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隼雕 :鹰科雕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3-04-06 14:42

白腹雕(Aquila fasciata)是鹰科鵰属的鸟类,又叫白腹山雕。为大型福特猛禽,体长67.8~73厘米,体重1500~2525克。成鸟虹膜为淡褐色;喙为灰色,尖端黑色;蜡膜为黄色,趾为绿柠檬黄色,爪为黑色。雄鸟上体为黑褐色,头顶和后颈呈棕褐色;胸部色浅并具深色纵纹;尾为灰色,具有暗褐色波浪形横斑和黑褐色端斑。翼为灰褐色,飞羽内为白色,具淡黑色波浪形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褐色羽轴纹。雌鸟下体为纯白色,具有窄的暗褐色羽轴纹,其余形态特征和雄鸟相似。

白腹隼雕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广泛分布在非洲北部、欧亚大陆。白腹隼雕偏好栖息于开阔山区,有时也前往湖泊等湿地生境附近;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山地森林中的悬崖等地区;非繁殖期也会前往山脚平原、沼泽等地区。

2019年,白腹隼雕种群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白腹隼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形态特征

白腹隼雕为大型福特猛禽,体长67.8~73厘米,体重1500~2525克。白腹隼雕成鸟虹膜为淡褐色,幼鸟则为暗褐色;喙为灰色,嘴基蓝灰,尖端黑色;蜡膜为黄色,趾为绿柠檬黄色,爪为黑色。

白腹隼雕雄鸟上体为黑褐色,头顶和后颈呈棕褐色;前额至后枕每羽中央黑色,羽缘棕褐色,呈纵纹状;胸部色浅并具深色纵纹;羽基白色,尾上覆羽具有白色波浪形斑;尾为灰色,具有7道窄的暗褐色波浪形横斑和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翼为灰褐色,翼缘白色,具淡黑色波浪形横斑;翼尖深色,两翼和尾部具细小横斑;具有两翼宽、圆、短而尾较长的飞行剪影特征,翼下覆羽黑色,飞羽下面白色而具波浪形暗色横斑。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表面黑褐色,初级飞羽内基部具灰白色大理石状花纹,其底面呈黑白相间的带班,羽轴牙白色;次级飞羽为暗褐色,内翈有明显灰褐色云石状花纹。下体白色,沾有淡栗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越往尖端羽轴纹愈宽;尾下覆羽具淡褐色横斑,覆腿羽为淡褐色,具暗褐色横斑;跗被羽为褐色,基部白色。

白腹隼雕雌鸟下体为纯白色,具有窄的暗褐色羽轴纹,其余形态特征和雄鸟相似。

白腹隼雕幼鸟上体为淡褐色、栗色或棕色,具有非常窄细的羽轴纹,头部皮黄色并具深色纵纹,脸颊色暗;后翼缘黑色,大覆羽具深色横纹,翅下覆羽为棕色,具有少许黑色斑,飞羽皮黄色;下体黄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尾褐色,具暗褐色波浪形横斑。

白腹隼雕的一些常见测量数据见下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腹隼雕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广泛分布在非洲北部、欧亚大陆。白腹隼雕在全世界有两个亚种,其中白腹隼雕指名亚种(Aquila fasciata fasciata)具体分布在非洲西北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区域,亚洲中东地区、中部、南部以及中国南方地区;白腹隼雕小他亚种(Aquila fasciata renschi)只分布在小巽他群岛

中原地区分布

白腹隼雕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北京和河北省有罕见的记录。

栖息环境

白腹隼雕偏好栖息于开阔山区,有时也前往湖泊等湿地生境附近,栖息海拔在0~3750米,在非洲可以分布到3000米的高度,在亚洲可以达到3750米。它们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山地森林中的悬崖以及河谷岸边的岩石上,尤其是富有灌丛的荒山和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谷地带;非繁殖期也会沿着海岸、河谷进入到山脚平原、沼泽、半荒漠等地区。

白腹隼雕是一种不进行迁徙的留鸟,在中国为不常见的留鸟,在河北省和北京是罕见的迷鸟。

白腹隼雕主要以中小型的鸟类为食,如鸠鸽科(Columbidae)的鸟类,也会捕食如鼠类、兔类等小型哺乳动物、爬行纲(Reptilia)以及大型昆虫,极少数情况下会食用腐肉。

根据1985~2008年在西班牙观察统计的数据,白腹隼雕总体攻击成功率为28.2%,主要采取突袭的进攻方式。白腹隼雕的攻击成功率随着猎物群体规模的增加而下降。它们可能会利用地形,比如在植被茂密的地区发动突袭,潜在猎物还没发现它们的时候就已经被猎杀。

白腹隼雕飞行时两翅不断扇动,多在低空鼓翼飞翔,很少采取高空翱翔和滑翔等飞行方式。

白腹隼雕一般单独活动,幼鸟独立后会前往其他地区活动,比如在欧洲西部地区的幼鸟会前往未被其他白腹隼雕占领的地区,这些地方可能距离出生地有数百公里。

白腹隼雕不善于鸣叫,在繁殖季节之外基本上不发出声音,有时会发出“ceeah”样的尖厉叫声,也会发出如“kie,kie,kikiki”这样的吱吱声。

生长繁殖

白腹隼雕世代长度约为18年,有圈养个体的寿命最长达到20岁。白腹隼雕幼鸟死亡率高,第一年死亡率在部分地区超过50%。

白腹隼雕在各个地方的繁殖期不一样,在南亚次大陆的白腹隼雕繁殖期在11月到次年9月,主要在12月到次年5月;在中国分布的个体繁殖期为3~5月。白腹隼雕会选择将巢穴营在河谷岸边的悬崖上,树上较为少见,同时还会建造多个备用巢穴,以减少寄生昆虫对于繁殖的影响。巢穴的结构较庞大,通常有200厘米宽,100厘米深,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少许细枝。

白腹隼雕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每隔2~3天产1枚卵。卵的颜色一般为白色,缺少斑点,有的在钝端有少许黄褐色斑,形状为卵圆形。亲鸟轮流承担孵化的任务,主要由雌性孵化,亲鸟护巢性很强,孵化期为37~43天。

早成雏为晚成性,刚孵出的时候全身被有白色绒羽,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60~80天后羽翼丰满,然后离巢,雏鸟会在领地周围活动数月。雄鸟会将猎物带回巢穴,育雏主要为雌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根据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调查,白腹隼雕的全球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在2015年发布的数据,白腹隼雕在欧洲的繁殖对数量估计为1100~1200对,全球种群数量约为2.1万~2.4万只。

致危因素

猎物的减少、人类干扰和农业集约化等原因是威胁白腹隼雕种群数量重要的因素。幼鸟与电线的碰撞导致幼鸟触电死亡也是威胁白腹隼雕种群数量的因素。

保护级别

2019年,白腹隼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2月5日,白腹隼雕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1979年,白腹隼雕被列入《欧盟野鸟保护指令(The EU Birds Directive)》附录Ⅰ,在欧盟成员国中受到严格保护。1979年9月,白腹隼雕被列入《保护欧洲野生动物与自然栖息地公约(The Conservation of European Wildlife and Natural Habitats)》附录Ⅱ,属于受严格保护的动物物种。2020年,白腹隼雕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Ⅱ,属于需要国际合作保护的迁徙物种。

2023年2月,白腹隼雕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其国际贸易受到管理和控制,避免人类的利用威胁到它们或者相关物种的生存。

白腹隼雕在中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