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 :一种内外生殖器官提前发育及第二性征提前呈现的内分泌疾病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3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小儿科内分泌疾病。调查资料显示,青春发育年龄在20世纪呈现不断提前的趋势。性早熟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具有男女差异,以女孩多见,男女约1∶(4~5)。

性早熟的病因主要有遗传、下丘脑错构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肝细胞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误服避孕药、McCune-Albright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等。除此外,暴露于危险因素中也会导致性早熟,包括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环境雌激素污染、心理和社会因素、饮食与营养因素、光污染因素等。这些因素均可通过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甚至通过对基因的影响而导致性早熟的发生。性早熟主要通过GnRH激发试验来确诊,其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并抑制或减慢性发育进程、抑制骨骼成熟等治疗。基于导致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防止儿童性早熟主要以一级预防为主,包括控制环境激素污染、防止营养过剩、慎用含激素的药品和保健品、避免让孩子观看带有色情内容的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

有记载的最年轻的中枢性性早熟病例是一个名叫莉娜的秘鲁女孩,1939年,只有5岁半的莉娜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医生在剖宫产时发现其生殖器官完全成熟。20世纪60和70年代,用于治疗性早熟的药物主要有三种:醋酸甲羟孕、达那唑醋酸环丙孕酮,但这三种药物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用于治疗性早熟安全有效,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

分型

按发病机制分类

性早熟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gonadal axis,HPGA)功能是否提前启动分为中枢性(GnRH依赖性、完全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GnRH依赖性、不完全性)性早熟。

部分性性早熟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变异,是提前的或部分性的中枢性启动,包括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和单纯早初潮等。

中枢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亦称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GnRH脉冲分泌增强所致。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

外周性性早熟

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亦称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和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

部分性性早熟

患儿仅有单个第二性征出现,并无真正的性发育和性成熟,往往呈自限性疾病

按性征与性别分类

按照患儿出现的性征与其实际性别是否一致,将性早熟分为同性性早熟和异性性早熟两种类型。

同性性早熟

患儿的性征与其实际性别一致,见于大多数性早熟的患儿。

异性性早熟

患儿的性征与其实际性别相矛盾,如男孩出现乳房发育等女性化表现,或女孩出现阴蒂肥大、多毛及肌肉发达等男性化表现。

病因

正常青春期发育过程受HPGA的调控,下丘脑分泌GnRH刺激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FSH和LH再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促进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任何引起雌、雄激素升高的原因均可能导致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其病因如下:

特发性性早熟

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又称体质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的敏感性下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增加分泌所致。特发性性早熟病因未明,因体内难以发现器质性病变,故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多为散发;少数有家庭聚集性特征,男孩居多,主要是有性早熟病史的父亲遗传其儿子,出现家庭型男性性早熟。研究发现MKRN3、KISS1、GPR54等多个基因突变与ICPP的发生有关。

继发性性早熟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以下几种:

其他疾病

少数未经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患者可出现中枢性性早熟。

外周性性早熟

外周性性早熟的病因如下:

1.非垂体源性促性腺激素过多所致性早熟

很多肿瘤可以分泌多种促性腺激素样肽类物质,从而引起性早熟。常见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肿瘤有:肝细胞癌、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或畸胎瘤。医源性给予过多的HCG也可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过多的雄激素,从而导致性早熟。这些病因并不能形成像正常垂体那样规律性有比例地释放促性腺激素,因此一般不能形成完善的生精或排卵功能。

2.内源性性激素过多所致性早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引起睾酮及其前体脱氢异雄酮和雄烯二酮等分泌过多是男孩最常见的引起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是女孩异性性早熟的常见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肾上腺皮质肿瘤、睾丸间质细胞肿瘤或增生、女性卵巢颗粒细胞肿瘤或增生也是导致假性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3.外源性性激素过多所致性早熟

