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 :1871年-1918年间欧洲君主制国家

更新时间:2022-05-24 11:15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英语:The German Empire),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在1871年1月18日至1918年11月9日期间,由统治的欧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联邦制国家。

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是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地区最初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普鲁士王国继承其对德意志地区的统治权。18世纪中后期,普鲁士开启资本主义改革,国力逐渐强盛,并与奥地利在欧洲中部展开争霸。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发表关于统一问题的“铁血演说”,此后通过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和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取得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1870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同年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奠定了德意志统一的基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2个邦国、3个自由市、1个直辖领地,统治权属于普鲁士王国控制的帝国政府。

帝国建立后,威廉一世继续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德意志帝国宰相,在俾斯麦的主导下,德意志帝国在1873年实行帝国金本位制,又在1875年将银行改建为,随后颁布一系列法规和制度,继续深化资本主义改革;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开始军事扩张,提高常备军和军费限额。随后,德意志帝国在1878年颁布《社会党人法》, 对内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同时对外运用联盟政策,在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以确立自身在欧洲的霸权。19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国力崛起后,德意志帝国开始谋求在近东远东太平洋、非洲进行殖民侵略扩张,与大英帝国的冲突日益剧烈。为应对德意志帝国“三国同盟”的威胁,大英帝国与法国俄罗斯组成“三国协约”,双方开始筹备战争。1914年“”爆发,德意志帝国鼓动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年底到1915年,德意志帝国军队相继进攻法国、俄国受挫,战争在1916年进入僵持。1917年,随着美国等参战,盟国土耳其、奥匈帝国投降,德意志帝国内外交困。1918年11月9日,首都柏林爆发“德国十一月革命”,帝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

国名由来

公元486年,日耳曼人建立。大约在8世纪,日耳曼人开始使用,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德语。公元843年,分裂后,讲德语的日耳曼人聚居在,逐渐形成德意志民族,他们开始称自己生活的国度为“德意志兰”(德国)。公元920年,东法兰克王国改称为“德意志王国”(Regnumteutoni-cum),开始了日耳曼人部落族民族的德意志化融合过程。公元962年,东法兰克国王接受教皇的加冕,被封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也开始被称为“神圣罗马”或“德意志第一帝国”。1871年1月,普鲁士王国王国打败法国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德意志地区最初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传入法国,法国与大英帝国的争霸,直接引发了席卷欧洲拿破仑战争,此时德意志地区还处于封建割据和政局动荡状态。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为了争夺德意志地区的霸权,一直在激烈博弈。1806年,拿破仑·波拿巴在德意志地区建立莱茵联邦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神圣罗马灭亡。王国则开始资本主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逐渐崛起成为德意志各邦的政治经济学文化中心。

1834年,普鲁士王国主导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初步实现了德意志经济上的统一。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发表关于德意志的政治统一问题的“铁血演说”。1864和1865年,普鲁士先后打败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取得了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公开反对德意志统一。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王国宣战,普法战争,普鲁士击退入侵的法军,并大举反攻法国。最终拿破仑三世投降,普鲁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普鲁士取代法国取得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这让奥托·冯·俾斯麦看到了统一德国的机会,开始策划统一德意志。

帝国诞生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任命继续任命俾斯麦为德意志帝国宰相。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2个邦国、3个自由市、1个直辖领地,统治权属于普鲁士王国控制的帝国政府。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赔款50亿金法郎,并割让和洛林给普鲁士。而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战败,此前由奥地利控制的北部4邦——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法兰克福并入普鲁士版图,普鲁士王国人口增至2400万,领土增至34.7万平方公里,占德意志联邦的三分之一。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彻底结束了德意志各邦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帝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主导下,帝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固了帝国政府的统治基础:

1873年7月公布货币法,实行帝国金本位制。1875年1月1日,帝国马克成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同时将普鲁士银行改建为皇家银行。此外,政府统一经济法规,包括: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统一的度量衡法、民权和迁徙自由法、保护国外的商业法、货币法、关税法,以及对铁路、水路、邮政、银行等事务的管理法。18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大工业国的大力倾销严重冲击了基础薄弱的帝国工业。1878年12月,帝国政府提请议会改自由贸易制为保护关税制。1879年7月,帝国议会通过保护关税法,保护帝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同时为了加强关税保护,帝国政府就铁路运输管理创立“帝国铁路局”,控制全国铁路的建设和营运,又通过国家购买的形式,扩大国有铁路的比重。

