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廷珍 :清代官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22:10

汪廷珍(1757年-1827年),字玉,号瑟庵,出生于淮安府淮安区河下(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镇估衣街倪家巷),是清代时期的朝廷官员。

汪廷珍年幼时家境富裕,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12岁时,父亲去世,家道衰落,他与母亲程氏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顿;汪廷珍孤苦力学,师从任子田、李晴山,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汪廷珍高中榜眼,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入侍读学士;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违背爱新觉罗·弘历旨意,降为侍讲。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他进入上书房,协助修整起居注,大考,又升为侍讲学士,成为太子的属官,后督安徽学政江西省学政,被授礼部侍郎,任职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加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位;爱新觉罗·旻宁七年(1827年),汪廷珍去世。道光帝亲临祭奠,又命大阿哥赐奠,赐银千两来办理丧葬,赠予太子太师官职,赐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

汪廷珍的一生,始终谨守母教,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他为人端正,不附权贵,为官30余年,刚直不阿,始终权为民所用,惩恶反腐,深受百姓拥戴。并著有《仁宗实录》《实事求是斋集》等书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乾隆二十二年(1757),汪廷珍在淮安府淮安区河下(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镇估衣街倪家巷)出生。年幼时,汪廷珍的曾祖父汪尧仙是侨居淮安的徽州盐商,家境富裕使他幼年便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12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家道由此衰落。汪廷珍与母亲程氏相依为命,每遇荒年,母子二人甚至连粥都喝不上,生活十分困顿。程氏是个有骨气的人,虽然日子艰难,但从不让汪廷珍对外人提起,她告诫儿子,贫穷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到处对人诉说贫穷才是可耻的。母亲倔强的性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锤炼了汪廷珍的坚强意志。

仕途生涯

乾隆时期

汪廷珍孤苦力学,师从任子田、李晴山,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汪廷珍高中榜眼,被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被乾隆派遣到江苏省学政,到南京主持“录遗”考试,他书写一副对联,贴在贡院门外:“三年灯火,原期此日飞腾,倘存片念偏私,有如江水;五度秋风,曾记昔日辛苦,仍是一囊琴剑,重到钟山。”整个对联情真意切,显示出汪廷珍廉洁奉公的品格和关心后学,推己及人的长者风范;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汪廷珍官吏考核优等,升侍读学士;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违背乾隆帝旨意,降为侍讲。

嘉庆时期

嘉庆元年(1796年)元月,汪廷珍进入上书房,协助修整起居注,大考,又升职为侍讲学士,成为太子的属官,颇得仁宗的信任。后来因为母情病逝,回归故里服丧三年,期满后回归任原官职;嘉庆七年(1802年),督察安徽学政;任期满后,又督江西省学政,在安微学政之初,立《学约》五则以训士:“一曰辨涂,二曰端本,三曰敬业,四曰裁伪,五曰自立。”五则内容体现汪廷珍的教育思想,即十分注重引导士子明确读书作学问的目的性(即“辨涂”),特别强调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即“端本”),切实掌握实用之学,为义为人,不为利为己(即“敬业”)。在治学方法上,他反对沿袭前人的陈腔滥调(即“裁伪”),主张因时制宜,求真辨非,树立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为社会风气所左右。因此,他把自己的书室命名为“实事求是斋”。

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1811年),汪廷珍被授礼部侍郎,进入上书房教曼宁(后来的爱新觉罗·旻宁)学习;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成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任职左都御史,为上书房总师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升为礼部尚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嘉庆帝六十寿诞,在庆贺期间,适逢孝慈高皇后(努尔哈赤之妻)“冥寿”,由于部属未按皇家规矩请示服装色彩,以“率忽”之过降为侍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官复原职礼部尚书。

