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兴 :李业兴

更新时间:2024-09-21 03:53

李业兴(484年-549年),出生于拓跋宏太和八年,逝世于东元善见武定七年。他是长治市长子(今长子县)人,北魏东魏时期的著名学者和藏书家。李业兴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天文历法的卓越贡献而闻名。

人物生平

李业兴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祖父李虬和父亲李玄纪都是以儒学著称的人物。受到家庭的影响,李业兴自幼便展现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曾背着书籍四处拜师,先是成为赵魏之间的徐遵明的学生,随后前往渔阳郡(今北京)拜会鲜于姓灵馥并向其求学。然而,因为鲜于灵馥的态度傲慢且轻视徐遵明,李业兴选择离开鲜于灵馥,转而回到徐遵明门下继续深造。这一举动导致许多原本追随鲜于灵馥的学生也纷纷转投徐遵明门下,使得徐遵明的学派声名鹊起。

李业兴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写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对诸子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天文历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尚未入仕之前,尽管生活贫困,但他能够安贫乐道,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他常常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准则来激励自己,即使面对权贵,他也绝不妥协。

后来,李业兴成为了王遵业的门客,并通过举荐成为孝廉,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在北魏期间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校书郎、著作郎、通直教侍郎、散骑侍郎、通直散骑常侍、侍读、宁朔将军、征虏将军、平东将军、安西将军、中军将军、中散大夫光禄大夫等,并获得了长子伯和屯留区开国子的封号,享有五百户的食邑。

随着北魏的分裂,元善见邺城遗址(今临漳县西)建立了东魏政权。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李业兴因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被推荐参与国家建设工作。他与高隆之一同修复和制作了多种乐器、服装和表演道具。此外,他还作为使者访问了南梁,并成功完成了外交任务。回朝后,他被提升为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并参与制定了五礼制度。在武定元年(543年),他被任命为国子祭酒,之后又担任了太原市知府高欢每次出征都会咨询他的意见,因此他被引入中外府担任咨议参军。不幸的是,李业兴最终因牵连入狱并在武定七年(549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个人特质

李业兴的性格豪放不羁,崇尚正义,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同时,他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对于不公正的现象,他总是直言不讳地批评。这种坦率的个性让他得罪了不少有权势的人,他们甚至诋毁他说:“性又躁隘”、“务进忌前”,“无儒者之风”。这些负面评价可能也是导致他最终遭受牢狱之灾的原因之一。

学术成就

李业兴在天文历法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北魏时期使用的赵陬历法已经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导致节气计算出现偏差。在元恪延昌年间(512年至515年),李业兴提出了《戊子元历》,并与张洪、张龙祥等其他九家共同研究,最终在元诩正光三年(522年)颁布实施。他还对《戊子元历》进行了修订,并将其分为两卷流传至今。在元善见兴和初期(539年),他又编写了《甲子元历》,并且这部历法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在监狱中,李业兴也没有停止他的研究,他创作了《九宫行棋历》,这部作品虽然与后来唐朝的历法有所不同,但在气候周期和日影长度等方面的表现却十分接近。

藏书家

李业兴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个狂热的藏书家。他珍爱每一本书籍,就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小心呵护。如果发现书籍受损,他会亲手修补,并添加题跋。他的私人图书馆拥有超过一万册的藏书,这对于北魏末期和东魏动荡的社会环境来说,是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李业兴博览群书,积累了大量的奇闻轶事,他的学识在当时的学者中无人能及。

参考资料

李业兴.长子县人民政府.2024-08-21

山西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之科学技术的革命.太原晚报数字报.2024-08-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