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田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1:33

王华田,男,山东省海阳市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林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森林培育学博士生导师,森林培育学博士点导师组组长,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兼职博导,中国林学会造林委员会、经济林委员会、土壤委员会委员,山东林学会造林委员会理事,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王华田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教学研究工作,开设《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森林生态学》、《高级森林培育专题》、《林木栽培生理学》、《城市林业》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已经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1人、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3人,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0人,获得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将4项。从事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生理、城市林业与林木良种选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林木个体和群体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制、杨属人工林多代连作地力衰退机理与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持技术研究领域居于国内研究领先水平并进入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

学历与工作简历

2004至今: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教授,林学学科带头人,森林培育学博士生导师,森林培育学博士点导师组组长,山东农业大学林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2002-2004: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副教授,森林培育学硕士点导师组长

1997-200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副教授,森林培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博士

1992-1997: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讲师

1989-199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助教,森林培育学在职硕士

1985-199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助教

1981-1985: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山东农业大学学生会宣传部长,农学学士

主要社会兼职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学科负责人

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博士点导师组组长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林学会造林委员会理事

近年成果

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水源保护林主要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理研究”、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与植被恢复技术与示范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杨属人工林连作酚酸类化感物质作用机理研究”、“北京市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特性与林分配置模式研究”和“北京市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理研究”、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藤本植物良种选育与开发、珍贵经济树种良种选育与开发、优质乡土用材树种(麻栎)良种选育与开发”、山东省科技厅“杨树人工林林地衰退机理与地力维持技术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林业科学》、《植物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科研进步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专著3部。

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方向

林木水分生态生理:林木耗水性和抗寒性评价、低耗水抗旱造林树种选择与林分配置、干旱瘠薄山地造林理论与技术、果园需水(耗水)规律与非饱和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杨属速生丰产林多代连作地力衰退机理与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持技术 经济林丰产栽培与良种选育 城市林业

二、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省生态造林项目科技支撑专项. 山东省林业局引用外资项目办公室,2010-2015 杨树人工林林地衰退机理与地力维持技术研究.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2013 胶东地区城市常绿阔叶树种的引进与应用. 烟台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2011 森林游憩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冲击及生态环境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2010 基于果园需水(耗水)规律的非饱和分层水分管理技术研究与智能灌溉系统的研发.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苹果综合试验站,2008-2012 城市园林绿地节水抗旱型植物选择与群体结构配置研究(GG20006011). 山东省科技攻关,2007-2010 海州常山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良种选育与开发. 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 2007-2010 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效应研究(Y2007D3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 杨树人工林连作地力衰退机理与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持技术研究(200704032).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十一五”公益行业科技专项,2006-2010 杨树人工林连作酚酸类化感物质作用机理研究(20064340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2009 胶东地区城市濒海地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2006223). 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6-2008 山东省沿黄地区沙化土地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整治技术研究(2006434010).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基金,2006-2008 北京市水源保护林主要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理研究(303711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第二位)北京市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理研究(2003002200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2005 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耗水特性研究(605201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 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理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2002-2004 华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与耗水调控机理研究. 山东省博士后基金,2003-2005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植被恢复技术与示范研究(2001BA510B0404). 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2001-2005 山东省珍贵优良乡土用材树种良种选育研究(橡椀树). 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2004-2006 珍贵经济树种引种与开发利用研究. 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2002-2004 爬山虎种质资源引进与开发利用的研究. 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2002-2004 北京市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与林分配置模式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0-2002 采叶专用银杏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山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994-1997 青石山区经济林开发研究. 山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996-2000 银杏叶片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998-2001 银杏种植资源引进与开发利用. 山东农业大学投标项目,1998-2001 银杏叶片有效成分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山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997-2001

三、研究成果与奖励

采叶专用银杏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第一位)青石山区经济林开发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第三位)山区生态林业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 山东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08(第四位)小开河生态灌区建设模式研究与示范. 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08(第四位)红叶石楠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04(第二位);山东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10(第二位)农林复合杨树速生丰产林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泰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07.04(第二位)杨树种质创新与农林复合高效栽培技术.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11(第三位)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第四届银杏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位,1998)、二等奖(第一位,2004)、三等奖(第一位,1998)胶东地区城市濒海地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委托鉴定,2008.12(第一位)农林复合杨属速生丰产林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第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获奖三等奖2009.11(第二位)

