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 :632年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

更新时间:2023-06-25 16:43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语专业:الامبراطوريةالعربية‎,英语:Saracens Empire,632年~1258年),在唐朝以来的中国史籍中被称作“大食”,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建立,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上居住着游牧部落的贝都因人。612年,哈希姆族人穆罕默德开始在半岛的中心城市麦加传布伊斯兰教。因遭受部落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于622年逃往麦地那,在传布伊斯兰教的过程中,成为领袖。至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大体统一,伊斯兰国家初步形成。

艾布·伯克尔继承了穆罕默德的君主、宗教领袖、军队统帅的职务,是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任哈里发。633年,阿布·伯克尔平定了阿拉伯半岛的叛乱后,开始了征服叙利亚的行动,拉开了伊斯兰远征的帷幕。随后继位的哈里发欧麦尔、奥斯曼继续进行远征,攻克了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巴比伦等城市,占领了叙利亚、埃及,结束了波斯萨珊王朝的统治。656年,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执政期间,爆发了穆斯林的第一次内战“骆驼之役”。此次战役获胜后,阿里将首都麦地那迁往库法。661年,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刺杀,四大哈里发的统治宣告结束。

倭马亚王朝于661年建立,定都大马士革。首位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在稳定朝政后,就开始大举对外征战扩张。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帝国疆域不断扩大,直至八世纪中叶,历代哈里发从未停下远征的步伐,占领了欧洲西班牙,在中亚北非建立了穆斯林政权,使伊斯兰教的领土扩大到西起大西洋,东到印度河,北起黑海里海南岸,南至尼罗河下游的广大区域。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大量财富流入倭马亚王朝,统治者生活日益腐化堕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宗派主义斗争激烈,各地起义频发,帝国遭到严重破坏。750年,阿拔斯人攻克首都大马士革,捕杀了马尔万二世。历时90年的倭马亚王朝宣告结束。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不久,就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上,达到了极灿烂的年代。由阿布·阿拔斯创立,曼苏尔奠基的巴格达哈里发帝国,在第三位哈里发麦赫迪到第九位哈里发瓦西格的这一时期中,特别是在哈伦·拉希德和他的儿子马蒙统治的时期,达到了全盛时代,762年建都的巴格达成为一个惊人的财富中心和国际大都会。哈伦·拉希德大力赞助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马蒙执政后重用波斯贵族掌管军政大权,奖励学术,发展伊斯兰文化,提倡翻译外国典籍,使阿拉伯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马蒙的继任者穆尔台绥姆开始任用突厥奴隶作卫队,导致他的儿子瓦西格之后的哈里发,成为握有实权的突厥将领手中的傀儡,阿拔斯王朝也因此日渐衰落。南欧、北非亚洲等地建立了许多独立王朝,阿拉伯帝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从十世纪中叶到十二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先后被布韦希人和塞尔柱帝国控制,直到1258年被元朝孛儿只斤·旭烈兀灭亡,立国508年。

阿拉伯帝国的国家制度是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哈里发独揽政治、军事、宗教大权。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帝国的国教,统治阶级利用其宣扬“圣战”。官僚机构随着帝国的发展逐渐健全起来,地方上实施行省制度,司法与宗教密切相连,国家岁入主要来自天课、土地税等。哈里发们重视农业生产,物产丰富,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所用货币为第纳尔和第尔汗。随着经济的发展,麦加麦地那巴格达等城市得以兴建和繁荣。阿拉伯帝国境内民族众多,民族政策较为宽容。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因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多民族国家的特点,阿拉伯帝国的社会习俗表现出统一性和丰富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外交方面,阿拉伯帝国对中国极为重视,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中国。

国号来源

阿拉伯帝国”这一名词的原意是“沙漠”,指阿拉伯半岛中的沙漠地带。该名词最早是从公元前853年遗留下来的亚述王沙尔马那塞尔三世(Shalmaneser III)的泥版铭文中发现的,“阿拉伯”一词被该铭文以楔形文字记载。公元前530年左右,波斯楔形文字中,又出现了“阿拉比亚”一词。后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古希腊语:Ἡρόδοτος)将居住在半岛上的人称呼为“阿拉伯人”或“阿拉比亚人”,他们的语言被称为“阿拉伯语”。

唐朝以来的中国史籍中,将阿拉伯帝国称作“大食”。唐朝时也称作多食、多氏、大寔等。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西方称之为萨拉森帝国(Saracens Empire)。

历史沿革

帝国形成

公元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上居住着贝都因人,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在少数适于农业的地方,有转为定居的农业部落。在汉志地区,商业和文化中心是麦加,农业中心是麦地那。麦加城内的氏族部落贵族拥有大量财富,役使奴隶为其耕作放牧,阶级分化明显,已处于国家形成前夕。

