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峰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

更新时间:2024-09-21 13:23

李毅峰(1964-),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理事、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专委会副主任、河西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海河画院院长。

新疆大山水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客座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武警指挥学院兼职教授、天津画院特聘画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

曾任职务

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天津艺术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国画家》《国画》《国画世界》《美术家》等多家杂志总编、天津出版总社编审、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艺委会主任、天津市国学会副会长等。

艺术经历

1964年在天津出生;

1968年(4岁)涂鸦

1970年(6岁)进入天津市河西少年宫学习绘画;

1971年(7岁)独立完成历史专题系列漫画72幅并在少年宫展览;

1972年(8岁)初学水粉,尝试临摹的连环画《列宁在十月》封面在少年宫展览;同年拜天津中医名家、武术家杨深为师学习传统中医和武术;

1974年(10岁)学习小提琴;同年拜学者、文人书画家王景鲁先生(清代刘墉后人)为师,先后学习《龙颜》《爨宝子》二碑和《张迁碑》《石鼓文》及金文;学习《论语》《道德经》《庄子》等传统经典。

1976年(12岁)开始随王景鲁先生学习篆刻并授金石训之学及古典诗文;入中学后,在校与石栋老师学习素描速写等西方绘画基础;

1978年(14岁)作品《送姐下乡》参加天津市青少年绘画展,获二等奖

1979年(15岁)王景鲁老师开始带李毅峰遍访吴玉如、梁琦、龚望张牧石、徐嘏龄、刘继卣等天津名家,广益多师,学习诸家之长。

1982年(18岁)在南开大学教授薛宝坤和刘泽华两位先生建议下,李毅峰放弃考取天津美术学院,进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专业学习;

1982-1986年(18-22岁)在大学期间,李毅峰完成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专业主修课程并辅修博物馆专业以及哲史系、中文系的大部分中国文化方面课程。同时,与先秦思想史家刘泽华先生,古文字学家、青铜器专家朱凤翰先生,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先生修完秦两汉思想史、中国青铜器及考古、中国书画史及书画鉴定等课程;

1985年(21岁)、1986年(22岁)李毅峰两次在南开大学举办书法展;

1986年(22岁)在王景鲁先生指导下,开始系统研究黄宾虹的生平及画论并临摹黄宾虹山水,同期学习龚贤画作和石涛的行书笔法;

1986年(22岁),受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家李小山《中国画的穷途末路》启发,李毅峰以《中国书法本质论》为题目撰写了毕业论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中国书法的本质属性。同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杜滋龄先生和李天先生引荐,李毅峰进入天津人美美术出版社当时全国唯一的中国画专业刊物《迎春花》任职编辑工作;

同年,助理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中国文物鉴定专家来天津人美对藏画进行鉴定,获观清以来至建国后期间诸大师名家真迹近三千,并亲听专家逐一评述,毕生受益。

1987年(23岁)李毅峰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著名油画家清白音先生推荐,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跟随薛永年学习、研究中国美术史论,期间完成了《中国画的哲学归属》  和《篆刻学类要注释》  等论文和论著。启动了《中国篆刻大辞典》  的撰写工作,编撰期间李毅峰也得到海派名家沙孟海韩天衡诸先生的指导。历时数年直至1993年,《中国篆刻大辞典》  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9年(25岁)开始参与中宣部《美术分类西藏自治区全集、新疆全集和敦煌市全集的编,期间多次赴实地考察,协助金维诺段文杰史苇湘樊锦诗等诸先生整理和撰写资料,逐步深入对佛教美术和佛教文化进行研究。

1992年(28岁)撰写《中国画的哲学归属》。同年,被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在中央美术学院期间,因编辑《李可染全集》,协助李可染先生整理资料,同时受教于李可染先生,山水画的创作水平大进。又每周听贾又福卢沉周思聪张凭等诸先生讲课,耳濡目染,对艺术的认知及技法迅速提升。

1993年(29岁)改《迎春花》名为《国画家》,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合作,担任具体编辑等工作。自1986年以来,一直与全国的大家名家相联系,组织发表稿件,探讨学术问题,讨论国画创作,策划全国展览,使自身学术实力得以较大发展。