以雌激素引起者多见,儿童误服避孕药、较长期服用含有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或动物初乳等的食品或外用含有雌激素的物品。哺乳期妇女服用雌激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大量服用可引起婴儿外周性性早熟。

4.McCune-Albright综合征

又称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多见于女性,是由于Gs基因缺陷所致。性早熟、皮肤咖啡斑、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三联征是本综合征的特点。多数患儿可仅表现有一种或两种体征,可伴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异常,还可出现卵巢单侧囊肿。但其性发育过程与CPP不同,常先有阴道出血发生;乳头、乳晕着色深;血雌激素水平增高而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GnRH 激发试验呈外周性性早熟。随病程进展,部分可转化为CPP。

5.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

本病是由于LH受体激活突变所致,呈家族性。患儿2~3岁时出现睾丸增大,睾丸素水平明显增高,骨龄明显增速,但LH对GnRH刺激无反应。随病程进展可转变为CPP。

6.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

本病继发CPP:甲减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加,由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细胞与分泌催乳素(PRL)、LH、FSH的细胞具有同源性,TRH不仅促进垂体分泌TSH增多,同时也促进PRL和LH、FSH分泌。也有学者认为FSH和TSH的糖蛋白受体结构相似,甲减时升高的TSH可产生类FSH样作用。患儿临床出现性早熟的表现,但不伴有线性生长加速及骨龄增长加快。严重而长期未经治疗者可转变为CPP。

部分性性早熟

患者乳房早现(precocious thelarche)的原因可能是青春期前雌激素一过性分泌增加,或乳房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升高;阴毛早现(precocious pubarche)的原因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提早发育或性毛毛囊对脱氢表雄酮过度敏感有关。初潮过早与乳房早熟一样是对卵巢一过性产生雌激素的反应。

危险因素

青春期发育与HPGA轴功能的启动相关。各种环境因素如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雌激素对食物、水源等的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跨国收养儿童及营养过剩所致肥胖等,均可通过对HPGA轴的影响,甚至通过对基因的影响而导致性早熟的发生。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DCs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够干扰机体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EDCs可影响天然激素活性或抗雄激素活性,从而可改变人类和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生殖、发育和行为异常。洗涤剂、农药、杀虫剂及塑料工业等向环境中的排放物及其分解产物,均可在自然界成为EDCs。EDCs可通过某些途径(污染水源、食物或皮肤接触、长期接触)吸收而导致性早熟。

环境雌激素污染 

环境雌激素包括天然雌激素、人工合成雌激素和环境污染物。其结构差异较大,对雌激素的干扰作用也有多种不同途径,但均具备以下4方面能力:①模仿内源性激素;②拮抗内源性激素;③破坏内源性激素的生成和代谢;④破坏激素受体的生成与代谢。

心理和社会因素

常吃动物性食物、常食营养滋补品、曾连续用过成人化学用品、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少、家庭关系不和睦等因素与儿童性早熟相关。儿童性早熟组看电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性早熟检出率高,说明生活方式与性早熟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其中尚可有心理因素变化的影响。

生长模式的改变可能为性早熟发病原因之一。2岁后跨国收养的儿童,性早熟发生率增加。心理因素同样起一定作用,早期的情感经历和感情沟通经验可影响右脑半球的发育,特别是边缘系统,这一系统有助于对应激情况下自主神经反应变化的控制,而应激反应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由此推断,跨国收养儿童会经历更多的应激生活事件而更易发生性早熟。年龄大的儿童容易受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故2岁以后收养的儿童比2岁以内者发生性早熟的风险明显提高。

饮食与营养因素

2006年深圳市6~9岁儿童性早熟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性早熟组儿童在食用饮料、肉禽类、保健滋补品、中药材煲汤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伴随美国儿童肥胖流行,持续呈现青春期逐渐提前的现象。BMI与月经初潮时间呈负相关。2004年深圳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性早熟与营养代谢有关。性早熟的女性儿童较正常儿童肥胖,可能因营养过剩造成体脂增多,脂肪细胞瘦素分泌增加,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导致性早熟。

