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武装部队 :新加坡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更新时间:2023-11-09 00:45

新加坡武装部队(Singapore Armed Forces),又称为“新加坡国防军”,是新加坡武装力量

1819年,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新加坡主要依靠英国军队来保护。1854年,新加坡步枪志愿军(SVRC)成立,1888年更名为新加坡志愿炮兵部队(SVA)。1901年,SVA和其他志愿兵团合并为新加坡志愿兵团(SVC),陆军学员军团(国家学员军团的前身)成立。1922年,SVC更名为海峡殖民地志愿军(SSVF),其中包括来自马六甲和槟城的志愿军。1934年,海峡殖民地英国皇家海军志愿预备队(SSRNVR)成立。1957年3月,成立新加坡市第一步兵团(1SIR)。1965年,建立新加坡武装部队;1966年,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志愿军(SNVF)成立。1967年,新加坡确立全民兵役制度。1967年5月5日,新加坡海军成立。1968年,新加坡防空司令部(SADC)成立。1968年8月,SNVF更名为人民国防军(海上),隶属于海防司令部。同年12月,海防司令部更名为海上司令部。1975年,新加坡防空司令部 (SADC) 更名为“新加坡共和国空军 (RSAF)”,海事司令部更名为“新加坡共和国海军(RSN)”。1989年,国防总部迁至武吉甘巴克。2013年,新加坡加强国民服役委员会(CSNS)成立。2022年,成立数字和情报服务部队(DIS)。

新加坡武装部队由四个军种组成:新加坡陆军新加坡海军(RSN)、新加坡共和国空军(RSAF)和数字与情报服务部队(DIS),旨在保护新加坡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免受外部威胁。同时新加坡武装部队也被视作是新加坡主权和独立的最终保障。截止2016年6月8日,新加坡的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16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其中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另有129万可征召人员和预备役35万人。

发展历程

英国殖民时期

1819年,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新加坡主要依靠英国军队来保护。1854年,新加坡步枪志愿军(SVRC) 成立,这是一个维护内部安全的志愿组织。1888 年,SVRC更名为新加坡志愿炮兵部队(SVA),这也成功促使新加坡其他志愿军的组建。1901年,SVA和其他志愿兵团合并为新加坡志愿兵团(SVC),陆军学员军团(国家学员军团的前身)成立。1922年,SVC更名为海峡殖民地志愿军(SSVF),其中包括来自马六甲和槟城的志愿军。1934年,海峡殖民地英国皇家海军志愿预备队(SSRNVR)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42年2月15日,日本占领新加坡市。日据时期,海峡殖民地志愿军和地方部队继续抵抗。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结束了对新加坡的占领。1948年,新加坡殖民政府成立马来亚海军,以加强其海上防御。1949年,已解散的海峡殖民地志愿军(SSVF)恢复为新加坡志愿军(SVC),以维护国内和平。

独立发展时期

1957年3月,新加坡成立第一个正规士兵营,即新加坡第一步兵团(1SIR)。1957年4月,英国同意新加坡实行部分内部自治;1962年,新加坡市成立第2个步兵团(2 SIR)。1963年,当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时,其武装部队移交给联邦控制。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当时被称为马来亚皇家海军志愿预备队新加坡师,成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志愿预备队的一部分。这种联系只持续了两年,直到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负责自己的国防。同年,印尼总统苏加诺遏制马来西亚独立并发起冲突。新加坡部署军队是为了保护战略利益。1SIR、2SIR、新加坡志愿军 (SVC)和治安维持队 (C)均被部署来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点。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新加坡志愿军更名为人民国防军。1966年,新加坡海军志愿军(SNVF)成立,当时只有RSS Panglima、RSS Bedok和RSS Singapura三艘舰艇,其中RSS Singapura停泊在直落亚逸盆地,是SNVF的第一个总部。因此,新组建的海军只有两艘适航的舰艇来组成海上防御。

