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玮 :王恭玮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9

王恭玮(1920—1942),浙江奉化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中华民国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外交官。1942年1月2日,马尼拉沦陷后,日寇要求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组织华侨团体与日建立亲善合作关系,宣布承认汪伪政府,被王恭玮等外交官严词拒绝。1942年4月17日,日寇将王恭玮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2岁。

人物生平

王恭玮,男,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甲种学习员。1942年1月2日,马尼拉沦陷后,王恭玮与总领事杨光泩等7人同被日军所拘,备受醢刑,始终不屈。同年4月17日,王恭玮等外交官被日本宪兵秘密押至马尼拉华侨义山秘密残杀。  

王恭玮系“中国奥运会之父”(第一位中国籍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著名外交家王正廷的儿子,祖籍浙江省宁波市奉化西坞的税务场村

人物事迹

坚守岗位

王恭玮大学毕业后不久步入外交界,1941年夏天到菲律宾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甲种学习生,在总领事杨光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不久他与妻子邵秀兰在马尼拉举行了婚礼。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军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很快大举进犯东南亚。当时一些国家的外交人员纷纷撤离马尼拉,当地不少华侨界人士劝杨光泩等人离开,驻菲美军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在撤退时也特意在专机上预留座位,派人劝说他们同机撤离。但他们谢绝了美方的好意,仍顽强地坚守在岗位上。新婚不久的王恭玮虽然十分期待幸福与安宁,向往亲手缔造的美满生活,但作为一名外交官,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国家的代表,国家第一、民族至上,外交官是神圣的事业,忠于职守是至高无上的责任,与其他中方外交官一起留在马尼拉。

杨光泩与其他7名大使馆人员,面对马尼拉很快陷入日军包围的严峻局势,临危不惧,积极采取各种应变措施。他们组织了战时服务队,设法安排文教人员和部分华侨疏散,指挥烧毁各种爱国捐款存据、救国公债登记表和其他重要文件,使馆人员和家属还焚烧了滞留在马尼拉港的中国政府委托美国印制的一船银行券,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可能蒙受的重大经济损失。他们同侨界一道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为保护国家、民族和侨胞的利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

拒绝投降

不久马尼拉沦陷。在日方要求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承认汪精卫伪政权的要求遭到杨光泩拒绝后,日本宪兵违背国际法,于1942年1月4日悍然逮捕了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馆全体人员———杨光泩、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等8人,胁迫他们接受宣布拥护南京汪伪政府、在3个月内为占领当局募集2400万菲币和组织新华侨协会、与日军合作等三项条件,再次遭到杨光泩等人的断然拒绝。

在囚禁期间,他们被日军施以灌水、拔指甲、睡钉床、倒吊拷打、犬咬等各种醢刑,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但杨光泩、王恭玮等8名中国外交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月17日,日本宪兵将8人秘密押赴华侨义山执行枪决。一位当地侨民廖西白目睹了行刑的全过程,他在《目击记》中写道:“当时,日军用毛巾布条蒙住8位烈士的眼睛,遭到拒绝。日军士兵急忙赶到烈士背后,但是,8位烈士同时扭转身躯,面对日军枪口。刽子手举枪乱射,杨光泩烈士以手指着自己的心脏,从容就义。”

王恭玮慷慨就义时年仅22岁。1989年,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王恭玮烈士遗孀邵秀兰曾回忆道:“1941年尾时,战事时刻将爆发之前,我从上海市急急赶赴去菲,与恭玮结婚,又在指数太少的日子内永远失落了他……我至爱的夫君。恭玮22岁,我和他是同岁的,忆来心如刀绞。”

追认烈士

1947年7月7日,中国政府派专机到菲律宾迎回杨光泩等8位烈士的遗骸及牺牲于菲律宾的中国驻沙巴州山打根市领事卓还来的遗骸,马尼拉华侨为此举行公祭仪式,下半旗志哀,旅菲侨胞近万人到机场洒泪相送。次日还在南京举行盛大公祭仪式,称赞英烈们“五步溅血,厉色抗辩,掉三寸舌,摧百万师”。王恭玮烈士的弟弟王恭瑛参加了公祭仪式。

同年9月3日,即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英烈遗骸被安葬在南京中华门外的菊花台公园内,九烈士墓呈扇形平布,坐西面东,围以1米多高的裙墙,低处有一块纪念碑,上刻烈士事迹与生平。

1987年11月17日,南京各届人士在九烈士墓隆重举行“纪念抗日外交九烈士公葬40周年”活动。

1989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杨光泩、王恭玮等9位前国民政府外交官为革命烈士。驻外使节九烈士墓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墓园旁建有九烈士事迹陈列馆。

包括王恭玮在内的抗日外交九烈士为国家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斗争而英勇献身,是中原地区人民的骄傲,不愧为民族之魂,义凛南天,魂系中华,流芳百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