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萨之筏 :1819年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创作的油画

更新时间:2023-03-31 21:37

《梅杜萨之筏》(英语: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于1819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该画的尺寸纵491厘米,横716厘米,主题反映了法国军舰梅杜萨号发生海难后生还者的求生场面。

画面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在大海上,一只摇摇欲坠的木筏在波涛中颠簸,海风鼓起床单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不停地摇晃。筏上的难民们有的已经奄奄一息,有的仍在眺望远方。被高高举起的人挥舞着红、白色的布巾,不停地向远方呼救。画面的构图如同金字塔一样,聚焦在发现天边船影的那一刻,刻画了遇难者的各种情状,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整个画面充满了悲剧氛围,让人感到窒息。

在画面上,船帆与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金字塔的构图,成为画面的中心,向观众明白展现出木筏在海上飘荡的情景。通过这幅画表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弱点,从而使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引喻。

《梅杜萨之筏》颠覆了统治法国100多年的学院派审美,是开法国浪漫主义绘画之先河的重要画作。

创作背景

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出了一艘名叫“梅杜萨号”的巡洋舰,它载有四百多人和几个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口。这支船队的船长显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因为他犯下了一个错误的命令,在经过西非海岸的布朗角南部时,不幸触礁,酿成了一场大灾难。

肖马雷船长是一位贵族,他对海洋一无所知。上了船,他就玩忽职守,让所有的小艇都离他很远,大船孤零零地开着。当它接近毛里塔尼亚的浅滩的时候,它被一块无法克服的沙漠缠住了。在经过了两天毫无结果地努力之后,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这艘船。但是,船长带着他的一批高官乘坐一艘救生艇逃走了。一百五十多人被扔在一条简陋的筏子上,听天由命。

日子一晃而过,又渴又渴,又热又热,很多人变得自暴自弃,胡言乱语,歇斯底里。面包师傅认为没有得救的希望,就跳进海里自尽,其他人则打开酒桶,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以此来忘掉死亡带来的痛苦。很快,绝望变得更加强烈,有些人开始割断绳索,想把大家都拖下水。另外几个人拦住了他,一场恶战开始了。多米尼克是一名参与暴动的机械工人,他被抛入海中后,一直在呼救。工程师看他很可怜,就跳进海里,揪住他的头发,把他拉回到木排上。但是没过几天,他就参加了第二次起义。

三番暴动之后,终于平静下来,只剩下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没过多久,粮食和饮水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两个士兵饿坏了,竟然不顾规矩,在酒桶上挖了一个窟窿,用吸管灌了一口,事情败露后,他们毫不留情地把酒桶丢进了海里。有的人用刺刀当鱼钩,想要捉到鲨鱼。但是,当鲨鱼一口咬下去后,钩子就会恢复成一把直的刺刀。一阵忙乱之后,木排上满是水,有些伤员身上的伤口都浸在盐水里,惨叫声不绝于耳。最终,木排上只有二十七个人,有十五个还能坚持一会儿,剩下的十二个,因为伤势过重,精神错乱,活下来的希望很渺茫。食物已经不够吃了,有的人甚至开始咬刚刚死掉的战友的胳膊,十五个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把参加过三次暴动的人,甚至救过他们的人,都扔到海里去了。

150余人中,仅有10人生还,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然而,路易十八的国王担心这件事会引起公众的注意,所以他只是在国营的报纸上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并秘密地把这位上尉降级,并判他三年监禁。两个在竹筏上幸存下来的人对此表示不满,并向政府提出了抗议,但最终还是被免职。他们再也忍受不了了,就把那次海难的事,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印制成小册子,供人传阅。这一行动顿时引起了国内外的轩然大波,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籍里柯也是怒不可遏。

创作过程

创作这幅作品时,杰利柯·西奥多借鉴了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西斯廷礼拜堂的作品以及彼得·鲁本斯和格罗的作品。他首先绘制了所有的轮廓,之后再上色,他十分仔细地处理光线:没有做任何准备,也没有绘制草图,绘画痕迹坚定果断。籍里柯画了几十张图和上色的素描以设计这幅大型油画,最终将其表现内容确定为那个极端紧张的时刻:第13天(7月7日),还活着的那些人看到了地平线上的一个小点--双桅船“阿耳戈斯号”,他们疯狂地对它打起了求救的手势。(实际上,这艘“阿耳戈斯号”开始并没有发现他们,但在两小时后又奇迹般地重新出现并营救了他们)籍里柯比那些创作当代历史画的前辈更加狂热地工作着,像一个有截稿时间的记者。他前往诺曼底海岸研究海水的运动,让人在他的画室里做了一个载着蜡像人物的木筏模型,还去医院和停尸房仔细观察疾病和死亡让人的身体发生的变化。于是,这些积累的纪实性细节被完全吸纳进了一个史诗般的构图中,五具尸体和15 个幸存者在一个充满绝望气息的金字塔形中各就其位。

