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马 :蓝狮子旗下品牌蓝耳文创总编辑

更新时间:2024-09-20 20:35

王千马,千里马之寓意也。千里马常有,而王千马不常有。青年新生态作家,批评家。现为蓝狮子旗下子品牌蓝耳文创总编辑。主打传统出版以及影视剧本改编、创作及版权运作。此前任某都市报文化主笔,瑞典时尚杂志《RODEO》中文版副主编,潮流创意杂志《FUN!》以及城市类杂志《城市之间》主编;国内首部关注当下年轻人生存困境及精神特质的青年书《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的主编。因其“无法独活”以及“喂大的”的观点,在年轻人中备受争议,被称“青年导师”。接下来将推出《无法独活2·致焦虑的八零九零》。是80后现象首推者之一。出版有小说《媒体这个圈》、《她比时尚寂寞》,合著《西方60年代》,以及“2011年度两性大作,男性性心理教科书”的《无所适从的荷尔蒙》。2011年底,高端对话集《民主不是万能的》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是《小康》杂志推荐给中国官员阅读的50本书之一。

自供状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会出生在安徽桐城的一个小乡村,并在这个小乡村生活了十九年;从小就跟随父母下田干活,出门卖瓜。一天三顿,两稀一干。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会遇到严父慈母,从小只要学习成绩不佳,必挨棍棒,必写检查。在父亲的60岁大寿时,王千马曾举着酒杯这样告诉父亲,虽然到现在我还很不认可你的教育方式,但我很感谢你的是,在家庭那么困难的时候,你从来没有拖欠过我一分钱学费,让我总能在新学期开始拿到新课本。等到母亲60岁大寿时,王千马想举着酒杯这样跟母亲说,要不是当时有你护着,我也走不到今天。打我记事开始,你跟父亲总是闹矛盾。贫贱夫妻百事哀。我永远记得你一句话,如果不是看在两个孩子的面子上,你早就去死了。谢谢妈妈,为了儿女,你把人生的委屈暂且搁在了一边。我和妹妹都希望能让你们的晚年幸福一些。哦,对了,我还有个妹妹,心灵手巧,跟我家人一样,都为人善良。

王千马没想到命运会如此对自己垂青。小学五年后顺利进入初中。中考前的预选考试成绩糟糕,但中考却一举升入省级重点;高一时成绩还排名班级倒数,高考却是全校第一;大学时由于一口方言不被师长重视,毕业时却已发表作品数百篇,也较为容易谋到了工作——不过现在看来,那些 作品简直就是垃圾。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从小就对文字情有独钟,据说幼时抓周,抓到的是一支钢笔。初中时笔耕不缀,皆泥牛入海,为此花费邮票钱若干。直到高二,才有幸发表第一篇稿件。然而样刊一直未曾见到。收到的稿费,约为16元,捐献某希望工程。亲眼看到名字出现于报纸上,是在大学时,约为七八十字的小稿,发表于《齐鲁晚报》,稿费却涨为二三十。可惜用的不是原名,而是笔名“徽人”。后来有人老是质疑,王千马到底是你真名还是笔名,方才醒悟,王千马看上去就像笔名,那何必还要用笔名?!此后,王千马坚持用自己的原名刊登文章,笔名也顶多是千马非马,马非马。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会浪迹天涯。王千马是不挑食的人,也许因为这种性格,所以让王千马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开。从济南市,到杭州市,到上海市,到北京,然后到宁波市,再然后……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变化。王千马常言,既来之,则安之;又常言,青山何处不埋骨?!不知道到老了,会不会想叶落归根。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足球。上初中的时候只摸过乒乓球和篮球。根本分不清楚AC米兰足球俱乐部牤牛之间的区别。上高中时,遇上从省城过来插班的同学,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足球这么个魅力运动。为此每个星期都要去报摊买上一份足球类的报纸,从足球身上,王千马了解了在历史课中死活也记不住的外国国家名称,以及基本的地理位置,也对洋人那些怪模怪样的姓名不再心理性排斥。同时,王千马也去学校操场练上几脚,不过总因为身体平衡把握不好,导致身体屡屡受伤,同时,看着同学不管周三还是周六,依旧勤学苦读,颇有些负罪感。好在考上大学,终于痛痛快快地踢起足球,并梦想着自己能成长为球星,以期能打动那些看球的女生。可是球还没有练好,女生们都已经毕业嫁人了……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的第一本小说会姗姗来迟。曾一段时间,王千马对自己能成为作家很心灰意冷,更不要说拿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后来去做记者,也是退而求其次,以圆自己的文字梦。然而在记者圈里混久了,经常要跑在社会第一线,居然有了一堆的素材。这让他写完了一本与身体成长有关的小说后,又出版了两本小说。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叫王千马为记者了,而叫作家了。可是,王千马想当作家的时候,作家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事业。但现在作家已经成为在家抄袭都能做的职业了。你是作家你全家都是作家,更是骂人于无形的武器。当别人叫王千马是作家的时候,王千马都觉得自己很害羞。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会是被人叫做“另类”的人。在上大学之前,王千马在叔伯眼里,是石也压不出一个屁的书呆子。上了大学后,王千马却成了一个学院里从大一到大四都认识的一个熟面孔。如果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经常发表点稿件属于主流的话,那么,王千马所做的非主流的举动有,留长发,或者染黄发,然后顶着一头半长的黄发,在20世纪末的大学校园里飘来飘去。另外,冬天经常会在秋裤外套上短裤,上场踢球,有女生观战,都毫不改色……直到今天,王千马的头发依旧长短不定,有时梳起来扎个辫子,有时额头再戴个发……不过王千马所做这些举动的底线是,只要不伤害到别人,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人便说,王千马你其实很80后。但王千马和80后还有些不同的是,80后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他却不考虑这会对别人怎么样……