光污染因素 

光污染是指现代社会产生的过量的或不适当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2006年深圳的6~9岁儿童性早熟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性早熟组儿童看电视时间长于对照组。人体内松果腺体分泌的褪黑素,能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可以抑制性发育。当人在夜间进入睡眠状态时,松果体会分泌大量的褪黑素,天亮时便会停止分泌。人类松果体一般在儿童期发育至高峰,抑制性腺过早发育;但7~10岁起松果体开始退化。儿童若接受过多光线照射如强烈的灯光照明,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显示屏光等,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而减弱对性发育的抑制作用,导致青春期发育开始,甚至性早熟。

遗传因素

Kisspeptin与其受体GPR54

Kiss-1是一种与青春期启动相关的基因。Kiss-1编码产物Kisspeptin与其受体GPR54结合后,主要通过作用于GnRH神经元,刺激GnRH依赖性的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释放,增加血循环中促性腺激素的浓度而导致青春期启动。Kiss-1是促进GnRH分泌的强有力刺激物,可在下丘脑水平双向调节性激素的反馈作用,基因研究显示,其失活突变导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发育不良,激活突变导致性早熟。

LH受体(LHR)

LHR基因激活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导致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而对女性无影响。

FSH受体

FSH受体激活突变可使FSH分泌增加,导致性成熟。男性携带激活性突变表现为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和巨大睾丸症,女性携带则表现为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症或过早绝经等。

雌激素受体(ER)

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具转录因子的作用,涉及基因在雌性脊椎动物组织的表达和调控。ER与雌激素结合形成二聚体,通过与靶基因中的雌激素反应元件特异性结合,可刺激靶基因转录,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在雌性个体的第二性征发育和繁殖周期的维持及影响繁殖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对女性性早熟患儿进行ER基因检测发现,第8外显子存在R548C突变,体外试验证明该突变在体外具有很高的转录活性,推测其在体内也可能具有活性而导致女性儿童性早熟。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调查资料显示,青春发育年龄在20世纪呈现不断提前的趋势。乳腺发育年龄仍在提前,而女性儿童初潮年龄提前的趋势在20世纪中叶以后已经变缓或停滞。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美国和西欧国家女性儿童的初潮年龄由17岁提前至14岁。20世纪中叶以后青春期发育总趋势提前,但速度放缓。性早熟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具有男女差异,以女孩多见,男女比例约1∶(4~5),且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而异。丹麦于1993~2001年对登记人口进行调查显示,性早熟的患病率为0.2%。1961年丹麦全国每年新发病例为4~5例,而1993~2001年每年新发病例为50~70例。

中国对于性早熟发生率调查数据不多,大部分仅停留在对乳房发育的研究中,可根据性早熟诊断年龄界定,对青春期发育进行调查来反映性早熟的发病情况。2004年北京市8岁前女性儿童乳房、阴毛开始发育的检出率分别为2.91%和0.22%。以<10岁为诊断点,初潮提早的发生率为0.7%;如采用<9岁为界点,初潮提早的发生率0.12%。2002年上海市的研究数据显示,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者在郊区、市区分别为2.4%、1.0%。中原地区九大城市女性儿童第二性征发育和初潮年龄调查显示,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者超过10%,10岁组有1.65%的女性儿童出现初潮。一项对省会城市女性儿童的调查显示,经济和生活水平落后的西北女性儿童月经初潮比经济发达地区晚。

发病情况

儿童中性早熟发生率约为0.6%,以女孩多见,女孩发生特发性性早熟约为男孩的9倍;而男孩性早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肿瘤)的发生率较高。6岁前出现性发育的CPP女孩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比例约为20%,且年龄越小,影像学异常的可能性越大。男性性早熟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25%~90%的患儿具有器质性原因,约2/3的患有神经系统异常50%左右的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性早熟。