572年,伊朗也门建立统治,禁止商路通过也门,影响到汉志地区的贸易,导致麦加等地经济衰落,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阿拉伯氏族部落贵族为了镇压反抗,并向外掠夺财富和土地,急需组成一支力量,国家产生的前提成熟了。在意识形态上,产生统一国家的要求反映为一神教的出现。当时阿拉伯半岛上产生了许多宣传一神教的“先知”,麦加的哈希姆族人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就是其中的一个。约在612年,穆罕默德开始从事他的先知事业,综合过去宗教的一些教义形成了伊斯兰教

622年,因遭受麦加城内拒绝接受教义的氏族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被迫逃往麦地那,这就是著名的“希志来”(hijrah),回教以这一年为纪元元年。随着伊斯兰教在麦地那的迅速传布,穆罕默德成为领袖。他把麦加的逃亡者和麦地那城内外的阿乌斯人和哈兹拉杰人部族联合起来,逐出犹太部族,形成一个以先知所受启示的真主意志以及部族中人共同遵守的法律为基础的社会,伊斯兰国家由此组织起来。随后,穆罕默德率军袭击麦加,双方在战争中各有胜负,经过谈判,麦加接受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穆德为“先知”。630年,穆罕默德进入麦加。随着伊斯兰教向半岛上其他部落的传布,穆罕默德及其统治集团的势力日渐增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大体统一。

帝国崛起

平定叛乱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经过激烈争论,穆罕默德的好友和岳父艾布·伯克尔(Abu Bakr)被推举为哈里发(Caliph),意即继承人。阿布·伯克尔是伊斯兰史上的第一任哈里发,随后是欧麦尔·哈塔卜(Umar ibn al-Khattab)、奥斯曼(Uthman Ibn Affan)和阿里(Ali ibn Abi Talib),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四大哈里发时期”。哈里发继承穆罕默德先知担任君主、宗教领袖、最高立法者、最高裁判者和军队统帅的职务,而不继承穆罕默德的安拉使者和先知的地位。四大哈里发更具世俗色彩,其统治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开端。

穆罕默德先知去世的消息传开后,阿拉伯半岛中部、北部和南部许多地方出现叛乱,反对者否认身在麦地那艾布·伯克尔在宗教、政治和财政上的控制权。阿布·伯克尔任命哈立德·本·瓦利德(Khalid ibn al-Walid)为平叛总指挥,分兵11路,同时出发讨伐,对各地叛乱进行镇压。哈立德在六个月时间内平定了半岛中部的各个部落,又在阿克拉巴、波斯边境、巴林也门等地平定了叛乱。633年,阿拉伯半岛各处的叛乱已基本平息。

远征扩张

633年,哈立德率领军队向叙利亚发起进攻。634年,哈立德率领穆斯林在阿奇那丹战役中打败了拜占庭的军队,打开了巴勒斯坦的门户。同年,艾布·伯克尔去世,临终前指定古莱氏部落阿迪家族的欧麦尔·哈塔卜为继承人。

欧麦尔二世继位后,开始推行“伊斯兰远征”计划。635年,哈立德率军在雅穆克击败拜占庭军队,攻陷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和埃梅萨。阿拉伯军队的不断胜利,迫使耶路撒冷于638年请求投降。640年,阿拉伯军队夺取凯撒城,占领沿海;641年,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占领叙利亚后,阿拉伯军队乘胜继续东进。637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了西亚伊拉克,并向伊朗高原境内的波斯腹地不断发起进攻,最终于642年在内哈万德彻底击败了波斯军队。阿拉伯西征大军于639年攻入埃及,640年在赫利奥波利斯大败拜占庭军队,642年占领巴比伦,埃及被迫向阿拉伯投降。644年,欧麦尔·哈塔卜遭到暗杀身亡。

穆罕默德先知的女婿奥斯曼帝国被选举为第三任哈里发。在他的统治时期,阿拉伯军队继续进行扩张战争。645年,阿拉伯军队抢占了拜占庭帝国的亚历山大港,为了阻止拜占庭人自海上卷土重来,阿拉伯人分别在埃及和叙利亚建立了两支海军。阿拉伯海军在649年夺取塞浦路斯;次年又夺取阿尔瓦德岛;652年和654年,西西里岛罗德岛也被阿拉伯帝国纳入版图。在波斯,阿拉伯军队继续向东扩张,650年征服法尔斯,持续了1200多年的波斯帝国就此结束。