王千马没想到自己的体形会突飞猛进。小时候洗澡时,王千马摸着自己一身排骨,跟母亲哀号,我怎么这么瘦啊!母亲说,你这是芝麻杆儿啊,好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可是母亲也会看着王千马高中时候的照片落眼泪,说自己没把儿子照顾好,给瘦成这样。大学的时候,王千马还不敢在夏天穿短袖,因为怕自己瘦削的胳膊,暴露在众人视线里。现在却好,不用暴露,大家都能目测出你的体重,然后心照不宣。王千马说,这都是在杭州市给养的。杭州没给自己一个安乐窝,却给了自己一身肉肉。不过,壮有壮的好处,以前踢球时,总被身体强壮的给扛得东倒西歪,现在也让别人尝尝这种滋味……

王千马没想到的事情还很多,这里写的也仅仅是皮毛,但已经够说上一些时月。对人生刚刚步入黄金年龄的王千马来说,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很多的事情都能出其不意地实现,或者给出另外一种答案。

也许这就叫传奇。我们都在历经传奇……

美文章

壹※《无所适从的荷尔蒙》(王千马著/团结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关注:潮语言代表;一部有关一代人的身体成长史,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情爱纠葛与隔阂。

简介:70后的刘天深受爱情传统教育,年纪轻轻便成为结婚狂,却无时无刻不被身体里的小妖精鼓动和怂,让人生长久停留在混沌莫开状态,直到遇见80后的楼佳儿。他们的相识方式很合这个时代,从精神到肉体的了解也很合这个时代,方便而快捷,并且,他们也要共同面对这个时代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社会的急速转型,带来了爱与性上的迷惘,无奈与痛,以及从传统理想主义到身体消费主义的垂直坠落。当70后的爱情,撞上80后的欲望,是80后改变了爱情的法则,还是70后纵身投入这欲望之门……

妙语:(一)我一直很喜欢高跟鞋,觉得有能力穿上它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玛丽莲·梦露便甚谙此道,这个白痴美人在我眼里眼里一点也不白痴,她知道怎么去勾引人。她把自己高跟鞋的右鞋跟统一截去1/4英寸,走起来,就右摇一下左摆一下,摇摆得你心里难受,猫挠了一样。我要是女人,我天天穿高跟鞋,吃饭时候穿,逛街时候穿,参加PARTY时候穿,哪怕跟情人做爱时候也要穿。我要他不仅跟我的身体做爱,而且跟我的高跟鞋做爱。高跟鞋是物质,但它更像是一种物化的情欲。跟女人的内衣似的。只不过一个深藏不露,一个招摇过市。我喜欢它,尤其喜欢听它尖细的鞋跟敲击在光洁的地面上,答答作响,一步步,一声声,像情人间缠绵的拥吻,像春深时刻的蛙鸣。变态朱对此表示不屑,觉得我比他更变态,又说我太挑,哪里有那样的好事情。能有女人跟你上床就已经不错了,还要设置这样那样的标准,就像产品质量监督局似的,次品都不许出厂。

(二)李平子和我是在济南市读本科时的同班同学。大一开始不到两个星期我们就相好了。直到现在我还惊讶当时的神速。想大学之前的十九年,女人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个绝缘体,可是一踏上大学的校门,我立马就栽在这上面。这有点像大陆各界贪官,先前拼命压抑着自己欲望,好为人官表,以求上进,死后将有蚁民千里长街相送,甚至被当地树碑立传,写入史书,颂为一代清官,从此泽背后世,万古流芳。然而临了退休,却发现人未走茶要凉,再不捞一把就再无机会可捞,私欲一打开栅栏,就如洪水泻堤,一发不可阻挡。这就叫晚节不保,也叫作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我发现自己跟贪官很一丘之貉,在行为上可以互为参考,上大学之前拼命地为着大学,心里虽有猫儿意,人前却不敢叫两声。到了大学,只要有女同学稍稍有所表示,身体中的小妖精就开始不安分,蠢蠢欲动。