四、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2种酚酸吸附与解吸行为. 林业科学, 2010, 46 (1): 48-55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 生态学报, 2010.30(5): 1379-1389(通讯作者) 我国暖温带经济林水分管理的实现途径及措施. 经济林研究, 2009, 27 (2): 97-103(作者) 水分胁迫对海州常山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 (3): 371-376 (通讯作者) 黄河三角洲柳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3): 7-11 (通讯作者) 3种园林灌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2): 182-187 (通讯作者) 土壤盐胁迫对海州常山形态与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2): 176-191 (通讯作者) 连作人工林化感效应研究综述. 世界林业研究, 2008, 21(4): 25-30(第二作者) 土壤盐胁迫对海州常山光合与蒸腾特性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25(5): 839-844 (通讯作者) 土壤盐胁迫对海州常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5): 839-844 (通讯作者) 城市绿地植物萱草结缕草的抗旱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8): 327-331 (通讯作者) 泰山森林公园旅游影响评价及管理对策.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6): 436-444 (通讯作者) 不同越冬栽培措施对光叶石楠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2): 160-165 (通讯作者) 土壤水分连续变化过程对盆栽红叶石楠苗期蒸腾特性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25(6): 669-672 (通讯作者) 酚酸类物质在连作杨属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 2008, 43(1): 14-19 (通讯作者) 杨树人工林连作地力维持技术的探讨. 林业科学, 2007, 43(增): 58-64 (通讯作者) 麻利用材林无性系苗期性状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6): 60-63 (通讯作者) 持续低温胁迫对光叶石楠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6): 988-992 (通讯作者) 黑杨派无性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对连续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3): 372-378 (通讯作者) 黑杨派杨属不同品种更替连作对林地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5): 69-72 (通讯作者) 施肥对I-107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根际效应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4(5): 60-65 (通讯作者) 春季麻栎树干边材木质部液流垂直变化及其滞后效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2): 320-325(通讯作者 不同季节麻栎树干贮水量的动态变化. 林业科学, 2007, 43(4): 43(4): 115-120 (通讯作者)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2): 481-484 (通讯作者) Study on scaling-up method for stand 液态水 consumption of Quercus varibilis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Springer: 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 2006, 1(3): 292-297(EI)几种绿化树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2): 89-93 (通讯作者) 侧柏树干边材液流空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 林业科学, 2006, 42(4): 21-27 光质和光照时间对银杏叶片黄、内含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30(2): 51-54 城市垂直绿化植物爬山虎的生态效应初探.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23(6): 669-672 (通讯作者) 水分胁迫对3个藤本植物树种耗水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5): 723-728 (通讯作者) 几个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及其水容调节作用的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6(4): 495-500 (通讯作者) 连作I-107杨属无性系苗圃地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3(2): 119-124 (通讯作者) 杨树人工林连作效应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2): 102-105 (通讯作者) 水源保护林栓皮栎人工林林木耗水尺度扩展方法研究. 林业科学, 2004, 40(6): 170-175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边材液流传输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37-643 连作杨属苗圃地的土壤酶研究. 水土保持科学, 2005, 3(2): 119-124 (通讯作者) 重茬对杨树苗木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6(5): 681-685 (通讯作者) 连作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环境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 林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造纸学报, 2004, (增刊): 457-460 7种造林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研究.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21(2): 138-143 (通讯作者) 树木边材液流传输研究述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6(1): 149-153 (通讯作者) 北京地区几个造林树种耗水性比较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4(2): 1-7(通讯作者, 2003, EI收录) 林木耗水性研究述评. 世界林业, 2003, 16(2): 23-27(作者) 北京市水源保护林体系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思路. 然生态保护, 2003, (1): 1-5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的时空变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5(5): 1-5 油松、侧柏深秋边材木质部液流变化规律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3(4): 23-37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测定树木整株蒸腾耗水量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6): 661-667(作者) 油松边材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林业科学, 2002, 38(5): 31-37 光照条件对银杏叶片发育及有效成分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4(5): 617-622(作者) 论黄土丘陵区造林数种选择的原则. 世界林业研究, 2001, 14(5): 74-78(作者) 土壤水分条件对银杏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1): 71-75(作者)

五、著作

《北京市主要树种耗水特性研究与应用》(著).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北京市主要园林绿化植物耗水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著).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主要经济树种栽培技术》(参编).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经济林培育学》(主编).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森林培育学》(第四版)(参编) 《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及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持技术》(著).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