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侧褶蛙 :蛙科侧褶蛙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3-09-26 16:42

湖北侧褶蛙(学名:Pelophylax hubeiensis)为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北利川。湖北侧褶蛙具有较大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变异。

形态特征

成体

雄蛙体长43毫米左右,当体长32毫米时第一指婚垫明显;雌蛙体长5毫米左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钝尖,吻棱略显;颊部向外倾斜,鼻眼间有一深的凹陷,鼻孔位于吻端至眼之间;眼间距窄,小于鼻间距或上眼睑宽;鼓膜大而明显,雄蛙鼓膜略大于眼径,其前缘紧接眼后角下方,雌蛙鼓膜略小,距眼后角1毫米左右;犁骨齿两小圆,间距宽;舌长犁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较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较细,指端钝尖,指长顺序3、1、4、2,指侧缘膜窄;关节下瘤小而明显;掌突不显或略显。后肢较粗短,前伸贴体时胫附关节仅达鼓膜或略后,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趾端钝尖;趾间几乎满蹼,外侧间蹼达疏基部,第五趾外侧缘膜窄;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蹠突甚发达成刃状,略短于第一趾,外蹠突甚小。

背面及体侧皮肤光滑或有小疣粒,雄蛙有极细小的白痣粒;背侧褶较宽厚,从眼后直达胯部,鼓膜上方的较窄,部分个体的后段不连续,最宽处与上眼睑几乎相等;褶不显,外附褶较明显,胫部有纵行细肤褶,肛部及股后部有疣粒或小白疣。腹面皮肤光滑,肛、股腹面具扁平疣

生活时体背面颜色变异较大,一般多以浅棕色为主,混杂绿碎班;头侧及体侧多为绿色,杂以浅棕色斑,有的个体在体背面还有棕黑色斑点;背侧褶浅棕黄色;多数个体体背面后部及四肢背面多为棕黄色,间以绿色点状斑,有的前肢有1-2条绿色横纹,后肢各部多有2-3条绿色横纹;股后正中有1条深黄色纵纹,其上方为浅棕色,其下有1条与之平行的酱色宽纵纹。腹面鲜黄色,股腹面有褐色斑。液浸标本体背面棕褐色,背侧褶深棕色,有的背面斑点及横纹仍然清晰;胸腹部黄色,四肢腹面肉色。

第二性征

雄蛙体略小;鼓膜大;第一指有灰色婚垫;无声囊;有雄性线。

蝌蚪

蝌蚪头体较窄长;尾肌弱,尾鳍发达,末段细尖。生活时体尾黄绿色,体背及尾部满布深棕色花斑;尾肌两侧正中多有一浅色细纵纹,从尾基部达尾后部逐渐消失;在尾基部细纵纹的上、下方各有一条宽短浅色纵纹;腹面浅黄色。当后肢芽3.7毫米至附足长6.3毫米时,全长平均46毫米,头体长16毫米,尾长30毫米,尾长为头体长183%左右。头部较体略窄,吻端圆,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位于头两极侧;出水孔位于体左侧,无游离管。口小,口角及下唇具乳突,下唇的呈参差排列,口角处有副突;内外排下唇齿几等长,内排左右齿列间距较宽;角质颌细弱。

卵径1.4毫米左右,连同卵胶膜直径3-3.4毫米,动物极棕褐色,植物极乳黄色。

分布范围

湖北侧褶蛙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河南省(浙川、始固、桐柏县、商城)、湖北(利川市宜昌市黄陂区武汉市、梁子湖)、安徽省霍山县六安市蚌埠市金寨县)、湖南省长沙市、衡山、宜章县浏阳市宁乡市、岳阳、湘阴、大庸、陵、平江、安乡)、重庆(郊区北部、北、涪陵)、江西(庐山)。

生活习性

湖北侧褶蛙一般生活在海拔60-1070米的农田区,多集中在长有水草或藕叶的池塘内以及附近的稻田中。白天常匐匍于藕叶上或浮于水草之间。夜间常到岸上捕食,食物以昆虫为主,也捕食腹足纲蜘蛛目、小鱼等多种小动物。湖北侧褶蛙能发出“吱(zhī)”短促的叫声,音小而尖。

繁殖方式

湖北侧褶蛙的繁殖期可能在4月下旬至7月,雌蛙怀卵1022粒左右,卵分散产在水草茎叶间。蝌蚪在静水塘内,多栖于水塘底部水草间。从解剖观察体内卵的发育情况,此蛙每年很可能产卵1-2次。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纲)——无危(LC)。

用途

湖北侧褶蛙能大量捕食蝗虫、负子虫、步行虫豉甲科金花虫天牛瓢虫、瓢虫、螟虫、蚊、蝇、虻、姬蜂、蚂蚁、昆虫幼虫、锥实螺、蜘蛛倍足纲蚰蜒豆娘、蜻蜒幼虫、小鱼等多种动物,但以害虫为主,对农作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该蛙可作为教学和科研中的实验动物。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