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崧 :后晋枢密使

更新时间:2023-11-11 12:35

李(?-948年),小字大丑,深州饶阳(今饶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宰相。

李崧早年效力于后唐,历任镇州参军、兴圣宫巡官、协律郎、盐铁推官成德掌书记、拾遗、补阙、起居郎、尚书郎、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等职,并举荐石敬瑭河东节度使

后晋建立后,李崧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任枢密使。他在少帝年间执掌朝政,将国家兵权交于杜威,最终使得后晋亡国,后随耶律德光北上辽朝,被留在镇州。

东汉建立后,李崧南下归国,被授为侍中。乾元年(948年),李崧因得罪宰相苏逢吉,被诬陷谋反,满门遇害。后周年间得以平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崧自幼聪敏,十几岁便善写文章,弱冠之年被任命为镇州参军。

效力后唐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任命皇子李继岌为兴圣宫使、镇州节度使。李崧见掌管军府文书的推官李荛不精文,私下对掌事吕柔道:“令公乃是皇子,天下瞻望,尺牍往来,章表论事,还须文理合宜。李荛所起草的公文,未能尽善尽美。”吕柔便让李崧代为起草,并拿给卢质冯道看,得到他们的一致称赞。李崧因此被升为兴圣宫巡官,专门掌管奏记。同年十二月,唐庄宗定都洛阳市,任命李崧为太常寺协律郎。

同光三年(925年),唐庄宗任命魏王李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让他率军征讨前蜀,李崧则任行营掌书记李继岌枢密使郭崇韬的辅佐下,仅用七十五日便平定西川,灭亡前蜀。

天成元年(926年),李继岌听从刘玉娘之命,杀死郭崇韬父子,以致军心不稳。李崧对李继岌道:“大王为何做这种危险事?就算容不下郭崇韬,等回洛阳再杀也不晚。如今孤军深入五千里,没有诏令便擅杀重臣,岂非不智?”李继岌也表示后悔。李崧召来书吏三四人,登楼去梯,取黄纸伪造诏书,并倒盖都统印章,以此昭告三军,军心才逐渐安定。不久,李嗣源继位,宰相任圜授李崧为盐铁推官

后来,李崧因母丧丁忧,辞职守孝。他服丧期满后,被成德节度使范延光任命为掌书记天成三年(928年),范延光升任枢密使。李崧被授为拾遗,并入直枢密院,后历任补阙、起居郎、尚书郎、翰林学士。清泰二年(935年),唐末帝任命李崧为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他还与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知制吕琦、薛文遇、翰林天文赵延等人轮番入直中兴殿庭,以备皇帝问询,常答对至深夜。

担任宰相

天福元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是为晋高祖,并攻入洛阳市后唐灭亡后,李崧逃到伊阙,藏匿在百姓家中。天福二年(937年),晋高祖召拜李崧为兵部侍郎、判户部。不久,李崧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与桑维翰一同兼任枢密使

天福四年(939年),晋高祖废除枢密院,并将枢密院的职权划归中书省,又加李崧为尚书右仆射。天福六年(941年),李崧随晋高祖巡幸邺城遗址,恰逢父丧,遂辞职守孝。晋高祖命夺情起复,面对李崧的多次上表,先是优诏不许,继而留中不发。李崧无奈,只得复职。

天福七年(942年),齐王石重贵继位,是为晋少帝,任命桑维翰为枢密使,并让李崧兼任三司使。不久,李崧接替桑维翰,出任枢密使,与冯玉一同执掌朝政。开运三年(946年),辽朝南伐后晋。降将赵延寿诈称有意回归中原,以此引诱晋绥军。李崧深信不疑,并将兵权交付杜威,结果导致晋军大败,后晋灭亡。

投奔后汉

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进入晋都汴梁,因赵延寿、张砺多次称赞李崧的才能,任命李崧为太子太师、枢密使。他在撤回契丹时,又命李崧随行。四月,耶律德光病逝于栾城区杀胡林,李崧等后晋降臣都被留在镇州。而这时,后晋大将刘知远早已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是为后汉高祖。