1967年,新加坡确立全民兵役制度。同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国民服役登记开始于中央人力基地(CMPB)及其位于加东、实龙岗和武吉班让的地区办事处。1967年5月5日,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成立。1968年,新加坡防空司令部(SADC)成立,用八架塞斯纳172H飞机来培训飞行员。1968年8月,SNVF更名为人民国防军(海上),隶属于海防司令部。同年12月,海防司令部更名为海上司令部。

1970年,新加坡市内政和国防部(MID)最初负责监督内部和外部防卫,后来随着防卫结构的发展,其工作逐渐明确,所以又分为两个专门的部委。因此,国防部(MINDEF)和内政部(MHA)成立。1971年,英国军队撤出新加坡,腾加、色列塔尔、三巴旺和樟宜空军基地被委托给新加坡防空司令部。1975年,新加坡防空司令部 (SADC) 更名为“新加坡共和国空军 (RSAF)”,海事司令部更名为“新加坡共和国海军(RSN)”。1983年,新加坡人民国防军最后一个营解散。1989年,国防总部迁至武吉甘巴克。1990年,新加坡空军在其机队中采购了F-16战斗机。1997年,新加坡第一艘潜艇RSS挑战者号下水。

2011年,新加坡市步兵团第2营(2 SIR)成为第一个摩托化步兵营。2013年,新加坡加强国民服役委员会(CSNS)成立,以研究未来如何加强国民服役制度,以更好地朋务新加坡和新加坡人。2014年,新加坡武装部队志愿军(SAFVC) 成立。2019年,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第一艘无敌级潜艇下水。2021年,新加坡空军的新一代空中加油机获得全面作战能力。2022年,成立数字和情报服务(DIS)。

组织架构

领导体制

新加坡总统武装力量的三军统帅,现任国防军司令瓦德姆·艾伦·本格;陆军参谋长大卫·尼奥;数字和情报处处长/军事情报总监李宜进;空军参谋长范凯文;海军参谋长肖恩·沃特。

参考资料:

领导层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组织结构

参考资料:

队伍概况

新加坡武装部队由四个军种组成:新加坡陆军新加坡海军(RSN)、新加坡共和国空军(RSAF)和数字与情报服务部队(DIS)。截至2016年,新加坡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16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另有可用人数129万和预备役35万人。

兵种架构

新加坡军队设有国防管理组(DMG)、国防政策小组(DPG)、国防科技合作办公室(DTCO)、未来系统与技术理事会(飞行模拟训练)、产业和资源政策办公室(IRPO)、内部审计部(IAD)、军事保卫部、技术战略与政策办公室(TSPO)等单位,来辅助军队管理。

陆军

陆军在新加坡武装部队的三大军种中规模最大,由新加坡第二人民国防军、第三师、第六师、第九师,以及第21、25预备役师构成。截至2024年,陆军参谋长为大卫·尼奥,总参谋长为陈清桂准将,大约有75000名现役人员(截至2015年12月)。新加坡的男性公民在满18周岁后强制性服兵役两年。义务兵服役期满后转为预备役,据估计,新加坡预备役人员高达50万以上。新加坡陆军编列了9个现役步兵营。

截至2022年,新加坡陆军重型装甲营装备有200余辆“豹”2SG主战坦克,这是新加坡装备的“豹”2A4主战坦克的升级型号,达到“豹”2A6主战坦克作战水准。装甲步兵营主要装备美制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比奥尼克斯”履带式步兵战车、“特雷克斯”AV81轮式步兵战车和“猎人”履带式步兵战车等。除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外,其余3款战车都是新加坡自研装备。

空军

新加坡空军由航空工程与物流部、空军监察局、空军医疗服务、空中情报部、航空人力部、空中行动部等部分构成。2019年新加坡空军已经拥有40架F-15SG、60架F-16C/D、4架G550AEW空中预警机(装备以色列IAI公司EL/W-2085雷达)、4架KC-135空中加油机R加油机。随着不断发展,新加坡空军将升级60架 “F-16战斗机”多用途作战飞机,在飞机上安装新的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新的任务计算机。同时还将整合几种新型弹药,包括雷神公司的双模精确制导炸弹传感器引爆武器。据报道,这次升级将耗资24.3亿美元。

