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围 :1873年阿尔丰斯所著短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20:21

《柏林之围》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首版时间1873年。

《柏林之围》通过儒夫上校的小孙女编造法军胜利战报,使中风的祖父——儒夫上校深受鼓舞,病情逐步好转,直至普鲁士的土兵攻陷巴黎,上校突然遭此严重打击因而倒地死去等情节的描写,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同时也歌颂了这位老军官关心战事、痛恨外国侵略,深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柏林之围》构思新颖,把法军溃败,巴黎被围困陷落的事实与病人头脑中的法军胜利进攻柏林的假象形成鲜明的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品简介

老军人儒夫上校年过八十,在普法战争中,搬到爱丽舍田园大街凯旋门边居住,目的是为了亲自参加法军的凯旋仪式。当他读到法军溃败的战报时,受不住沉重的打击,得了急性中风,神智昏迷,周身瘫痪。一般来讲,这种病是很少有治愈希望的。但由于战讯误传,法军败退被传成打了胜仗,病人听到后,病情突然好转,肌体复苏,恢复了讲话功能。因此医生和他的孙女商定,杜撰战报,假造老人儿子在军队寄来的家信,以使病人战胜病魔,恢复健康。这样,法军虽然节节败退,普鲁士军队日逼巴黎,却被杜撰成了法军不断胜利,深入普境,围困柏林。老人的儿子是法军元帅的副官,已兵败被俘,音信断绝。但是假造的一封封家信却证实了法军的胜利。巴黎被围,人民忍受着严寒、饥、瘟疫,以马肉充食。而老人在医生、孙女精心照料下,生活照常。正是在这种假捷报的鼓舞下,老人的病情逐日好转。当巴黎被围,炮声震耳,惊动老人时,医生和他的孙女就谎说残废军人院鸣炮庆祝法军在柏林城下的最后胜利来搪塞老人。正是在这种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当普鲁士军队进入巴黎时,老人误以为法军凯旋归来,竟然独自从病榻上起身,穿着军装到窗外阳台上去参加欢迎仪式。直到这时候才真相大白。但老人毫不怯懦,大声疾呼:“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振臂呼喊抗击敌军。但他精神上已受不住再度冲击,终于死亡。

角色介绍

儒夫上校

儒夫上校的形象作为拿破仑·波拿巴时代的军人,儒夫上校“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这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小说写他的突然垂危,病情好转以及猝然倒毙,莫不导源于此;反过来,他的生生死死,喜怒哀乐,又进一步突现了他的这一性格。正是因为他怀着法军必胜的信念,所以才被以假作真的胜利消息救活了,竟然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他不仅对孙女提供的战报深信不疑,而且每天都要听到一个新的胜利消息。实际上,正是他自已凭借以往的战斗经验,不知不觉地在帮助孙女编造战报。由于他陶醉在自认是势所必然的胜利之中,因而他虽被蒙哄而不觉察。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他在口授给儿子信中的诸如“要宽大为怀”之类的谆谆叮咛,以及向战败者提出的颇为宽大的和条件:“只要战争赔款,别的什么都不要.....难道我们能把德意志帝国变成法兰西吗?”儒夫上校摒弃了帝国扩张领土的野心,实属难能可贵,这就使他的形象更为亲切可敬了。至于后来他鬼使神差地踏上阳台,以期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而终于面对占领军挥着手臂,跄跄踉踉"地死去,则使这一形象实现了最后的升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性情热烈,容易激动、天真而又执著的老人。

小孙女

这是一个聪明、机智、性情刚毅坚强,既能对爷爷体贴入微,又能刻苦自励的女孩子。为了爷爷的病情不再恶化,这个像“光彩夺目,“洁净明亮”的古币一样的小姑娘,“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撒谎的任务。她对爷爷的感情很深,“他们就像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但是,要蒙哄富有战斗经验的爷爷谈何容易!她不仅要把父亲在前敌战败被俘的消息、法军溃败和法国处在危亡之中的真相严密封锁起来,把巨大的悲痛埋藏在心底,而且还要“装出喜气洋洋的样子”,“日夜伏在那张德国地图上,把一些小旗插来插去,努力编造出一些辉煌的战役”,什么“向柏林进军”、“攻抵巴伐利亚州”、“挥戈直向波罗滨地区"等等,直至包围柏林。同时,还要假借她父亲的口气编造一封封兴高采烈的来信。作为两代军人之后,小姑娘凭着她对爷爷的爱,她的聪明机灵,以及医生的密切配合把老人蒙骗了。而在巴黎被围,饥馑逼人的形势下,“饮食不足而脸色苍白的小孙女”更对爷爷“精心照顾,无微不至”,“她坐在他身边,扶着他的手,帮助他喝汤,帮助他吃那些别人都吃不上的好食物",她自己却只能天天吃马肉。战争近在眼前,大祸即将临头,上校竟一直蒙在鼓里而不自知,甚至饮食起居也未受任何影响。小姑娘爱爷爷,这和她在思想感情上对爷爷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这和爱祖国是一致的。她少年老成、心地纯洁、情感高尚,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彩。

