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年 :李昌年

更新时间:2024-09-20 22:31

李昌年,男,汉族,生于1946年9月6日,教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专业方向岩石学

个人经历

1964年9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学习,1970年8月毕业留校至今,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石教研室任教。讲授“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化学岩石学”、“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等课程。

1980年晋升为讲师;

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3年晋升为教授。

在这期间于1995年任岩石教研室主任,1997年任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

科研项目

1980-1982 长江下游中生代火山岩化学性,部属,骨干成员。

1982-1986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部重点,骨干成员。

1984-1985 四川攀西裂谷矿产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国家攻关,骨干成员。

1986-1989 秦巴碱性岩地质特征及含矿性,部攻关,负责人之一。

1986-1987 黑龙江省钾质火山岩研究,博士点基金,骨干成员。

1988-1991 北京市地区元古代枣新生代火山活动,博士点基金,骨干成员。

1989-1990 江西信江两岸铜多金属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有色金属公司属重点,骨干成员。

1992-1994 闵浙新生代玄武岩地幔岩石学岩浆动力学与实验岩石学,博士点基金,骨干成员。 1993-1995 湘南中、新生代玄武岩中变质包体及中、下地壳岩石模型,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成员。 1991-1993 安徽省丁香幅1∶5万地质测量,部区调局,岩浆岩专题负责人。

1992-1996 江西上饶1∶5万8幅图遥感联测,部区调局,总工。

1992-1993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区14幅图区域地质测量,新疆区调二队,顾问。

1996-1999 塔里木盆地北缘碱性岩带及金刚石成矿条件研究,国家305项目,第二负责人。

1996-1998 燕山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动力学机制,部重点攻关,一般成员。

1998-2000 信阳市超镁铁质岩岩管内下地壳包体研究,博士点基金,一般成员。

科研成果

1.科研论文

(1)磷灰石冢ń穑┰颇钢?/FONT\u003eF-OH分配的地质温度计,1980,全国第一届火山岩会议论文集,杭州市

(2)长江下游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1981,地球科学

(3)雷公墨初步研究,1982,武汉地质学院校庆论文集。

(4)雷公墨及其成因探讨,1984,全国陨石学,空间化学和空间地质讨论会论文集,广州市

(5)海南岛雷公墨及成因探讨,岩石矿物及测试,1984,3,207-215。

(6)攀西裂谷峨眉玄武岩岩石学及其成因研究,地球科学,1986,6,577-584。

(7)汉诺坝玄武岩正确性演化的定量模型及其估算,矿物学岩石学论丛,1988,4,91-100。

(8)汉诺坝碱性玄武岩中深源包体的类型及成因,矿物学岩石学论丛,1986,2,25-42。

(9)汉诺坝玄武岩的板块构造环境及岩浆成因机理分析,岩石学报,3,1-12。

(10)汉诺坝玄武岩巨晶、包体的地表分异及温度、压力、氧逸度的估算,岩石矿物学杂志,1986,3,193-202。

(11)汉诺坝玄武岩的地质学与岩石化学,矿物岩石,1986,3,5-16。

(12)微量元素在培长石基质间的分配及其温度计和氧逸度计,地质科技情报,1984,1,46-54。

(13)四川米仑山碱性岩特征及其有关动力学初探,矿物学岩石学论丛,1991,7,73-84。

(14)构造岩浆判别的地球化学方法及讨论,地质科技情报,1992。

(15)几种含金刚石岩系及相关岩石的地球化学性,地质科技情报,1991,增刊,85-96。

(16)北京市地区元古代火山作用及其构造环境讨论,第二届全国火山岩会议论文集,地质出版社,北京,154-161。

(17)北京地区元古代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探讨,矿物学岩石学论丛,1993,8,75-84。

(18)秦巴碱性岩的分布、成因及其构造背景,岩石学专辑,1991,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0-22。

(19)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ites from the Qinling and Dabashan Areas and Their Petrogenesis, In 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 (1993-1996), Papers to 30th IGC, ed. By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96, 170-178, 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

(20)四川米仑山超基性岩及其动力学研究,矿物岩石学论丛,1993,26,25-39。

(21)赣东北蛇绿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张旗主编,1996,213-217,地质出版社,北京市

