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雁 :鸭科雁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3-04-08 16:22

白额雁(Anser albifrons)是鸭科雁属的鸟类。别名又叫鸿雁、花斑、明斑等。白额雁雌雄形态特征相似,体长约64~80厘米,体重约2~3.5千克,属于大型雁类。白额雁通体为棕褐色,腹部带有黑色粗条斑。上体大多灰褐色,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下体白色,杂有黑色块斑。虹膜为黑褐色;喙为粉红色或肉色,基部黄色;脚为橘红色。

白额雁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阿拉伯帝国喜马拉雅山脉秦岭以北的亚洲以及北美洲等地。繁殖季分布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以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季则分布在亚洲中部、东部、南部,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墨西哥湾。白额雁在繁殖季主要栖息在有矮小症灌木的北极冻原、湖泊、河流、沼泽等生境。越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河流等湿地生境及其附近开阔的陆地生境,有时也会到农田。

白额雁的全球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未知。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物种特征

白额雁雌雄形态特征相似,体长约64~80厘米,体重约2~3.5千克,属于大型雁类。白额雁通体为棕褐色而具白色和黑色横斑,腹部带有黑色粗条斑。从上嘴基部至额具有一白色宽阔带斑,白斑后缘为黑色;颏为暗褐色,其前端带有细小白斑;前颈、头侧和上胸为灰褐色,向后颜色逐渐变淡;头顶和后颈为暗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颜色同背部类似,初级覆羽为灰色,外侧次级覆羽则为灰褐色;初级飞羽为黑褐色,最外侧部分飞羽带有灰色。背部、肩部、腰部为暗灰褐色,各羽边缘较淡,以至近白色。腹部为白色,分布有不规则的黑色或深灰色斑纹;两胁为灰褐色,其羽端近白;肛周为白色。尾羽为黑褐色,带有白色端斑;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均为白色。

白额雁的虹膜为黑褐色;喙为粉红色或肉色,基部黄色;脚为橘红色。

白额雁早成雏形态特征和成鸟相似,但第一年的雏鸟嘴基无白纹,嘴端白斑小或没有,腹部亦无黑色块斑,雏鸟的这些野外识别特征在第一个越冬期之后逐渐消失,之后难以与成鸟做出区分。

白额雁的一些常见测量数据见下表:

物种对比

容易和白额雁混淆的雁类为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和灰雁(Anser anser)。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额雁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阿拉伯帝国喜马拉雅山脉秦岭以北的亚洲以及北美洲等地。白额雁繁殖季分布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季则分布在亚洲中部、东部、南部,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墨西哥湾

中国分布

白额雁在中国,越冬季会分布在新疆、西藏自治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和台湾等地区;迁徙时会出现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在中国,白额雁太平洋亚种(A. a. frontalis)迁徙时见于东北地区、山东省河北省等地,越冬季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东各省至湖北、湖南省及台湾等地;白额雁指名亚种(A. a. frontalis)越冬季分布在新疆和西藏南部。

中国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升金湖洞庭湖鄱阳湖是白额雁的重要越冬地,白额雁在鄱阳湖的越冬种群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1%。

亚种分布

各个亚种分布见下表:

栖息环境

白额雁主要栖息在有矮小症灌木的北极苔原、湖泊、河流以及沼泽等生境,从苔原海岸到高出海平面200米以上的苔原高地和森林苔原地带均可被选用作为繁殖地。越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河湾、海岸等湿地生境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草地等陆地生境,有时也会到农田等与人接触较多的地方。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白额雁为会进行迁徙的候鸟,每年来往于繁殖地和越冬地。白额雁在中国为候鸟或旅鸟。白额雁的春季迁徙一般在3月份,还有部分个体在4月末至5月初才开始迁徙,较后迁徙的为当年不参加繁殖的亚成白额雁,秋季迁徙开始于8月末到9月初,大部分个体迁入中原地区的时间在10月中下旬,部分个体在11月初才开始迁徙。在春季迁徙时,白额雁多组成家族群进行迁徙,群体大小较秋季迁徙小。白额雁的迁徙主要在晚上进行,白天则会选择觅食和休息等行为。