内乱频生

在帝国不断对外扩张之际,由于奥斯曼宠信族人,伊拉克埃及的军队对此大为不满。656年,奥斯曼在麦地那遇刺身亡。

穆罕默德先知的堂弟和女婿阿里继任第四任哈里发。反对者打着为奥斯曼复仇的旗号,指责阿里不惩办弑君者,甚至指责阿里谋杀奥斯曼,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不久后,穆斯林之间的第一次内战爆发了,觊觎哈里发职权的泰勒哈(Ṭalḥah)、祖拜尔(Al-Zubayr)及穆罕默德先知的妻子阿伊莎(A’ishah)率军与阿里军队在巴士拉城外交战,阿里军队在战斗中获胜,史称“骆驼之役”。这次战役后,阿里将首都麦地那迁往库法。

阿里在库法培植势力时,遭到了奥斯曼的堂弟、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Muʿāwiya)的反对。657年,阿里率军与穆阿威叶的军队在幼发拉底河右岸的绥芬平原相遇,战争未分胜败,最终双方决定进行谈判,可是却一直无法达到双方满意的谈判结果。阿里的部分追随者对此表示不满,组成哈瓦利吉派,举行暴动。661年,哈瓦利吉派的一个狂热分子在库法刺杀了阿里,四大哈里发的统治宣告结束。

帝国扩张

王朝建立

661年,穆阿维叶一世在耶路撒冷成为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大马士革被定为首都,叙利亚成为帝国的重心。穆阿威叶登位之初,只统治着包括叙利亚和埃及的西部地区。东部的伊拉克拒不承认他的权威,而是推举阿里的长子哈桑(Hasan ibn Ali)成为新的哈里发。穆阿威叶采用怀柔政策逼迫哈桑逊位,统一了帝国。680年,穆阿威叶逝世。就在逝世前一年,穆阿威叶一改民主选举的传统,提名他的儿子叶齐德(Yazīd)成为继任者,将阿拉伯帝国变为世袭的君主国。

内战再起

叶齐德的世袭激起各地穆斯林的不满。伊拉克人拥戴阿里的次子胡笙·本·阿里(Husayn ibn Ali)为哈里发。侯赛因前往库法就任哈里发的途中,在卡尔巴拉遇刺身亡。侯赛因之死造成伊斯兰教的严重分裂,先知宗室继承权的支持者什叶派与代表倭马亚王朝逊尼派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宗教派别。683年,叶齐德派遣军队讨伐反对者伊本·祖拜尔(Abd Allah b. al-Zubayr),战争还未结束时,大马士革就传来了叶齐德去世的消息,战争方才停止。

叶齐德的儿子穆阿威叶二世(Muawiyah II)体弱多病,只做了三个月的哈里发。他死后,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684年,叙利亚南部凯勒卜族领袖马尔万(Marwan)与叙利亚北部盖斯族的领袖达哈克(Hecker)在马兹拉希特展开决战,马尔万获胜后,成为叙利亚的主人;随后他又镇压伊拉克起义,成为伊拉克的统治者;他还乘埃及不备,突然进军占领了埃及。马尔万去世后,儿子阿卜杜勒·麦立克(Abd al-Malik)继位。麦立克是一位强有力的统治者,他上任后就开始对反对者阿里派、哈瓦利吉派和伊本·祖拜尔的儿子阿布杜拉(Abd Allah)进行镇压,在巴格达杀掉阿里派领袖穆赫塔尔(Mukhtar),在麦加杀掉阿布杜拉,平定汉志、也门和东面的叶麻麦,使阿拉伯半岛重新恢复了统一和秩序。倭马亚王朝建立以来的阿拉伯人之间的内战,至此告一段落。705年,麦立克去世。

持续发展

麦立克的儿子韦立德(Al-Walīd)统治时期,国内外比较稳定,文化和艺术开始繁荣起来。他修建了许多学校、医院、清真寺,筑路打井,鼓励生产。韦立德懂得如何平衡阿拉伯各个部落之间的利益,以强权进行统治。715年,韦立德去世后,苏莱曼(Sulayman)继承了哈里发职位。他喜爱美色和享受,执政两年后去世,临死前指定叔叔的儿子欧麦尔二世(Umar II)为哈里发。欧麦尔二世的统治因公正、和平而出名,例如,他将在阿曼行省中征收的什一税用来补贴其他行省的穷人,以同样的待遇对待新的伊斯兰教的皈依者和原来的穆斯林等。可是,欧麦尔二世对异教徒却非常苛刻,向他们征收沉重的税赋。720年,欧麦尔病重去世。

