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 :中国重庆市区西部的山

更新时间:2023-03-16 22:51

歌乐山属于大巴山脉系华蓥山脉的一支,是中梁山的南段,入境重庆市沙坪坝区后被称为歌乐山。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3'52''~106°26'42''、北纬29°29'30''~29°44'50'',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跨越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中梁镇和歌乐山镇两个行政镇,距离重庆市中心16千米。

歌乐山全长22.6千米,宽4.6千米,海拔介于500~700米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尖坡顶,南至望江台,海拔逐渐降低。主峰云顶寺海拔698米,是沙坪坝区的最高点,山顶建有重庆市坐标原点。主要景点有歌乐山烈士陵园、渣滓洞、白公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是一个集红岩文化、陪都文化、巴渝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歌乐山汇聚了红岩文化、陪都遗址,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2年11月,歌乐山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3月,歌乐山烈士陵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沙坪坝区计划2024年前将歌乐山打造成重庆主城区第一个国家AAAAA级景区

命名

原名来源

歌乐山在古时山中遍布葛麻、松罗,曾被樵夫取名为“葛罗山”。明朝时期,因修建云顶寺,采石工发现山顶崖壁有巨石两块,形如“锅”“锣”,歌乐山继而又被称为“锅锣山”。后来人们又将“锅锣山”改称“歌乐山”。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歌乐山”命名。

现名来源

关于歌乐山的名字来源有五种说法。一是,云顶寺翘角下悬挂的铜铃在山风的吹拂下,响声宛如歌声,故人们又将“锅锣山”改称“歌乐山”。二是,歌乐山山上松柏森森,清风拂过,犹如天音,清代乾隆年间的《巴县志》就沿用这一种说法。三是,古传李冰的儿子李二郎辅助父亲治水,驻守在山上,忽然传来非凡的乐声,宛如天籁,因此命名歌乐山,这种说法比较牵强。四是,歌乐山因“大禹治水,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五是,歌乐山原名“果裸”,是指物圆而小,是古人从某一个角度发现了歌乐山,或者歌乐山的主峰是圆圆形状的山,故而取名叫“歌乐(果罗)”。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早在明代就歌乐山已成为古渝都的名山胜地,乾隆年间,更以“歌乐灵音”之胜景列为“巴渝十二景”,这里汇聚了红岩文化、陪都文化、巴渝文化和宗教文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国政府被迫从南京迁移至中国腹地重庆。抗战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远东指挥中枢。1939年,重庆被日军轰炸,当时的国民政府将部分办公室迁建到歌乐山。同时,歌乐山亦有诸多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重庆解放前夕,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重庆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三百多殉难者遗骸合葬于原“中美合作所”特警班大礼堂废墟上。1954年修建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1963年,以集中营旧址为依托,成立“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1984年更名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邓小平题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由此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兴建历程

1988年,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歌乐山云顶寺森林公园。1993年,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成立歌乐山风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建成观光索道。2008年,歌乐山景区建成5条生态登山步道,其中一条登山步道由歌乐山索道的上行站沿山壁而上,止于下行站,共1956步阶梯,全长2千米,是歌乐山最长的登山步道。

由于历史原因,歌乐山片区汇集了大量缺少完善治污设施的中小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生活不便、旅游体验不佳等问题。2018年,沙坪坝区开展歌乐山系统治理工作。针对歌乐山片区的山体特点和城乡结合特色,“十三五”规划明确了该区域的定位和功能,并从空间管理、绿色经济、生态修复等五个方面进行统筹,以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自然地理

成因

歌乐山属于中梁山山系,中梁山山系为观音峡背斜形成的背斜条状山。歌乐山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盆底沉积盖层抬升、受水平挤压变形,发生强烈褶皱及断裂,复经千百万年的后期流水侵蚀,背斜成为一系列平行的低山。因此,歌乐山形成的原因主要为地质构造和侵蚀构造。歌乐山在印支运动形成华蓥山地块隆起后,又受燕山运动的挤压,形成大体“S”形褶皱。

位置境域

歌乐山位于重庆市沙坝区,北起中梁镇桂花垭口,南止歌乐山镇凉风垭,东西侧止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山脊,跨越重庆市沙坪坝区区的中梁镇和歌乐山镇两个行政镇,距离重庆市中心16千米。歌乐山属于大巴山脉系的华蓥山脉支脉中梁山部分,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3'52''~106°26'42''、北纬29°29'30''~29°44'50'',长约22.6千米,宽约4.6千米,面积约为68.2平方千米。