此外,为了稳定德意志帝国的统治,1878年10月,奥托·冯·俾斯麦借口威廉一世两次遇刺,利用议会通过《社会党人法》,规定政府可随时宣布戒严,可不按法律手续逮捕和放逐社会民主党党员,在国内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德意志帝国在继续秉持“均势外交”的背景下,为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安定的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军队建设。1874年,议会通过《帝国军事法》,提高了常备军和军费限额,批准了全国非常后备军的法案;1880年,议会批准了《军事法补充条例》,把法案年限由7年延至14年;1887年,议会又通过第三个《7年期限法》,把常备军扩充至46.8万人,并大幅提高军费。三个军事法的执行,进一步巩固了帝国的军国主义体制。

帝国扩张

19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此时西方大国已经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争夺全球原料产地和市场的冲突加剧,德意志帝国也企图建立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1881年,德意志帝国趁土耳其衰落,与英、法、意、奥(匈)一起组成“奥斯曼国债管理局”,参与对土耳其的经济殖民。1884年11月,在帝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斡旋下,法、比、葡三国因为争夺刚果河口的矛盾,召集14个国家在柏林举行会议,确立瓜分非洲的新原则。此后,德意志帝国先后侵占了纳米比亚(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坦噶尼喀地区;南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东北部和马绍尔群岛。但德意志帝国垄断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更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对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日益不满。

1888年3月9日,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继位,史称腓特烈三世。但腓特烈三世在位仅99天时间就病逝,他的儿子威廉二世继位。威廉二世掌权后,公开宣称“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并积极推行重新瓜分世界和准备世界大战的“新路线”。威廉二世妄图建立一个囊括世界的“大日尔曼帝国”,并支持和鼓励各种沙文主义组织,为帝国的对外扩张提供理论支持。因为奥托·冯·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与皇帝威廉二世存在分歧,1890年3月,帝国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

殖民主义

随着帝国“世界政策”的推行和扩军备战的加剧,新的民族沙文主义开始兴起,主张殖民主义的组织随之涌现,典型代表就是“泛德意志协会”。1894年,“日耳曼总同盟”该组成“泛德意志协会”,殖民探险家卡尔·彼得尔斯当选第一任主席。该组织宣扬人种优劣论和德意志民族优越论,支持政府在欧洲和海外推行强权政策,主张由德意志帝国统治世界并同一切阻碍民族发展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而进入19世纪初,德意志帝国就采取“东进政策”,加紧了对亚洲和非洲的侵略。德意志帝国在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和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后,又于1903年强迫土耳其签订修筑巴格达铁路(又名“三B”铁路)的条约,为其向东方扩张开辟道路。德意志帝国为了同法国争夺北非,分别在1905年和1911年两次挑起摩洛哥危机,把欧洲推向战争的边缘。

1905年,德意志帝国军队参谋总长就为正在筹划的欧洲大战,拟定了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协同作战的计划——“施里芬计划”: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在战争初期帝国集中大部分兵力在两个月内以速战迫使法国投降,然后移师东线与奥匈帝国军队南北夹击俄军,3个月左右结束战争。而德意志帝国在近东远东太平洋、非洲进行殖民侵略扩张,直接与当时的殖民帝国大英帝国的冲突日益剧烈。早在1882年,德意志帝国就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以确立自身在欧洲的霸权。为应对德意志帝国“三国同盟”的威胁,大英帝国在1907年与法国、俄罗斯组成“三国协约”,双方开始筹备战争。