创作背景

1870年,拿破仑三世为转移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斗争的视线,发动了臭名昭著的普法战争。这场战争,就其性质来说,尽管是掠夺性的,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但法军惨败后,普鲁士军队的长驱深入,战胜者的骄横暴虐,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等等,却激起了人民对异族统治者的深刻仇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当时许多法国作家,有的亲身参加了这场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战争,有的耳闻目睹或经历了祖国沦陷和敌军蹂躏的痛苦,都纷纷拿起笔来描写战争中的种种感受。阿尔丰斯·都德即是其中的一个,普法战争时期,他应征入伍,历览了战争的种种屈辱和创痛,积累了大量的战争创作题材。1873年,即创作出版了主要取材于普法战争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对战争中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法国人民的丧国之痛,首都巴黎的被围、陷落等等,做了编年史式的艺术反映,《柏林之围》就是其中篇章之一。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柏林之围》虽以举世闻名的普法战争为题材,但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并没有出没在硝烟滚滚的战场,更没有写他跟顽敌进行殊死的搏斗,而是活动在一间安逸宁静的房里,置身于一座富丽豪华的阳台上。小说中的人和事仿佛都在战争之外,但又时时卷进了战争的漩涡之中。一条若明若暗的爱国主义的红线,把全文各部分紧紧地交揉在一起,从而使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悲痛两相对照,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幻想互为映衬,集中地表现了深的爱国主义主题。

儒夫上校是拿破仑帝国时代的老军人,一个所谓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的“老顽固”。普法战争一开始,为了恭候法军凯旋荣归的仪式,他住进了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附近的一幢楼房。当他听到法军在威桑堡惨败的消息时,像遭到雷击似的昏倒了。三天三夜,昏迷不醒,动弹不得,濒临死亡。但当雷舍芬战役得胜的误传“钻进了他那瘫痪症的幻觉里”时,便顿时显得“两眼有神”,甚至发出了“打.......!的欢呼。一次讹传的胜利,竟使连医生也束手无策的病人“死”而复生,转危为安,意味着老上校在沉痛的失望之余看到了希望,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老上校生命的机器又开始重新运转了。

于是韦医生和老上校的小孙女,为了治疗老上校的病体,不断给老上校注射“镇静剂”和打“强心针”,采用编造胜利的捷报进行“欺骗"。这一特殊的精神疗法果然取得了奇特的功效;随着法军的节节胜利,老上校的健康日渐恢复,思路日渐清晰。但是,尽管攻克了不少城市,打了不少胜仗,老上校的“胃口”却越来越大,简直是到了“贪得无厌”的地步。他听了总是不满足,急切地期待着“八天之内我们就要打到柏林去”!强敌压境,巴黎被围的第一天,他以为攻打柏林的“围城总算开始了”,还特地吩咐孙女给他在玛克·玛洪元帅参谋部供职的儿子写信说:“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法国.......”并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他等待已久的法军凯旋荣归的庄严的仪式。这种胜利的喜悦和强烈的爱国激情,使他获得了生命的活力。但当他头顶军盔,腰挎马刀,身穿军装,出现在阳台上时,看到的却是几个月来为幻想遮盖着的严酷的现实:巴黎一片凄凉,到处挂着白旗,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普鲁士士兵的队伍开过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柏特的胜利进行......这些意想不到的悲惨情景,粉碎了他长期抱有的幻想,摧毁了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于是他在快拿武器.......快拿武器”的惨厉的喊叫声中,倒地死去。“快拿武器”有力地表达出了老上校捍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响亮地唱出了爱国主义悲壮颂歌的最强音。