气候

歌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湿度大、日照少、风力弱。该地年平均气温16.1摄氏度,夏季凉爽,气温比城区低3~5摄氏度,最热月均温26.3摄氏度,最冷月均温5.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8.9毫米,夏半年(5月~10月)降水量偏多,达881.40毫米,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月~次年4月)降水量仅235.4毫米,约占年总降水量的20%。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平均日照时数1233.7小时,属低日照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是暴雨。

地质

地层分布

歌乐山裸露地层主要组成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中统雷口坡组,上统须家河组,在斜坡的凹部及槽谷区等较平缓地带分布有第四系残坡积层。 其中嘉陵江组中的厚层灰岩、白云岩夹岩溶角砾岩石膏在槽谷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强烈且十分富水。槽谷外侧须家河组、侏罗系地层也具较好的隔水性将可溶岩地层隔离开来,形成可溶性岩与非可溶性岩相间分布的格局,分割地下水系统形成若干独立的次级水文单元,造成不同区域岩溶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差异。

地质构造

岩溶槽谷及残丘槽谷

歌乐山岩溶槽谷及残丘槽谷地貌主要分布于背斜缓翼,出露的灰岩在岩溶作用下剥蚀呈槽谷地形,槽谷的南北段与中部垄岗状小丘(Tf)相间,谷状地形明显,溶蚀一构造作用为主的垄岗槽谷地貌,形成隔挡式构造,其发育成长条形平行槽谷是主要的汇水形态,通常沿构造线走向发育,形成歌乐山东西槽谷。槽谷中段以低矮残丘为主东西槽谷分明,浅表岩溶相对发育。

落水洞、漏斗、天窗

歌乐山发现落水洞58处、漏斗23处、天窗11处。不同地层数量分布不均,飞仙关组(T1f)组有8个,嘉陵江组(T1j)有81个,雷口坡组(T2l)3个。落水洞和漏斗表面形态相似,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大量地表水流入落水洞或漏斗与地下暗河相通。漏斗、天窗平面形态多呈椭圆状或喇叭形常呈串珠状分布,其下往往与暗河有一定联系。

地形地貌

歌乐山位于川东南弧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地处观音峡背斜中段,区内出露地层从背斜核部至两翼对称分布,属于川东褶皱带的中梁山背斜。歌乐山属低山地貌区,由观音峡背斜构成山地,山体两侧斜坡呈陡坡状,坡角在35°~60°之间,山体中部为相对较平缓的岩溶槽谷地貌,地形特征为“一山二槽三岭”和“一山一槽二岭”,山体呈南北走向,岩溶槽谷区高程460~550米之间,多形成洼地与低缓的峰丛残丘等地貌形态。歌乐山最高点是云顶寺山顶,海拔698米,建有重庆坐标原点。

水文

歌乐山主要的地表溪流有清水溪、凤凰溪、詹家溪和跳磴河等。其中,清水溪发源于歌乐山,经覃家岗镇最终注入嘉陵江,流域面积约35平方千米。跳磴河也发源自歌乐山,干流全长25.75千米,主要流经九龙坡区华岩镇和大渡口区跳磴镇,在跳磴镇小南海注入长江,是长江一级支流。目前歌乐山建成多条隧道,隧道断面开挖后,造成大量的地下水排泄浅部岩溶水向深部垂直补给,致使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也改变了地下水移动方向和流动速度,岩溶越发育的地方浅部地下水向深部运移越快,浅部地下水破坏越明显。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歌乐山素有“渝西第一峰”之称和“山城绿宝石”“天然氧吧” 之誉,森林覆盖率约32.4%,植被状况良好,品种较多。歌乐山以低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为主,马尾松为主要建种群,占80%以上,其他主要树种有水杉、木荷、青杠、香樟木、湿地松等常绿树。其中有不少珍贵品种,如有“活化石”之称的全国少有的成片水杉林,有珍贵的湿地松、木荷林、香樟、红豆杉、罗汉松等。山体东西两侧背岭有大面积的马尾松林呈带状绵延分布,马尾松林局部混有其他针、阔叶树种,如松树、丝栎、香樟、杉、木荷等;竹类主要有方竹、苦竹、平竹、慈竹、楠竹、箭竹等;阔叶林以映山红、木等为主。

动物

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歌乐山野生动物较为匮乏,主要以鸟类和昆虫为主。常见鸟类有翠鸟科、画眉、朱等。主要凤蝶总科种类有菜粉蝶、凤蝶等。在五月份左右,重要的候鸟迁徙路径会经过歌乐山,整个迁徙季节所记录到的鸟类包括乌雕、黑鸢、蛇雕、鵟、白肩雕、褐冠鹃、短趾雕、靴隼雕、白腹隼雕等。