对外征战

围攻君士坦丁堡

开始于四大哈里发时期的伊斯兰远征,曾在阿里统治时期一度停顿。倭马亚王朝穆阿维叶一世统治时期又重振旗鼓,大举对外征战扩张。距倭马亚王朝最近最大的敌对强国是拜占庭帝国;可供穆斯林劫掠的最近最富的地区是小亚细亚半岛。倭马亚王朝首先以拜占庭沿海城市为进攻目标,并从海陆两路侵入拜占庭的领土,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曾三次兵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战役城下。最早的一次是在668年,穆阿威叶派遣军队进攻拜占庭,从669年春季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一直围攻到夏季,未能攻破;第二次进攻君士坦丁堡是在674年,这次战争是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海面上进行的,阿拉伯人连续七年都未能攻入君士坦丁堡。穆阿威叶死后,由于内乱,阿拉伯军队暂时停止了对拜占庭的进攻。但每年夏天对小亚细亚半岛的骚扰从未停止。在苏莱曼时期,阿拉伯人又组织了对君士坦丁堡的第三次围攻,将君士坦丁堡围困了14个月,最后失败。此后700年内,穆斯林的军队再也没有到过伊斯坦布尔市城下。

东征西讨

穆阿威叶在663年~671年之间,完成了对霍拉桑省的征服,并越过阿姆河,于674年侵入突厥斯坦的布哈拉;699年~700年,阿拉比亚总督哈查只(Hajjaj ibn Yusuf)派遣军队进攻阿富汗,夺取喀布尔;705年,呼罗珊总督古太白(Qutaybah ibn Muslim)占领了吐火利斯坦及其首府巴里黑;709年,征服粟特的布哈拉;710年~712年,征服粟特的撒马尔罕花剌子模;713年~715年,深入锡尔河各省区。至此,阿拉伯人完全征服了地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外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哈查只的侄子卡西姆(Qasem)统率了东方战场的另一支阿拉伯军队,710年,征服了莫克兰;711年~712年,征服信德省,即印度河下游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区;713年,占领旁遮普省的木尔坦。这些地区以后全部实现了伊斯兰化。

西线的征服,比起东线来毫不逊色。667年,穆阿威叶命欧格白·伊本·纳非(Uqba ibn Nafi)率军对的黎波里南部沙漠和费赞地区的叛乱部落进行讨伐,阿拉伯人利比亚沙漠的势力得到巩固。欧格白还远征突尼斯南部地区,攻下了加夫萨,降伏了那里的所有绿洲。670年,欧格白开始建筑凯鲁万城,后来以凯鲁万城为基地,对马格里布发动进攻,摧毁了拜占庭人在北非的根据地。欧格白战死后,易弗里基叶总督哈桑·伊本·努尔曼(Hasan ibn al-Nu'man)于698年发动了一次陆海军联合行动,将拜占庭人驱逐出迦太基和其他沿海城市,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在北非的统治。708年,易弗里基叶总督穆萨·伊本·努塞尔(Mūsá bin Nuṣayr)进攻马格里布,夺取了丹吉尔。同时袭击了西西里岛撒丁岛马略卡岛和梅诺卡岛,将伊斯兰教的领土一直扩大到大西洋沿岸。

逐鹿欧洲

711年,穆萨的副官塔里克·齐亚德(Tariq ibn Ziyad)率军横渡大西洋,越过海峡,在詹达湖岸边的巴尔白特河口击溃西哥特王国军队,接着向西哥特人的首都托莱多挺进,沿途夺取了阿尔奇多那、埃尔维拉、科尔瓦多,征服了安达卢西亚的所有重镇,占领了半个西班牙。712年,穆萨率军进入西班牙,向塞尔维亚推进,次年攻克了梅里达;714年,穆萨占领了萨拉戈萨阿拉贡王国、莱昂、阿图里亚斯和加利西亚高地。接着,穆萨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Abd al-Aziz ibn Musa ibn Nusayr)继续率领穆斯林军队向北部和东部推进,占领了潘普洛纳塔拉戈纳赫罗纳省,在东南部占领了马拉加、阿尔韦拉。西班牙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

718年,阿拉伯军队侵入法兰西南部;720年,攻入塞普提美尼亚、纳尔榜。732年,阿拉伯军队跨过西部比利牛斯山脉,向北挺进,一路挺进到法国中部,抵达图尔附近,与法兰克王国军队进行了决战。最终阿拉伯军队战败,停止了继续进攻欧洲的步伐。

矛盾激化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倭马亚王朝。统治者生活日益腐化堕落,沉溺于女色、酗酒、狩猎、听音乐和诗歌,而无心学习《伊斯兰教圣经》和管理国家大事。上行下效,整个社会日渐道德堕落。