艺术特色

善于选材角度新巧

《柏林之围》没有正面描写普法之间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具体刻画抗敌英雄的光辉业绩,而是在战争的背景上,出人意料地讲述了一个垂危的老军人儒夫上校病势变化以至猝然而亡的故事,从而把巴黎被普鲁士军队从围困到攻陷的悲剧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包围并柏林会战的虚幻胜利对照起来,既从侧面相当完整地勾勒出了普法战争的基本过程和轮廓,又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苦难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小说在选材角度上的构思之巧,就在于所写的主人公虽不是普法战争的直接参加者,但却足以反映这场战争,因为主人公和战争休戚与共,他的生而猝危、危而复生以及生而猝死都和战争的胜负息息相关。唯其具有不可动摇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观念,把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联结到一起,所以他才把战争的胜利看得高于一切,以致在臆造的胜利面前“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战争的胜利成为他从死亡线上挣脱过来的灵丹妙药,是他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一旦这根支柱倒,他也就无可挽救地死去了。作者截取现实生活中主人公生死交替的一段特殊经历,明写虚幻的柏林之围,暗写现实的巴黎之围,这一选材构思确实不同凡响,大可收到以小见大、幻中知真之效。阿尔丰斯·都德的这篇小说,在选材上都十分新巧。

善于谋篇情节跌宕

《柏林之围》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态的变化构思故事,设置了平行发展的两条线索:以主人公儒夫上校病情的演变和臆想中的法军连连告捷并包围柏林为明线,以事实上的法军节节败退和巴黎被围为暗线。按照明线的发展,构成了小说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明线是小说的主要线索,按照这一线索,这个短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概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身份及其中风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我到那里的时候"至“不幸的是我们还小心得不够”),讲述在法军败退和巴黎被围的日子里,为挽救儒夫上校的生命,他的孙女和医生一起编造法军不断获胜并围攻柏林的战报,通过精心照料老人,使他病情得以逐步好转的情形。第三部分(从“一天晚上”至结尾),讲述儒夫上校全身戎装踏上阳台迎接法军凯旋,及至见到普军人城方真相大白,猝然倒地而亡。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三个部分环环相扣,结构浑然统一,由于作者把握了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所以情节引人入胜,真实可信。另一条暗线,则作为故事的背景,勾勒出了与儒夫上校幻想的胜利截然相反的严峻现实。明线和暗线虽各自向前发展但又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衬托;使老人危而复生的雷舍芬战役“大胜仗",实则是“元帅逃跑,全军覆没”的大败仗;所谓法军八天之内打进柏林的喜讯,其实是普军“离巴黎只有八天的路程";而幻想中的柏林之围,事实上却是巴黎被围;老人盼望已久的玛克——玛洪元帅率军凯旋的仪式,竟是普军的入城式!两相比照,既刻画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小说具有一种动人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全篇小说虽是讲述的一个病人的故事,情节却安排得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因而能扣人心弦,这足见作者在谋篇布局上是颇具匠心的。

题目别致人称自然

若只看题目,或许真的会以为是写柏林之围。其实柏林之围是虚,巴黎之围是实。题目是作品的眼睛。作者以此为题,意在以虚衬实,虚中见实,较之题为巴黎之围,可说是高出一筹,更为醒目。同时,这一题目也与小说所描写的主要内容扣得更为紧密。而小说中第一人称的运用,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由于讲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所述是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因此能使读者与作品中的主人公沟通感情,从而大大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感。题目和人称虽属小说中的两个具体问题,但由此也可见作者长于构思之一斑。

人物塑造个性鲜明

《柏林之围》中出场的人物只有四个,除“我"和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韦医生外,作者集中笔墨着力塑造了儒夫上校的形象,其次是他孙女的形象。由于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所以人物形象写得都很成功。小说还成功地运用了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小说写他“高大”、“魁梧”,“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一头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像是一枚“很古老,带着泥土,边缘已经模糊”的希腊古币。当他病情好转进食时,“红光满面,笑嘻嘻的”。而后来出现在阳台上的儒夫上校,是“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尔霍特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所有这些肖像描写,都和人物的心境为表里,和情节的发展相谐和,而强壮的体魄又为他因精神作用所出现的病情转机提供了可信的基础。再如环境描写,最突出的是儒夫上校房内的陈设和普军人城的一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许多遗物,他都一一完好地珍藏着,标明主人确乎生活在往昔的胜利和荣誉之中,从而揭示了他所以能够为虚假的胜利而陶醉的思想依据。而这些象征法兰西第一帝国全盛时代的东西,也是对当时法国衰败的一种讽刺。普军人城时的环境更富有典型意义,马路“空旷”“寂静”,“一片凄凉”,旗子“古怪”,“没有一个人出来”,由远而近的普军“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伴着乐曲声的是笨重的步伐声和军刀的撞击声。这沉重压抑的森然可怖的场面,为儒夫上校的心理剧变和故事情节陡起的高潮,起了引爆作用,故事以高昂悲壮的结局告终。总之,高度的荣誉感和牢固的爱国观念,是儒夫上校思想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精神力量可以使他“死"而复生,生而复死,这虽然看似离奇,其实却在情理之中。现实生活中,精神力量的作用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在儒夫上校病情喜剧性变化的后面,隐伏着悲剧性的结局。儒夫上校之死是必然的,这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另外,作家在写小孙女的形象时,运用了包括细腻的心理描写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法。