(三)大一时候我还貌不惊人。好在胆量惊人。老妈曾经仔细地将我全身上下扫描过一遍,事后有点忧心忡忡地说,“都说女儿像爸,儿子像妈。我年轻时候好歹也有几分姿色,每次出门身后都会有这个那个跟着。你怎么就没有遗传一点呢?!”我说,“跟着你的是你家养的几条小黑狗吧”。老妈有点恼怒,“你以为你老妈跟你开玩笑么,那时要不是老被人跟着,跟得害怕,给了你爸一个保护的机会,不然哪来半辈子的受罪,哪来的你。”我说,“哟,看来我还真是你生的。我还得找你算帐呢,生的时候也不看看,要是一看,呀,这么丑的一个小妖精,干脆溺毙,就像李靖那样,一看儿子生出来是个小肉球,拔出剑来就把挪吒给劈了。省得日后留祸端。”老妈叹了口气,“马后炮有啥用呢。没有后悔药的。你现在也不能靠相貌泡妞了,得靠胆量。你爸年轻时可是胆量出众啊,方才抱得美人归。虎父无犬子。儿子,在这一点上我为妈的坚决挺你。”

(四)(视频中)她长发披肩,面容清秀,笑起来,眉目生动,两汪秋水。像内心一尘不染的花苞,在徐徐清风的抚慰下,正缓缓的,以不知觉的速度,向外绽放整个身价。突然那么一下,整个芬芳的世界就在你的眼前打开了,别有洞天,看啦,她又笑了。两片薄薄的嘴唇轻轻地咬合在一起,一抹笑意便漫上了嘴边,纯真无邪,若隐若现,恰似瘦竹的疏影水草的柔顺新月的朦胧,是线的缝合和针的微痛,是撑着小船的江南女子的纤柔小调,是夏日里一只差翅亚目悄无声息立上了荷菱,是将醉未醉之时,那出神的飞升,犹若经过多年的时光,在那一刻,所有的所有多化作了永恒。

(五)这样的长句子一口气说出来,豪气干云,简直就不是一个老妇人的肺活量所能为。

(六)在一个姑娘身上花钱太慢,只好多换几个姑娘。

(七)她哭了,哭得汪洋恣肆,小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哭完又长嘘了一口气,像多年的囚犯,突然卸去了脖子上那副沉重的枷锁。

(八)变态朱这才一甩头发,面对着摄像头,亮出刻满人生智慧的大脑门,接着很深沉地敲下几个字:实不相瞒,鄙人正合你意。变态朱此后就一直在美娇娃面前装成熟稳重,简直就是变色龙下凡转世,能飞快地适应不同的环境。

(九)女的身披婚纱,描眉画眼,傅粉施朱,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男的憨厚老实,却嘴角上翘,歪鼻子瞪眼睛,春情勃勃,色相逼人,那笑里能挤出十斤蜜水来,引诱得混进室里的苍蝇纷纷想驻足其上。

(十)这些知名品牌在上海老受欢迎了,简直成了无原则的追捧,像穷家庭来了位贵客,怎么着也得把家里仅剩的那头下蛋的老母鸡给宰了,方显自己的待客之道。

评论:(1)这是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年代

(2)70后男性性心理教科书

贰※《媒体这个圈》(王千马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5月第1版)

关注:中国第一部混搭体/潮语言的悦读小说;中国第一部由媒体人全景式揭示媒体职场生存规则的小说

简介:《媒体这个圈》从某种意义上还原了媒体圈当下的真实状态。媒体走出“无冕之王”的时代,他们依旧“不可一世”还是变成了“新闻民工”?刘天心存新闻理想,踏上深入调查一宗并不复杂的命案的漫漫长途。让他大吃一惊的是,他的调查居然引发了媒矿各方的权力纠葛,黑幕重重,令他不断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媒体职场的却给他展现出另一重生存困境:管理层的利益纷争,记者们各显神通,难道这就是媒体圈中适者生存的法则?

妙语:(一)翁狗仔虽然只是个狗仔,但自信也是个文化人的,从小就看过《红楼梦》看过《西游记》,读过顾城舒婷,看过全套的金庸卧龙生和盗版的全庸谷龙巨龙生,甚至在初中就尝试抄袭并篡改过郭沫若的诗歌,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我,我把你也给吞了。我便是我了!我也便是你了!然后塞进同班姑娘的课桌斗里。因为是有意用左手写的,这让老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找到他这位试图早恋的天狗,也就没能把他掐灭在不健康思想的摇篮里。老师没料到的是,正是因为自己的打压不及时,这只天狗在数年之后,摇身一变成狗仔了,泡的妞就更多了。

