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 :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大众流行艺术

更新时间:2023-06-16 11:02

波普艺术(Pop Art)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新达达主义,是一种挑战传统、提倡大众文化和反映大众生活的艺术风格。波普艺术的发展历程漫长而多元化,波普艺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并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美国,20世纪70至90年代在欧美继续发展并传播到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知名的波普艺术家有罗伊·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等。

波普艺术源于对传统艺术的反抗,强调与时代同步的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波普艺术关注社会现实,以日常用品、消费品以及大众媒体的图像为创作元素,使用强烈的色彩和丝网印刷等重复、机械性的创作手法,反映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具有讽刺和诙谐感。

波普艺术是六十至七十年代最重要、最普及的现代艺术运动,总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波普艺术开创了全新的艺术主题和创作手法,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是最早的后现代艺术流派之一。影响范围包括平面设计、服装、建筑等领域。

名称由来

波普艺术一词的由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源于英国艺术家阿洛威(Lawrence Alloway),一些艺术史学家认为他在1958年的一篇名为《艺术与大众媒体》(The Arts and the Mass Media)的文章中正式命名了这一运动,但文章中使用的是“大众流行艺术”(质量 popular art)而非“波普艺术”(Pop Art)。英国波普艺术家Jhon McHale的儿子声称,波普艺术一词并非由阿洛威而是由其父亲在1954年首先提出。

一说该词源于英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在1957年和他的朋友,建筑师彼得·史密森和艾莉森·史密森夫妇(Peter and Alison Smithson)讨论“波普艺术”的信件中。汉密尔顿在信中将波普艺术的特点总结为:“普及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青的、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但早在1956年11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出版的《方舟》(Ark)杂志上,史密森夫妇发表的文章中就已经出现了”pop art”一词。

历史沿革

起源—英国独立小组

波普艺术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52年成立于英国当代艺术学院的一个自称“独立小组”(Independent Group)的社团中。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正处于战后的恢复时期,而那时的美国在英国人眼里似乎是拥有很多新鲜事物的理想国,独立小组的成员也从美国富裕世界的流行文化中看到了未来。“独立小组”的成员大都是刚离开院校的学生,这些年轻艺术家们定期举行研讨会,讨论大众文化在美术、表现对象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话题。他们抛弃传统的现代主义风格,开始创新和突破,渴望找到一个鲜明的视觉符号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不同。

“波普艺术”一词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第一次书面使用“波普艺术”术语的人是小组成员劳伦斯·阿洛威和史密森夫妇。之后小组成员理查德·汉密尔顿将自己的艺术形式定义为“波普”(Pop)。第一次在自己的艺术品中出现“POP”字样的是小组成员爱德华·鲍洛奇(Eduardo Paolozzi),他在1952年的一次研讨会上展示了以“达达主义”的蒙太奇为灵感创作的拼贴作品《我是富人的玩物》。

1956 年,独立团体在英国伦敦白教堂美术馆(White Chapel Gallery)举办了名为“这就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的展览,展览中汉密尔顿《到底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被视为是最早的波普艺术作品。作为标识性的第一件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后,伯特里克·考尔菲尔德和戴维·霍克尼等艺术家在此影响下把流行文化元素直接拼贴构成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举动使得波普艺术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得到迅速发展,此后波普艺术便开始在英美两国迅速发展起来。

繁盛期一美国新达达

波普艺术虽然诞生于英国,但是其真正的兴盛却是在美国,这基于英国波普的前期积淀与美国当时发达的商品社会与消费文化,也基于公众对于波普艺术的接纳,更基于美国波普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的反叛心理。美国的波普艺术是对达达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波普艺术家们喜欢通过废弃物重塑、照片拼贴等艺术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波普也经常被称为“新达达",既是对于达达主义的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

最初建立美国波普艺术语汇的三位重要艺术家是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与拉里·里弗斯(Larry Rivers)他们通过挪用现成品和大众文化媒介,如国旗、枪靶、数字、报纸、新闻图片等来创造艺术。