参加一战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德意志帝国立即鼓动奥匈帝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后,德意志帝国以同盟国身份参战,并于1914年8月2日侵入卢森堡,两天后,德意志帝国军队进攻比利时,遭到顽强抵抗,直到8月20日占领布鲁塞尔。随后,德意志帝国军队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挺进,入侵法国本土。帝国军队很快推进到离法国首都巴黎只有几十公里的马恩河畔。从9月5日到9月10日,德意志帝国军队与法国军队在马恩河流域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会战,双方投入兵力共达200万人。最终,德意志帝国军队进攻受挫,被迫后撤到马恩河北面的苏瓦松一带,与法国军队在西线形成相持局面。由于没能在短时间内迫使法国投降,“施里芬计划”宣告破产,德意志帝国军队陷入东西俩两线同时作战。

1915年,德意志帝国军队将主力由西线移到东线,企图击溃俄罗斯后再集中力量战胜英国和法国的军队。但是在战略目的达成失败后,德意志帝国军队又在1916年把军队主力从东线调至西线,寻求与法国军队的决战。1916年2月,帝国军队对法国东北地区边境的凡尔登要塞发动强攻,遭到法国军队的拼死抵抗,此战双方伤亡近80万人。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为了减轻法国军队在凡尔登战场上的压力,于同年7月1日在法国北部的索姆河畔发起大规模进攻,并首次将坦克投入战斗。索姆河战役畔的战争持续到11月中旬结束,双方各伤亡约60万人。而在战争爆发初期,英国就利用海军优势,对德意志帝国实施严密的海上封锁,使德意志帝国军队物资日益匮乏。为了夺取制海权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半岛附近与英国舰队展开战斗,双方损失战舰25艘,死亡8500人。然而德意志帝国海军未能获胜,直到大战结束都被封锁在基尔内。

革命爆发

第一次世界打造进行到1916年后,作为“协约国”之一的国力几乎消耗尽。1917年3月12日,沙俄圣彼得堡爆发“”,推翻统治俄罗斯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美国担心俄国将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单独进行交涉并退出战争,会造成的败局。1917年4月6日,美国以德意志帝国潜艇攻击美国、维护“公海自由”等为借口对德意志帝国宣战。同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8年3月3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和约》,彻底退出战争。9月29日,保加利亚宣布投降。10月31日,宣布退出战争,与签订投降协定。与此同时,作为关键盟国的奥匈帝国也开始土崩瓦解,、捷克斯洛伐克、相继宣布独立。11月3日,奥匈帝国宣布投降。

此时的德意志帝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已经空前激化。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基尔的德意志帝国水兵为了反对同英国舰队作战,于1918年11月3日发动起义,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德意志帝国“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革命浪潮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短短的几天时间,吕贝克汉堡市不来梅汉诺威马格德堡、不伦瑞克、奥尔登堡、什未林罗斯托克科隆德累斯顿莱比锡市慕尼黑等地相继爆发革命,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同年11月7日,社会民主党对帝国宰相马克斯·冯·巴登亲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皇帝威廉二世立即宣布退位,并扩大民主的范围。这一主张遭到威廉二世的拒绝后,社会民主党宣布退出政府。

帝国灭亡

1918年11月9日,首都柏林几十万工人士兵社会民主党的号召下起义,解除了军警武装,控制了柏林。帝国宰相马克斯·冯·巴登亲王见大势已去,不等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答复,就直接宣布皇帝威廉二世及威廉皇储已决定退位,随后自己也移交了宰相职位。威廉二世被迫逃往荷兰,德意志帝国灭亡。

同年11月10日,德国人民代表委员会接管政府事务。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代表召开。6月28日签订《》,对德意志帝国极其苛刻,要求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国家标志

在古罗马时代,雄鹰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雅威的象征,和上帝对子孙和信徒的庇佑。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国徽也是由一只红爪、红嘴、双翼展开的黑鹰和金色王冠组成。威廉一世就任新德意志帝国皇帝后,以普鲁士王国的黑白色加上汉萨同盟的红色作为新国旗,取代之前普鲁士的黑红金三色旗

疆域

德意志帝国疆域包括22个邦国、3个自由市、1个直辖领地。其中,阿尔萨斯-洛林作为皇帝的直辖领地。

人口

文艺复兴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德意志人口大约有1100多万;1700年,德意志人口大约1500万,比1500年增长约25%。到1800年时增长至约2460万。1871年帝国成立时人口为4100万,到1913年增至6800万。1815年,德意志人口分布仍然以农村为主;到了1900年,城市人口已超过三分之二。从1683年起,就有德意志人移民北美大陆的记载。19世纪是德意志人移民美洲的高峰期,在1821年到1903年的80多年间,就有500多万德意志人移民北美。其中1871年到1890年间,有近200万德意志人移民到国外。移民的主要输出地是南德,如施瓦本、普法尔茨等地。

