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埃里希·弗罗姆创作心理学著作

更新时间:2024-09-21 02:48

《爱的艺术》是由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于1956年首次出版。该书主要内容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作者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书中讲述了爱的理论、爱的对象、爱的实践等内容。该书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之一,是弗罗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书中金句:“孤独的感觉是所有焦躁的根源。”

作品简介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艾瑞克·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罗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该书中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炼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20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地方。艾瑞克·弗洛姆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次大战时,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因此他对于西方社会的现状几乎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弗洛姆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许许多多的精华的东西。在他看来,他所处的时代(亦即资本主义时代)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的现象值得批判,要批判就得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入手,《爱的艺术》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会心理所写。

1930年,艾瑞克·弗洛姆霍克海默招募到法兰克福学派,并在其早期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然而,由于与霍克海默和狄奥多·阿多诺的关系发生“激烈而尖锐的”恶化,他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离开了该学派。1956年,《爱的艺术》出版的那一年,弗罗姆与同样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关系也恶化了。这两人的不同政见导致了一场辩论,尽管后来的学者认为马尔库塞的论点比弗罗姆的论点更薄弱,但马尔库塞的论点在他们的一生中获得了更好的反响,并且弗罗姆在左派圈子里的声誉受到了永久性的损害。

作品思想

《爱的艺术》一书的贡献无疑是纠正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错误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爱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冲动,也不再过于褊狭地指向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爱。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艾瑞克·弗洛姆还谈了许多爱情的错误形式并在书的最后一章详细阐释了爱的实践,纪律、集中、耐心、兴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恋、积极活动分别是必要条件和特殊条件。其实,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获取爱情能力的条件,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理性生活的条件,不论一个人是不是打算去爱别人,只有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并有着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需要去获得这些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收获快乐和对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个庸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该书指出“爱”是可以通过耐心学习而得来的一门艺术,类似于对艺术的感受力,爱情、母子之爱、朋友之爱,都是走向完善价格、丰富灵魂的人生实践。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思考与回答。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全书旨在告诉人类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关于爱的企图和想法都会失败。而爱首先是给予,是爱他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永远不会得到爱的满足。

作品影响

《爱的艺术》于195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即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版又由英国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1962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随后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2年分别重版重印。截至2015年,《爱的艺术》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

作者简介

艾瑞克·弗洛姆(1900年—1980年),20世纪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迁居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和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迁往瑞士,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写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占有还是生存》《自为的人》等。

书籍结构与内容补充

《爱的艺术》分为四章和一篇序言;章节标题分别为:I. 爱是一门艺术吗?II. 爱的理论,III. 当代西方社会中的爱及其解体,以及 IV. 爱的实践。内文开头包括一篇由帕拉采尔苏斯撰写的关于爱与知识关系的名言。

在序言中,艾瑞克·弗洛姆指出,这本书并不是提供如何学习他所说的“爱的艺术”的指导,而是论证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艺术实践。如果没有将整个个性投入到学习和实践爱中,任何试图去爱他人的努力都注定会失败。他指出,“没有爱的能力,没有真正的谦卑、勇气、信仰和纪律,就无法获得个体之爱.”他还指出,他在《爱的艺术》中表达的想法与他在《逃避自由》《为自己而生》和《健全社会》中概述的想法类似。

在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中,弗罗姆批评了西方社会对爱的态度。他认为,尽管人们认为爱很重要,但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去学习爱,这是错误的。艾瑞克·弗洛姆认为,造成这种态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多数人“将爱情问题主要视为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爱的问题,或自己的爱他人的能力的问题”。结果,人们开始专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有吸引力,而不是如何去爱他人。他还指出,人们认为“爱情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一种技能,导致了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类的爱情关系类似于一个劳动力市场,人们寻求一个浪漫伴侣的“便宜货”:社会价值高、同样渴望他们的人,作为他们自己“交换价值”的有限性的补偿。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