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 :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

更新时间:2023-08-15 17:25

武训,1838年12月5日(清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出生,于1896年4月23日离世。中国近代著名平民教育家,群众办学的先驱者。山东省堂邑县(今属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家境贫苦。因家中行七,取名武七,后改名武训。

武训出生时,家境贫寒。七岁那年,父亲武宗禹去世,他从此跟随母亲开始了乞讨生涯。14岁后,武训多次到大户人家当佣工,因为不识字吃了很多亏,于是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21岁开始,武训开始到各地去行乞集资。光绪十三年(1887年),武训兴办了第一所义学,坐落在柳林镇东门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兴办的第三处也是最后一处义学,是坐落在临清御史巷的义垫。

清代著名平民教育家、慈善家。因家境贫苦,终身行乞办学,被誉为“千古奇丐”。武训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创立了三处义学,为无数穷家子弟提供免费教育,受到清廷嘉奖。他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4月23日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58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武家世代务农,武训出生时,家境已极为贫寒。武训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在他七岁那年,父亲武宗禹去世,他从此跟随母亲开始了乞讨生涯。在武训与母亲讨饭的同时,武训的两个哥哥武谦、武让则给当地富户打活,武母兼做零活,一家人以此艰难度日。在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丧失了的艰难生活中,幼年武训却对读书识字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

14岁后,武训多次到大户人家当佣工,经常受到欺侮。在一次因雇主赖账并将他毒打一顿后,他大病一场,在破庙里一连三天不食不语。这时武训领悟到,以往受尽欺辱,都是因为吃了不识字的亏。他又想,周围像他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如果不念书,穷人永远没有出路,于是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

21岁开始,武训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但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边乞边佣”。几年下来,这个苦并快乐着的乞丐,足迹所至,遍及山东省、河北、河南省江苏省等地。

武训每次讨得较好得衣物和饭食,就设法卖掉换钱。而自己则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只吃最粗劣的食物。他有时还像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等节目,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以取赏钱。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得别人的施舍。

兴办筹备

以兴办义学为唯一生存目的的武训,肩上背一个破布袋,手里拿一把破铜勺,嘴里念唱着自编的以兴义市学为内容的歌谣,终年走街串巷,讨饭、表演杂技讨钱、出卖力气打短工,为他梦想中的义学苦苦筹款。

武训为积攒义学筹款通过乞讨筹措积累资金。武训乞讨时,通过表演杂技节目,如全身倒立,“蝎子爬”(即倒竖起身子用手行走),甚至不惜自我作践,如吞砖头瓦片儿,活吃蛇和蝎子以招徕观众,更有甚者以吃屎喝尿讨得看客们的一点点施舍。其次是打短工,为提防雇主耍赖讨不到工钱,武训专寻能够当场付工钱的短工零活做,如挑担,拉车,推磨,拉饨等工事。武训在长年的“且佣且气”中积赞下一些钱之后,面对如何存放这笔钱的问题时,他决定用放账生息的存放方式,还可以用钱来生钱。随着钱越积赞越多,贷款生息也就成了武训义学款的另一重要来源。

武训放贷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把钱委托给士绅代为分放生息,这是主要的;二是把钱放给钱庄、铺户,或请他们转放,或直接生息;第三种是偶尔直接放钱给劳动人民。据《武训历史调查记》所说,武训放贷利率很高,大部分是三分利,曾有穷人由于还不起债,不得不把房屋抵押给武训的记载。武训自从将么讨的钱放账生息后,资金积累速度加快,据光绪十四年(1888) 《邑县知县郭春照初次请奖详文》记载,二十余年间,武训积累的办学资金,“按照市价合银已在二千两以上。”

兴建义学

武训从光绪五年(1879)就开始为置办义学校舍买房产,地址在馆陶县娄塔头,他希望请求该村士绅娄峻岭帮助把义学设在娄塔头,但娄峻岭不肯助成这桩好事。武训转而跪求堂邑县柳林士绅杨树坊,得到支持,杨为他“综理其事”。1880年,武训即在堂邑县大规模购置土地作为“学田”,央求杨树坊为他招仙租种,以地租收人作为义垫持续办学经费的来源。光绪十三年(1887),柳林镇郭芬捐地一亩八分七厘,坐落在柳林镇东门外,成为学武训第一所义学的校址。