病理生理学

生理机制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从婴儿期至青春前期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内在的抑制机制和性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保持抑制状态。接近青春期时,中枢神经系统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抑制作用去除,GnRH脉冲式释放,刺激垂体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分泌的频率和幅度也增加,致使性激素水平升高,性征呈现和性器官发育。

正常青春发育的生理过程

青春期是指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完全成熟这一时段。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取决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启动的时间,通常女孩在10~12岁时开始,男孩则在12~14岁时开始,较女孩迟2年。青春期性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女孩青春期发育顺序为:乳房发育,阴毛、外生殖器的改变,月经来潮,腋毛。整个过程约需1.5~6年,平均4年。在乳房开始发育1年后出现生长加速。男孩性发育首先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睾丸容积超过3ml时即标志着青春期开始,达到6ml以上时即可有遗精现象),继之阴茎增长增粗,出现阴毛、腋毛生长及声音低沉、胡须等成年男性体态特征,整个过程需5年以上。在第二性征出现时,身高和体重增长加速。性发育过程分期(Tanner分期)如下表。

发病机制

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可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GnRH-dependent precocious puberty,GDPP)和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GnRH-independentprecocious puberty,GIPP)。

GDPP

是指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导致性腺发育及功能成熟,与正常青春发育成熟机制完全一致。中枢性性早熟属于GDPP。其中特发性性早熟主要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应激性因素提前占优势,使下丘脑视前内侧核、弓状核提前产生过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所致;继发中枢性性早熟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使GnRH的释放不受正常反馈机制的抑制,使下丘脑提前释放GnRH,青春期提前发动,常伴有尿崩症脑积水视神经萎缩。部分性性早熟是中枢性性早熟的特殊类型,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疾病

GIPP

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所致的性发育,有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并促使性征提前发育,但无生育能力。外周性性早熟属于GIPP,其症状并非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活而是由其他来源的雌激素刺激而引发,仅有部分性征发育而无性功能的成熟。其性早熟症状是某种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并非一种独立疾病。

临床表现

中枢性性早熟

男孩往往首先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刺激所致的睾丸对称性增大(\u003e4ml),阴毛、腋毛生长,阴囊皮肤皱褶增加、色素加深,阴茎生长,阴茎勃起增多,精子生成。女性首先表现为乳房发育和小阴唇增大,阴毛、腋毛生长,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来潮,甚至可有排卵。在Tanner分期中Ⅱ~Ⅲ期开始生长加速,性发育的速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一般性发育过程女孩持续3~4年,男孩持续4~5年。早期患儿身高较同龄儿童高,但由于骨骼过快增长可使骨融合过早,成年后的身材反而较矮小。部分患者可出现心理社会问题。

外周性性早熟

第二性征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期发育不一致,性腺也未成熟,男孩睾丸不增大,一侧睾丸无痛性增大则提示有肿瘤的可能。异性性早熟女孩阴蒂肥大,多毛,男孩则乳房发育。无生精或排卵。

部分性性早熟

部分性性早熟患者临床表现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单纯性早初潮等。

乳房早现(precocious thelarche):患者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多为双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无乳头及其他第二性征发育的表现。

阴毛早现(precocious pubarche):女性为男性的3倍,患者过早出现腋手、阴毛,并持续存在,但无乳房及其他第二性征发育。骨龄可高于同龄儿童,血浆脱氢表雄酮及尿17-酮类固醇可升高。

单纯早初潮(premature menarche):表现为在青春期前女孩子宫出血持续1~5天,规律或不规律(一次或持续几个月的周期性出血),而没有其他雌激素作用的表现,如乳房发育和外生殖器发育。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可能高于青春期前正常值,不影响身高。

检查诊断

诊断步骤 

诊断基本步骤包括以下三步:

问诊

仔询问患儿的病史。了解患儿是否接触可能含有性激素的食物、化妆品及药物。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

测定患儿身高、骨龄乳腺睾丸大小等。

GnRH激发试验

GnRH激发试验是诊断CPP的“金标准”,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单纯依据GnRH激发试验结果进行诊断,在结果评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激发药物