(二)这年头,知识分子不是精英,政府官僚不是精英,精英的都是煤炭老板。只要把地扒拉一个口子,就等着日进斗金。以后个个都住洋楼,开宝马,上身阿玛尼的定制西装,下身范思哲的定制短裤,然后在北京上海的繁华地段,金屋藏小娇。年龄必须是相差三四十岁的那种。等这一切都忙活好了,再在家的书柜里,放在几本萨特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啊,甚至马恩列斯毛,以及各种以公款名义出版的文集文选,就从精神到肉体全都武装了。

(三)小子这时候却表现得很善解人意,顺手就递上一把剪指甲的小剪刀,很娇媚地怂恿,灭了他,灭了他,剪了他的脖子,剪不断就剪他的小JJ,看他还这么猖狂,居然对我们万分爱戴的领导,如此疯狂报复和打击。曹胆恨恨地盯着小沅子的脸蛋,脸蛋太滑了,没盯住,又顺势落到了小沅子那鼓鼓胀胀的胸口,想要一口给吞了,却又怕给噎着,只好再一拍桌子说,散会。

(四)我的眼前,又飞起了那只蝴蝶。她在我面前翩翩起舞。长裙飘扬。黑发如天地之弦。她轻快地飞过我的路,从此一朵飞翔的花,改变着我日子的颜色。她又拍了拍那对中央点缀着三颗金黄斑点的翅膀,几个月后的美洲,便出现了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而我的心里,却马上风声大作,作天作地。我要保护着这只蝴蝶,我要保护好她的双翅,我怕她丢失了这一对翅膀,坏了一次飞翔;坏了一次飞翔,久等了一颗心;久等了一颗心,伤了一位克利夫兰骑士队;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而我,就是那亡国之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我要死守在旧日的宫殿,在皇家庭院,在御桥边,寸步不离。御桥迟日暖,官渡区早莺稀。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五)俺爸对我做记者就很不感兴趣,一直劝我转行做公务员,给政府做事情,以后做大官,发大财,光耀门楣。想娶几个媳妇就娶几个媳妇。明里娶不到,背里娶。再生上十个八个儿子。以后一大帮子在一起,跺一跺脚,地皮都要抖三抖,看谁还敢欺负。过年给老祖宗上坟,看老祖宗在地下,也会腰杆子硬三分。最好的是,再生个把女儿,养大了,好好备在那里,像当年的皇帝一样,要是边疆被外族给侵略了,如果打不过人家,就好用女儿办事,让外族作自己的女婿。

评论:(1)当媒体光环消失,留下的只是职场江湖

时代信报》,2009年6月5日

(2)显微镜下的集装箱

齐鲁晚报》,2009年5月16日

(3)理想之火的非正常熄灭

东方早报》,2009年5月24日

(4)媒体是个怎样的圈

京华时报》,2009年5月15日

(5)《媒体这个圈》:偷窥媒体圈,揭露媒体潜规则

北京青年报》,2009年07月08日

(6)寻常记者寻常事

安徽商报》,2009年08月16日

报道:(1)《媒体这个圈》曝记者生存状态:这也是个江湖

今日早报》,2009年6月18日

(2)《媒体这个圈》近日出版,被称“媒体就业指南”

行业小说竟成教科书

南方日报》,2009年6月9日

(3)《媒体这个圈》影射众多腕级人物

《杭州广播电视报》,2009年5月

叁※《她比时尚寂寞》(王千马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第1版)

关注:一部窥破时尚圈里人寂寞的小说;洞悉职场女上司的情感以及事业曲线

简介:我们是潮流的制造者,也是时尚的受害者。她是个女强人。为此她曾经放弃过属于自己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个混迹时尚圈的杂志女主编。她参加各种令人心动的PARTY,遇见各种各样的大牌明星,并发誓让自己也能成为明星背后的明星,做明星的制造者。这是她的人生梦想,也是她即将从事的事业。她要在时尚职场推崇自己的价值观——拥抱物质,追逐品质生活……只是,她并没能去影响一种时尚形态的产生或走向,展现在她面前的时尚职场,是相当现实的。原来,表面上的流光逸彩,私下却是充满着猜疑、背叛和牺牲:靓丽的女模特为了混口饭,被潜规则了;整天和美食打交道的女编辑,得了胃癌。这些所谓站在时尚前沿、制造着所谓时尚生活方式的人,其实活得并不那么快乐……这是一个关于我们追逐时尚,却被时尚所伤害所调戏的人们的故事。

评论:(1)读王千马长篇小说《她比时尚寂寞》:梦想照进现实

浙江作家网,2010年5月7日

(2)左手时尚右手职场

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3月12日

:82/gate/big5/whdszb.news365.com.cn/xyd/201003/t20100312_2645830.HTML

(3)《她比时尚寂寞》:出来格瑟总有一天要还的

网易读书,2010年3月1日

(4)女上司进化论

中国美容时尚报》,2010年3月

(5)时尚圈中人反对时尚

新民晚报》“夜光杯”,2010年5月9日

报道:(1)《她比时尚寂寞》聚焦时尚圈生态

济南时报》A29版,2010年3月2日

肆※《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王千马 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关注:国内首部关注当下年轻人生存困境与精神特质的青年书。是沉默的70后开始集体发言的第一本书。