欧麦尔的继承者叶齐德二世(Yazid II)统治时期,伊拉克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伊拉克被镇压后不久,非洲又开始了叛乱。作为非洲的附属国,西班牙倭马亚王朝的关系更加糟糕,西班牙人不断发起攻击,想要结束穆斯林在西班牙的统治。

在王朝统治的后期,各种矛盾日益显露和尖锐,首先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地位最高的阿拉伯人享有各种特权,占据重要的官职,其他阶层对此深为不满。其次宗派主义斗争激烈,穆斯林分为两大派系,一个派系是以盖斯人为中心;另一个派系以也门人为中心。首都大马士革成为持续两年之久的内战的残酷战场。其他行省和地区,处处都会发生两个政党的对立。

起义频发

728年,叶齐德二世的兄弟希沙姆(Hisham)统治时期,中亚粟特人起义,整个费尔干纳盆地地区掀起了反抗斗争,许多游牧的突厥部落也加入粟特人的行列,起义坚持了十年之久。740年,哈瓦利吉派在北非发动柏柏尔人起义,起义遍布马格里布各地,起义者杀死总督,攻克城市。各地的起义频发,帝国遭到严重破坏。743年,大马士革流行瘟疫。希沙姆为避免感染,躲在沙漠中,最终死于扁桃体发炎。

韦立德二世(Alwalid II)是希沙姆的侄子。他成为哈里发后就没收了希沙姆亲戚和支持者的财产,并对他们进行侮辱和刑罚。他大肆逮捕异见者,引起了广泛的不满。744年,韦立德二世被堂兄叶齐德(Yazid III)的支持者杀害,叶齐德成为新的哈里发。同情韦立德二世的人在穆阿威叶一世孙子的带领下,组成军队袭击大马士革。叛军刚刚被击败,巴勒斯坦又爆发了更大的叛乱,呼罗珊也处于动荡不安中。744年,叶齐德三世因病在大马士革逝去,仅统治了六个月。

王朝灭亡

叶齐德的兄弟易卜拉欣(Ibrahim)刚刚登基,马尔万一世的孙子马尔万(Marwan II)就拒绝承认易卜拉欣的哈里发地位,带领八万人从凯斯地区出发,进军首都大马士革,一路所向披靡。易卜拉欣处死了韦立德二世的两个儿子,逃到塔德木尔,被韦立德二世的支持者杀死。随后马尔万被推举为哈里发。

末代哈里发马尔万二世时期,哈瓦利吉派在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再起反叛;叙利亚发生了从巴勒斯坦到赫姆斯的起义;哈达拉毛的起义者占领了麦加麦地那。另外,在埃及西班牙等地,人民暴动此起彼伏。东方各省的穆斯林什叶派、阿拔斯派、波斯的穆斯林呼罗珊人结成联盟,共同反对倭马亚王朝的统治。747年,呼罗珊人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提出减少税赋、取消劳役的口号,率领奴隶在呼罗珊起义。伊拉克的哈瓦利吉派趁机起事。呼罗珊总督求援无望,仓皇逃跑,在途中被起义者杀死。阿拔斯军队挥师向西,一直挺进到伊拉克,749年攻克库法。阿拔斯族族长阿布·阿拔斯(Abu al-‘Abbās)在库法清真寺举行公众的效忠宣誓仪式,被拥戴为哈里发。750年,阿拔斯人在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萨卜河左岸与倭马亚人会战,大胜。随后阿拔斯人在叙利亚境内长驱直入,最终攻克首都大马士革,并捕杀了马尔万二世。历时90年的倭马亚王朝宣告结束。

帝国鼎盛

王朝建立

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阿布·阿拔斯是第一位哈里发,自称“赛法哈”,意思是“屠夫”。他以残暴著称,不惜采用一切残酷的手段来根除倭马亚家族。阿布·阿拔斯执政期间杀人无数、树敌众多、叛乱四起,西班牙北非阿曼霍拉桑省等省区都不承认新的哈里发。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等地爆发起义,骚扰不断。阿布·阿拔斯在库法深感不安,下令在幼发拉底河左岸的安巴尔修建了新都哈希米叶城。754年,阿布·阿拔斯因患天花死于新都。

