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泽 :曾任《文学评论》主编

更新时间:2024-09-20 13:42

敏泽(1927——2004)(原名侯富林、侯民泽) ,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评论家。1927年6月出生于河南渑池。1948年毕业于北平铁道学院,8月在冀中解放区参加工作,12月,任北平市军管会文管会干事,1949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理论、编辑组组长,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76年,在保定市地区文化局任创作员,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文艺理论室从事科研、编辑工作,先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0年至1996年担任《文学评论》主编。

社会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有: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大教授;《人民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古代文学研究》等编委;以及《东方美学》特约编委、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国史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文心雕龙》学会等理事及常务理事等。

获得荣誉

曾获中国图书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第一届鲁迅文学理论奖等。

人物评价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逾半个世纪里,敏泽在学术园地里勇于探索、辛勤耕耘,以自己的勤学敏思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当代中国文学、美学研究贡献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论著,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和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开拓者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他学养深厚,学术个性鲜明,研究范围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文学和美学基本原理、当代文学评论以及文化理论与批评等诸多领域,以一系列充满敏锐之思、创新之论的著述,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美学学科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是侯敏泽的代表作。这两部著作在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学术方面突破了已有的一些成见和局限,从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出发,注重考察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文化特点,注重理论范畴的梳理和阐释,注重梳理考察传统文论、美学思想生成、演进的历史脉络,体系严谨,剪裁取舍合理,故而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造诣深厚、超越前贤的扛鼎之作,成为将中国古代文论史、美学思想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学术境界的精品之作。敏泽还著有《文学价值论》,以及论文集《形象·意想·情感》、《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文化·审美·艺术》等,还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等学术著作多种。这些著作在哲学思辨、理论建构方面无不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是他追随时代的步伐,勇于面对重大理论问题,笔耕不辍的心血的结晶。

敏泽先生学术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深厚,在学术研究的方法方面力求微观与宏观结合,沟通古今、中西,广泛地汲取、借鉴新观念、新方法,厚积而薄发。经过长期的积累,他在治学道路和研究方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文学所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学界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成就

“美学小组”是由黄药眠先生、朱光潜先生和我倡议建立起来的,由我担任美学小组的秘书,负责会议的联络和组织工作,时间大约在1956年的7、8月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立的一个美学组织。之所以成立这个小组,是由于参加讨论的学人都感到美学方面的很多问题需要展开长期探讨来促进其发展。当时参加的有黄药眠、蔡仪贺麟宗白华、朱光潜、光未然、王朝闻、刘开渠陈涌李长之和我,一共有十多人。除陈涌、张光年外,其他人都曾参加过美学小组召开的讨论会。参加次数最多的是朱、蔡、黄和刘开渠诸先生。美学小组成立后,前后一共开过三次讨论会,都是在《文艺报》编辑部举行的,先是在鼓楼东大街152号,后来是在王府井大街64号。讨论会开得很自由、很随便,发言也很热烈。《文艺报》1956年第23期还专门做过一次较详细的报道。

记得有一次会议讨论雕塑中的美学问题。刘开渠先生提出,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摆脱了宗教的影响,但与中国的雕塑却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雕塑发达在魏晋之前,都是以宗教问题为中心的,而非以“人”为中心的;现在我们要以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为中心,又要继承民族形式。当时由于大家的年龄都还不算很大,所以这次会议一下子开了六个小时。谈到中西美学的差异时,有人提出,希望将来有机会组织大家到希腊、罗马和埃及看看,这样可以比较中西的雕塑、建筑、绘画究竟有什么不同。