简介:任何一代在问世之初,都是“被喂大”的,一旦开始学步,是继续依赖“被喂”,还是对食物理智地取舍,这可能就是80后、90后给我们的启示。“80后这些人,将是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力量,也将是受教育程度最高,思维意识最开放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行动与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社会未来的面貌”。尽管在网络上,该书被炒成了“70后”与“80后”之间的论战,也有媒体说,这是一部在新的视角下探索青年精神的励志书。不过,掩藏在这“论战”以及这“励志”表象之下的却是——该书对“公民社会”的召唤。

妙语:(一)经济独立带给了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绝大契机:要想走出围墙,先得自己有钱。这是本质。有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身体独立。经济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个吃饭问题,不依赖的首先是身体。而身体独立的另一个方面是性,是否性必须永远在围墙里等待,等待婚姻或者忍受道德的捆绑。

(二)要明白,女人因为独立所以不将就,因为选择多了,所以无须结婚或者无须马上结婚。剩女是身体独立带来的大概率事件。

(三)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四)抛父别兄,拒绝再做被成长的喂一代,寻找被动生活下的新活法。不要不高兴,努力争上游。如果80后只停留在蚁族、蜗居的诉苦上,那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希望。

(五)虽然,因为被成长,“在应该完成自我建构的年纪没有自我意识,在生儿育女之后还没有度过华丽的青春期,三十岁了还在整合自我的碎片,这种迟到的建构是多么艰难啊!”——但是,你们已经发自肺腑地意识到了这种建构的重要,而这种意识多么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你们还有大把的未来。

(六)因为80后在成长过程中,要比70后早接触互联网世界,更早地遭遇全球化,所以世界观也要比70后更现代。从80后的身上,更多的70后反过来需要学习他们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七)虽然50后、60后是80后的喂养人,但他们给予80后爱和喂的同时,太缺乏现代性的榜样作用了,因为这世界变化快,“老气”的他们能把握住吗?所以注定了,80后的自我意识需要“自我发现”。

(八)我们首先得找到自我,认清价值才能张扬个性、独立思考;其次,个体认识有差距,所以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甚至国家或民族之间不一定完全协调,所以必须具有法制意识并尊重秩序;再次,个性在秩序规范下,我们还需要思考历史、眼观世界,这就是所谓常识——事实上,尊严其实也是常识的核心价值。

评论:(1)喂大的年轻人,何以独活

时代周报》第79期“时代议题”,2010年5月20日

(2)“80后”玩得太多,独立性太少

华商报》第B5版,2010年5月29日

(3)谁给年轻人要个活法

齐鲁晚报》“青未了·书坊”头条书评,2010年6月3日

(4)在误解中成长的一代

《TIMEOUT北京》,2010年7月

(5)别挡住公民的阳光,《无法独活》所发出的宣言

新民周刊》,2010年7月

(6)70后的心灵告白

晶报》B13版,2010年5月8日

(7)听70后老大哥耳提面命

半岛晨报》C12版,2010年5月22日

(8)70后对80后的话语棒喝

《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6月4日

(9)【王千马】谁说70后在集体教训80后?!

王千马网易博客,2010年5月4日

(10)80后的小心脏呀,70后别抚摸了

北京青年报》,2010年5月31日

报道:(1)5位70后出书犀利直言:80后“无法独活”

西安晚报》第17版头条报道,2010年5月26日

(2)“有这样励志的吗?”《无法独活》引争议

中华读书报》,2010年5月26日

(3)80后无法独活

网易博联体,2010年6月

(4)70后凭什么给80后"上课"

深圳商报》C8版,2010年06月18日

(5)“80后”是喂大的,无法独活

金陵晚报》D叠13版,2010年7月21日

(6)无法独活

劳动报》,2010年6月13日

(7)有这样励志的吗

山西晚报》“副刊·夜读”,2010年6月13日

(8)喂大的一代如何活

北京晚报》,2010年7月5日

(20)50后60后70后,做不了80后的榜样

长江商报》“锐读周刊”B14版,2010年7月25日

在路上

(一)《无法独活》掀起70后80后大论战

新浪博客首页推荐,2010年7月25日

摘要:《长江商报》记者卢欢在跟王千马的采访中也表示,她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改变这个社会,70后80后都得发力,她不希望看到70后把自己说得没希望,只能靠80后及更年轻的一代了。对她来说,她更情愿把这书当做70后的一次群体发声。“我很注重的不是你们说80后怎样怎样,而是,你们代表70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们对社会的看法。”王千马说,为了改变这个社会,70后和80后不能分裂,只能团结。