奠定基础

阿布·阿拔斯的弟弟阿布·贾法尔(Abu Ja'far al-Mansur)成为新的哈里发,自称为“曼苏尔”。曼苏尔的叔父阿卜杜拉(Abdullah)是一位名将,举兵反叛,向曼苏尔的哈里发继承权提出挑战。754年,曼苏尔打败阿卜杜拉,将其投入监狱。曼苏尔担心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的威望和权力过高,于是假意邀请阿布·穆斯林商谈事务,趁其不备之际暗令卫兵将其诛杀。这些举动引起反对者的不满,755年,呼罗珊的袄教徒孙巴德(Sunpadh)叛乱,被曼苏尔镇压。

国内局势安定之后,伊斯兰军队又与拜占庭人展开了边界战争。伊斯兰军队占领了小亚美尼亚的马拉提亚要塞、西里西亚的麦绥塞要塞,巴库的石脑油井,并征服了印度边境的坎大哈,深入喜马拉雅山西北河谷地区的克什米尔。762年,曼苏尔在底格里斯河右岸建造了新都巴格达,核心区域营建的新皇宫和宫殿城市被称作“和平城”。曼苏尔勤于政事,专注于内部改革,大力赞助农业和科学,王朝总体和平发展。775年,曼苏尔在去往麦加朝圣的途中去世。

步入鼎盛

曼苏尔的儿子、继位者麦赫迪(Al-Mahdi)天性温和,慷慨大度,有“仁君”的美名。不过,他的统治也时而暴露出残酷的一面,他不仅血腥镇压了呼罗珊人尤素福(Yusuf ibn Ibrahim)的叛乱,还对马兹达克派和摩尼教教徒进行迫害。传入麦赫迪耳中的指控,往往不经审判即可定罪。大批民众因为是异教徒,就被以宗教裁判的名义逮捕处死。麦赫迪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拜占庭人交战,帝国的足迹到达小亚细亚,甚至远至安卡拉。他整编了10万大军跨过幼发拉底河,直指阿勒颇,并派王子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率军沿博斯普鲁斯海岸大举进军。阿拉伯军队还远征印度,突袭巴拜德城,焚毁佛像,烧死了大批信众。785年,麦赫迪去世。

继任的哈里发哈迪(Al-Hadi)对待非穆斯林公民非常残酷,多次平定哈里吉特人的起义。此外,他还残忍迫害穆罕默德的后裔赛义德(Sayyid)和什叶派。统治仅一年零两个月后,哈迪在巴格达去世。

黄金时代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在哈伦·拉希德时代和马蒙(Al-Ma'mun)时代迎来鼎盛时期。在哈伦·拉希德的统治下,巴格达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惊人的财富中心和国际大都会。哈伦·拉希德在位23年,远自中国到欧洲,人们都熟知他的名字,《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讲的就是哈伦·拉希德。哈伦·拉希德在执政期间,加强地方城市的执法力度,打击赌博、高利贷和酒类销售等非法活动。他热爱旅行,数次到过霍拉桑省埃及,九次骑骆驼前往麦加朝圣。哈伦·拉希德还赞助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使得阿拉伯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

哈伦·拉希德对拜占庭帝国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远征,远征军穿过小亚细亚半岛,于806年攻占拜占庭的两座重镇拉克里亚和泰纳。小亚细亚的两座重镇伊科纽斯和以弗所也被穆斯林占领。哈伦·拉希德执政的最后几年,撒马尔罕总督起兵反叛。809年,哈伦·拉希德亲自出征前往平叛,途中身染重病而亡。

哈伦·拉希德刚刚去世,长子阿明(Al-Amin)立即宣布即位,并解除了马蒙的继位权,指定儿子穆萨为王储,从而挑起了继承权纷争的风波。811年,马蒙断绝了与哥哥阿明的关系,宣布独立。阿拉伯人支持阿明,而波斯人支持马蒙,内战从此开始。经过四年的残酷内战,阿明战败被杀,马蒙登上了哈里发的宝座。马蒙执政时期,派军队从埃及出发,对克里特岛发起远征,于825年征服该岛,827年,又征服了西西里岛

马蒙是一位开明的君主,执政后重用波斯贵族掌管军政大权,缓和同什叶派的矛盾,兴修水利和公路,减轻农业税,奖励学术,发展伊斯兰文化。830年,在首都巴格达创建天文台和综合学术机构智慧宫(Bayt al-Ḥikmah),并大力提倡翻译外国典籍,使伊斯兰教世界得以亲密接触当时各个国家的科学、哲学思想。他坚持武力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开启了阿拔斯王朝的军事奴隶制。马蒙统治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833年,玛格丽塔·马蒙在亲征小亚细亚半岛的战争中,死于塔尔索附近。

