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溪 :熟溪

更新时间:2023-09-25 12:44

熟溪发源于县的西南部,她一路欢歌,由西南向东北,最后汇入武义江。熟溪于地理而言,是一条万年流淌的河流;于我们而言,则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象征。如果说巍巍壶山是我们的父亲,千百年来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成长;那么悠悠熟溪便是我们的母亲,千百年来用汩汩的乳汁哺育着我们。

简介

熟溪是穿武义县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唐朝武义县建县时,原名武阳川。后因这一条母亲河,对于武义的子民来说,实属至关重要,相传只要河中有水,两岸稻谷皆熟,故而改名为熟溪。熟溪本身就很美,更因在熟溪上建有古桥,景色就越加增光添彩,八百年来,倍受游人青睐。

熟溪古桥

熟溪古桥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万历四年(1576),加了桥屋,成了风雨廊桥。桥长140米,宽4.8米,有桥屋49间,两侧间隔设置条凳,供游人休息用。条凳把廊桥分成三道,古时两旁走行人,中间通车马,现只允许行人通行观赏。桥身两旁设有独具江南特色的木栏杆,安全美观,依栏远眺,可尽览小城的美景。“百尺长虹锁碧流,芦汀荻浦净寒秋……遥见船从桥下过,恍疑人向镜中游。”这是古人徐俟召写的《咏熟溪桥》中的句子。自熟溪桥建成至今,文人学士写下的诗文颇多,其中,民国诗人何葆仁还写下了《游熟溪桥》的一部长诗。

桥中段,桥面加宽,建有双层楼阁,屋顶重檐,屋角飞翘,取名为岁丰阁。“岁丰阁”匾额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泰顺廊桥上还有许许多多书法名家留下的宝贵匾额和楹联。

历史

熟溪,旧名武阳川。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始改名为熟溪,取“溪有水,则岁熟”之意。古代的熟溪(武阳川)是怎样的风貌呢?十分幸运,唐朝大诗人孟浩然为我们留下了《宿武阳川》这一武川大地的千古绝唱:

川暗夕阳近,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自空虚。

就枕灭明烛,叩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

自然,熟溪有功也有过。从源头开始直至熟溪注入武义江,我们会不时发现在熟溪旁守望着的湖北禹王庙。它告诉我们,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曾坚持不懈地改造熟溪,变害为利。

现在,熟溪的洪涝灾害已随着北流市的河水永远成为历史。

千百年来,我们已在熟溪的上、中、下游,修建了一座座规模宏伟的桥梁:从上游的古栏桥,到中下游的万名桥、奶婆桥,无不显现着先人的智慧和慈怀;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连接县城南北的熟溪桥,她已成为武川大地的一种象征。

建国以来,我们已在熟溪流域兴建了数百个山塘、水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我县第一大水库——源口水库,蓄水容量达4043.1万立方米。熟溪的干流、支流把源口水库、龙潭水库、双源口水库、上四保水库、溪里水库等数百个山塘、水库串联了起来,犹如长藤结瓜,很好地发挥了蓄水灌溉的作用。

建国以来,沿着熟溪的干流和支流,我们已经筑起了坚固的防洪大坝。尤其是熟溪县城段,自2000年以来,已投资2000余万元,建起了长达4.42公里、防洪标准50年一遇的防洪大堤。母亲河灾害的一面永远过去了。

熟溪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流淌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她是那么苍老,又是那么年轻;她是那么博大,又是那么清秀;她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但愿在今后的岁月里,熟溪带给我们的再也不会是灾难,而永远是温暖,永远是希望!

熟溪介绍

熟溪的源头位于桃溪镇海拔1000多米的大岗山东北坡。她由西南到东北,贯穿武川县大地的中部腹地;熟溪的长度是45公里,流域面积352.5平方公里,差不多占了全县面积的1/4,是我县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熟溪的干流从大岗山东北坡出发,流经桃溪、白姆、王宅、大田县、熟溪、壶山、白洋一共7个乡镇、街道,最后注入武义江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熟溪的支流众多,特别是乌溪、双港溪、双坑溪三大支流,流域面积占了熟溪流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众多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桃溪、白姆、王宅、俞源、大田、熟溪、壶山、白洋镇一共8个乡镇、街道的大地上,构成了庞大的熟溪水系。