(二)80后的“人生导师”王千马被围攻

网易微博直播室,2010年7月19日

摘要:“好不容易过日子,就蜗居了;好不容易自谋生路,就蚁族了……没有一代人这么喊冤的。”在7月19日下午3-4点,网易微博交流会,《无法独活》作者之一、策划人兼主编“70后”王千马“和普遍迷惘的‘80后’们探讨一下,怎么才能活个明白。”据《金陵晚报》在7月31日的报道中说,在王千马的书中,“他认为当下年轻人是喂大的,他们无法独活。这个观点导致网友骂声一片,一个小时的交流中,火药味弥漫。”在随后的几日,“80后VS王千马”成了网易微博的推荐话题。

(三)王千马特约主持搜狐文化会客厅——对谈80后:韩寒郭敬明在日本“无法独活”

搜狐文化会客厅第102期,2010年6月24日

摘要:"80后"注定是备受争议的一代人,从垮掉的一代,到"蚁族"。这代人从上幼儿园开始,到考大学,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生孩子,每个人生阶段,都伴随着种种社会争议。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如今"80后"已经全线奔三,"80后"三十能否立得住,还是个问题。对于这帮号称"被喂大的年轻人",如何面对生活?一部为80后年轻人所写的新作《无法独活》直面这一代人需要的新责任和新智慧……在这期节目里,王千马邀请了《无法独活》的作者之一张守刚,商业新锐茅侃侃,以及在华的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一起坐而论80后。节目内容分别为:美国不存在80后,无法独活其实是我们父辈;中日80后对谈:“80后”是动荡时期的牺牲品;茅侃侃揭穿“蚁族”背后的“阿Q精神”;加藤嘉一:中国人整天玩概念,没事干么;韩寒郭敬明在日本“无法独活”; 70、80后的共勉:做有常识能思考的社会公民……

(四)王千马受邀“光明网上讲坛”——给80后的忠告

光明网,2010年7月30日

摘要:目前青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他们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牵动着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神经,青年大学生往往还没有完全自立,面对社会各种复杂的现象也许会更加困惑,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希望所在,也是全社会家庭关心的焦点。在7月下旬,光明网特别邀请了青年新生代作家,资深媒体人王千马,就他主编的《无法独活》所带来的有关80后生存的一些话题,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在交流中,王千马表述了以下主要观点:

(1)我们说80后无法独活其实是我们寄予了对80后独活的希望,说实话,像50后,60后,70后我们都不屑于说他们无法独活。我们正因为对80后有这样的希望我们才愿意说,有点激将法的意思。

(2)其实我挺想做一本书的,名字叫不买房。为什么要买房呢?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就是把自己的身价幸福压在住房上是很没头脑的一件问题。

(3)如果太顺了,就像马路一样,高速公路笔直的下去,你开着车,开车会犯困,人生不能像那种高速路,高速路其实它也有上下起伏,然后有弯曲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就是因为怕你走顺了,犯困了更容易出事故,人生之路应该就像高速路,我们不能太顺了。

(4)人之所以为人,也是因为他是有尊严的,像很多一些非人的生活,都是没尊严的生活,我觉得尊严跟幸福是息息相关的,你没有尊严的人何来的幸福?

(5)现在我们国家,不管做什么事情,强调的是GDP,什么一切发展都以GDP为主,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不能说不适合,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觉得更应该强调的不是GDP的速度,而是幸福的速度,幸福它的增长速度。

(6)就像我们经常会觉得那些大明星很光环,很耀眼,觉得自己非当上明星不可,但是他也不知道明星背后的痛苦,我们常常看中别人光鲜的一面,却没看到他底下辛酸的一面。所以说我们要告诉自己,有些东西,有些光鲜的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也不是说你非要不可的。另外一个,你必须要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我们无法独活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正因为你不知道想要什么,所以才四处张望,然后四处寻找。

(7)对于80后和90后,是自我意识开始像野草一样在发展,在生根和发芽,并蓬勃生长的一代。所以它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会导向他的独立意识或独立人格,以及我的脑袋我做主的这么一个方向,它会最终导向一个公民社会。因为公民社会的阳光是什么?就是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所以我对80后是觉得他们是大有希望的。