激发试验应用的药物为GnRH,所用剂量为2.5μg/(千克次),最大剂量10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hormone analogs,GnRHa)激发作用比天然GnRH强数十倍,一般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如用GnRHa替代,则应有各实验室自己的药物剂量及试验数据。

检测方法

应用不同的方法检测时,诊断临界值不同。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宜采用同一临界值进行结果评判,有条件的中心和实验室宜建立自己的诊断界值。

免疫荧光法(IFMA),LH峰值>9.6U/L(男性)或\u003e6.9U/L(女性);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LH峰值≥5.0U/L均提示性腺轴启动。

正确评估LH峰值/FSH峰值

LH峰值/FSH峰值\u003e10.6,考虑青春期启动,但应注意同时要满足LH值\u003e5.0U/L。单纯以LH峰值/FSH峰值\u003e0.6作为诊断指标,易造成误诊。

综合分析

在判断结果时,尚需结合患儿性发育状态、性征进展情况、身高和骨龄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

骨龄测定

根据手和腕部X线片评定骨龄。性早熟患儿一般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B超检查

盆腔B超检查女孩卵巢、子官的发育情况;男孩注意睾丸肾上腺皮质等部位。若盆腔B超显示卵巢内可见4个以上直径≥4mm的卵泡,则提示青春期发育;若发现单个直径\u003e9mm的卵泡,则多为囊肿;若卵巢不大而子宫长度\u003e3.5cm并见内膜增厚则多为外源性雌激素作用。

CT或MRI检查

对怀疑颅内肿瘤或肾上腺疾病所致者,应进行头颅MRI或腹部CT检查。

其他检查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进一步选择其他检查,如怀疑甲状腺功能低下可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TS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血17-羟孕酮(17-OHP)、脱氢表雄酮(DHEA)、雄烯二酮(An)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通过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及各项实验室的检查,可对性早熟的类型作出鉴别诊断,并进一步确定其病因是特发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

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血液及尿液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GnRH兴奋试验呈显著升高反应,子宫卵巢均较同龄儿童增大,骨龄提前,骨矿含量、骨密度骨钙素均显著升高。

外周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

外周性性早熟患儿的血液性激素水平往往显著升高,而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GnRH兴奋试验无反应,子宫和卵巢增大,或卵巢、肾上腺有占位性病变,大多乳晕及小阴唇阴囊的色素明显较深。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临床特征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患儿的子宫和卵巢不大,骨龄不提前,GnRH兴奋试验仅稍有增高。

治疗

性早熟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应进行针对病因和性早熟的治疗。

中枢性性早熟

治疗目的

中枢神经系统病所致CPP

应极治疗原发病,因颅内肿瘤引起者应尽早手术,如肿瘤不能手术者可给予放射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的应用

ICCP的治疗药物具有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或阻断外周性激素的作用,GnRH类似物是主要的治疗选择。GnRHa是将天然GnRH分子中第6个氨基酸,即甘氨酸置换成D-色氨酸、D-丝氨酸、D-组氨酸的生物合成或D-亮氨酸而成的长效合成激素。有曲普瑞林(tripto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布舍瑞林(buserelin)、戈舍瑞林(goserelin)、和组氨瑞林(histrelin)等几种药物,其药效是天然GnRH的15~200倍。制剂有3.75mg的缓释剂(每4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11.25mg的长效缓释剂(每3个月注射1次)等。

作用机制

GnRHa的作用机制是与腺垂体促性腺细胞的GnRH受体结合,开始可短暂促进LH、FSH一过性释放增多(“点火效应”),继而使垂体靶细胞相应受体发生下降调节,抑制垂体-性腺轴,使LH、FSH和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控制性发育进程,延迟骨骼成熟。

 指征

在使用GnRHa治疗时,应掌握其指征,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的治疗指征有:

 不需要治疗的指征:

对于暂不需要治疗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剂量

中国推荐缓释剂首剂3.75mg,此后剂量为80~100μg/(千克4周),或采用通常剂量3.75mg,每4周注射1次。可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不同药物制剂选择剂量有所不同。曲普瑞林的给药剂量为60~160μg/(kg·4周);亮丙瑞林的治疗剂量为30~180μg/(kg·4周)。

治疗监测

GnRHa治疗过程中,应每3个月监测性发育情况、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激素水平等;每半年监测1次骨龄。治疗过程中可监测任意或激发后的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以评估性腺轴抑制情况。诊断明确而暂不需要特殊治疗的CPP患儿仍应定期监测生长速率、骨龄等变化并进行评估,必要时可考虑GnRHa治疗。

治疗有效的指标:生长速率正常或下降;乳腺组织回缩或未继续增大;男性睾丸容积减小或未继续增大;骨龄进展延缓;HPGA处于受抑制状。

停药时机

取决于治疗目的,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者治疗一般宜持续2年以上;骨龄12~13岁(女性12岁男性13岁)。

停药可酌情考虑患儿及其家长的愿望,医师需进行谨慎评估。GnRHa的治疗方案宜个体化,停药应考虑到身高的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性发育与同龄人同期发育的需求。

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少见,包括局部或全身过敏、注射部位深部脓肿等。对病程较长、子宫已显著增大的患儿,在刚开始注射1~2针时会出现阴道出血,大多经数天至十数天会自行停止。对于生长减速、体重增加、POCS、骨密度减低等潜在影响需要定期随访处理。

外周性性早熟

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停止使用可能引起性早熟的含外源性性激素的物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引起的性早熟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肿瘤引起者应尽早手术,颅内肿瘤不能手术者可给予放射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可用于女性外周性性早熟(尤其是McCune-Albright综合征)。

部分性性早熟

主要进行心理治疗,对患儿及其父母给予解释,以解除精神的压力,不需要药物治疗。

预防

基于导致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防止儿童性早熟主要以一级预防为主,对已患性早熟儿童采用二级预防措施,应及时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进行治疗,并积极治疗导致性早熟的原发疾病。

主要的一级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环境意识,使全社会都参与到控制环境激素污染的行为中。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生产、不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加强和优化对人工合成化学物从生产到使用的管理。减少有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环境激素的产生或泄漏,杜绝环境激素产生的源头。

2.尽快制定出环境激素在环境及食品中的有关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环境激素污染物进行有效监测。

3.合理营养,防止营养过剩。慎用含激素的药品和保健品。

4.加强教育,避免让孩子观看带有色情内容的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

历史

早期病例

有记载的最年轻的中枢性性早熟病例是一个名叫莉娜·马塞拉·梅迪纳·德·胡拉多(Lina Marcela Medina de Jurado)的秘鲁女孩。1939年,只有5岁半的莉娜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当时莉娜的父母以为她腹部有肿瘤,就把她带到医院,结果医生发现她已怀孕7个多月。莉娜在6周后接受了剖腹产手术。据报告,她在8个月大时初潮,在剖宫产时发现其生殖器官完全成熟。莉娜的病例给医学界造成困惑,当时人们对正常生殖生理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知道CPP中发生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时间的潜在影响。

下丘脑-垂体轴的认识历程

20世纪20~30年代,许多性腺类固醇激素被发现和合成。而人类对下丘脑及垂体的认识也从这个时代开启,而且对垂体的认识早于对下丘脑的认识。1926年,Philip Smith与Bernard Zondek均发现给予未成熟小鼠每天注射新鲜垂体提取液可使受体小鼠出现性早熟;1927年,Philip Smith与E.T.Engle发现垂体切除可以阻断性成熟。基于这些观察,20世纪30年代,Dorothy Price及Carl Moore提出垂体与性腺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20世纪30年代,F.H.Marshall与G.W.Harris等发现刺激家兔的大脑,尤其下丘脑,可诱发排卵;20世纪40年代,Frederick Dey发现对小鼠下丘脑不同部位的破坏可导致其持续发情或停止发情,提示下丘脑的不同区域调节生殖周期的不同方面。