政治

宪法

1871年4月16日,奥托·冯·俾斯麦亲自领导制定的帝国宪法在第一届德意志帝国议会上通过。这部宪法是一种特殊的普鲁士王国式的君主立宪精神的“开创”。这部宪法一直生效到1918年。

联邦

德意志帝国是按照“小德意志方案”(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实现统一的,虽然名义上是君主制联邦国家,但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南北战争。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最小的邦是罗伊斯(老系)侯爵领,人口仅6.2万,土地仅31平方公里。普鲁士王国通过垄断帝国皇帝和首相的权位,以及操控帝国国会实现了控制帝国政府,从而掌控了整个联邦的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银行、立法、间接税度量衡、货币、民法、刑法、邮电,以及后来的殖民地事务;各邦则保留有警察、部分司法、直接税、宗教、教育等邦内行政事务。

议会

帝国立法机构是帝国的国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为联邦议会,对立法和决策有决定权,任何法律须经其同意方能生效;上院主席由宰相兼任;议员为各邦君任命的高级官员,以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为主。上院共58个席位,其中普鲁士王国占有17席,第二大邦巴伐利亚只有6席,其余各邦席位更少,这就使得普鲁士可以掌控上院——宪法规定,只要有14票反对,任何法案即使是宪法修正案都会被否决。

下院为帝国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下院虽然享有立法权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权,甚至可以否决帝国国会通过的议案。但是由于它所制定的法律议案必须经上院和皇帝同意才能生效,所以并没有实质上的单独立法权。另外,下院的主席也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皇帝和上院随时可以召开和解散下院。因而,议会下院在立法过程中仅仅是参与者之一。

选举

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度选出议员,议员任期五年。但25岁以下的男子、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妇女、军人均无选举权。在普鲁士王国等几个邦甚至仍采用三级选举制而不是直接普选制。这就能够更好地保证容克、大资产阶级在帝国议会中的优势。

普鲁士政府为了削弱容克政权对农村地区的控制,于1872年12月13日通过了《普鲁士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波兹南、西里西亚和萨克森诸省专区法》,取消了容克地主在村社和乡区中的世袭警察权和司法权;规定村长由选举产生;乡县首领由地方选举会议提出候选人报普王委任。恩格斯指出:“单个人的封建政权被废除了,但是与这种特权相联系的无限权力却转到了整个阶级手里。”

皇帝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权宣战、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任免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并颁布法令。

宰相

皇帝以下设帝国宰相,由普鲁士王国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仅有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称国务秘书,仅作为助手对宰相负责,由宰相任命。

军事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位期间,就开始大力扩充军队。1733年颁布了《征兵区条例》,创办了专门的旨在培养军事人才的士官学校,并将整个国家生活纳入轨道。当时普鲁士王国军队已超过8.5万人,相当其全部国民的4%。腓特烈二世继位后,大力推行军国主义和领土扩张,军队已扩充到20万人1821年,德意志邦联通过《邦联战争法》规定,德意志邦联有权捍卫主权并发动战争,各根据规定的兵额组建邦联军队。1862年,奥托·冯·俾斯麦推行陆军改革计划,将德意志帝国陆军的非战时兵力从15万人扩大到22万人。威廉二世时期,德意志帝国政府疯狂扩军备战。1898年和1900年两次通过造舰法案,建造大型军舰,扩大海军,到1914年,德意志帝国已拥有新战舰232艘。战舰总吨位超过130万吨,在海军大国中名列第二;德意志帝国陆军也从1874年的40多万增加到80多万人。