方位布局

歌乐山有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歌乐山北侧是歌乐山烈士陵园景区,景区西侧为红岩魂广场,广场北侧为红岩魂陈列馆。陵园景区中段为白公馆,松林坡位于白公馆看守所后山,渣滓洞集中营位于陵园景区北侧。歌乐山中段是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是歌乐山的主体部分,与歌乐山烈士陵园景区相邻。靠近景区北门的主要景点有巴文化雕塑长廊、马蹄井等,靠近景区中部游客中心的主要景点有云顶寺遗址、重庆市市坐标原点等,飞越丛林、空中探险迷宫等景点位于景区南门附近。

主要景点

歌乐山烈士陵园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建立于原“中美合作所”旧址,1963年建成开放展览馆,1984年邓小平为其题词,更名为今名,2003年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陵园位于歌乐山北侧,总面积3.22万平方米,东南距沙坪坝5千米,东北距解放碑18千米。陵园以红岩精神、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为主题,主要景点包括红岩魂广场、红岩魂陈列馆、白公馆、松坡林、渣滓洞集中营等。

红岩魂广场

红岩魂广场位于歌乐山烈士陵园西侧,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旧址上,占地2万平方米。广场依纵深分为瞻仰区、纪念区、休闲区三个部分。

瞻仰区主要有《浩气长存》大型群雕,顶端是“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300多位殉难者遗骸合葬于此。在瞻仰区和纪念区之间,自下而上依次镶嵌着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纪念区西侧立有一水晶汉白玉碑,上面镌刻着1984年邓小平所题写的“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字样。纪念区南北两侧设有斜坡草坪,寓意先烈“把祖国荒沙耕为园林”的遗愿。纪念区东侧矗立《不朽》浮雕墙,衬托着刻有《红梅赞》词曲的喷泉音乐壁,与烈士群雕《浩气长存》遥相呼应。休闲区为红岩魂二期广场。

红岩魂陈列馆

红岩魂陈列馆,位于红岩魂广场北侧,原址为中美合作所特种警察训练班的检阅台。陈列馆外广场上,十余根石柱上刻有红岩志士的书信、诗歌。陈列馆主体建筑平面呈“一”字形,分为上下两层,展馆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其名称在建馆之初为“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随着《红岩魂》展览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1999年陈列馆改名为“红岩魂陈列馆”。

红岩魂陈列馆内陈列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展览分为“歌乐山,历史的见证”“歌乐山,历史的记录”“歌乐山,历史的悲壮——大屠杀”“歌乐山,属于历史”4个部分,展出珍贵文物900件,历史照片1300张。包括《挺进报》原件、杨虎城将军生前所穿军装、佩剑等文物图片,小说《红岩》江姐原型人物在川东进行革命工作时使用过的皮箱,红岩烈士们生前在监狱里绣制的一面五星红旗等。

白公馆

白公馆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楼房,馆外有高墙竖立,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原为四川省军阀白驹的别墅“香山别墅”,老百姓习惯称其为“白公馆”。馆内主要陈列“红岩魂一一白公馆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览,展览面积750平方米,展示王朴、刘国志、陈然、“小萝卜头”宋振中等红岩英烈的事迹。

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用30两黄金强购作为秘密监狱,关押重要政治犯逾百人。1943年曾短期改为美国军队招待所,1945年又改为特别看守所。解放前夕,又关押黄显声等政治犯。1949年重庆解放后,西南军政公安部接管了白公馆并将其改为战犯管理所。

松坡林

松林坡位于白公馆看守所后山,因松树遍布而得名。松坡林的主要文物遗址有戴公祠、杨虎城将军遇难处、罗世文车耀先烈士之墓等。

戴公祠位于白公馆约250米处。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戴笠在此为蒋介石修建了别墅,附属建筑有警卫室、会客室、停车场等。但是蒋介石很少来,因此主要是戴笠自己使用。1946年戴笠死后,军统局将别墅作为祭祀戴笠的祠堂。从戴公祠往左边约100米,就是杨虎城将军殉难处。1949年9月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杨虎城与家人被国民政府特务骗至歌乐山松林坡的一间小屋,在小屋内遭特务杀害,遗体被埋在会客室花台内。1950年3月,杨虎城的遗体才被发现并运回老家安葬。