叫法

自古以来,熟溪有过多种称呼。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

从源头至王宅镇李兰桥,称为麻阳港。麻阳港全长27.6公里,河道平均宽69米,河床弯曲,岩石裸露。

从麻阳港与支流乌溪汇合处的王宅镇李兰桥至白洋街道丁前村河水汇入武义江处,称为熟溪。熟溪全长17.4公里,河床平均宽度100米,河床平缓,多卵石夹砂。

三段

其实从地势来看,熟溪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上游:从源头至源口水库。河水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间流淌。

中游:从源口水库到王宅镇李兰桥。河水在海拔100—300米的丘陵间流淌。

下游:从李兰桥至白洋街道丁前村。河水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间流淌。

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熟溪从海拔1000多米的大岗山东北坡起跳,第一步落在源口水库,第二步落在王宅镇李兰桥,第三步便在白洋街道丁前村。整个熟溪河道呈阶梯状下降趋势。

熟溪的上游,风景优美。源头一段十余华里,是我县现存最原始、最野性、最自然的几条河流之一。河水从高山涌出,常年不涸,后从30多米高的绝壁上垂直跃下,形成一道极为壮观的源头瀑布风景。瀑布以下十余里,河床坡度从60°逐渐降为30°。河床里巨石罗列,两岸植被茂密,有移步换景之妙。从桃溪镇大河源村至白姆乡白果树脚一段十余华里,景色尤为美丽。我们沿溪步行时是清明节前夕,万物复苏,但熟溪仍属枯水季节。一路行来,但见“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一千四百多年前南梁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富春江美景的这段千古名句,只消改动几个字,便可视作今日熟溪上游的景色描绘了。在这样的美景里步行,还会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的那样:“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令人流连忘返了。待到日后石水库建成,高峡出平湖,熟溪上游的美景又当是另外一番景致了。

熟溪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而多集中在麻阳港一带,尤其是上游地段。熟溪的水能蕴藏量达34500千瓦,目前已开发成功14698千瓦。仅在麻阳港上已建有12个电站,装机容量达10756千瓦,做到了一水多用,一库多利,一座建成,多站受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成为全国百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我们的母亲河——熟溪居功至伟。

熟溪的中游是最令人伤感的一段。源口水库建成后,除了引渠灌溉我县6.2万亩优质粮田外,现在又向县城等地近20万人供应饮用水,致使源口水库大坝至王宅镇李兰桥一段无水可流,河床裸露,杂草丛生。我们的母亲河瘦骨嶙峋,有河无水。这是一段被我们吸光了血液的熟溪。虽说母亲河无怨无悔,但作为她哺育的子女,我们有义务为恢复母亲河这一带的容颜做点什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做点什么!

熟溪的下游,由于有乌溪、双港溪、双坑溪等重要支流的一路汇入,水量增大,河面宽阔,兼之两岸植被良好,既可见到野鸭戏水、白鹭飞翔,也可见到渔翁坐在橡皮筏上捕鱼,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更是随处可见。其情其景,恍似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孟浩然笔下的武阳川上。

熟溪的上游,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森林。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我县又在熟溪上游地带培育了面积广大的生态公益林。如果我们大家都能珍惜大自然的这个布局,并且不断地培育林木,那么,熟溪之水就会千秋万代清清地流淌。

熟溪流域还是我县文明的发祥地。上世纪70年代修建源口水库取土时,曾发掘出大量文物。熟溪流域居住着10.8万勤劳勇敢的我县各族人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熟溪两岸休养生息,艰难创业,把熟溪流域变成了肥美富庶的鱼米之乡。

熟溪流域拥有8.25万亩耕地,占我县耕地面积的30.6%,是我县重要的粮食产地,粮食产量占全县的1/3以上。

随着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工业布局已从熟溪下游推进到熟溪中游,这为我县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旅游资源

熟溪流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潭——大莱口风景区,江南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大红岩、刘秀垄、清风寨景区,有最新版《射雕英雄传》的拍摄地寿仙谷景区;当然,最著名的,当属熟溪支流乌溪流域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太极星象村,有“江南华清池”之称的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也坐落在熟溪支流双坑溪流域。熟溪——我们的母亲河,像一支如巨笔,正书写着我县“旅游富县”的奇迹。

千百年来,熟溪,我们的母亲河,不知为我们带来了多少的福利。如果借用一句老话,我们可以这样说:熟溪真是功德无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