海军

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在三个军种中规模最小,负责沿海防务职责,由舰队、海事安全特遣部队 / 海事安全司令部、海上训练和条令司令部、海军工程与后勤司令部、海军潜水队、医疗船队构成。在过去10年中,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绿水海军”。因为在马六甲海峡繁忙的航线上不时有海盗出现,所以其作战区域已经扩展至新加坡在中国南海和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交通线。

新加坡海军逐步建成以8艘新一代独立级滨海任务舰、12艘无畏级近岸巡逻舰和多艘“保护者”无人水面艇为主力的中小型舰艇队伍。其中,独立级濒海任务舰吨位最大、设计最先进,主要执行远海巡逻等任务。无畏级近岸巡逻艇满载排水量500吨,主要承担繁重的日常巡逻任务。“保护者”无人水面艇最小,主要用以支持海上保卫、封锁等行动。

国防数字防卫与情报部队

新加坡国防数字防卫与情报部队负责保护国家免受信息和网络安全威胁,并为国防部、各军种部队提供情报支援和网络战支持,以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混合、多域外部威胁”。

该部队整合了新加坡武装部队现有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和网络能力,并广泛吸收来自民间的网络和电子战相关力量,设1个军种总部,下设C4(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工作处、情报司、网络参谋处、人才处、策划处、作战处、训练处、后勤处和督察局,最高指挥官为准将军衔。首席数字官为业务最高咨询长官。

国防数字防卫与情报部队下辖5支军级建制兵种部队,分别为情报战部队、C4与网络战部队、数字防卫部队、 数字与情报训练部队,以及数字行动科技基地。

情报战部队主要向国防部和各军种部队提供情报信息服务,可自行招募、训练和培养情报人员,下设图像分析大队和反恐情报大队。C4与网络战部队主要为军种部队提供网络支援,并在必要时攻击对手关键网络,也可自行招募、训练和培养网络技术人员,下设行动大队和网络防御大队。

数字防卫部队主要负责军事领域电子防护,并担负心理战职 能,下设电子防护大队和心理战大队。 上述大队均为旅级建制。

数字与情报训练部队和数字行动科技基地,为非作战部队。前者负责本军种情报和网络领域基础和专项培训,未来可能吸纳多所军事院校和研究机构; 后者主要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是“新加坡数字核心技术的重要孵化基地”。

驻外兵力

澳大利亚230人(建有1所飞行训练学校,配有S-211型飞机27架)。驻文莱500人(建有1所飞行学校,配有5架UH-IH型直升机)。驻法国200人。驻中国台湾3个训练营地。驻泰国1个训练营地。驻美国250人,租用CH-47D型飞机3架、F-16C/D型飞机24架。参加联合国东帝汶维持和平部队24人,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团观察员5人。

军旗

新加坡武装部队军旗的上半部分为长方形红底,红底右上角含有新月和五颗星。下半部分为白底,白底右下角有一枚新加坡国徽;军旗的长宽比例为2:1。

新加坡陆军军旗大部分为黄底,左上角为长方形为红底,红底部分含有新月和五颗星,黄底部分右下角有一枚新加坡国徽;军旗的长宽比例为2:1。

新加坡军旗大部分为白底,左上角长方形为红底,红底部分含有新月和五颗星,白底部分含有一颗不规则的八角星;军旗的长宽比例为2:1。

新加坡空军军旗大部分为黄底蓝底,左上角为长方形为红底,红底部分含有新月和五颗星。靠右为一个圆形狮子图像;军旗的长宽比例为2:1。

军服

新加坡新军服由绿、黑、浅绿及灰绿4种颜色,且依然为迷彩图像,但由细小像素方块组成微图像,构成大小不一和不规则的宏图像。这种图像界限模糊,能产生“抖动效果”,削弱肉眼看见实线及大脑辨认形状的能力,从而使士兵在森林和城市作战时加强伪装,不易被敌人发现。它经过红外线技术特别处理,即使使用夜间侦视仪器,也无法侦察到穿上它的士兵。新兵、常备和战备军人,每人将分别领取5套、4套及3套新军服。