美学小组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美学问题讨论的开展。《文艺报》当时发表过褚斌杰的讨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文章,当时哲学所的曹景元先生(后来担任过《哲学研究》副主编)也写过文章。我本人1957年在《学术研究》上发了一篇探讨美的主、客观的文章。50年代我到上海市见到蒋孔阳先生,他正在讲《文学概论》。我对他说,文学概论没有什么意思,劝他转向美学研究。他后来从事美学研究,倒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为了推动当时美学讨论的开展,1956年底,我将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及《文艺报》当时收到却未及刊出的几篇文章汇集在一起,编辑了两本《美学讨论集》,前面的说明也都是我写的。1957年我被打为“右派”。1959年美学讨论的重心转入《新建设》,《文艺报》发的文章也就不多了,《文艺报》在美学讨论中的作用逐渐减弱。我离开《文艺报》后,美学小组也就没有再活动。

著作

专著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992年吉林教育出版社出修订的三卷本

中国美学思想史(三卷),齐鲁书社1987年7月;修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

普及性专著

李贽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4年4月

文学价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下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论文集

形象·意象·情感,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87年4月

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3月

文化,审美,艺术(论文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编著系列丛书:

学海钩沉

名人书趣

论文

朱光潜反动美学思想的源与流,哲学,1956年4期

叶燮及其《原诗》,文学评论,1978年4期

提高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水平,思想战线,1979年3期

沧浪诗话,《美学论丛》1979年第1期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文学评论》1979年第3期

多尊重一些艺术本身的规律,《莲池》1979年3月

魏晋至唐关于艺术形象的认识——兼论佛教输入对于我国艺术理论的影响,《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

文艺要为政治服务,文艺研究,1980年1期

关键不在口号,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3期

论魏晋至唐关于艺术形象的认识——兼论佛学输入对于艺术形象理论的影响,文学评论,1980年1期

也谈诗的散文化问题,《诗刊》1980年第3期

关于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理论,《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

关于艺术特征问题,《新文学论丛》1980年第2期

冯雪峰,《北京文艺》1980年第4期

关于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北京文艺》1980年第9期

唯乐不可以为何,《文汇月刊》1980年第7期

白居易的诗论,《上海学术月刊》1980年第2期

文,心学也,《文汇月刊》1980年第7期

人到中年》的道德力量,《文汇月刊》1980年第4期

论人性、阶级性和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1期

皎然的《诗式》和司空图的《诗品》,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1期

鲁迅论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3期

干校六记,《读书》1981年第9期

干校六记》读后,读书,1981年9期

讽刺艺术的杰作,《文汇月刊》1981年第2期

鲁迅论文学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甘肃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

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艺术杰作,《新文学论丛》1981年第1期

也谈诗与“我”,《诗刊》1981年第2期

关于继承和创新,《诗刊》1981年第3期

关于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新港》1981年第7期

评李剑的反批评及其小说,《文汇月刊》1981年第11期

艺术创新问题,《文学评论》1981年第3期

刘熙载及其《艺概》,《古代文论研究》1981年第1期

人性、阶级性和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1期

做一个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4期

愤慨之余,《文汇月刊》1982年第6期

关于作家的审美理想,《光明日报》1982年7月

鲁迅对待民族传统文学的态度,《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关于我国古代美学中的几个问题,《美学讲演集》1982年

我国古文论中的情感论,《读代文论研究》1982年第4期

关于艺术反映生活本质问题的思考,《文艺报》1982年9月

道德的追求及历史的道德变化,《光明日报》1982年2月

论桐城派,江淮论坛,1983年3期

对科学的科学的态度,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1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江淮论坛》1983年第1期

我们的喜悦——评《鲁班的子孙》,《文汇月刊》1983年第8期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光明日报》1983年5月5日

以耳代目析,《文汇月刊》1983年第10期

贵真与贵曲,《文汇月刊》1983年第6期

对科学的科学态度,《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论“桐城派”,《江淮论坛》1983年第3期

古代文论中的“真”和艺术虚构,《光明日报》1983年5月28日

中国古典意象论,《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读《赤夜》,《新文学论丛》1983年第3期