武训一生参与修建义垫三处,就在筹建崇贤义垫的同时,他还捐助三百吊钱,参与了杨二庄僧人创办的义垫。武训兴办的第三处也是最后一处义学,是坐落在临清御史巷的义垫。兴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柳林和杨二庄两处义学建成后,于光绪十六年,武训就来到临清市,张道平的材料说,“临清书院训导王鼎和,招先生(武训)赴临清,垂询义学事,并力助先生劝募。”武训在临清办义垫,得到了当地土绅的极大赞助,他们态度积极,也肯在金钱上相助。临清御史巷义垫的筹建,有士绅们捐募给武训的几笔大宗银子相助。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临清御史巷义垫成立。建在乡下的崇贤义垫主要靠地租维持,为了维持临清义垫的开支,武训将艺募所得购置了铺房和少量田屋,义垫所需费用主要靠放账和出租铺房。

武训创办的这些学堂都是完全免费,他亲自跪请当地名儒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平日武训常来学堂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  

与武训同时代的山东巡抚张曜早年经历与武训相仿,也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后来发奋读书方成为封疆大吏。张曜听了武训的事迹后,特地下令免征义学学田的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  

人物逝世

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就这样,武训在众学童琅琅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8岁。

主要思想

武训建立学校的初衷是让更多的穷苦孩子能够读书识字。以教育兴国为主要思想。

主要成就

武训一生共创建三所学校,分别是1888年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次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庄创办义塾,1896年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

武训创办的这些学堂都是完全免费,与武训同时代的山东巡抚张曜听了武训的事迹后,特地下令免征义学学田的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

相关作品

武训给后世留下了三处义学,留下了教育兴国思想,留下了舍身办学的义学精神,也留下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兴学歌。《武训兴学歌》曲目有:《矢志义学》《沿街乞讨》《出卖苦力》《自惨自贱》《终成大业》等。

人物评价

武训还活着的时候,便已经得到了地方乃至朝廷的嘉奖,其名“训”字便是朝廷所赐,此外朝廷还令山东巡抚赐予武训“乐善好施”的牌匾以表示对他办学的赞誉。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并赐名武七为武训,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人物关系

武训早期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目不识丁,连名字都没有,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他的一生未娶妻生子。

后世纪念

他的生平成为文学素材,社会知名人士,利用题词、诗歌、散文、传记等多种题材对武训的义学精神进行歌颂,广为传扬。戊戌维新期间,梁启超作《武训先生传》,为发展民间普及教育摇旗呐喊。1937年春,天津市大公报》发表《武训先生画传》,曾先后再版六次。鲁西抗日根据地人民政府曾把堂邑镇改为武训县,把柳林镇改为武训镇。冀南行署把柳林武训小学扩建为武训师范学校。

1945年12月,陶行知等人在重庆发起爱国知识分子纪念武训诞辰107周年的活动。郭沫若、邓初民、柳亚子等著名爱国人士和群众1000多人参加了纪念会。《新华日报》为此发表了专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倡导“新武训运动”,而且于1946年在上海创办了武训学校。

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死后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建忠义专祠。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

武训祠和武训墓

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武训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训墓被“红卫兵”砸毁掘开,遗骨被抬尸游街,焚尸街头。后残骨被武庄武氏后人归葬武训祖。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相关书籍

武训画传合集》由孙之俊先生女儿孙燕华编,主要内容包括孙之俊先生1936年创作的《武训先生画传》和1950年创作的《武训画传》。均采用图画的形式介绍了乞丐武训的一生和创办教育的事迹以及其所反映的精神内涵。利于读者从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了解和认识武训其人其事。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1950年底,由昆仑影业公司拍摄的《武训传》该影片全部拍摄完成,并通过审查。1951年2月,昆仑影业公司新拍摄的影片《武训传》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公映,引发轰动。

人物事件

1951年,电影《武训传》错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破坏。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出为武训恢复名誉的决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