帝国衰落

渐显颓势

马蒙死后,其继任者穆尔台绥姆(Al-Mu'tasim)开始任用突厥奴隶作卫队。驻扎在巴格达城内外的突厥士兵越来越多,他们在巴格达大街上横冲直撞,不断斗殴和谋杀,对巴格达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穆尔台绥姆在836年开始兴建萨迈拉城,并将它作为帝国的首都。穆尔台绥姆亲自率领大批突厥兵坐镇在此。穆尔台绥姆执政后,对拜占庭帝国采取了军事行动。他御驾亲征,在安塞拉战胜了拜占庭皇帝提奥费鲁斯(Theophilus),攻克并夷平了提奥费鲁斯的故乡阿摩雷姆。自穆尔台绥姆之后,阿拔斯王朝的势力日渐衰落。

穆尔台绥姆的下一任哈里发瓦西格(Al-Wathiq)的统治软弱而专断。在他统治期间,国内叛乱四起,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后瓦西格因病死于847年。瓦西格之后的哈里发,不再具有多少权威。他们成为那些握有实权的、强大的突厥将领手中的傀儡。

帝位更迭

瓦西格死后,哈里发副官阿斯纳斯(Asnas)大权在握。起初他把瓦西格的儿子扶上王位,后来又改变主意,选择了瓦西格的兄弟穆塔瓦基勒(Al-Mutawakkil)。穆塔瓦基勒执政期间,突厥禁卫军首领策动了哗变。861年,穆塔瓦基勒被手下的突厥卫士杀死在萨迈拉城。随后突厥卫队首领拥立穆塔瓦基勒的幼子蒙塔希尔(Montahir)为哈里发,仅六个月之后又废黜了他,另立穆塔瓦基勒的弟弟穆斯塔因(Al-Musta'in)为哈里发,四年后,穆斯塔因被迫退位。继任者穆尔台兹(Al-Mu’tazz)做了三年哈里发后被杀害。随后瓦西格的儿子穆海台迪(Al-Muhtadi)被推上哈里发之位,第二年被废黜。接着,穆塔瓦基勒的长子穆尔台米德(Al-Mu’tamid)成为新的哈里发,他即位后将首都从萨迈拉城迁回巴格达。869年,巴士拉南部盐场爆发黑奴大起义,起义军不断壮大,接连取得胜利,对阿拔斯王朝造成巨大威胁。883年,持续了14年的黑奴起义被镇压。

穆尔台米德由其侄子穆尔台迪德(Al-Mu'tadid)继任,从892年即位到902年去世,穆尔台迪德多次亲自发动军事行动,趁埃及图伦王朝国势衰竭之机,收复了埃及。此外他还将首都永久迁回巴格达。他的儿子穆克台菲(Al-Muktafī)即位后,统率阿拔斯军队击退了拜占庭人的进攻。

908年,穆格台迪尔(Al-Muqtadir)即位,他在位24年,长期不理政府事务,将国家大事交给卫戍军统领穆尼斯(Mu'nis al-Muzaffar)。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穆格台迪尔朝令夕改,动辄随意收税、罚款、没收私人财产,民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威胁。同时,在他统治期间,政府首脑大臣频繁更迭,政局不稳。932年,穆尼斯发动政变,诛杀了穆格台迪尔,立其弟嘎希尔(Al-Qahir)为新的哈里发。嘎希尔仅执政两年就被废黜,并被剜掉双眼,流落街头,沿街乞讨。在阿拔斯第二十位哈里发拉迪(Al-Radi)之后,哈里发仅被视为伊斯兰教世界的宗教领袖,其原有的世俗权力丧失殆尽。

傀儡政权

945年,哈里发穆斯克台菲(Al-Mustakfi)任命艾哈迈德·伊本·布韦希为大元帅。次年,哈里发被布韦希废黜,并被剜掉双眼。此后,布韦希王朝入主巴格达,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也被布韦希人剥夺,他们可以自由废立哈里发。穆帖仪(Al-Muti)被立为新的哈里发后,始终是布韦希王朝的傀儡,只保留部分自由和权力。王朝直接统辖的地域只剩巴格达及其周围的一小块地区。之后即位的塔伊(Al-Ta’i)是穆帖仪的儿子,统治时期被布韦希的最高统帅伊兹·道拉(Lzz al-Dawla)和阿杜德·道莱(Adud al-Dawla)控制。十一世纪初的哈里发卡迪尔(Al-Qadir)虽然没有世俗政治权力,但其依靠宗教领袖的威望,拥护逊尼派伊斯兰教教,在1018年首次将逊尼派教义编入“卡迪里信条”。统治四十年的卡迪尔去世后,其子嘎义木(Al-Qa'im)于1031年继任哈里发。在他统治期间,塞尔柱帝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帝国分裂