20世纪30年代,Bernard Zondek提出垂体可能产生2种促性腺激素,不久之后H.L.Fevold与F.L.Hisaw成功分离并纯化了这2种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卵泡刺激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1962年,R.W.Bates分离了催乳素(prolactin,PRL)与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1968年,Guillemin的实验室从羊的下丘脑中分离得到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TRH),1年后确定其化学结构为三肽;1971年,Schally的实验室从猪的下丘脑中分离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又经过6年的努力阐明了其化学结构为十肽,他们两人也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奖。此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相继分离成功,并确定了化学结构。

从对性腺激素的了解,到垂体调节,然后是下丘脑控制,随着生殖生理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青春期生理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入,并研究出了针对性早熟的临床干预治疗措施。

性早熟的治疗

青春期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英国儿科内分泌学家坦纳(James M. Tanner)提出了评估临床青春期状态和进展的标准化方法。他将青春期性征发育分为五个阶段,被称为“坦纳分期法”(Tanner分期),迅速成为全球评估青春期发育的金标准。坦纳注意到青春期身体发育速度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提出了青春期“节奏”的概念。此外,他还指出了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开始时间上的明显差异。

治疗手段

20世纪80年代之前,治疗CPP的药物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醋酸甲羟孕酮(MPA),是20世纪60年代被全球小儿科内分泌学家广泛推荐的药物。MPA使患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二性征发育迹象有所消退,但该疗法对减缓生长加速或骨龄增长几乎没有作用。而且会导致患者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和库欣样特征。

第二种治疗CPP的药物是达那唑(danazol),最初的医疗报告发表于1975年。虽然达那唑治疗期间患儿的性类固醇浓度降低,但对LH抑制并不稳定,对FSH则没有影响。与MPA类似,达那唑对改善患儿的生长加速和骨骼快速成熟作用不大。此外,它还易导致女孩的男性化

第三种药物是醋酸环丙孕酮(CA),这是一种具有抗促性腺激素和抗雄激素特性的合成类固醇。由于CA对青春期进展的临床和生化指标以及生长速度和骨骼成熟度有益影响,一度成为性早熟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报道中称CA治疗性早熟不存在副作用,但随后发现该疗法可导致严重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可以看出,20世纪60和70年代,可用于治疗性早熟的每种药物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

1981年,有报道称一名患特发性CPP的2岁女孩使用长效GnRHa进行治疗。经过8周的治疗后,这名患儿促性腺激素的昼夜搏动分泌被消除,雌二醇下降到无法检测到的水平。治疗被证明是完全可逆的,并且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同年晚些时候,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报道了亮丙瑞林(leuprolide,一种长效GnRHa)在5例CPP患儿中的应用。该药物以每日皮下注射的形式给药,显著降低了基础和刺激产生的促性腺激素以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停止用药八周后,所有激素值都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再次证明了这种新型治疗策略的可逆性。随后的报告显示,在经过18个月治疗的9名女孩中,H-P-G轴的生化抑制持续存在,治疗导致身高增长速度降低,骨骼成熟速度衰减,预测成人身高增加。盆腔超声还显示,大多数接受治疗的女孩的子宫卵巢体积从青春期的大小下降到青春期前的大小。这些报告开创了GnRHa在全球范围内治疗CPP的新时代。

虽然早期GnRHa需要每日皮下或鼻内给药,但长效肌内制剂很快被开发出来。在那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大量长效缓释GnRHa制剂,其效力是天然GnRH的20-210倍。

参考资料

认识性早熟.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4-04-10

ICD-10 Version:2019.icd.who.int.2024-01-30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icd.who.int.2024-01-30

History of Puberty: Normal and Precocious.karger.com.2024-02-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