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奎乡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辖乡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3

戈奎乡位于绿春县县东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县沙拉托、俄扎两乡毗邻,西南与该县兴镇相依,北面与红河县县阿扎河、洛恩两乡隔泊那河相望,地处元阳、绿春、红河三县交界点,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0千米。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9025亩,其中干水田面积8606亩,旱地面积为10417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全乡辖8个村委会,5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75户,总人口19809人,世居哈尼族彝族两种民族,哈尼族占总人口的98%。

地理环境

境内最高海拔2291.5米,最低海拔850米,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年降雨量1454毫米,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全乡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用一句话概括为:“山多、山高、山险、山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戈奎极其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区位偏僻、信息闭塞、教育落后、群众素质低,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困乡。

经济

2006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2545万元,比去年增长12.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451万元,同比增长15.04%;第二产业完成54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三产业完成40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集镇建设

按照“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集镇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对乡情的认识,提出了切合戈奎实际的“万人哈尼族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目标。完成第一期宗地拍卖54宗,回笼资金100余万元;路面硬化2400米,集镇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建设一个2500平方米的综合农贸市场搭棚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为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一是出台扶持政策,补助水泥等物资形式,宣传引导泊那河流域及接边地区村民迁至该乡集镇周边定居,现己有62户268人外商和边民到集镇周边定居。二是打开户籍管理,搬迁户子女读书、医疗等条件与本乡户籍同等享受。三是发挥区位优势。与接边乡镇建设联通公路,搞活民间贸易交流,促进边民互市发达。

社会

产业建设初具规模:按照“绿色产业富乡”目标,大力生物产业开发,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荒山造林工作,目前已完成产业培植8.9万亩,其中:八角26000亩、紫胶22860亩、茶叶28050亩、草角12090亩,人均5亩,户均20亩经济林打下坚实基础。

水电路齐头并进:水利工作:为提高水利化程度,治水改土为重点,修复水毁农田、沟渠,保证农田播种面积,实施格马新寨农业综合片区开发为龙头,推进改造、扩建灌溉沟渠,全乡实现沟渠硬化达60%,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电力建设:水资源丰富,可开放水能理论蕴藏200千瓦,建设一个35千伏输变电站,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改造率达56%;

农村道路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破交通制约瓶颈,实现“乡内8字型、乡四通八达”建设目标,推进道路设施建设,戈奎至红河洛恩乡54公里建设公路已接近尾声;戈奎至元阳沙拉托乡公路建设正做前期启动工作,同时制定乡村公路管理办法,按照“十户一体”对乡村公路分段管理,并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乡村公路里程达210公里,通达率94%;完成乡村客运站建设工程1个,促进路、站、所一体化建设工程。

教育

戈奎乡教育起步晚,起点低,教育基础十分溥弱。目前,全乡共有31所(点)小学,其中5所完小,7所初小,19个教学点,74个教学班,在校生2159人,小学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小学校舍面积8917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5696平方米,砖木结构1214平方米,土木结构1053平方米,尚有危房743平方米。中学1所,占地面积67亩(建筑面积5616平方米),12个教职工28名,其中,专任教师26名,本科有12名,专科12名,中师1名;在校生549名,其中享受免费科书的有370名。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树立“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引资意识,把乡内矿资源充分挖掘,通过宣传,引进外商投资探矿,现已有2家昆明市资质老板注册探矿,对普朵红马、红马东巩两点进行,目前已发现稀有矿种:铅、锌、金,使该乡矿业探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文化

饮食文化

(一)鸡肉蘸水

鸡肉蘸水是白那河畔饮食文化的招牌,是全县哈尼族蘸水中佐料最丰富,味道鲜美、可口的特色菜,曾在中央2台经济频道栏目中专题报到过。地道的戈奎乡蘸水做法复杂,所需的配料多达26种,可称戈奎美食一绝。

(二)戈奎魔芋

戈奎魔芋也是戈奎饮食文化的一个品牌,倍受人们的青睐,它做工精细、晶莹剔透,品质口味无与伦比。品尝过戈奎魔芋的人都会说:“到戈奎不吃魔芋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可见戈奎魔芋的魅力。