道光时期

汪廷珍任上书房师傅最久,对道光帝宜宗尽心启迪,在其登基后献策较多,担任过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汪廷珍主持会试,教习庶吉士这类官员;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宣宗文庙建成,汪廷珍亲自视察王子、贵族学堂;道光四年(1824年),编辑《仁宗实录》。同年南河高家堰溃决,奉命与尚书文孚前往勘察,查明缘由后将河督张文浩总督孙玉庭绳之以法,筹划修浚事宜,交河督执行;道光五年(1825年),汪廷珍回京后,升迁为协办大学土。并被赐允许在紫禁城骑马;道光六年(1826年),汪廷珍70寿辰,爱新觉罗·旻宁御书“耆宿承恩”匾、“福寿”字,赐如意。

道光七年(1827年),汪廷珍因病自请辞去官职,又被加冕太子太师衔、协办大学士、赐紫禁城骑马。由于他有病,道光命太医诊视并赏赐人参。七月,汪廷珍去世,享年71岁,道光帝亲临祭奠,又命大阿哥赐奠,赐银千两办理葬礼,赠予太子太师官职,赐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江苏省当地请立祠作为乡贤,道光帝特下诏批准。

人物评价

人品端正,学问渊博。(爱新觉罗·颙琰评)

人物成就

文以载道

汪廷珍坚持文以载道,引导学子改进文风。嘉庆七年(1802年),汪廷珍任侍讲学士提督安徽学政后,制定了《学约五则》:一是为辨清黑白。用“为人”还是“为己”将学术分开,有志之士要分辨清这“毫厘”及“千里”之间的差别。二是端正根本。学者要以天下事为份内事。三是去伪存真。他要求评论文章必须要真实。四是要有敬业精神。以剽窃抄袭为业的,不能称为做文章。五是要自立。他如同父兄般谆谆教诲,为学生求学、进取引导方向。他以诚为本,还刊刻印制了试卷汇编,取名《立诚篇》;校刊的文章集子往往以“诚”取名。此后,官至尚书、太子太保衔等,始终好文风当道,诚信教育人,为清廷改进文风、政风做出了积极贡献。

惩治贪官

汪廷珍坚持民生为本,服务百姓尽忠尽责。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1年),洪泽湖大堤高家堰决口,百姓损失惨重,同时运河淤高,船只难以通行。汪廷珍时任礼部尚书,朝廷考虑到他熟悉当地情况,于是派他回乡勘察。汪廷珍迅速回到淮安市,对河道治理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大小官吏沆一气,在赈灾过程中虚报户口、私吞银两,治河时依然偷工减料,甚至假报功劳求赏。经过充分调查,汪廷珍掌握了一些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立即上疏弹劾,不久这些人即被处理,一时间百姓拍手称快。

秉公执法

汪廷珍坚持秉公执法,惩恶扬善。他从政后,在朝中从来没攀附权贵,为官正气,同僚见到他无不肃然起敬。他始终认为,贪污、献媚、阿谀等恶习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平时生活朴俭,有的人把他比作汉朝的宰相公孙弘。他笑着说:“我不如公孙弘,但做人不能曲学阿世,而徒畏布被之讽乎。”上面要提拔他的部下,他却反对说:“此人华而不实,不能做高官。”后来果真被他言中,同事们都敬佩他精于鉴别,善于识人。在他去世后,嘉庆帝下谕旨称他为“人品端正,学问渊博”。

相关作品

道光四年(1824年),编辑《仁宗实录》;此外,汪廷珍生平为别人书刊序陂,与人唱和诗词较多,编成《实事求是斋集》;为著名医家吴鞠通著作有《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三三医书》等。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为民办事

汪廷珍为民办实事故事很多,其中“小萝卜干”的故事流传至今。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他回乡探亲,见山阳县赋税比邻县高出一倍,加之当年遭灾,民怨极深。看到此景,他眼噙泪水,跪在乡亲们面前说自己做官不作为,愧对父老乡亲,决心为民请命,减免赋税。他叫家人按淮安方式腌制好四坛小头萝卜干,带到京城进献给皇帝,告知这是家乡特产“山阳萝卜”。道光皇帝一番品尝,觉得嫩脆可口,但看到萝卜个头太小又觉得疑惑,就问汪廷珍:“爱卿,山阳萝卜咋就这么小?”汪廷珍乘机说:“因山阳遭受灾荒,今年收成差,蔬菜萝卜也长不大,而山阳赋税太大,高出邻县一倍之多。山阳百姓都盼望陛下,能否为他们减免赋税?”爱新觉罗·旻宁当即御笔一挥,批谕户部减免山阳一半赋税。