(五)采写并刊发《80后文坛小鬼:被复制的新生代》专题,首推80后现象

新华网,2003年11月27日

摘要:该文是王千马在《青年时报》担任文化主笔期间,推出的一组专题。其时浙江文艺出版社正推出一套“萌芽小说族”丛书,包括范继祖周嘉宁宋静茹岑孟棒等一帮80后的作品。王千马从中敏锐地捕捉到了80后新生代力量正在中国文坛悄然升起,当然,这股力量还包括并不限于其时开始走红的韩寒郭敬明春树以及张悦然。该专题推出之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在80后活跃的网站上,甚至被长时间置顶。很多人写及80后的论文时,这组专题也是逃避不了的。随后,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上海对此套丛书进行推广时,也将这组专题印发给其他媒体,一时间,关于80后现象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此后,80后现象开始走热……在《80后文坛小鬼:被复制的新生代》中,王千马写到:“他们的才华更多地表现在自己‘学习’的成功上,在80后的文本中,我们很难看到具有个人性的独特的价值……谈到亨利·米勒谈到凯鲁亚克谈到米兰·昆德拉还有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其实80后对国外大师的‘学习’,也没有逃逸出新生代对国外大师‘学习’的范围。即使是对国内‘前辈’的学习,我们也看到,范继祖似乎师承的就是新生代余华苏童,而且学谁像谁。而在岑孟棒的小说里,我们则读出了王小波,那篇《灰锡时代3.8》的标题差不多就是克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即使是80后中稍有点代表性的春树,作品里面所写‘性’啊什么的,和七十年代后的美女作家又有什么不同?……可以从中看出,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80后和新生代们还是如出一辙。”多年过后,他们还是如此么?

(六)推出“舌尖上的先锋们”专栏,梳理先锋文学

青年时报》“杭州杂志”,2003年至2005年

摘要:王千马在担任《青年时报》文化主笔期间,对先锋小说的一帮老师们所进行的访谈。该访谈不仅是同一阶段完成,而且在内容上也很系统、扎实。里面的老师大多是文坛干将,在当年大多如雷贯耳,他们受到的宠爱,不亚于现在的小孩子对超女、型男的追求。如果将它结集出版,不仅可以系统性地梳理先锋文学的传承脉络,还能多多少少告诉后人,当年中国文坛是怎么样的一个现状。可供参考甚至研究。这些访谈的题目大致是:

(1) 马原:小说的时代已经结束;

(2) 潘军:这位爱憎分明的文坛“独行侠”;

(3) 刘索拉:拥有两个大脑的先锋女将;

(4) 北村:关注弱势群体是良知的责任;

(5) 鬼子:我只是一个比较贴近现实的作家;

(6) 李洱:这个时代的写作遇到困难;

(7) 毕飞宇:我只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男人;

(8) 荆歌:我们的写作不会呈现虚伪的崇高;

(9) 东西:写得少是因为不想多堆垃圾;

(10) 吴晨骏:我的作品不面向被宠坏的读者;

(11) 李冯:我肯定不算好作家,但我知道好坏;

(12) 韩东:文坛并非一块艺术的净土;

(13) 徐小斌:我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私小说;

(14) 陈染:长大才懂平和与释然;

(15) 海男:我对自己身体了如指掌;

(16) 棉棉:写作像医生一样改变了我的生活;

(17) 朱文颖:我们应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18) 赵波:我在传统的边界上蠢蠢欲动;

(19) 金仁顺:写作时我需要“关紧的房门”;

(20) 九丹:这只“报丧”的“乌鸦”;

(21) 刁斗:对下半身写作等一概表示敬意;

(22) 邹静之:其实,我还是个诗人;

(23) 王海鸰:我很恐惧“男才女貌”;

(24) 朱苏进:影视编剧创作开始反客为主;

(25) 石康:我不会有王朔似的成功;

(26) 东方月:一条不合时宜发呆的美人鱼;

(27) 雷立刚:我曾迷恋“自由的身份”;

(28) 蔡骏:通过恐惧表达人类内心世界;

(29) 虹影:我一生从没把自己当作女人;

(30) 迟子建:用诗的方式来成就小说

(七)推出“主编访谈录”,访谈各行各业精英

《城市之间》杂志,从2010年1月开始

摘要:王千马在担任“二线城市连锁杂志”《城市之间》杂志主编期间,推出“主编访谈录”一个栏目,以遍访各行各业精英,谈古论今,观察世间百态。这些访谈大致有:

(1)王千马对话赵焰:被国人误读100年的袁世凯

(2)王千马对话张小平:中国的富翁们真的该死么?

(3)王千马对话李飞:在名利里打滚的收藏江湖

(4)王千马对话五岳散人:重要的是,80后思想上能“三十而立”

(5)王千马对话刘仰:我们该把“欧洲中心论”扫进垃圾堆

(八)王千马“把脉”品牌期刊杂志

市场星报》、《新安晚报》等,2010年8月1日

摘要:2010年7月31日,在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时代出版广场的会议大厅里, 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专家学者汇聚一起,坐而论道,就网络时代下传统期刊如何做大做强展开了精彩的论辩。作为知名的青年新生态作家,以及杂志主编,王千马也在此次活动的受邀之列,并在会议上作出精彩发言。

非常道

王千马:我是一个不安分,但守己的人

《安徽商报·橙周刊》,2010年7月16日

摘要:(1)第一次见王千马,印象并不太好,留一头染成金色的长发,还扎个马尾巴,讲话不离开“我CAO”,挎个拖到屁股的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装着相机、MP4还有一叠报纸。他流露出来的痞气,让我怀疑那些报纸,怎么可能是他做出来的呢?认识越久,我越觉得王千马外强中干,他严重的表里不如一,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为什么要装成小流氓呢。