罗世文与车耀先烈士之墓距白公馆约350米。罗世文是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内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共产党人,是“红岩精神”的主要体现者、小说《红岩》中许云峰原型之一。1940年3月,罗世文为掩护其他同志转移被敌人逮捕。车耀先作为《大声》周刊主办人,也同时被捕。1946年8月,两人在赴南京的途中,被秘密处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解放后遗骨被发现,周恩来亲自为两人题写了墓名“罗世文、车耀先两同志之墓”。

渣滓洞

渣滓洞,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距白公馆2.5千米。原为1920年重庆地方商人程尔昌创建办的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43年被军统局占用改建成秘密监狱。设内外两个院落,外院为特务活动区域,内院为18个牢房。该监狱利用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的险要地形,严密监管政治犯。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体育主题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重庆市市体育主题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景区面积43.33万平方米,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泉、洞、云、雾为一体,景观包括歌乐灵音、狮子山观景台、马蹄井、巴文化雕塑长廊、云顶寺等。

歌乐灵音

歌乐灵音是歌乐山独特的自然声音景观,通过多种声音效果的结合而形成。游客进入山谷后,可通过聆听感受此声音景观。当山风吹过峡谷时,空气振动产生回响,回响在峡谷中反复传播扩散,并衍生出新的回响。这些回响呈现出远近不等、层叠产生的声音效果,形成声音的空间感。清爱新觉罗·弘历十六年(公元1751年),县令王尔鉴将“歌乐灵音”列入“巴渝十二景”并为之作小记,载入乾隆《巴县志》。

狮子山观景台

歌乐山的狮子峰是主峰上的一处突出山岩,由于平均海拔较高,历来是游客欣赏“歌乐灵音”自然声音景观的较佳地点之一。在狮子峰观景平台上,,近可观歌乐美景、嘉陵夕照,远可眺北部新区、渝中半岛;站立平台,文化名区、六所高校一览无遗,渝州景色尽收眼底,如果清风徐来,可听见声如管弦如丝竹的松涛声,这便是有"巴渝十二景"之称的"歌乐灵音"。

云顶寺

云顶寺原名二郎庙,位于歌乐山主峰顶部。该寺创建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距今已有500余年,位于歌乐山风景区极顶,因所在峰顶烟云缭绕,故得名。据清代乾隆《巴县志》记载“歌乐山,八甲。城西三十里,高五里。群峰北向,翠霭深浓,上有云顶寺,祀川主。”即该寺原名二郎庙,是为纪念治水先驱秦李冰之子二郎而建。据考证,古寺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殿宇三重,还有钟鼓楼、藏经阁等建筑,大殿的翘角飞檐挂有铜铃。云顶寺为昔日渝西名刹,寺庙被毁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寺内外的文物古迹和抗战遗址遗迹、文物碑刻也荡然无存。

云顶寺旧址前原有一口形状像马蹄的古井。1986年,政府在开发景区时对该古井进行了清理修复。在井上方建造了一个半圆半马蹄形的拱门,并在拱门两侧雕刻了马蹄图案,作为巴文化雕塑区的入口。拱门中央雕有一头虎,象征着巴渝先民的图腾意义。云顶峰海拔678米,是渝西地区较高的山峰之一,山顶建有重庆市坐标原点。由于山顶常年云雾弥漫,山体周围经常出现烟云景观,因此云顶峰也被称为“云顶烟云”。云雾缭绕,细雨濛的歌乐山尤其值得观赏。

巴文化雕塑长廊

巴文化雕塑长廊坐落在歌乐山主峰中心景区的云顶寺旧址上,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的巴文化雕塑广场,由艺术家孙海星于1991年创建。雕塑呈三面环绕,全长110米,平均高5.7米,主题包括“巴人之舟”“五丁大石”和“祭祀”3个部分。歌乐山镇东麓,现仍保留有明清以来沟通成渝两地之间的一条古驿道。巴文化雕塑长廊所在地原为清代官道,下歌乐山穿梁滩坝出青木关镇便可进入璧山区境内上成都市巴国约有800年历史,形成于3100年前的西周,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秦国。巴国首府设在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渝中区。因此,我们现在提到“巴国”,也就是指重庆,重庆人也被称为叫“巴人”,巴文化是巴人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

三百梯

“三百梯”脚下竖立着一块刻有“古道三百梯”的大石碑,石碑旁边是一条蜿蜒的山道。“三百梯”并非刚好三百步石梯,“三”在这里是概数,主要是指这里的石梯级数众多、陡峭难登,险峻的地方坡度超过了45°。三百梯是川渝古道在歌乐山上的一段石板梯道,起于步云桥,止于同善桥,是历史上商旅行人往返于川渝两地的必经之地,据推算约有400年历史。