(22)江西上饶地区发现我国首例岩浆混合杂岩体群,地质科技情报,1996,1,6。

(23)江西横峰县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岩石学研究及其成因探讨,地球科学,1997,3,261-267。

(24)江西灵山花岗石玄武岩包体的成因,地质科技情报,1996,1,19-24。

(25)赣东北前寒武纪岩浆混合作用及其地质意义,地学前缘,1999,4,331-338。

(26)关于赣东北上墅组火山岩的再认识及其地质意义,地质论评,1999,4。

(27)利用多阳离子参数解释花岗岩成因,基础地质译丛,1986,4,36-45。

(28)某些大陆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础地质译丛,1985,2,92-100。

(29)利用拉斑玄武岩和玄武岩中亲温元素丰度确定不同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指纹,地质地球化学,1987,8,41-48。

(30)Geochemistry of Cenozoic basaltic zocks from eastern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m-pacific volcanism and metallogeny, Nanjing, 1989, 40-41.

2.专著和教材

(1)岩石学,乐昌硕主编,1984,152-165,地质出版社,北京市

(2)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池际尚主编,1988,49-6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市

(3)五大连-科洛-二克山富钾火山岩,邱家骧主编,1991,85-10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

(4)秦巴碱性岩,1992,地质出版社,北京,(完成27万字)。

(5)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1992,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独立完成(30万字)。

(6)应用岩浆岩岩石学,1991,225-265,邱家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

(7)安徽丁香幅1∶5万地质图幅说明书,1996,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5-45。

(8)安徽丁香幅区调报告,1996,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02-31。

培养研究生情况

1.独立指导研究生2人(刘春芳、钟称生)

2.作为副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杨 眉、许继锋)

3.作为副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3人

廖群安 1994-1998

朱云海 1994-1999

陈美华 1995-1999

科研获奖

1.秦巴地区碱性岩地质特征及金矿性研究,地矿部科技进步3等奖(排名第2),1994

2.五大连池风景区甭二克山富钾火山岩,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1995

社会兼职

1.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委员。

2.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

3.矿物岩石学杂志编委。

承担项目

(1)1995-2000年 地质学专业理科基地建设项目,教育部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00万元,项目负责人。

(2)1996-1998年 地质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育部,1.5万元,课题执行负责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下属子课题。

(3)1996-1998年 地球科学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体系重建、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湖北省教委,负责人,2000元。

教学成果

(1)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报告,主编,1998,5万字。

(2)地学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报告,1999,主编,9万字。

(3)浅谈地学人才培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现代高教研究,1998.1。

上海水泵厂技校校长

李昌年,男,上海水泵厂技校校长,高级讲师。1935年7月出生,浙江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机械工程学校、沈阳东塔上海工学院。具有中专、大学机械专业双学历。曾任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工夹模具设计员、工艺员、航校专科主任、企业教育科长、校长等职。现任上海水泵厂技校校长、高级讲师,系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高级会员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长期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成人教育近40个春秋中,培养了数千名技术人才和数批新师资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成人教育近40年,授课6千余教时,为机械工业培养了数千名技术人才和数批新师资,参与我国第一批技校创建和教材建设,坚持不脱离教学实践,在第一线兼课,不断改革教学内客、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先后五次荣获上海机电系统技校优秀教师及机械工业部技校教改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入辑《中华人物典》、《中国教育专家名典》等20多种辞书,先后被聘为中国通用机械泵行业协会劳动教育活动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石化通用机械公司职教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机电行业闵行职教联培中心副理事长及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高级会员等职。著作有;主编全国第一套机械类技校统编教材:《钳工基础工艺学》、《工具钳工工艺学》共钓60余万字,机械工业出版社1960年2月第一版:主编机械类技校统编教材《钳工工艺学》60万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三版;在各级教育期刊上发表教育研究论文十多篇,被选录入《中国教育文库》、《中国科教论文选》等系列丛书。1995年又主审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两个专业考核大纲及技术标准。2005年参编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教材《钳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2006年机工版。先后曾5次获得上海市机电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及机械部技校教改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收入由经济消息报社主编的《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访谈卷书。传略入辑《中华人物大典》等20种名人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