治学原则

汪廷珍博览群书,尤精于儒家经典,“十三经义疏皆能谙诵”,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实事求是斋”,他的文集叫《实事求是斋集》。“实事求是”是他所推崇的治学原则,也是当时考据学推崇的治学原则,所谓“实事”指的是古代文献,“求是”指的是恢复古代文献的本来面貌,把伪造的、后增的部分辨识出来,据原貌探求原意。汪廷珍认为,经史之学与其他文章可有大不同,“必有实证确凭,方可定前人未定之案,正前人未正之误”,最忌讳妄说空理,或者只有孤证就拼命往自己设定的方向解释,这都有悖于“好古阙疑”的先贤之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的就付之阙如。

相关传说

汪廷珍中举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乾隆五十四年,京城春闱开考,筹措盘缠后,汪廷珍择吉日赴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母子俩整夜辗转难眠,生怕哪里发生差池影响前程。第二天凌晨,收拾停当后,告别母亲,汪廷珍背着行囊出发。走出估衣街栅栏门,刚到石工头,一条白狗窜出,吓得汪廷珍避让不迭,双脚踏进阴沟,鞋子沾满黑淤泥。汪廷珍返身回家,心中不悦,想改日出行。汪母却笑容可掬:“恭喜我儿,未到京城便穿靴,大吉大利”擦拭干净后,汪廷珍又高兴地出门了。

过了石工头,快到乌沙河时,晨曦初露。远处传来阵阵号子声,那是脚夫从河北西里“淮北批验盐引所”车推、肩扛、担挑把盐斤往乌沙河船上装运。在河堤下,汪廷珍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个妇女在解手。进退两难,汪廷珍心想:今天晦气,还是改日出行吧。于是又怏怏转身回家。汪母知道原委后放声大笑道:“恭喜我儿,京师城门大开,迎接寒门学子,大吉大利”听了母亲的妙语,汪廷珍消除忌讳,再次转身。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次,程氏决定送儿一程,母子同行。到了“头桥”,只见前面一片素,一群穷人抬着棺材,正走向“慈善义葬坟地”。不等儿子开口,程氏指着棺材诙谐地说:“今天与棺(官)同行,我儿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

淮安市风景较好,母子兴高采烈,不觉到了清江大闸。这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二人精神为之一振,往北过了黄河就是“九省通衢”的王家营。一般情况下,赴京赶考的南方学子到清江浦臧家码头舍舟登陆后,再越过黄河到王家营改乘马车,上了通京大道1864里就抵达京师。说也奇怪,平日里黄河渡口是风高浪急,惊涛拍岸;今天却是风和日丽,波澜不惊。汪廷珍与母亲在渡口南岸依依惜别,互道珍重。在道上,汪廷珍饥餐渴饮,夜宿晓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春闱,汪廷珍蟾宫折桂;殿试,汪廷珍再接再厉,中一甲榜眼

后世纪念

长生祠联

杭州存有汪廷珍长生祠联,作者为李宗昉:“政并白、苏遗泽远;文成雅、颂继声难。”上联说汪廷珍的政绩堪与白居易、苏轼相比,给百姓留下长远的恩惠。下联说汪廷珍的文章是一本雅颂经典,后人想达到他的水平较难。

参考资料

“实事求是”汪廷珍.淮安政协文史网.2024-03-23

贤良之士汪廷珍.广东省纪委监委.2024-03-23

乾隆己酉科榜眼、道光帝师汪廷珍.文史淮安.2024-03-23

清政勤政的帝师汪廷珍.南通市纪委监委.2024-03-23

清政勤政的帝师汪廷珍.文史淮安.2024-03-23

帝师汪廷珍.淮安日报.2024-03-23

御先生汪廷珍的传说.人民网.2024-03-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