同年出版《篆刻学类要注释》。

1994年(30岁)赴太行山大峡谷、天柱山等地写生。与陈传席先生讨论《关于当代中国画创作问题》。

1993-2000年间(29-36岁)李毅峰撰写了《九十年代中国水墨现状》《中国绘画的认识与实践》等》《中国画的哲学归属》等多三十余篇文章;其后,李毅峰去台湾考察传统中国画,编著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  。

1996年(32岁)入选“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并获“创新奖”。同年,在河南郑州举办“李毅峰画展”,出版《李毅峰水墨集》。

1997年(33岁)在洛阳市举办“李毅峰画展”。同年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启动策划“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任评委会主任。该展成为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画发展势态的一个全面总结,所评出的三十个“国画家奖”成为该时期国画创作的最高荣誉。

同年,赴黄河上游刘家峡写生。

1999年(35岁)受聘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艺委会委员。同年被中国美协提名入选“世纪之光”全国中国画大展,天津市共十位画家入选。

同年,访孔子庙,登泰山考经石峪,入后山写生。

2000年(36岁)在南开大学举办《李毅峰书画展》,范曾先生为画展题名。

2001年(37岁)出版《李毅峰画集》。

2001-2005年(37-41岁)闭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创作,参修中国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与中国画的关系,创作了《乱花飞雨》系列、《出尘》系列、《秘境》、《灵境》《妙境》三大系列。

出版及活动

2006年(42岁)赴俄罗斯考察冬宫、埃尔米塔什、亚历山大·普希金造型艺术等多家世界级的博物馆及列宾美术学院;同年,赴九华山青城山、雁荡山等地讲学写生。

2008年(44岁)赴美国伯克利大学考察中西方艺术、讲学交流,飞跃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

2009年(45岁)赴广西桂林、阳朔、河池等地考察、写生和讲学。

2010年(46岁)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毅峰《会心处不在远》画文集。赴安徽、浙江省考察地理人文及绘画传承,研究新安画派的发展。

2011年(47岁)出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

2013年(49岁)赴德国卢浮宫参加中西艺术大展并担任评委,继赴北欧五国考察博物馆及写生;同年,在山东青州举办“李毅峰画展”。同年赴云南昆明、玉龙、普洱市、澜沧等地写生。

2014年(50岁)出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同年,在青岛市举办“李毅峰书画展”。

2015年(51岁)出任第五届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毅峰画集》。

2016年(52岁)与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庚先生共同主编了《芥子园画传图释》  十五卷,系统地对原芥子园画传用历代名家作品进行诠释解读;全书历时4年,对原著体例中的问题和局限做了较大的改造和重建,扩充、完善了原书,从整个中国绘画史的名家名作中逐件选取对应的题材和范式做“集解”图释。本书名为“图释”,是依据美术古籍的特点,创新编辑方式,比照“类编”和“集解”的治学方法,以“图”释“图”,在原有图版之后选取有关历代大家精品中的典型局部来对原版技法图式进行解释,从而以图诠释原著中所没有的技法示例,补充了木刻版画所无法表现的笔墨缺憾。

2018年(54岁)李毅峰受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国际网球公开赛主办方邀请为大赛题字;应邀参加北京《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画名家展》;

同年末,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毅峰说”微信公众号创刊,至2020年底,发表各类传统艺术方面的文章近80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2019年(55岁),年初做视网膜脱落手术,术后辞社长之职,任总编,发表《我在返程的路上》。同年,启动《周易系列》的构思和草稿,尝试以哲学视角和当代的艺术语言解读中国山水画和传统文化精神;

同年6月,获“了不起的天津城市艺术计划”之“艺术感染力杰出艺术家奖”。

2020年(56岁)连任第六届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连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出任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出任中国美协“时代中国”大展评委。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冬季运动会之邀赴成都市参加艺术公益活动。撰写《水墨心法》。

主要论文有:《中国画的哲学归属》  《中国绘画的认识与实践》  《八大山人的水墨语境》  《艺术创新与文化自信》  《李毅峰谈书画养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观与方法论》  《李毅峰书画篆刻作品选登何为大师》《也谈笔墨》  等百余篇。

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花鸟画》《最具学术价值与升值潜力当代100位中国画家投资价值评析》《中青年国画家百人作品集》《1979-1999年的中国美术》《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国美术60家》等。

出版著作有:《李毅峰画集》  《会心处不在远》  《一峰水墨》《信笔直扫》《篆刻学类要注释》《中国篆刻大辞典》《篆刻基础技法》等。

艺术作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