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 :中国东晋时高僧

更新时间:2023-04-12 15:25

慧远生于东晋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今山山西原平县崞阳镇东)人,家族是代代相传的士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慧远年轻时崇奉儒学,后尊崇老庄。21岁时听道安法师讲经弘法之后豁然开悟,于是决定出家,跟随道安修行,他很快成为了道安最器重的弟子。慧远、慧持等人为躲避兵乱,本想南下布道弘法,途经江西浔阳时,见庐山清静幽雅,正好可以静下心来修道,就在庐山定居了。后来他们在桓伊的协助下建成东林寺,慧远孜孜为道,声名大噪。晋朝元兴元年(416年),卒于庐山东林寺。慧远是精通儒道的佛学大家,一生为早期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东晋时期推进儒释道思想沟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佛教理论上注重经典的翻译和义理的探讨,在佛教实践上率众结社,创立净土念佛法门,后来这一法门成为最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一大宗派——净土宗,即莲宗。

人物生平

故乡雁门时代

慧远原姓贾,雁门郡神池县人,世代显宦的书香家族。很早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慧远从小就手不离书。13岁那年他曾跟随舅舅令狐氏在许昌市洛阳市一带游学,通过系统地学习经学,慧远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博综六经”的境界,尤其擅长研究老庄。慧远21岁时想要南渡长江拜大学问家范宣子为师学习儒学,但恰逢石赵集团部发生内讧,战争不断,石虎死后,中原成为战场,南北交通阻塞,慧远不得不放弃追随鸿儒范宣隐居的选择。此时,慧远恰好听到佛学大师道安太行山、恒山立寺宣讲佛法的消息,于是和弟弟慧持一起前往听道安讲《般若经》,慧远顿时豁然开朗,决心拜道安为师。

师从道安

当时道安42岁,21岁的慧远与18岁的弟弟慧持一同皈依他门下。道安知识广博且学问精通,对儒道九流无所不晓,已有众多门下并在北方佛教界拥有很高的名望。慧远师从道安约有二十五年之久,以大法为己任,常常挑灯夜读,努力精进,佛学造诣日益精纯。24岁时就开始讲经说法,深得道安赏识,道安曾感叹佛学在中国广为传播,慧远可担此大任。慧远采用以“格义”即引用本土的词语的方式来解读众多佛教经典,尤其以《般若经》为主,用老、庄中的概念或术语来阐释佛教的思想理论。慧远认为儒道九流如“糠”,确定佛教与儒道九流有精粗之别,又“知沉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并以佛教为本兼摄儒道。此后,道安特许他引用 《老》《庄》等书来讲解佛经。

隐居庐山

慧远跟随道安在河北省传教时,恰逢东晋战争频繁、兵荒马乱,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赵冉闵之乱后,慧远随从道安在山泽潜修多年,随后又渡过黄河到陆浑山(今河南嵩县西南),饿了就用青草野果充饥,寒衣节缩食,栖居修学。在慧远46岁时,秦将苻丕襄阳市,兵临城下,为了躲避兵乱,道安让大家疏散开来各自找修行场所。慧远及慧持等人本想去广东罗浮山结庐立足,但经过江西浔阳时,见庐山环境幽雅清净,正可安心修道,此时又恰与师弟慧永不期而遇,在慧永的极力挽留下,最终和他一起住在庐山。

建东林寺

庐山修行的慧远在佛教界和王公大臣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四方慕名而来的信徒也越来越多,急需要一个大的伽蓝,在当地官员桓伊的协助下,慧远以东林为道场,花两年时间建造成东林寺。从此,慧远隐居庐山,勤于修道、译经、讲经,探讨义理,弘扬佛法。 东林寺成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被称为“南慧远,北罗什”。慧远十分注重尊严僧格,当时朝廷许多官员提出了沙门要礼拜帝王的说法,他还特意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说明僧人不礼拜帝王的道理。虽然在庐山隐居了30多年,但慧远与当时的文人隐士、王朝贵族,都有书信往来,如司马德宗桓玄何无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庐山僧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慧远也被世人所熟知,对前来庐山来拜访的人,他每次送客时都会以虎溪为限。

启结莲社

慧远隐居庐山后,勤奋修持,敬奉佛教,学问和人品都广受盛赞,声名远播。当时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毕颖之、宗炳、张莱民、张季硕等名士,甘愿放弃荣华富贵来追随他,并遵奉慧远为思想领袖。众人经过商量,决定以慧远为首,同刘遗民等123人,在庐山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共结莲社。由刘遗民代表大家写《发愿文》,刻石碑,立誓结社,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白莲社”,是净土宗信仰的开始。慧远也因此被后人推崇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

