宫,她从未真正进入宗教世界。

慈善事业

华莱士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将他的大部分财富捐赠给了母校麦卡莱斯特学院。华莱士夫妇还建立了一些基金会,现在合并为华莱士基金会,支持教育、青年发展和艺术。北菲尔德蒙特赫尔蒙校园上有一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宿舍。他资助了德威特·华莱士装饰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于1985年在弗吉尼亚威廉斯堡市殖民地开放。

荣誉和奖项

华莱士因其在出版业和慈善事业上的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

- 美国成就学院金盘奖(1966年)。

- 总统自由勋章(1972年)。

- 美国青年成就协会商业名人堂(1980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