在人民有冤无法诉说的情况下,26岁的籍里柯,走访了生还的船员,聆听了他们讲述真实的遭遇,并到医院亲自看望了受伤的船员和已经死去的船员家属。他把聆听幸存者的叙述作为灵感的来源,同时也对腐烂的尸体、重危的病人等进行现场写生,搜集素材。他要以此为题,创作一张饱含激情和想象力的画,让它再现出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为了这幅画,杰利柯·西奥多还托筏上一个生还者木匠制作了一只木筏模型,让黄疸病人做模特儿,在上面摆出各种惨状。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海浪和天空,他也亲自去海边进行研究。籍里柯用了18个月的时间终于创作出这幅极具震撼力的巨画。

作品内容

这幅画描述的是一群绝望的人,在茫茫大海上,突然看见地平线上有船只的影子。画面的中央,是一座由一群人组成的金字塔,塔顶上站着一名黑人,他高高举起手中的红色T恤,拼命地挥舞着,想要吸引远处船只的目光。底下的人相互拥挤着,相互扶持着,那些被饥饿和死亡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在拼命地挣扎着。总体来说,这群人都很紧张。一些人扶住了甲板上的黑人,有些人在大声呼救,有些人则在讨论对策。与嘈杂的声音相比,一具尸体静静地躺在木排旁,一位老者静静地坐在木排旁,怀中抱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满是绝望之色,仿佛对生存已经失去了兴趣。画面的左侧,是一艘斜着的风帆,迎风招展,与前方的灯塔遥相呼应。

艺术鉴赏

主题

该作品取材于真实生活,反映了因法国政府失职而导致的梅杜萨号军舰在非洲沿海搁浅的事故。在这件事上,艺术家感到了一种类似于复辟时期法国先进分子所经历的那种绝望。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与人文关怀,揭露了法国政权的软弱,因而具有很强的政治讽喻色彩。

构图

《梅杜萨之筏》无论在构图、用光、用色,还是人物的动感和想象,都是无可比拟的。艺术家用金字塔的形式,将当时幸存的人发现地平线上的船只的影子时的情景展现出来,将受害者的饥饿和痛苦的呻吟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悲剧氛围,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先驱。照片中,风帆和筏子上的生还者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成了整个画面的焦点,让观者清楚地看到筏子在海面上飘荡。有些人已经死了,有些人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还有一些人捧着自己心爱之人的遗体,若有所思。一群挥舞着手臂的人,打破了巨大的三角结构,形成了一个动荡的、充满激情的三角。他们一个推一个,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手里还拿着一条红围巾。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海浪上有一艘小船的影子,那是一艘即将死去的小船。画家还特意在背景上画了一面帆,让木筏迎风而动,给人一种被困在船上的感觉,而木筏则被风吹得向后飘去。

色彩

在色彩上,作者没有采用学院派所主张的那种呆板的色调,而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感情。例如木筏旁边的海水,一贯以来都是蔚蓝色或者深蓝色,可是为了体现当时幸存者们在绝望中挣扎的感觉,作者反而使用了暖绿色调,可谓别开生面。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丰富多变,这当然离不开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而简朴的色彩也功不可没(朱红、纯白、那不勒斯黄、赭黄、赭石、红褐、亮红、普鲁士蓝、用桃核灰做成的黑色料、棕褐、沥青颜料)。画面中的灰白色和海蓝色都有细微的差异,画家偶尔加入几笔浅色,达到提亮画面的效果,例如淡黄的天空中一道道明亮的红色条纹。这幅画描绘的不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它展示了这位浪漫主义画家对人道主义的思考。

技法

杰利柯·西奥多做了一些戏剧化的处理,例如木筏仅仅露出水面,表现出它随波逐流,经不住风浪;木上没有巡视的人,表现出人们悲惨的处境;天空中乌云翻滚,这一景象其实是画家虚构的,当时梅杜萨位于赤道附近,那里的天空应该是明亮的才对。这种绘画手法被称为“真实的谎言"。它还出现于画中的这些地方:波涛汹涌的海上,破破烂烂的船梁,堆在后方的尸体,备用的桅杆和浅红色看上去完全派不上用场的船帆,下方的帐子也被扯破了。不过画家倒是没有表现木筏不堪重负的状况,但当事人对木筏屡屡被淹的场景记忆犹新。

光线

光线为这幅作品营造诡谲的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光线从画面底部射出,类似于剧场的追光灯。人物在天空的映衬下是得更乌黑,犹如投射在幕布上的剪影。