外交

三皇同盟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实力对比。帝国迅速成长为欧洲强国,法国战败后一直试图“复仇”,以恢复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奥托·冯·俾斯麦一面与其他欧洲列强结盟,一面与帝国参谋部策划一次新的战争打击法国。奥匈帝国为了抵制俄罗斯向巴尔干扩张积极靠拢帝国,俄罗斯帝国为了对抗英奥也希望得到帝国的支持。1872年9月6日到9月12日,威廉一世、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奥皇弗兰西斯·约瑟夫一世在柏林会晤。1873年5月6日,德、俄在圣彼得堡签署了军事协定,矛头直指法国和英国。同年6月,俄、奥在维也纳郊区善布龙签署协定,约定如遇第三国的侵略危险时,相互“应立即进行商谈,以便拟定他们所应采取的共同的行动方针。”10月德皇加入了该协定。至此,俾斯麦设计的三皇同盟宣告诞生。

柏林会议

1877年4月24日,沙皇俄国入侵土耳其遭到英国干预,1878年3月,俄土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俄国扶植成立保加利亚公国,作为控制黑海进入地中海桥头堡。巴尔干“均势”被打破,英国先后与土耳其、奥匈帝国联手施压,俄罗斯被迫接受了奥匈召开国际会议的提议。奥托·冯·俾斯麦担心巴尔干问题影响德奥俄之间的同盟关系,出面邀请各方到柏林举行国际会议。1878年6月13日柏林会议开幕。由于俾斯麦的斡旋,7月13日各国签署《柏林条约》(又称《关于解决东方事件的条约》)。条约规定:大保加利亚分为三部分,自治的保加利亚、半自治的东鲁美利亚省、土耳其管辖下的马其顿;奥匈占领和治理波黑和黑塞哥维那;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的独立;比萨拉比亚、阿达罕、喀尔斯、巴统割让给俄罗斯等。《柏林条约》剥夺了俄国已取得的许多胜利果实,使“俄国军队经过1877年浴血奋战之后所得到的只是极大的不公平。”俄国开始与帝国疏远,1878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三皇同盟”宣告瓦解。

三国同盟

柏林会议后,奥托·冯·俾斯麦为了德意志容克地主的利益,提高了俄国牲畜和粮食进口税,进一步恶化了两国关系。俄国除了尽力在西部修筑铁路以防不测外,开始频频向法国示好。面对共同的威胁,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决定加强同盟关系。1879年10月《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条约明确规定:一国如遭到俄罗斯进攻,另一缔约国有义务以其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国进攻,另一方采取善意中立的态度,如进攻国家得到俄国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位于欧洲中心的德奥结成军事同盟并成了三国同盟的核心。1881年,法国抢占了被意大利视为已有的突尼斯,意大利力争德意志帝国的支持,奥托·冯·俾斯麦也有意拉拢意大利。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国必须以全部军队给予意大利援助,如果帝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义务;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大国进攻,其他缔约国应采取履约行动。至此,以德意志帝国为盟主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英德对抗

帝国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帝国极力扩大商品输出,帝国商业不仅在欧洲市场上排挤英国商品,而且还在英国本土竞争,正如英国《星期六评论》所说,德意志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英国工商业资本家竭力要求政府采取对策,对抗帝国的商业竞争。随着经济的崛起,帝国开始加入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抢夺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与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尤其是在亚非的广大地区,两国都视彼此为最大的威胁。随着扩张步伐的加快,帝国开始扩建海军。1900年6月通过的海军方案明确提出:当帝国和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帝国的海军必须保持“能够威胁那个国家的优势”。英国视之为公开的挑战。从90年代开始英德矛盾逐渐尖锐,成为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间错综复杂矛盾中的首要矛盾。

鼓动战争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认为有了发动战争大好借口。数日后,他便亲自指示帝国驻大使,促使奥匈帝国立即对塞尔维亚展开激烈报复。奥皇约瑟夫担心俄国会出兵干预,7月4日写信给德皇威廉并发出政府备忘录,征询意见。威廉立即接见奥国大使,表示希望奥匈对塞采取坚决行动,并说如果奥俄开战,德意志帝国将遵守同盟条约出兵援助。接着,威廉召开首相、外交大臣和陆海军统帅会议,进行站前的协调和动员。7月26日,得到将保守中立的明示后,认为英国暂时不会卷入战争,而俄法战争准备尚不充分,所以能够通过速战迅速打败俄法。于是帝国竭力鼓动奥匈把冲突扩大,挑起全面的欧洲大战。31日,威廉二世宣称德意志帝国进入战争状态,接着于次日下令总动员并对俄宣战。8月3日,德意志帝国又炮制了侵犯领空和挑起边界冲突的借口,然后对法宣战。