20世纪60年代初,大众传媒的空前繁荣使波普艺术在美国迎来了发展的高潮。1962年“波普艺术”一词在纽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波普艺术专题研讨会”上正式引入,这一时期代表艺术家有: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克拉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吉姆·戴恩(Jim Dine)、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等。这一时期的美国艺术家选取的题材更加具有典型性,波普艺术开始在艺术中占据主流地位。在大众消费下流行符号运用具有象征性,例如钱币、可口可乐、动漫、罐头、影视明星等,通过多元的创作形式、技术处理以及无限复制,简练明了,阐述了消费时代下艺术打破传统的转换,普遍的消费品价值在艺术的创作中得到了解放。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西方消费文化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波普艺术持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对波普艺术语言发展贡献较大的是辛迪·谢尔曼杰夫·昆斯。这一时期的波普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大众流行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借用涂鸦传媒形象、打造品牌、广告、消费语言等进行艺术创作。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凯斯·哈林 (Keith Haring)也被认为是一位开创性的波普艺术家,他的涂鸦壁画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前辈艺术家的突破,而他创作的二维的卡通形式也为街头艺术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后期发展—法国、日本和中国

波普艺术的主要诞生地和发展繁盛地是英国和美国,但是作为战后极具代表性的主流艺术形式之一,波普艺术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其中,波普艺术在欧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法国新现实主义与政治波普,这是波普后期发展的典型代表,在亚洲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典型代表形式则是日本的卡通波普与极具特色的中国波普艺术。

法国新现实主义

20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一种欧洲风格的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Nouveau Réalisme),由法国的美术评论家雷斯塔尼(Pireer Restany)、克莱因(Yves Klein)和克里斯多(Christo)等其他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团体,1960 年由雷斯塔尼和克莱因在米兰阿波利奈尔画廊举办的首次集体展览上创立。1960年4月,雷斯塔尼为该团体撰写了最初的宣言,题为 《新现实主义构成宣言》(Constitutive Declaration of New Realism),并在文中提出 "新现实主义是感知现实的新方式"。1960 年 10 月 27 日,包括克莱因和雷斯塔尼在内的九名艺术家在克莱因的工作室签署了这份联合宣言。他们反对将艺术(如各类抽象艺术)带进极端主观而与生活环境完全脱离,力主艺术必须回到实在的世界,应该去表现现代文明中的生活环境或生活行为,截取和挪用现实世界的图像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

日本波普

20世纪80年代波普主义开始在东方一些国家得到了传播。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日本逐渐成为亚洲波普艺术的中心。在日本波普艺术的整个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 ),他的创作以日本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流行文化为基础,深入文化内涵层面。并且因其独特的日本文化的根基,他的艺术作品在欧美这个艺术的中心区域迅速走红。村上隆用“超扁平”一词来定义他的艺术。他常常用可爱的流行文化元素,如微笑的花朵和头骨来创作作品,通常具有讽刺效果。在和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的合作中,他的花卉图案出现在奢侈手袋上。

奈良美智草间弥生也是重要的日本波普艺术家。奈良美智的创作元素及题材基本上以小女孩形象为主,单纯可爱又略带几分诡异的神情。他的艺术体现出对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借鉴与吸收,并基于日本特有的大众文化样式——漫画的创造,将这些元素彻底消化为自己特有的感性表现。草间弥生在艺术创作中使用大量的圆点,用无数的点来改变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

中国波普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文化艺术界也出现“85新潮”。1985年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来华是中国波普艺术的开端的标志,他通过使用现成品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给中国艺术家新的启示和影响。中国的前波普阶段的主要代表人为当时新潮美术的重要参与者,如吴山专/谷文达/徐冰等。1989年“现代艺术”展结束后直到1994年的“广州市双年展”期间,“政治波普"出现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艺术家把某些在中国能够普遍识别的政治形象符号化,以一种幽默调侃与荒诞的交流来表现形式与文化主题上的双重意义。此阶段的代表人物王广义、余友函、冯梦波、杨国辛等人。

新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波普已经转化为一种文化积淀,对于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与特殊的理论意义。美国波普艺术家杰夫·昆西与日本波普艺术家村上隆成为新波普的代表,他们的波普艺术作品与波普商业设计品使得波普艺术在今日的商业应用中更趋于成熟,同时亦印证了波普艺术的发展的活力。今天仍有许多波普艺术家活跃于创作领域,如波普艺术的先驱阿历克斯·卡茨、以极简主义创作闻名的英国艺术家朱利安·奥皮(Julian Opie)等。