其他看点

飞越丛林

飞越丛林是一项在树木之间进行的探险活动,该活动将各种不同障碍对象设置在树与树之间,形成探险线路。参与者需要通过悬空桥、网桥、木板道、木桶、秋千、滑索等方式在树与树之间移动,用爬、滑、跨、跳等动作通过各个障碍点,最终到达终点。整个活动融合了探险、运动、娱乐等体验。

空中探险迷宫

空中探险迷宫位于飞越丛林游乐设施的南侧,该设施将空中栈道和森林攀爬结合在一起。栈道全长300米,设置有13个关卡,路径曲折。游客在栈道上行走和通过各个关卡的过程中可以欣赏林间景观。

仙女湖垂钓基地

仙女湖垂钓基地位于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中部,仙女湖水深7米,湖中有荷花鱼、鲢鱼、鲫鱼、草鱼等多种生态鱼类。最佳垂钓季节为春季、秋季。

开发与保护

开发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

1985年,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歌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办公室,开发修建烈歌路和上山梯道,推动歌乐山旅游开发。

1988年6月20日,林业部批准重庆市市建立歌乐山云顶寺森林公园。

1993年,歌乐山风景区建立建设管理办公室,同年建成观光索道,进一步完善景区交通设施。

2002年,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6年,歌乐山风景区保护开发办公室成立,制定《歌乐山风景名胜区条例》,确保良好的游览环境。

重庆市沙坪坝区区计划于2024年前,将歌乐山打造成重庆主城区第一个AAAAA级景区。

歌乐山烈士陵园

1955年,修建“11·27”死难烈士之墓和烈士纪念碑。

1963年,“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在“中美合作所”暨军统重庆集中营旧址建成开放。

1984年,邓小平题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园名,同年 5 月 14 日机构更名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

1986年,歌乐山烈士陵园大型纪念群雕在原“11·27”烈士纪念碑址上落成,邓颖超撰《烈士群雕铭》。

1993年增挂“重庆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名。

2003年12月歌乐山烈士陵园被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2007年与红岩革命纪念馆合并成立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保护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市沙坪坝区计划于2023年,歌乐山街道规划改造“歌乐山青草坡沙坪窑遗址”,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根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沙坪坝区计划:2021年至2025年,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资源,推进歌乐山保护提升规划编制工作。

歌乐山烈士陵园

1956年8月16日,“烈士公墓及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7月7日,“重庆市11·27烈士墓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重新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1日,“重庆11.27烈士墓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列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歌乐山烈士陵园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景区文物安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在各主要景点设置了消防、防雷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制定了《公共安全保障制度》《公共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可移动文物巡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条例与应急预案。

相关文化

文学作品

古代

古代诗人如白居易、李商隐韦庄方干曹唐唐彦谦、刘道开、王尔鉴、王梦庚等曾留下关于歌乐山的诗篇。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冰心老舍臧克家等作家在歌乐山留下了不少佳作。1941年春,冰心迁址到歌乐山林家庙5号,期间冰心以“男士”笔名在《星期评论》(重庆版)上发表《关于女人》散文系列十余篇,内容描写作者亲近的不同女性,展现出冰心散文风格的变化。作家老舍曾专程上歌乐山拜访冰心,并为此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1942年6月下旬,老舍把当时在冰心家作客的情景,写成七言律诗一首,与另外两段诗文一起,以《乡居杂记》为题,发表在1942年7月7日重庆《大公报》副刊“战线”第929号上。1943年,臧克家在歌乐山居住期间出版了新诗集《泥土的歌》,其中较为有名的诗作有《三代》。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以歌乐山为背景的重要长篇小说《红岩》。罗广斌杨益言根据歌乐山的历史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内容描写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中国国民党当局大力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战斗。该书首次出版于1961年,截止2022年已再版超过50次。

所获荣誉

1990年4月27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歌乐灵音(歌乐山风景名胜区)列入“新巴渝十二景”。

1997年4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沙坪坝歌乐山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1999年4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沙坪坝区歌乐山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2000年10月20日,经重庆市旅游局会同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园林局、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重庆市环保局、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共同评选,歌乐山烈士陵园获得“重庆市第二届十佳旅游景区”称号。

2002年11月,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3年3月,歌乐山烈士陵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3年,歌乐山森林公园被评为重庆市体育主题公园。

2005年,歌乐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十二个优秀体育公园

2008年,歌乐山森林公园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重庆十佳景区。

2022年1月,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