经济

经济政策

德意志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底子薄,市场小,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都没有海外殖民地。这使它一走上世界市场竞争舞台时就遇到很大的困难。特别是1880年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萧条,价格跌落,更使微弱的德意志帝国工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为了尽快凝聚资本,集零为整,增强竞争力,德意志帝国一开始就在工业部门鼓励组建大企业,特别是重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德意志帝国政府从1870年起就开始干预经济,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通过政府采购扶持军工企业,通过出口补贴扶持其他企业,通过立法强化垄断组织。到20世纪初,占企业总数0.9%的3万多个大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个最大的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垄断组织已成了帝国经济生活的基础,帝国的自由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农业

19世纪中叶,德意志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农业也沿着“普鲁士王国道路”,由地主经济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以阳芋、小麦、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的产量急速激增。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德意志的粮价处于持续下跌状态,深陷“农业危机”中。德意志统一后的工业化道路与英国不同,不仅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反而保持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平衡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促进了土地的集中,提升了农耕技术、管理水平、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经营的工业化进程。

1870年到1880年是帝国农田耕作史上的一个新开端:随着耕作方式的集约化,1878年农业有效使用面积达到最大限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帝国农业生产也开始从油料作物集中到谷物和蔬菜作为。为了抵制东欧和美国的谷物,俾斯麦政府从1879年开始数次提高进口关税。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农业在集约化生产、关税保护、国家援助的推动下,农业产出提升了2到2.5倍,劳动生产率也提升了1倍多。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帝国农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广大雇农和小农遭受资本主义封建残余势力的双重剥削,无力改进经营,使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对缓慢。容克农场主则成立了“农场主同盟”,争取政府扶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粮食和其他原料都满足不了本国工业发展的需要,不少农产品都靠进口。

工业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帝国开始启动,以纺织工业、交通建设、机器制造业、钢铁、煤炭工业为代表的国民工业发展进入高涨阶段。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后,进一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833年,李斯特发表了《论作为德意志铁路系统基础的萨克森铁路》一文,指出铁路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超常发展,还设计了全德铁路图,创办了铁路杂志和铁路公司,领导修筑了莱比锡-德累斯顿线。迅速在全德掀起了筑路高潮——到1850年,德意志已建成3660英里铁路,大约相当于法兰西的2倍。这很快带动了铁路→机械→钢铁→采矿的连锁发展。随着德意志统一的完成,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占据统治地位,德意志的重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代,在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已占统治地位,帝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进入20世纪,帝国成了欧洲的头号工业强国。1871年到1913年,德意志帝国的煤产量由3790万吨增加为27730万吨,生铁产量由156.4万吨增为1830万吨。1913年,德意志帝国的钢铁产量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在德意志帝国工业中,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占有支配的地位,其他新兴的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等的发展也很迅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意志帝国已经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文化