艺术特点

创作主题

波普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在此之前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素材都是被西方艺术带上“禁”的枷锁,内容以神话宗教故事人物、市井生活和中产阶级生活场景为主,而波普艺术整体上倾向于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艺术素材和元素来源于生活,具有社会实用性,在波普设计产品上可以看到社会流行的缩影 ,比如电影 、明星、广告、食物等。艺术家们就地取材,将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现象转变为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容易得到受众的共鸣,同时波普艺术的到来使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实,艺术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可以创作的类型越来越多。

波普艺术往往将市侩贪婪本性延伸化,反映社会最底层丑陋媚俗的东西。波普艺术作品源于生活 ,并有相对应的含义,嘲讽和反讽反映社会的现象,通过作品讽刺社会,警醒众人,传递生活哲学的功能。如汤姆·韦塞尔曼的知名代表作《伟大的美国裸体》系列,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多以身材性感、具体面容被全部抹去的女性模特为主,人物轮廓仅仅用硬朗线条简单勾勒,擅长放大局部以少量有针对性的元素来体现女性特征,鲜红嘴唇是系列作品辨识度最高的元素之一。韦塞尔曼借助低俗的视觉冲击来讽刺那些迷失自我,被社会同化,行尸走肉且毫无个性的“工具人”。

创作风格

波普艺术作品的整体风格特征主要可以体现在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对比是指波普艺术作品用色上采用纯度较高的色彩搭配,而产生强烈对比的画面效果。波普艺术的色彩搭配上秉持着用色大胆,对比强烈的用色准则。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凯斯·哈林在他的涂鸦作品中就常将红、黄、蓝、绿等色直接平涂在画面当中,利用色彩之间的对比来凸显画面中的主角,以近乎饱和的色彩装点画面,用色彩表达情感。

创作方法

波普艺术明显摒弃原创性艺术创作的要求,将工业化气息的复制、重复作为主要创作手法。但波普艺术复制手法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对当时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从个体生产到批量生产的模式进行艺术手法的呈现,这其中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界的集大成者。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波普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

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是英国波普艺术家,被誉为“波普艺术之父"。他的创作涉及摄影、行为表演、工业设计和大众文化产品。

20世纪50年代,汉密尔顿开始运用流行文化中代表性的视觉符号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波普的开山之作《是什么使我们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便是挪用技术的典型代表,画面由不同图像拼贴而成。20世纪60年代,汉密尔顿活跃于英国艺术界,还涉及到娱乐领域,为当时风靡全球的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设计了《白色专辑》的封面与主题海报。

20世纪70年代起,他的风格从对照片的二次创作转向了艺术性更浓的版画,他以詹姆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为基础创作了一批作品,来表现文中有关诱惑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汉密尔顿开始关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与政治题材,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当属1986年他以“滚石乐队"成员因吸毒而被捕入狱的新闻图片为原型创作的系列波普作品。后期汉密尔顿更多涉及政治题材作品的创作,其政治题材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80年代末创作的作品《状态》。

该作品创作是1956年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纸上拼贴画,通过拼贴图像的方式营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生活客厅。一位健美身材的男士露出肌肉,她的妻子也裸露着身体,散落在他们身边的是一些时尚家庭用品:吸尘器、磁带放映机、台灯上的福特商标和电视机,大方的展示了舒适、带有科技感的美好消费体验,人们享受于这样的现代多彩生活。这幅画的创作代表着波普艺术在英国的兴起,也使波普艺术自然而然地区别于先前批判现实的艺术流派。

