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陵 :宋哲宗赵煦之墓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6

永泰陵位于中国河南省巩义市芝田乡八陵村的村南,距离芝田镇八华里,东南距离永裕陵约400米。它是北宋第七位皇帝赵煦赵煦(1100年去世)的陵墓。宋陵建于元符三年(1100年),赵煦因病去世,停丧七个月后于八月下葬永泰陵。永泰陵被列为1963年6月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成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泰陵的祔葬有一座后陵,后陵尚存一段神墙,高达4米,是宋陵地面上唯一保存的神墙遗迹。陵墓的修建共动用士兵和工匠9,704人,招募民夫500人。永泰陵遗址的石雕以石象最具特色,形象逼真,鼻端还反卷一个甜瓜。此外,还有驯象小童、甪端、仪仗马和控马官、文臣、武将、客使者、镇陵将军等石雕。

历史沿革

永泰陵是赵煦赵熙墓,附葬刘后陵。埋葬哲宗赵煦时,路上因遇大雨,久久不停,而灵车深陷泥泽之中,送葬队伍只得露宿荒野数天之久。北宋亡国后,金兵进驻宋陵,为掠夺也为报复,他们对宋皇陵进行了毁灭性的盗掘。一时间狼烟四起,掘墓开棺,惨绝人寰。陵区内瞬间尸骨遍地,烟火弥漫,一片狼藉。偏居临安区南宋皇室听到祖坟被劫掠的消息,悲痛万分,赵构饬令河南省镇抚使翟兴父子及岳飞等大将军带兵赶往巩义市迎战金军。金军被驱赶出宋陵,南宋皇室派人修葺陵寝。但是宋军一撤,金兵又来,并进行更大的报复。三京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奉旨到巩县谒陵,他亲眼看到往昔威严肃穆的皇陵禁地,如今是乱草丛中野兽出没,狐鸣狼叫甚是凄凉。他沉痛地写道:“永昌陵以下皆惊犯,清泰陵至暴露,庭硕解衣覆之。”他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看到永泰陵哲宗的尸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方庭硕也只能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尸骨包裹起来。赵构听说后愤懑至极,不觉凄然泪下,但是又无可奈何。

修建历史

据有关史料记载,修建赵煦的永泰陵时,仅取石材一项就动用工匠4600人,石27600块。又动用士兵9744人、民夫500人,把这些石头从二三十公里之外、崇山峻岭之中的偃师粟子山(这儿的石头“岩棱温润,罕与为比”,虽日光长久照射也不容易风化)运到陵区。公元1100年,哲宗患病,“不数日死去”。农历二月初十,采石队伍集结后抵达工地。为了“七月而葬”,五月十一必须完成采石工作。工程大、工期紧,山陵使等官员督工急如星火。因为劳动条件差,又无饮用水,于是,在风餐露宿的工地上陆续病倒了1700多人,死者日日不断。这些死者多被弃尸于荒野乱石之中。据《采石场碑记》载:“居山土人皆云,至久积阴晦,常闻山中有若声役事之歌者,意其不幸横夭者,沉鬼未得解脱,逍遥而然乎。”修建永定陵时,雕刻侍从人物及象、马等动物的石头用了62块,门石用了14块,皇堂券石用了27377块。

《采石场碑记》记载说:“居山土人皆云,至久积阴晦,常闻山中有若声役之歌者,意其不幸横夭者,沉魂未得解脱逍遥而然乎?”由此可见,座座巍峨陵山,竟是穷人的座座灾难之山。

墓主生平

赵煦当上皇帝时,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由其祖母高滔滔垂帘处理政事。在近九年的时间里,国家大事全由高氏一手决断。赵煦只能在一旁“隅坐画诺”(根据高太后的指示,签书“可”或“不可”字样),后来他与大臣谈到垂帘时事情时,还颇有怨所地说:“当时朕坐在后面,个子又矮,朝里事情一无所见。只能看见坐在前面的太后的脊背和臀部”。直到1093年高太后病死,他才掌握了权力。在他当政的七年里,国是日非,党派之争把国家的政事闹得一团糟,朝堂上洛党、蜀党、朔党等党派互相攻讦,争斗不休。边陲上,与辽、西夏的战事又日益吃紧,面对纷纭的国事,赵煦束手无策,无力解决。“要做的事很多,却不见做出一件”,可见赵煦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北宋政权延续到这时,已经“政事日敝”,种下了宋亡的祸根。所以明、清时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评论哲宗朝政事说:“无穷之祸,自此贻之。”

参考资料

永泰陵.族谱网.2024-08-14

巩义北宋皇陵“八帝十陵”之永泰陵 .巩义发布.2024-08-14

北宋皇陵:永泰陵——宋哲宗赵煦.知乎.2024-08-14

历代明君集(两宋篇):三分之一帝王是明君,赵光义列入真不是洗.纯白记忆影业.2024-08-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