同年秋季,后汉军收复镇州,辽朝守将麻荅弃城而逃,李崧与冯道和凝等十几位降臣得以返回中原。李崧归顺后汉,被授为太子太傅。当时很多朝臣都在后汉高祖面前进言,称李崧深受契丹器重。李崧此前曾因盛赞杜威,与汉高祖结怨,因而心怀忧虑。他对东汉权臣谦恭迎合,不敢稍有拂逆。

此前,汉高祖收复汴梁,曾将李崧的宅第赐予苏逢吉。李崧埋在宅中的金宝器物以及洛阳市别业都被苏逢吉所得。李崧归汉后,将两京房契献给苏逢吉,引起苏逢吉不满。李崧之弟李屿、李鳷好酒无知,与苏家子弟饮宴时口出怨言,认为苏逢吉夺取自家房产,苏逢吉更加不悦。李崧忧惧不已,在家称病不出。

蒙冤遇害

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病逝,刘承祐继位,李守贞等三位节度使起兵反叛。当时,李屿因家仆葛延遇藏匿钱财,对他加以笞责,并进行追讨。葛延遇夜宿在苏逢吉部曲李珙家中,并与李澄一同谋划,诬告李崧谋反。苏逢吉得知,命将李崧送交侍卫狱。李屿在狱中屈招道:“我与兄弟李崧、李鳷、外甥王凝以及家僮二十人,打算在皇帝下葬时纵火焚烧京城。我们还曾派人带蜡丸密书到河中城,勾结李守贞,并招引辽朝兵。”同年十一月,李崧被族灭,暴尸街头,而葛延遇则被重赏,时人无不称怨。

后周建立后,翰林学士徐台符请求诛杀诬告李崧的葛延遇、李澄。宰相冯道认为葛延遇二人屡经赦免,不肯答应。枢密使王峻闻知,对徐台符的义气非常赞许,便奏禀郭威,将葛延遇、李澄诛杀。后来,柴荣又问:“都说李崧曾以蜡弹书勾结契丹,是真的吗?”宰相王溥答道:“李崧若有蜡弹书,会给别人看吗?这都是苏逢吉等人陷害他的。”周世宗又对李崧加以优赠。

个人作品

李崧著有《真珠集》一卷。

家族成员

父亲:李舜卿,官至深州市录事参军

弟弟:李屿,与李崧一同被杀。

弟弟:李鳷,与李崧一同被杀。

儿子:李璨,入宋后历任常熟市县令、著作佐郎、资善大夫。

轶事典故

后唐年间,李嗣源欲命重将出镇太原市,抵御辽朝。六军副使石敬瑭因秦王李从荣多行不法,欲借机避祸,请求前往太原。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等人讨论出镇人选,久久不能决断。唐明宗非常生气,责备赵延寿等人。赵延寿惶急之下,欲推荐康义诚。李崧进言道:“太原乃国家北门,应选重臣为主帅,非石敬不可。”赵延寿采纳他的建议,推荐石敬瑭。石敬瑭得以出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他私下派人向李崧致谢,并道:“为佛塔者,必合其尖。”希望李崧以后能继续帮助自己。后人便用“浮图七级,重在合尖”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

史书记载

《旧五代史·卷一百八·汉书列传五》

《新五代史·卷五十七·杂传第四十五》

人物评价

耶律德光:我破南梁,只得李崧一人而已。

薛居正:李崧仕唐晋之两朝,耸伊皋之重望,考其器业,无台衡。会多僻之朝,被参夷之戮,人之不幸,天亦难忱。

蔡东藩:⑴ 遭谗诬伏愿拼生,死等鸿毛已太轻;同是身亡兼族灭,何如殉晋尚留名!⑵ 若夫三叛之亡,咎皆自取,而李崧族灭,不无冤诬。然试问谁与亡晋,谁与降辽,而得长享富贵耶?故苏逢吉固不得杀崧。而崧之罪实无可;都下称冤,其犹为一时之偏见也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