在1901年至1918年之间,有4项,6项,7项、3项的得主都是德意志人。

文学

海因里希·海涅是19世纪“青年德意志”派最重要的代表,是继以后德意志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集》是当时德意志最流行的诗集,包含《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集》等组诗,他的代表作还有《》等。的诗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融为一体,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19世纪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先驱冯塔纳与凯勒齐名,代表作有《迷茫,错乱》等。的著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上演,标志着德意志改革的开始,他的代表作还有《》等。是德意志著名的剧作家和个人主义先驱,他根据德意志古代民间史诗编写的《尼伯龙根三部曲》曾获得奖金。19世纪80年代,德意志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萌芽。是德意志戏剧界新浪漫主义的代表,因戏剧《日出之前》而成名,此后他转入现实主义,梦幻剧《翰奈尔升天》之后又开始走向象征主义。苏德曼是当时与盖哈特·霍普特曼齐名的戏剧作家,《荣誉》是他的成名作,《故乡》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哲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是近代启蒙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为代表的德意志哲学,对欧洲哲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诸多庞大的哲学体系。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德意志哲学新流派的产生,诸如洛采的目的论和人格主义、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等哲学派别,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深刻地揭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福格特、摩莱肖特、等一批思想家,立足于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成果去反对脱离实际的思辨哲学和的倾向,在当时的德意志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潮。赫尔姆霍兹、奥斯特瓦尔德、马赫等人的哲学在西方各国往往被公认为继承了实证主义的传统,是实证主义的一种衍生形态。新康德主义中的认识论学派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具有科学哲学的特征。福格特、摩莱肖特、等人的哲学推崇实证自然科学,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则是一种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格奥尔格·毕希纳等人在能量守恒和转化学说和进化论等自然科学伟大发现的影响下,肯定了自然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毕希纳甚至就此对恩格斯在《》中有关物质与运动的论述表示赞同。这些又使他们的理论中融入了某些现代哲学的因素。

1846年,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了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马克思针对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写了《哲学的贫困》一书。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

法学

德意志的法律制度源自日耳曼法,在中世纪起接受罗马法的影响。此后,德意志法学家对罗马法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了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德意志由此成为大陆法的重要代表性国家。此外,德意志的宪政和司法制度也独具特色。德意志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德意志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宪法、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商法典等主要部门法典,确立了德意志近代“六法体系”。由于德意志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包括奥地利瑞士等,以德意志法制为蓝本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体系;而在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以及,由于政治体制或文化上的相似性,在立法中也大量参考了德国法律。于是,在中,形成了与法国支系鼎立的德国支系。

科技

德意志工业革命时期,“是用一种典型的德国式的彻底精神和系统利用的态度来研究和发展所有这些外国范例的。”在英、法、美等国的初等发明的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尖端前沿工业。如李斯特的铁路草图就发端于他在美国的考察,达姆斯达特新型银行的章程也是以法国佩雷尔兄弟的银行体制改革为蓝本,世界著名的德意志化学工厂则以英国人帕金斯的发明为基础。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用电磁铁取代了永久磁铁,制成了自激式发电机,奠定了电力工业的基石。1876年,德意志人奥托根据德罗夏的理论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意志工程师戴姆勒制成四冲程复式汽油机;1892年,德意志机械师狄塞尔制成压缩点火内燃机(即柴油机),使内燃机进一步完善起来。1885-1886年,德意志工程师本茨和戴姆勒相继制成汽油内燃机汽车,汽车制造业在90年代便发展成了近代重要的工业部门,也为此后电力机车和飞机的发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895年,德意志科学家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1900年,德意志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发表了《论标准光谱中的能量分布》,指出光辐射的能量是以量子的形式不连续地发射出来的,而且其能量是和辐射频率成正比的,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现“光子”提供了理论基础。李比希弗里德里希·维勒在有机化学方面的重大突破给有机化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了德意志化学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生物学领域,德意志科学家施莱登施旺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细胞学说,揭开了生命的奥秘。

社会

城市发展

德意志统一后,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从19世纪70-80年代,帝国的乡镇不断被附近的城市或工业所吸收,农业劳动力也不断转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这最终形成了帝国城市化中特有的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使帝国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到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帝国东北部农业人口开始向高度工业化的地区加快流动;到1910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已经有45个,柏林人口更是高达373万,成为欧洲第三大城市和世界第五大城市。鲁尔工业区也兴起了一批人口在20万以上的大工业城市。统一后的30多年间,帝国城市居民净增数达2418万,大城市人口的增加最为显著。1871年,帝国城市人口1479万,其中居住在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数约为196万,居住在1万人以上城市的约为315万,居住在2000人以上城镇的约为968万;到1910年相应级别城市/城镇居住的人数则分别为1382万,868万、1647万;帝国城市人口则达到3897万,占总人口的60%。城市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力的代表,城市化也反过来促进了德意志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教育发展

