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勉 :潘君勉

更新时间:2024-09-20 23:27

潘君勉(1882—1968),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人,客家人,已故爱国民主人士、华侨实业家、旅港嘉属商会首届会长。潘君勉同情和支持革命,曾先后捐资支持孙中山、叶剑英等人的革命活动。他在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参与社会公益。1968年,潘君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病逝,终年87岁。

人物经历

1882年潘君勉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少年时期在乡求学,16岁到广州市谋生。1908年,26岁的潘君励在堂叔办的香港“万通安记”商号任司理,自创“南通市”公司,致力于旅游业和商业,大力协助嘉应地区的青年到印度尼西亚经商谋生。后又与堂兄潘植我在日本神户创办“得人和”商号任副经理,将神户、大阪等地的商品,直接运往南洋各埠销售。在此期间,他在日本结识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以积极方式支持孙中山发动的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派遣干部回国组织中华革命军进行军事讨袁,另派遣干部在海外为讨袁筹集军饷。潘君勉多次捐款给予支持,受到孙中山的赞誉,特书“博爱”两字相赠。

1916年,潘君勉团结旅港嘉应商界同乡倡议成立“旅港嘉属商会”,被选为首届会长。1938年,又与同乡丘公冶姓、林球等人发起组织“南洋输出入商会”,任首届副理事长。30年代其堂侄潘植我在日本神户创办“得人和”商号,他出任该商号副经理。40年代初,为进一步扩展贸易,他先后在日本神户开设“东明公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海市及家乡南口开设“南通公司”,在九龙开设“南洋织造厂”,将各地货物运往印度尼西亚等地销售。

潘君勉一向同情和支持革命。早在辛亥革命期间,他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捐款支持同盟会,孙中山题写“博爱”两字的横幅作纪念。1927年12月,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叶剑英避居香港,住在李运金家中,潘君勉经常去探望,并向叶剑英提供生活费。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叶剑英任八路军汉口办事处主任,潘君勉不仅捐款在港购买西药和医疗器械运往抗日前线,还常关照叶剑英在港的家属生活。1938年,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因遭中国国民党通缉避居香港特别行政区,潘君勉不怕牵连,与爱国民主人士李伯球、张文、丘哲等人时有交往,并提供经济援助。1946年李伯球等人在香港主办《人民报》,潘君勉亦捐款支持。

潘君勉还热心公益事业,曾主动把元朗坳头之地产捐赠给九龙博爱医院兴建大楼;1944年与温克威、陈柏麟等人倡办梅县县立第二中学(即今梅州市梅县区南口中学前身);捐款资助家乡毅成学校和安仁中学兴建校舍;1950年南口中学筹募建校经费时,他带头捐献并发动旅港嘉属商会成员资助。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潘君勉在追求商业进取的同时,还捐款资助创办进步报刊。他先后在日本神户、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海市及家乡南口开设了多家公司及工厂,经营与印度尼西亚有关的工商业务。

1968年,潘君勉在香港病逝,终年87岁。

相关事件

潘君勉是孟子古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典范,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捆绑得很紧密的商人之一。在日本结识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之后,潘君勉出钱出力辅助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在海外为讨袁筹集军饷。孙中山先生途经香港时曾做客潘君勉家,并亲书“博爱”两字相赠,这件墨宝现在已转赠“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潘君勉还热心扶持家乡青年赴印度尼西亚谋生,慷慨解囊资助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穷学生,受益者包括郭沫若、李伯球等。同是客家乡亲的郭沫若也曾在1939年入住该屋。为表示谢意,郭沫若把一幅自画的《梅花》相赠。抗战期间,同乡叶剑英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工作及就医,也曾住荫华庐。潘君勉在叶剑英的启发下,除了串联香港商界捐献巨款支持抗战,还通过叶的关系将其两名侄儿送到八路军的抗日前线。

个人生活

父亲是潘荫华,孙子是潘绍枢,侄儿是潘炳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