人物形象

画面近景中,一位沉浸在恶痛中的老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死神刚刚带走他的孩子,他陷入了无尽的悲伤。老人的脸部画得极好,其原型是画家泰奥多尔·勒布伦(Théodore Lebrun)。这一形象让人联想到介朗(Guérin)的作品《马克斯·西克斯图斯的归来》(Marcis Sexris),以及格罗(Gros)的作品《拿破伦视察贾法的黑死病人(Pestiferés de.afa)中的老人,这两幅画如今都收藏于卢浮宫。成为了邻居!老人和儿子的两侧躺着两其悲惨的尸体,他们已经与木夜上的时空毫无关联了。在创作这位刚死去的儿子时,画家参照了他的学生路易·亚历克西斯·哈马尔(Louis Alexis Jamar的长相。为了描绘中间那其面朝下方、手腕搁在斜放的船梁上的户体,画家则请来了欧仁·德拉克罗瓦,后者对杰利柯·西奥多十分景仰,他本人也是极具才华的年轻画家。

遥远的地平线附近徘徊着一艘船,它是遇难者的希望,也更能说明受难者的艰难处境右边的一头浅褐色头发的男子,尝试抬起身子、却被身旁的男人压着,对于后者,他到底是已经死了,还是一总尚存。左侧,三名幸存者听到同伴的惊呼,他们也用最后一点力气经起身子,盼着阿耳戈斯号。在画作的中央,籍里柯面了一张朝气蓬勃的脸,将这幅面的戏剧性推向了高潮,他是这艘地狱之船的副手、法国海军军官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库丹(Coudein)。

桅杆的附近是另一组人物,四人的脸庞在泛着红光的白云下,他们的身体被破烂的风帆和帐篷的影子挡住了一部分。一名遇难者的两臂伸向空中,他着急地告诉伙伴们阿耳戈斯号来了,这个手势也将左右两边的人物联系了起来,此人正是幸存者科雷亚尔,另一位见证者萨维尼靠着桅杆,这位外科医生注视养科雷亚尔的眼睛,他终于获得了一丝信心。身后的两人划死死地盯着混血儿手中挥舞的布条,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四人的下方是两位麻木的男子,对于木筏上爆发的一阵狂喜,他们没有任何表示。其中一人想必在被阿耳戈斯号救起后不久使去世了,因为他早已体力不支。另一位围着蓝头中的男人就是建造木筏的木匠,他为杰利柯·西奥多制作了木筏的模型。

一名皮肤黝黑的男子站在木桶上,他是这组人物的最高点,挥舞一条红布,籍里柯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恢复奴隶制度的强烈抗议。1794年2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投票废除了奴隶制,然而仅仅八年后,这项制度卷土重来。在两位水手的辅助下,男人挺直了身子,在黄昏中显得孔武有力,该人物原型是一个叫约瑟夫(Ioseph)的人,他是画家的好友。

价值与影响

这幅画展出时曾轰动了法国,人们拍手称快,而一些旧贵族恨不得将其撕成碎片。后来在国王路易十八的支持下,画家将其捐赠给了罗浮宫美术馆,才算了事。杰利柯·西奥多这种注重个性表现,善于运用夸张和幻]想,富有激情的创作手法,开创了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河,对后来多个绘画艺术流派的产生影响深远。

《梅杜萨之筏》的出现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艺术界耳目一新。它所包含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它的特点,那就是悲剧性的力量、构图与人物的丰富表现力、色调的森严与沉抑和明暗的强烈对比。它引起了19世纪各艺术流派的兴趣。新古典主义研讨它的构图和空间处理,浪漫主义对它的场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和紧张性感兴趣,而现实主义则对它的题材和报道的生动性感兴趣。画家却感到失望,因为展出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比在艺术上大。

衍生作品

2017年秋,反映艺术家泰奥多尔·籍里柯创作《梅杜萨之筏》的过程的电影《梅杜萨》开拍,好莱坞知名影星杰西·艾森伯格皮尔斯·布鲁斯南确认加盟电影《梅杜萨》,二人将再现绘画艺术家泰奥多尔·籍里柯创作《梅杜萨之筏》的过程,并揭露了这位艺术家不为人知的秘密。

重要展览

收藏信息

波旁当局意识到《梅杜萨之筏》揭露了海军的无能,但又不敢公开指责,就将其买走,并捐赠给罗浮宫美术馆,后一直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作品争议

大众对画作的评价也分为两派。一派高度赞扬其场面震撼,激情澎湃,真实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心态: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希望之后,人们再次陷入王朝复辟的绝望。另一派则是以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为首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们认为艺术的宗旨是弘扬“理性之美”而不该反映“一堆死尸”,"用惊世骇俗的主题来哗众取宠”。安格尔甚至呼吁立即将此画撤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