白额雁的觅食行为多在白天,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通常早晨和其他雁类集群前往觅食地,中午返回休息地进行休息或饮水,然后再次成群飞到觅食地觅食,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回到休息地。

觅食行为

白额雁的食物与其他雁属鸟类类似,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食物在夏季主要以冻原植物为主;在越冬地主要以薹草属(Carex)、芦苇属(Phragmites)、三棱草属(Bolboschoenus)等植物的嫩芽、根和茎为食,有时也会取食马铃薯、玉米、燕麦、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种子及幼叶、嫩芽等部位。其中,在中国东部越冬的白额雁主要取食天然草滩中的草。白额雁的喙较为短小,能够更好地取食更矮的薹草,啄食长度短小的叶片。

社群行为

白额雁在迁徙期间,飞行、休息和觅食都会集结成群,飞行时组成“一”或“人”字形的队列。越冬季时,会集结成大群于适宜的越冬地,还会与鸿雁(Anser cygnoides)、豆雁(Anser fabalis)等雁类混群生活。

交流行为

白额雁在飞行时发出不同音阶的“lyo-lyok”悦耳叫声,叫声比豆雁或灰雁音高;其他时候还会发出嘈杂的咯咯声。

换羽行为

白额雁在当年繁殖行为结束后,成鸟集中开始换羽,时间大概为25天,该阶段成鸟失去飞行能力。

生长繁殖

白额雁的世代长度约为8.7年,野生白额雁最长寿命为20.3岁,圈养个体最长寿命为47岁。白额雁早成雏会跟随在亲鸟身边1~2年,这期间会参与合作繁殖;第三年时,白额雁雌雄个体性成熟,与亲鸟分开,参与当年繁殖。包括白额雁在内的雁属鸟类(Anser)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地的纬度植被有关,繁殖地的植被生长周期越短,雏鸟的生长发育速度越快。

白额雁的联会行为在繁殖前的冬天开始,为比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制”。白额雁的求偶行为与其他雁类相似,采用彼此进行头没水运动、同时张翅和鸣叫等形式。繁殖期在每年的6~7月,通常5月中旬至5月末结成小群到达繁殖地,之后以一个家族或一对为单位分开寻找适合的地方筑巢,每年都会筑新的巢穴。开始营巢后跟随亲鸟到达繁殖地的上年早成雏和亚成体会离开亲鸟,成群漫游在整个冻原地上,或者伴随亲鸟在巢附近活动。白额雁会将巢营在河流与湖泊密布、且有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巢要放置在高的河岸、宽阔的低山岗顶部、土丘或斜坡上等较为干燥的地方。白额雁的巢极为简陋,为一凹坑,会用干草和绒羽填充巢穴。每年的6月中旬产卵,1天产1枚,窝卵数3~7枚,平均为5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卵由雌鸟进行孵化,孵化期平均为27天。雏鸟为早成鸟,雏鸟孵出后的第二天,成鸟会带领雏鸟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大约经过45天,雏鸟可以飞翔。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根据湿地国际在2022年修订的数据,白额雁的全球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未知。在2022年,根据湿地国际修订的数据,估计白额雁在全球野生种群数量在500万~600万只之间;在2021年,根据国际鸟盟发布的数据,估计白额雁在欧洲种群数量在56万~66.2万只之间;在2022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整合的数据,白额雁在北美的种群数量约为430万只,估计东亚的种群数量在23.1万~28.3万只之间。

致危因素

不合理的狩猎、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威胁白额雁种群数量主要的因素。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适合白额雁的繁殖地减少,其他物种的繁殖地北移,加大与其他物种在繁殖时的资源竞争压力。在冻原地区进行石油钻探,具有石油泄漏和石油污染的风险,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白额雁繁殖地点的选择。

保护级别

2021年2月5日,白额雁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2年,白额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保护措施

1979年,白额雁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Ⅱ,属于需要国际合作保护的迁徙物种。1979年,白额雁被列入《欧盟野鸟保护指令(The EU Birds Directive)》附录Ⅰ、Ⅱ和Ⅲ,在欧盟成员国中受到保护。1981年3月,白额雁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

白额雁在中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白额雁等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降严重,为有效地进行物种保护,繁殖地、越冬地以及中途停歇地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2022年6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为白额雁等候鸟在迁飞通道上的所有关键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