(2)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王千马:折腾。我发现自己这几年一直在路上,似乎就没有消停的意思,也许对一个想做个比较安稳的,过个小日子的人来说,我这种生活是他们敬而远之的。有时我爸爸就常怪我,你干嘛就不买个房子娶个媳妇安个家,生个孩子……似乎这样就功德圆满了。我也觉得自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话,不想做不孝顺的人,有时也想消停,但总有一种被命运推着往前跑的意思。不过,有句话说的是,文章憎命达。也许命运太过顺当了,也就没什么话好表达了。在折腾里,让我见识了不少世面,以及人情冷暖,丰富了我的创作生命。

(3)你骨子里,还是一个不想安分守己的人,喜欢刺激,喜欢有挑战的生活?王千马:你说对了一半,其实我是个不安分,但守己的一个人。守己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道德底线,不能肆无忌惮,总得对一些东西有所敬畏。比如说,你对父母一定要孝顺,你对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坦诚,你对自己的爱人一定要爱。如果没有这些,你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但是守己并不意味着就要安份。现在我觉得,不安分跟创造力有关,越不安分的人,也许越有创造力。

(4)王千马:以前做时尚杂志时,关注的是奢华,但现在我越发觉得,时尚是挺傻的一个概念。而且,随着社会在转型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更愿意靠近弱势群体。因为我越发体会到,在一个少有安全感的社会里,你做得再好,你再怎么有钱,也会随着一声号令,就会变得灰飞烟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变成弱势群体的可能。我们关注弱势群体,一方面,让社会更公平,另一方面,也是防患于未然。

王千马:时尚是最“二贱”的价值观

网易博客,2010年2月7日

摘要:不能不说,现在的时尚已经成了一个洗脑的工具,成了最二※加最低贱的集合体,利用其华丽的外壳,极尽挑逗他人欲望之能事,到最后让人胸大无脑胸小也同样无脑,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可气的是,我们时尚的从业者们,也大多唯品牌的马首是瞻,成为品牌的“义务二奶”。这个世界只有时尚表扬家,以及时尚浮夸家,这让我很看不过去,我现在就要做中国首席时尚批评家,要让时尚批评,从我开始。哪怕是时尚屁评,也得臊臊它。

王千马:郭敬明热是文化泡沫

华商报》B3版,2010年1月2日

摘要:他“绑架”当下的年轻人,不幸,他也“被绑架”。我一直认为,“郭敬明热”很不正常,它总能让我联想起无良的房地产市场。大家都在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集体狂躁中,将房价越推越高,到最后生成“房价泡沫”。那么,文化领域里又有没有“文化泡沫”呢?看了“郭敬明热”,我认为是有的。

王千马:一位“非时尚”作家的时尚观

YOKA时尚网,2010年2月9日

摘要:有人说,我这本书(指《她比时尚寂寞》)是中国版的《穿PRADA的女魔头》,这个评价让我现在觉得有些汗颜。其实里面更多写出了当下时尚职场的现实,虽然表面上看出流光逸彩,但也充满着猜疑、背叛和牺牲……也就是说,写我们追逐时尚,却被时尚所伤害所调戏的故事。这里面的“扭曲”在于,我们在一些利益集团,以及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吹和怂恿下,把时尚打造成了一种普世的生活方式,甚至异化成了物质崇拜——当我们天天被LV、普拉达Gucci克里斯汀·迪奥兰蔻这些标签洗脑,我相信你一定会身不由己的浮躁起来。

王千马:人生和足球一样总能出其不意

南都周刊》,2010年6月19日

摘要:王千马有个梦想,那就是这辈子认认真真地码好自己的文字,下辈子就做个球员,下下辈子再去玩音乐,做个鼓手啥的。不过,后来认为在中国当下做个球员太没劲,这种“政绩足球“的体制不改变,在中国当球员不太可能有出息。所以他重新分配了自己的三辈子,“这辈子还是老样子,下辈子就玩音乐,下下辈子再去踢球。也许,等到下下辈子,中国足球会有点希望。但别告诉我,中国足球永远不能翻身。”……“足球场和人生场在道上是相同的,比如说足球是圆的,而人生何尝又不是呢?人生不是那种直线前进,或者倒退的,它总是能出其不意。所以,你不到最后一刻,就绝对不能放弃。最后一秒钟,都有可能进球。”

王千马:现在不健身,以后想失身都难

《健尚》杂志,2010年7月刊

摘要:在宁波市的时候,我会抽空去附近的社区公园跑步,因为去社区公园的多是老人,他们无事可做,就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或者打打麻将,混迹于一帮老人中间,感觉自己是不是也“老”了?!说实话,有时怕老的到来,但有时又希望自己也能过上老人那种“把风景看透,然后与你细水长流”的日子。不管怎样,身体要紧。我常笑谑,现在不健身,以后想失身都不容易。除此之外,看电影和听音乐是我最大的休闲。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