军衔

新加坡的军衔分6等25级:将官3级(中将、少将、准将),校官4级(上校、高级中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二级中尉),准尉6级(首席准尉、高级准尉、准尉长、一等准尉、二等准尉、三等准尉),士官专家5级(军士长、上士长、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三级上士),士官4级(一级中士、中士、下士、一等兵)。

参考资料:

兵役制度

1967年,新加坡开始实行国民服役制度,为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武装部队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正规军人、现役军人以及战备军人;正规军人指的是职业军人,现役军人指的是16岁到20馀岁不等之服役两年强制军役的军人,战备军人指的是从现役中役满退伍,进入十年回营训练周期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动员的的后备军人。

联合训练

澳大利亚

1990年以来,新加坡军队每年在澳大利亚罗克汉普顿市进行一次军事演习。通过陆海空统合训练的三军演习展示了第三代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能力。根据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将主要进行袋鼠军事演习的梭瓦特湾训练区进行扩建。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汤斯维尔地区也正在建造一些新的设施,例如联合军种的陆空靶场和城市作战实弹射击。新的设施建造完成后,部队可以接受每年长达十八周的训练,是目前六至七周训练时长的两倍多。

美国

2010年以来,新加坡军队和美国军队每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进行一次双边炮兵演习。2018年勇猛战士演习的亮点是美国和新加坡军队的联合实弹射击,新加坡武装部队的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和美国陆军的多重发射火箭系统首次同时向一个远距离目标进行开火。

德国

2009年以来,新加坡德军每年进行一次双边装甲演习。上劳西茨军事训练区的训练场有新加坡四分之一那么大,通过允许装甲部队同时对四个靶场进行实弹射击,使得新加坡陆军的训练更加有效。

印度

1994年以来,印度海军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每年进行一次反潜战演习,多年来,演习的范围和复杂性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涉及空中、水面和水中作战维度的先进作战演习。2018年,新加坡与印度海上双边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是二十五年来双方军事装备数量最多的一次。

未来发展

1971年英国正式从新加坡马来西亚撤军,随后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共同组建的五国联防(FPDA)成立以确保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地区的安全,在新加坡军队组建期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为新加坡提供了军事训练场地。另一方面,以色列在新加坡在组建军队之初也提供了大量帮助,包括聘请以色列教官、引入以色列兵役制度、学习以色列军事课程,使得新加坡军事力量得以快速成长和积累。至今新加坡仍然与以色列保持着牢固的军事合作还有技术合作关系,并且是以色列武器和武器系统的最大买家之一。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能够威慑侵略并应对各种威胁和任务场景的有效部队。新加坡的地理限制意味着新加坡军队必须完全击退攻击,因为他们没有撤退并重新集结的能力,同时人口规模小也影响了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设计方式,即现役部队少,后备部队多。

新加坡积极调整军事改革思路。首先,瞄准未来。聚焦“从传感器到射手”作战全流程,聚焦监视能力建设,聚焦无人自主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立足多域行动的天基力量建设。通过瞄准未来作战能力建设,新加坡希望将其武装力量打造成一支灵活高效的军队;其次,瞄准威胁。以维护本土安全和应对网络和太空威胁为目标,计划组建岛屿防御特遣部队、特种作战特遣部队和海上安全特遣部队等。同时,对情报机构和网络部队进行重组,以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等潜在威胁;再次,瞄准战争。新加坡武装力量未来不仅将建造新的武器平台、生成新的作战能力,还将建造更大型、更贴近实战的训练场,进一步强化与美国、澳大利亚等盟友的联演联训,做好实战准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