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经 :唐·杜光庭编写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7

《玉函经》,脉学著作,3卷,唐·杜光庭撰,南宋·黎民寿为之作注。本书仿《王叔和脉诀》形式,为七言歌诀体。全书重点论述了脉证关系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以死脉为中心,兼论各脉主病,对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有许多独到的阐释。在古脉书多佚的今天,对研究古代脉法有较大参考作用。

内容简介

《玉函经》为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注释本。但近年来已有人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崔嘉彦虽于脉学颇多贡献,但却与《玉函经》无涉。

书中“生死歌诀”分上中下3篇,采七言歌诀体裁,撰歌200句,分述脉象之成因、主病。书中强调了涩、代二脉在判断疾病预后上的重要作用,并运用阴阳、五行、四时等理论,阐述凭脉决生死的原由。卷下分述浮、弦、紧、实、、沉、伏、迟、弱、濡、洪、数、微、细、促、结等十六脉,并各详主症。书末附妇人脉、小儿脉及舌诊内容。

创作背景

《玉函经》书前小序中说“谨傍《难经》,略依《王叔和脉诀》。”从内容可知,本书深受高阳生《脉诀》七表八里九道类脉法影响。

流传版本

现存元刻本及多种清刊本,近代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校注整理

南宋黎民寿为之作注,将此书分成64节,又另增四句歌诀。黎姓注释多引《素问》《难经》《中藏经》等书,采用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理论随文作注。

作者简介

杜光庭,唐末人,修道知医,尤精脉学,医学著作除《玉函经》外,尚有《了证歌》,已佚。

镇楼之宝

铁琴铜剑楼镇楼之宝宋刻《广成先生玉函经》,清藏书家积学斋徐乃昌请清名工陶子麟仿宋精写刻,大开本全品相,极初印,泛红光墨丁尚存,全书共30叶60面线装一册全。内有版画两幅,后有黄丕烈长跋述此书源流,对研究此书有一定帮助。

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常熟铁琴铜剑楼,有三件名闻天下的珍宝:一为铁琴;二为铜剑;这第三,就是这部镇楼之宝宋刻《广成先生玉函经》。据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黄丕烈先生考证,《广成先生玉函经》是稀世罕见的医学古籍。它初由苏州市沈之文收藏,后流于浙江钱塘何元昌梦华馆。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黄丕烈与何元昌交换藏书,此书回到苏州,藏于黄氏士礼居。士礼居流散后,始归瞿氏。

陶子麟

湖北黄冈陶子麟是清末民初四大名刻工之首,尤善刻仿宋体,其精妙之极为世之珍宝。

聚散源流

《广成先生玉函经》聚散源流

1860年春天,太平天国攻克苏州。为避兵灾,铁琴铜剑楼兄弟俩将古籍辗转迁移了7次!含辛茹苦、颠沛流离之际,他们还重金搜求异书。这样一来,江浙藏书家流散出来的旧藏精本归于铁琴铜剑楼名下的不在少数。但万没想到,镇楼之宝宋刻《广成先生玉函经》居然和另几部书一起,被太仓鹿河一趁人之危的小人以收购棉花的旧帐册偷换并旋即逃往上海出售。秉渊、秉清兄弟为此悔恨、心痛了一生,直至临终还遗命子孙:“如遇旧物,虽破产赎之不为过也!”

1901年的一个夏日,启甲之师陆楣川先生来信说:“在城中书肆看到《玉函经》一卷,好像瞿家旧物。”28岁的启甲立刻撑舟入城寻到宝书,并将它重金购回。启甲感慨不已:这部书从苏州市杭州市,又从杭州到苏州,一个循环往复长达三百余年!而从黄氏散失到重归瞿氏,又经过七八十年!《玉函经》啊《玉函经》,启甲手捧《玉函经》仰天长啸:你可知道,因为失去你,父亲秉清晚年一直郁郁寡欢,以至死而有憾!你可知道,为了找寻你,兄长启文和启科十余年间访遍沪上,几乎耗尽心血!现在,你终于回到了铁琴铜剑楼。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祥和的象征啊!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这部海内孤本正享受着国宝级的待遇。

作品评价

曹秉文序称“书中专论脉理,辨五色,察五气,辞虽简而义则深……其精细简,实胜于越人之《难经》、王氏之《脉经》。”

参考资料

中医五绝网.www.wujue.com.2011-04-27

新浪网.blog.sina.com.cn.2011-04-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