美国波普艺术之父:罗伯特·劳申伯格

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架起了抽象主义与波普艺术之间的桥梁,拥有“美国波普艺术之父”的美称。劳申伯格出生于得克萨斯州中产阶级家庭,1949年移居纽约,他深受约翰·凯奇禅宗思想的影响,其创作被誉为在艺术与生活的鸿沟中进行创作。他每天在曼哈顿下城捡拾别人丢弃的旧家具、纸皮箱、破雨伞、玻璃器皿、废铁等,并把捡回来的东西胶合在画面上,不加修饰地拼合起来,再施加颜色,并通过裁剪拼贴等不同的手法创造出艺术作品,这种艺术创作被他称之为“混合艺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混合艺术”作品是《土耳其宫女》。1962年约翰·肯尼迪遇刺案之后,劳森伯格开始更多的关注政治题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64年创作的《航线》。1964年劳森伯格学习了丝网印刷技术,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黑市》《峡谷》等。

美国波普艺术的集大成者: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捷克裔美国人,有“波普教皇”的美誉。沃霍尔创作领域涉及绘画、电影制作、流行音乐等。1928年,沃霍尔在匹兹堡出生,之后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艺术专业,并成为学校美术杂志《Cano》的美术主编,毕业后成为一名商业插画师。20世纪60年代初,基于之前广告艺术的经验,沃霍尔将关注的视角转移到人们熟悉的日用用品,并运用图像复制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代表作品有1962年用丙烯材料创作的《坎贝尔罐头》以及《210个可口可乐瓶》。20世纪60年代后期,安迪·沃霍尔开始将其创作的主题转向美国的电影明星与社会名人等,他的系列作品《玛丽莲·梦露》便是名人主题表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安迪·沃霍尔代表作品大都采用丝网印刷的手法,这样的创作方式也使得他的作品是可复制和可大量生产的。在创作手法上抛弃了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传统现代艺术的方法,直接挪用现成品并通过重复排列、或挪用等手法进行图像处理。

罗伊·利希滕斯坦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之一。1923年出生于纽约曼哈顿,1960年罗伊·里希滕斯坦开始借助报纸广告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

他的波普作品最直接的来源便是连环画与漫画,在创作手法上,利希滕斯坦喜欢用特制的打有整齐小孔的金属雕版,在画面上表现带有印刷网点的画面主体,再在画面上平涂上鲜艳的色彩,勾勒出华美的线条,最后再加上动漫中常见的对话气泡。代表作品《哇!》《沉溺的女孩儿》和《哭泣的女孩》等。

《哭泣的女孩》(1964)现藏于底特律艺术博物馆,从这幅画可以明显看出网点的运用,有着工业制品的观感效果。“剪切、裁剪、多次重制,就是为了让画面更加统一均匀,消除任何人工痕迹,就像冰冷无情的工业图像,弱化的轮廓、简单的形状、既没厚度也没透明感的色彩。”

政治波普的创始人:艾豪(Erró)

艾豪(笔名)原名古德门德 ·古德门德森(Gudmundur Gudmundsson),是世界政治波普的创始人,也是后现代政治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1932年,艾豪出生于冰岛的欧拉弗斯威克,曾在佛罗伦萨的学院学习镶嵌工艺。他曾多次旅行到苏联美国,还几次访问泰国远东。他的绘画结合了戏剧和图式的政治宣言因素。艾豪有自己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思想体系,他的创作方式主要是将中国红色岁月的革命图片与世界各地具有政治象征的人物、建筑与世界名画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希望通过这种打乱之后的重组来表达自己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向往,以及他个人对于历史、政治、文化的敏感反应与个人立场。代表作品有《毛和他的妻子》和《少女与斯大林》等。

中国波普代表:王广义

王广义是中国波普艺术潮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毛泽东AC》是中国最早公开展出的波普艺术作品之一,在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上展出。此后王广义继续创作了一系列政治波普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大批判》系列画,画中将文革符号与改革开放后的商业符号并置,引发观众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该系列作品受到批评界广泛仍可。王广义活跃于媒体,在90年代初一度成为广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他通过媒体向大众传达自己的艺术主张,反对个人化的“纯粹”的艺术,主张艺术关注生活和人们的共同体验。