语言生动平实自然

《柏林之围》的语言生动流畅,像作者的其他小说一样,朴素无华,平实自然,而又简洁明快,带有一种委婉动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叙述语言平实而不呆板,自然而不雕饰。全篇小说五千余字,基本上是采用韦医生讲故事的形式叙述的。小说中无论写人还是状物绘景,多不加修饰地使用“白描”语言,从而把人物形象战争环境和悲剧氛围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而决不止于讲述事件的简单过程。这样,就使读者如见其人,如历其境,整个作品呈现一种实实在在,朴实无华的语言美。同时,由于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融人故事之中,而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漠地进行介绍,也由于小说形式的需要,因而作品中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口语和议论,诸如:“您猜是为什么?这个可怜的老人!”“这老头简直贪得无厌!"“善良的上校啊!”“您可以想象,这个可怜的女孩多么痛苦!"“可怜的儒夫老头!”它们或承上启下,沟通故事,或画龙点睛,深入揭示人物性格,使小说增色不少。此外,小说的字里行间,还不时地流露出一种善意的幽默感,例如“第一百次讲起他那次倒霉的从俄罗斯的撤退",“我相信他的孙女是深有体会的。这两个月来,她除了马肉外没有吃过别的东西"等等,从而使故事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使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所有这些叙述语言上的特点,可以多少看出阿尔丰斯·都德所独有的语言艺术风格。人物语言切合人物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十分简明,句句都有分量,并且适如其人。儒夫上校总是渴望法军取得一个比一个更大的胜利,当小孙女刚刚编出“打下美央斯”的胜利战报时,他就对还未走进房间的医生高喊:“好得很,好得很,一八天之内我们就要打进柏林了!”八天之后,他又第一个对医生说:“嘿!围城总算开始了!”这都生动地表现了老人对法军的最后胜利和凯旋怀着急不可待的心情,反映了他的荣誉感和爱国情绪。当看到林荫道上集合的国民自卫队,他以为是正规的法军,连声抱怨“服装太不整齐",反映了他军人的眼光和作风。最后,当他终于意识到事实上是巴黎陷落的时候,他连声喊叫的是“快拿武器!”虽然他因病情突然恶化而亡,但是他的喊声却响在读者的耳际。儒夫上校无愧于一个战土,他只有胜利,没有失败,只有战斗,没有退却,在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呼喊声中,这一悲壮感人的形象最终完成了。

作品影响

《柏林之围》曾被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还曾被法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选作中小学语文教材。

作品评价

当代作家王安忆《雅致的结构》:我曾经在一篇谈短篇小说的文章里批评过阿尔丰斯·都德的《最后一课》,我认为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以小见大”的取巧的短篇小说观念,它是我们所主张的“截取横断面”、“以一斑窥全豹”的典范。出于反抗的彻底,便不用最完美的典型来作靶子。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给中国孩子的100部世界经典名著》:虽然作品只是具体描写了重病在身的儒弗上校临终之前的几次波折,但是儒弗上校的生命与战争的胜败、祖国的命运等紧紧相连,这种巧妙的安排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爱国主题,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首先,小说安排了一虚一实两条线索。实写儒弗上校,虚写战争的胜负、祖国的命运。以实带虚,由点及面,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结成一体,使读者对具体人物的关注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其次,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使情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在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老人的爱国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年),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学里任监学。17岁到巴黎,开始文

艺创作。1866年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成名,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为题材,流露了深深的乡土之恋。之后,又发表了自传性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长篇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

参考资料

都德:柏林之围.搜狐网.2019-12-31

名作鉴赏丨《柏林之围》.搜狐网.2019-12-31

最后一课是哪个国家谁写的.高三网.2019-12-31

柏林之围 短评.豆瓣读书.2019-12-31

《星辰》(阿尔丰斯·都德) _.360doc个人图书馆.2019-12-3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