坚持思想和文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光明日报》1983年11月12日

绿化树》的启示,当代文坛,1984年9期

对待西方现代派问题的原则分歧,文艺研究,1984年1期

既是批判的,又是建设的,科学社会主义,1984年3期

改革颂议,《文汇报》1984年8月12日

说“乡愿”,《文汇月刊》1984年第7期

作家的职责,《当代文坛》1984年第1期

我的艰苦探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革新与所谓“返租”,《文汇月刊》1984年第11期

关于当前的美学问题,《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1期

论思想和文学领域中的“异化”及抽象人性、人道主义的问题,《昆仑》1984年第1期

孔、孟的文学理论等二篇,《电大文科园地》1984年第3、4期

陆机的《文赋》,《电大文科园地》1984年第8期

管锥编》研究序,《文汇月刊》1984年第3期

研究古代文论点滴谈,《文史知识》1985年第7期

关于典型化的艺术原则,《红旗》1985年第3期

关于象征及意识流手法,《电大文科园地》1985年第1期

“五四”文学与传统文学之联系,人文出版社1985年3月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十三)》,《电大文科园地》1985年5、6期

试论“春秋笔法”对于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龚自珍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钱谦益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魏源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我国古典美学中关于情感体验的思想,《昆仑》1986年第5期

“四不唯”说,《文汇报》1986年11月26日

治学琐谈,《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6期

也谈《文心雕龙》中之道,《古典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

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文史知识》1986年第6期

百家争鸣与学风问题,《红旗》1986年第19期

论《论文学的主体性》——与刘再复同志商,《文论报》1986年6月21日

模仿说和表现说的中西比较,《外国美学研究》1986年5月

关于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遗产的问题,《马列文论研究》1986年第5期

论雪峰文学理论的历史特色和贡献——为雪峰逝世十周年而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3期

文学主体性论纲(续),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2期

论雪峰文学理论的历史特色和贡献,《四川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文学主体性论纲,《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1、2期

思想解放与实事求实精神的统一,《求是》1988年第11期

中国戏曲序跋丛编序,《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4期

中国戏剧艺术研究的资料宝库——《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序,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5期

科学美学的创建在于走综合之路,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2期

“纯审美论”辨析,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6期

关于传统美学批评的两种标准问题,文艺研究,1989年6期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哲学研究,1989年4期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

论所谓“五四”启蒙精神的“失落”和“回归”,《求是》1989年第18期

走出形而上学,《文论报》1989年6月15日

学术研究只能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人民日报》1990年11月1日

在实践和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人民日报》1990年2月20日

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传统,《光明日报》1990年9月11日

创作与源泉,《光明日报》1990年5月20日

文艺理论研究》创刊十周年学术笔谈(二),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4期

百花齐放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光明日报》1990年8月19日

冯雪峰的贡献,《文艺报》1991年11月27日

刘再复现象,《求是》1991年第4期

再论学习、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问题,《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光明日报》1991年10月13日

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时代的强者 民族的脊梁,《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清诗流派史》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4期

向读者推荐十种文艺理论及美学研究的参考书,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6期

时代的强音 民族的脊梁——读《沂蒙九章》,文学评论,1992年1期

读沂蒙九章,《求是》1992年1月15日

简论李贽的思想及其杰出的历史性贡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3期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综合创造,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2期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体系及东方艺术之美,《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价值论,《文学评论》1995年1期

文学价值论中的主体性原则,《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读《三门峡市志》,《中国地方志》1999年第5期

诗之与史——《白门柳》三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综合创造论与我国文化与美学及文论的未来走向问题,《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钱书先生谈“意象”,《文学遗产》2000年2期

“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及文论的发展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6期

关于中国文学思想史问题,《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文学的轰动与沉寂——访学者敏泽,《人民日报》 2002年08月29日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敏泽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荒诞性悲剧的震撼力量——读蔡子谔沙飞传》有感,《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读《东方美学史》,《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学理范式的构建,“E媒”文学的反思,《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