追封谥号

司马德宗义熙十二年(416),慧远大师圆寂,终年 83岁,葬在庐山西岭,用石头砌成纪念塔。当时大文学家谢灵运和慧远是忘年之交,他为慧远撰文,还在塔下立了石碑。从晋到宋朝,数朝帝王追封慧远谥号。晋安帝义熙年间,帝室下诏赐号“庐山尊者”、“鸿胪大师”及“白莲社主”。嗣后,李忱大中元年(847年),追谥号为“辩觉大师”,南唐昇元三年(939年),谥“正觉大师”,赵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谥“圆悟大师”,赵昚乾道二年(1166年),谥 “等遍正觉圆悟大师”。

思想

法性论

“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其中,“ 至极”是指诸法之实相,也就是“法性”,换句话说,诸法实相是以不变为本性,即法性是不变的。

形神论

“形尽神不灭”。“神”是一种精明到极点的东西,它没有具体的形像,它是独立于感官而独立存在的,是生命流转的主体。并且“神”可以感应万物变化而不穷不灭,微妙到极点而无法命名,依靠感应万物而运动变化。慧远运用《庄子》的“薪火之喻”,把神比作生生不息的火种,把形比作终会燃尽的柴薪。神与形性质不同,神是 “精极而为灵者也”,可以从这一形体传附到另一形体,如火之传薪一样,而形只是神的梏,形有尽而神不灭。

因果报应论

“三世报”,即现报、生报、后报。善恶与祸福的关系就像有形即有影一样,自古以来善恶为因, 必有与之相应的祸福为果。心中有情感,自然就有善恶,有善恶当然就会有报应, 这是自然而然的。并不需要外在力量来主导,一切结果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念佛三昧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慧远的念佛三昧是观想念佛、禅智念佛。强调“志一不分”,“气虚神朗”,气虚,智慧就能进行很好的观照;神朗,则能洞察一切。慧远认为,三昧即专思寂想。思维活动专注起来,意志就会趋于一致。

主要作品

他一生所著论、序、铭、赞、诗、 书等,后集为十卷五十余篇,但多已佚失。现存主要著作有《法性论》两卷、《大乘大义章》《大智度论要略》《三报论》《明报应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大智论钞序》《阿毗昙心序》《三法度论序》《念佛三昧诗集序》 《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等,此外还有书信和一些铭、赞、记、诗等,主要收录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中。

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作为宗教与政治的博弈,具有里程碑价值。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佛教僧人继承了印度佛教的戒律传统,他们不拜父母君王,对在家的任何人只合掌致敬, 不受世俗的礼法道德约束。这个问题在东晋以前还不重要,因为东晋以前的佛教在中国还不兴盛,只给外来僧人以外交特权,且外来的僧人不多。但东晋以后,中原地区出家僧侣和在家信徒迅速增加,佛教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佛教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个较强大的社会团体,成为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的“国中之国”。这样,沙门(僧尼)不拜俗的问题已构成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慧远所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在不损害封建王权的前提下,将儒家的纲常名教与佛教的出世观念结合起来,尽力调和双方的矛盾,系统全面地论证了出家僧人不拜俗的理由。

传承

慧远师承道安,是道安的得意弟子,他创立了最具中国特色的新宗派——净土宗,在东林寺所形成的以慧远为核心的庐山僧团即白莲社,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社团组织,开创了净土宗之先河,从此东林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最初祖庭

贡献及影响

慧远对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将佛教义理中国化,他在庐山设立了个人译场般若台,还将中原地区西域高僧请到庐山译经,还派弟子西行取经,并组织重新翻译了《阿毗昙心》《三法度论》等一些文字不通、意思不明的佛教经典,将文句繁杂、让初学者望而却步的《大智论》摘要缩写成二十卷,撰写了简洁明畅、文词渊雅的序言,让初学佛者也能够方便进入佛学境地。“形尽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是慧远对佛教理论中国化做出的最主要贡献,这一将中华文化与印度佛教融合起来的理论具有鲜明的佛教中国化特色。他还创立了简单易行的念佛修行法门,为推动佛教在下层普通信徒中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净土宗是中原地区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之一,慧远被后世奉为净土宗始祖。

人物评价

汉传佛教的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称赞慧远说:“远方的边地,没有见 过佛陀大经,却能如此与经文暗合道妙。佛教经典说,末代东方有护法菩萨,正是这位值得尊敬的仁者啊!”

唐朝李演评价慧远:“天之高也,日星垂其耀;地之厚也,山岳镇其维。人资三才之灵,推五行之秀,粤有迈德宏域,融神慧境,焯迦罗之绝照,挹甘露之元津。配五岳而永崇,唏扶桑树而不息,则慧远法师其人也。”

宋祖用孟子对孔门的贡献来比拟慧远对佛教的贡献,以此来说明慧远对佛教的功绩:“盖尝谓远有大功于释氏,犹孔门之孟子焉。”

谢灵运在《庐山慧远·法师》中说:“昔释安公(道安)振玄风于关右,法师嗣沫流于江东,闻风而悦,四海同归。尔乃怀仁 山林,隐居求志,于是众僧云集,勤修净行,同法餐风,栖迟道门。可谓五百之季,仰绍舍卫之风,庐山之畏,俯传灵之旨,洋洋乎未曾闻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