(三)腌菜

腌菜是戈奎的又一大特色,其特点是品种丰富、口味独特,凡是能吃的食物都能腌制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例如:腌鱼腌制咸蛋、腌直翅亚目、腌猪肉等等。在不同的时节,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各种食物精心腌制,然后窖藏起来留待喜庆的日子或尊贵的客人到访时作为招待客人的佳肴。作为传统,戈奎一带的哈尼族农家妇女都能腌制美味可口的腌菜,同时,这也是衡量哈尼女性是否能够作为一名合格主妇的标志之一。

姑娘节,是戈奎乡特有的节日,沿袭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一种传统而古朴的民间习俗活动,参加活动的人由本寨的成人姑娘们组成,寓意祝贺将要出嫁的姑娘平安、家庭幸福的一种节日。姑娘节一般选在晚上,在出嫁姑娘家或其它姑娘家,把全村所有姑娘集中在一起,吃一餐送别晚饭,有鸡蛋染糯米、食用野菜、田螺等菜肴上篾桌,先由年纪大的老阿婆祈祷后吃一口,姑娘们才相继吃。饭毕后,姑娘无话不谈,畅所欲言,互诉衷畅,其乐无穷。近几年,在乡委政府的包装、宣传、打造后形成规模,现在姑娘节已成为戈奎民族节日活动中的一朵奇葩,宴请四方宾朋参加姑娘节,尽情享受原始生态的民族歌舞,傍晚,当篝火燃起来,姑娘邀你一起跳哈尼族隆重的乐作舞,欢声笑语,火光映得满脸通红,男女老少同狂欢,瞬间宴席场变成了舞海,身临其境,让你年轻十年、十五年……

诚挚邀请你到戈奎参加神秘、浪漫的姑娘节。

民间文娱

(一)舞蹈

有哈尼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棕榈,祖祖辈辈与棕榈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祭祀祖先或喜庆丰收、欢度佳节时,戈奎乡哈尼族人总要踩着欢快的鼓点,跳起棕扇舞,以此来衬托祭祀的庄严和节日的狂欢。最具特色的是下子雄乐作舞芋山寨人同欢同乐,只要敲响鼓,男女老幼均情不自禁,整个山寨沸腾起来。完整的乐作舞分布在俄马村委会。铜钱舞和叉叉舞也相继提高知名度。

(二)民俗音乐

勤劳善良的哈尼族人能说会道,悠悠白那河赋予了哈尼人最具独特的声音,哈尼人会跳舞更会唱歌。民歌一般分为酒歌、儿歌、情歌、哭丧歌,还有别具区域特色“白那那乐”民歌(分布在俄普、俄马一带)。唱民歌下子雄和俄普村委会最具代表性。2006年度,在“中国。绿春哈尼十月年”庆典活动中,戈奎山歌代表组荣获一等奖

服饰

白那人的服饰简单、易做,最具代表性的是俄普、俄马一带的公鸡帽服饰,中袖长衣,配以漂亮的腰带和独特的头饰,象征着哈尼族的图腾白鹇

建筑文化

戈奎境内建筑形式单一,最具特色的是子雄村委会俄东村蘑菇房建筑。哈尼人就住进了形如蘑菇的茅草房里,哈尼语为“参同额机拉灰”,就是汉语的土墙茅草房,传说哈尼族的祖先定居在半山腰上,当时生产生活很落后,用泥巴一点点的垒起来做房,房顶只能用些茅草来遮挡风霜雨雪,而由于茅草做成的房顶会到处渗进雨水,且经雨淋日晒就会糟烂,后来人们就把平房做成现在的蘑菇状,这样雨水就会随茅草底端下流,延长了茅草的使用时间,而且由于茅草是铺盖在形如“人”字形的屋顶和左右两边,这样就安全得多且使用寿命延长,正是如此,哈尼族人世居在这样的蘑菇房里生息繁衍。在后来这种蘑菇房就成了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民居建筑,如今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人新建了钢筋混泥房,但依然要在自家大门处做成蘑菇房的样子,以表不忘本。俄东村民俗民风淳朴、浓郁,具有传统的饮食文化和民间歌舞文化。

参考资料

绿春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绿春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07-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