日本波普代表:村上隆

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是日本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以日本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流行文化为基础,深入文化内涵层面。村上隆总是围绕自己喜欢使用的主题进行重复创作,曾经创作出一个卡通形象,命名为“DOB 先生”。村上隆一直很推崇美国的迪士尼文化,将之誉为“真正的艺术”。除了从事艺术创作之外,他还经常策划展览,同时还涉猎时尚界,他曾为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路易斯·威登(LV)设计Monogram花纹、Epi水波纹和Dampier棋盘格纹,其中 Monogram花纹等经典设计一直沿用至今。2000年,村上隆与LV合作了“小花”“蘑菇”“樱桃”系列。2003春夏,他的“熊猫”“樱花”登上了LV最经典的皮包上。2000年,他的“眼睛”系列作品被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运用于他的个人服装品牌的新品展出中。

日本新波普艺术代表: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日本艺术家,当代波普艺术的代表。波点是草间弥生的代表性艺术风格元素,其作品对波普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不局限于二维空间,还开创了软雕塑的创作题材,进一步增强视觉冲击力,更加注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代表作品有《无限镜屋》《南瓜》等。

价值与影响

价值

波普艺术是反理性、反传统、反艺术的,它试图抹去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波普艺术并不单单指一种艺术风格,严格来讲是一次在西方现代美术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艺术革命运动。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风格产生极大改变的背后,是对艺术的看法以及观念的颠覆。波普艺术家宣称:“什么都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由此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肯定消费文明,通过商业传播途径降低了人们欣赏艺术的门槛,使得民众从中切身体会到都市艺术的包裹感。波普艺术家们以其创作的作品有力地证明了艺术来源生活;欣赏艺术没有特定的门槛。

波普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达、社会文化的改变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挑战。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后,波普艺术持续向世界展示着流行文化的力量。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认为:“艺术品曾多次地反映流行时尚的优雅和精巧——不论是林堡弟兄《时祷书》中欢庆五月到来的华丽仕女,还是安托万·华托的罗可可式的梦境世界。但是我们观赏这些作品也一定不要忘记,它们反映的时尚多么迅速地成了明日黄花,而作品本身的魅力至今依然。像杨·艾克笔下穿着时髦的阿尔诺菲尼夫妇,在迭戈·委拉斯克斯所画的西班牙宫廷会被视为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委拉斯克斯的紧身饰花的公主又可能被乔舒亚·雷诺兹爵士画中的儿童无情地嘲弄。”波普艺术也是一样,曾经风靡一时的形象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复古的“时髦”,却无法改变波普艺术的内涵,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同时,模糊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让人人都能欣赏艺术,甚至参与进艺术。

影响

波普艺术是一场影响广泛的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服装、建筑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波普艺术的影响。

今天,波普艺术广泛应用于视觉传达领域中,例如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动漫设计等。通过应用波普艺术中图像叙事风格、拼贴重组等创作手法,使视觉表现的可能性得到了拓宽的同时又兼收并蓄传统与现代。

波普艺术对讽刺的运用,推动了社会批判作品的发展。2008 年,艺术家谢泼德·费瑞(Shepard Fairey)的巴拉克·奥巴马(Barak Obama)肖像为当年的总统竞选活动打上了自己的印记。费瑞以波普艺术美学为载体,游走于艺术、宣传和广告之间。奥巴马竞选团队认可了这幅作品,使其成为 2008 年大选的象征。

除了在政治上留下印记,波普艺术还塑造了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和标识,如苹果公司简约的logo、谷歌主页中鲜明的色彩设计,都显示出波普艺术对我们视觉文化的影响,我们至今还生活于波普艺术之中。

波普艺术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得到了新的应用。代表人物有玛丽·昆特和薇薇安·维斯特伍德,她们是英国波普风格服装设计的大师。玛丽·昆特发明的迷你裙迈出了现代服装时尚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一步,薇薇安·维斯特伍德被誉为时装界的“朋克之母”,对英国朋克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在家具设计上出现了波普风格,特点是色彩绚丽,造型简单,价格低廉,并以玩世不恭的新的设计观念,高度娱乐、戏谑、玩笑的方法,达到与正统设计完全不同的效果,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英国波普家具设计的推广和发展,主要是由家具零售店哈比塔特(Habitat)实现的。相关代表人物有设计可循环利用的“圆点椅”的彼得·穆多什、英国波普运动时期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罗杰·狄恩(Roger Dean)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