俾斯麦政府一直注重发展教育,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19世纪70年代,帝国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使帝国的普及教育程度名列前茅。帝国政府还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使帝国整体教育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帝国还非常重视对国民经济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组织和设立了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如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国立机械研究所。在鼓励社会对科学技术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帝国政府还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转变:鼓励全社会发扬“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把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同生产过程联系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社会保障

随着帝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的健康恶化,老年工人生活境况日差等。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人组织和社会民主党的力量随之迅速发展。俾斯麦政府在进行管制的同时,也出台了安抚工人阶级的社会政策。1881年11月17日奥托·冯·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了社会立法计划。

1883年6月公布疾病保险法,规定:对工业工人和年收入低于2000马克的职员实行强制保险,保险费由工人负担70%,业主负担30%;设立工业企业的疾病保险基金和地方疾病保险基金,负责向被保险者提供免费的诊治和药物、病假津贴以及平均日薪50%的疾病保险金。

1884年7月通过了事故保险法,其主要内容有:保险对象为特别危险企业内所有工人和部分职员;保险费全部由业主承担;向事故遇难者所付的保险金分为死亡安葬费和家属抚恤金;丧失劳动力的工资损失和医药费;终身残废的养老金(最高额为当时平均工资的2/3。

1889年6月公布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据此对全体工人及年收入低于2000马克的职员实行强制保险;保险费由工人和业主对分,政府对每笔保险金提供50马克的国家津贴;伤残者必须连续交纳保险金满5年,老年人必须连续缴纳保险费满30年,并年满70岁方可领取养老金。

设立帝国保险局作为裁决监督机构。

1890年后,威廉二世先后颁布了“工商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劳动立法:实行每周6天工作和8小时工作日,制禁止妇女做夜工和井下工作,禁止妇女分娩前后工作,禁止使用不足14岁的童工等等。奥托·冯·俾斯麦的社会立法在资本主义国家开了先例,他的《皇帝诏书》则被誉为“社会保险的大宪章”。这一创举促进了德意志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把工人引离阶级斗争的轨道。

帝王世系

历史影响

德意志的统一,解决了1525年农民战争失败以来德意志民族面临的生存问题,同时也打破了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构建的维也纳体系。欧洲大国之间的平衡不复存在,实力政治和扩张领土成了19世纪欧洲强国的当然选择。帝国建立后奥托·冯·俾斯麦制定了名为“大陆政策”的外交政策,力图在欧洲建立以帝国为轴心的联盟体系孤立法国,进而在欧洲大陆建立帝国的霸权地位。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评论德意志的统一战争说:“和上个世纪拿破仑大革命相比,它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更为重大。”

由于德意志的统一是依靠普鲁士王国的强大优势来推动和完成的,统一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结盟更加使德意志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帝国由此成为欧洲的军国主义堡垒和世界战争的策源地。普鲁士打败法国后迫使法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割让阿尔萨斯-洛林,赔款50亿金法郎。这对法国人民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法国的复仇情绪普遍高涨。这为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理下了种子。法国政治家莱昂·甘必大指出:“我们现在是在进行一场暗中的战争。欧洲再没有和平,没有自由和进步。割让阿尔萨斯-洛林意味着在和平的假面具下无休止的战争。”

德意志是最早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并促进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国家,“德意志大学所奉行的学术自由原则和严谨踏实的治学理念,是人类文明史上弥足珍贵的财富。”“法国大学缺乏自由,英国大学缺乏科学,而德意志大学两者兼而有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这也推动了英法等国教育体制的效仿和改造。帝国还开创了社会保障政策的先河,帝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其它国家树立了典范。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国家纷纷向帝国学习,推动国内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相关作品

《德意志帝国》一书由著名德国历史学家米夏埃尔•施蒂默尔所著。这本简洁、紧凑的书讲述的是德意志由统一走向崩溃的历史图景,既有历史学参考价值,又不乏阅读趣味。作者曾在20世纪80年代出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顾问和演讲撰稿人。当时,联邦德国兴起了一场关于如何定位并纪念纳粹时期历史的大辩论。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保守派历史学家,施蒂默尔在这场辩论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帮助塑造了后来联邦德国的主流历史观。

《俾斯麦 Bismarck》是一部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传记电影,讲述了他和他的政策——包括发动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该片于1940年在德国上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