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 :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的合卷

更新时间:2023-11-18 12:29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文综”或“文科综合”,指的是在高考中由文科政治、历史与文科地理三大学科组合而成的试卷,即“3+X(综合)”。文科综合试卷原始分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般来讲,文综试卷有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

1998年2月,中国首次提出了“3+X”高考科目改革的方案,“3+X”的“3”指语文、数学(分文、理科)、外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其中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其余科目满分均为150分,总分为750分。外语听力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为参考。

文科综合测试是不同于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分别单科测试的,它强调对政治、历史和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既反映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发展历程

文理分科

恢复高考以后的40多年,高考科目改革经历了“文6理7”“三南方案”“3+2方案”“3+X方案”“3+综合(文/理)”“3+3”方案等多个阶段。当中还穿插着“上海市试点”“江苏08方案”“浙江省分类考试”等体现地方特色的科目设置改革。

1964年,为减少考试科目,“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把理工、农医合并为一类,考试科目只分为“大文、大理白族自治州”二类。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出台“3+X”方案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

1998年2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发布了其“九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3+X”高考科目改革的方案。

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推行“3+X”方案。“3+X”方案的核心是: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数学不分文理;“X”由高校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及其综合科目中自主确定一门或若干门作为考试科目;考生按自己志愿参加高校所确定的考试科目。综合是指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强调综合能力测试不是各文化科目的简单“拼盘”。

1999年7月16日,教育部指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原始分满分各为2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999年,“3+X”方案先在广东省进行试点,接着扩大到山西省吉林省江苏省浙江省4省。广东省实施“3+X”方案的第一年,共有80%考生选择了“3+1”的科目组合,几乎是广东版的“上海市模式”。由于对不同“1”科目的命题无法实现有效的平衡或等值,选考不同科目考生纷纷指责“考试不公”,引发了社会舆情和家长信访“维权”事件。为此,广东省在第二年把考试科目调整为“3+大综合”,第三年又调整为“3+大综合+1”。

2000年,随后跟进实施改革的山西、吉林、江苏、浙江4省,就把方案中开放的“X”限定为“文综或理综”。其中“文综”就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简单“拼盘”,“理综”则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简单“拼盘”。后来的其他省份也同样效仿。这样,开放、包容的“3+X”方案被窄化为“3+文综/理综”模式,重新回到“大文、大理白族自治州”招生。当时,全国为数过半的未启动新高考改革省份依旧是保持着“3+文综/理综”模式。

2000年7月7日,3+X考试开考,共有18万考生参加。广东省招办在考后对1400名考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对2000年3+X考试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70.4%,赞同实施3+X考试的占85%。3+X高考科目改革取得初步成功。

“3+X”方案推向全国

在2000年改革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高考进入相对平稳期。“3+X”方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3+X改革开始推向全国。

2001年,“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文理综合”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考试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个科目,只考相关学科《教学大纲》必修课内容。

2008年1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相关科目,相关科目一般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也可以根据本省实际设置其他科目,各科目考试范围由国家制订的新课程《考试大纲》规定。”

自2021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4年起,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统一高考的考试科目包括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从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任选1门,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即“3+1+2”模式。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按照要求参加相应专业考试。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成绩以原始分计入、再选科目(政治、生物、化学、地理)成绩以等级转换分计入。

分科综述

历史

历史学是一门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所借鉴。

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重点学习内容有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国家主权、海洋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以及学生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历史时,了解和掌握历史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在看待问题时,要能从历史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具备通过历史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学生在“求真务实”的目标下进行史料的佐证与探究,以此培养自身的评判意识,进而树立严谨的历史学观。

政治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在西方政治学在学术领域里被称为政治研究。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重点学习内容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高中政治是一门时事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存在于发展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高中政治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通过现实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通过理论更好的指导现实。

地理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

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即地理1、地理2。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即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课程包括9个模块,即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个非常漫长且系统的过程,原理、现象、影响,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学习重点。相对来说,原理的部分更加强调思维方式,学生要在高一自然地理的部分就打好基础,对基本的地理原理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部分,则更加强调记忆和背诵。不过两者实际上是互通的,只有对现象有清楚的认识,学生才能充分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

文科综合的特点

基本要求与特点

第一,在试题设计上,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不断增加应用题和能力题的比重。

第二,在命题原则上,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也就是说,在知识的考查上遵循大纲,不超纲;但在知识的运用与能力考查上,则不拘泥于大纲中的知识点。

第三,在试题展现形式上,取材新颖多样,关注时政热点,设问灵活多变。

第四,在学科关联上,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注意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机融合。

第五,在新旧课程上,在遵循旧课程的基础上注意适当巧妙融合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为新旧课程的衔接与过渡创造条件。

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

文科综合试卷原始分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文科综合测试是不同于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分别单科测试的,它强调对政治、历史和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既反映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文综命题所给的信息量大,做题过程较为依赖题目信息的提示,特别是选择题。

试题分布规律

文科综合试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计分比例大体为5︰5,即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这两种题型。

以2011年全国卷为例:1-3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11为地理题,12-23为政治题,24-35为历史题;36-41是必考非选择题,其中36-37是地理,38-40是政治,41-42是历史;43-47是选考题,43-44是地理(2选1),45-47是历史(3选1)。

相关争议

1992年,国家教委推行了“3+2”科目设置方案:文科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理科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在实施过程中,因该方案将地理和生物两科目排斥在高考之外,引发了中学地理、生物两科目教师和地理界、生物界专家的强烈反对,有70多位中国科学院星院士联名上书党中央,要求在高考中恢复生物科目。

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讯提到:“实际上,文科并不容易考。十几年前,中学生选择文科的比例仅仅为20%左右,如今已经达到了40%左右,而高校文科招生占所有招生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0%左右。”在计划数稳定的情况下,报考人数的多少决定了最低备档分数线的高低。近年来,部分综合类名校出现了文科考分远远高于理科考分的现象,即使是工科类高校的文科分数,也有与理科考分追平的趋势。

高校招生所产生的巨大悬殊,在文理科的区别上也非常突出,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文科报名人数多而招生计划少的现象。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年高考文科生与理科生录取比例悬殊,安徽、河北省江苏省等省尤为明显。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安徽高考51.1万考生中,文史类考生21.4万人,理工类考生29.7万人。从结束录取的本科批次来看,文科考生读本科的几率远远低于理科生,只有理科生的一半。

2021年,央视网指出:“多省出现文科分数线上调,理科分数线下调的现象”。据澎湃新闻记者报道,2021年安徽文科一、二批分数线均上涨了20分左右,而理科则下调了20分左右。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理科下调10分左右,而文科上涨30分左右。类似的还有云南省江西省,呈现的也是文科分数线上调,理科下调的态势。也有省份呈现出文理科分数线双双下调的态势,陕西省除了二本文科上涨一分,其余分数线今年均有下调。对于2021年文理科分数线的悬殊,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胡雨生表示,这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难易度以及招生计划不一样等。据了解,2021年理科试卷总体比文科难,理科数学和理综的难度较大,多数考生的得分会受到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