随着哈里发权力的削弱和突厥禁卫军首领的当政,阿拔斯王朝国势渐衰。南欧、北非亚洲各地,独立王朝和王国纷纷建立,阿拉伯帝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

西方小国

西班牙后倭马亚王朝

在阿拔斯人对倭马亚家族进行大清洗的时候,倭马亚家族中的阿卜杜拉·阿赫曼(Abdullah Ahman)侥幸逃脱,历经艰险,到达了科尔瓦多。他在756年自称艾米尔,建立起西班牙倭马亚王朝,史称“后倭马亚王朝”。他和他的几个继任者虽然自己做主进行统治,但仍称艾米尔。直到929年,阿卜杜拉·阿赫曼三世(Abdullah Ahman III)才自称哈里发。

阿卜杜拉·阿赫曼三世统治时期,耗费了20年时间收复了西班牙各地,并对南方的法蒂玛王朝和北方的基督教诸王朝发动了攻势,解除了西班牙周边的外敌威胁。阿卜杜拉·阿赫曼三世在位50年,去世后由儿子哈克木二世(Al-Hakam II)继位,哈克木二世当政时,国泰民安,繁荣富强。哈克木二世去世后,儿子希沙木二世(Hisham II)继位。因其年幼,朝政由摄政王阿米尔(Amir)把持,这段时期是后倭马亚王朝的鼎盛时期。

阿米尔死后,西班牙倭马亚王朝开始衰落。1008年,继承摄政王职权的阿米尔的儿子阿卜杜勒·麦立克(Abdullah Malik)被自己的弟弟毒杀。此后出现了长期的混乱和内讧,走马灯似的废立了许多哈里发,有的是科尔多瓦人的傀儡,有的是斯拉夫人的傀儡,有的是柏柏尔人的傀儡。1031年,大臣会议决定彻底废除哈里发制度,由国务会议取而代之。当时希沙木三世(Hisham III)被监禁在一座清真寺内,此后倭马亚家族就销声匿迹了。

易德里斯王朝

哈桑的曾孙易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Idris ibn Abdullah)于785年参加了阿里派的叛变行动,叛变被镇压后,易德里斯逃到了摩洛哥,并在788年创建了第一个什叶派王朝——易德里斯王朝,定都法斯。易德里斯王朝曾征服东起特累姆森,西至萨累河的广大地区。974年,该王朝在后倭马亚王朝的打击下灭亡。

艾格莱卜王朝

800年,哈里发哈伦·拉希德任命易卜拉欣·伊本·艾格莱卡(Ibrahim ibn Aglaqa)为易弗里基叶总督,艾格莱卡把易弗里基叶当作一个独立王国来进行治理。凭借装备优良的战队,艾格莱卡人侵略了意大利、法兰西、科西嘉岛撒丁岛海岸。902年,占领了西西里岛。其疆域东起的黎波里,西迄阿尔及利亚。909年,艾格莱卡王朝被法蒂玛王朝所灭。

图伦王朝

868年,突厥人艾哈迈德·伊本·图伦(Ahmed ibn Tulun)以埃及省长助理的名义到了埃及,不久后就在埃及宣布独立,其军队的核心成员是突厥奴隶和黑奴。877年,图伦王朝占领了叙利亚。905年,图伦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所灭。

法蒂玛王朝

909年,什叶派伊斯玛仪教派首领欧拜杜拉·马赫迪(Obaidullah Mahdi)在易弗里基叶推翻了艾格莱卜王朝,欧拜杜拉自称为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后代,因此将自己建立的王朝命名为法蒂玛王朝,中国史书称其为“绿衣大食”。

法蒂玛王朝建立之初奉行扩张政策,短时间内便将势力扩张到整个马格里布地区。955年,法蒂玛王朝在海上击败拜占庭帝国,控制了西西里岛。969年,第四任哈里发穆仪兹(Muiz)征服埃及,随后击败了盘踞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各个势力,控制了这一地区。973年,迁都开罗。法蒂玛王朝后期的统治者,要么软弱无能,要么年幼无知,导致动乱四起、国势颓废。叙利亚、巴勒斯坦、汉志王国以及北非都先后脱离了法蒂玛王朝的统治。1171年,埃及被萨拉丁·本(Salah)征服,法蒂玛王朝灭亡。

伊赫什德王朝

935年,突厥人穆罕默德·伊本·突格只(Muhammad Ibn Tugh)在开罗建立了伊赫什德王朝。他援用图伦王朝的先例,把叙利亚、巴勒斯纳入他的半独立国家的版图,后来又吞并了麦加麦地那。969年,伊赫什德王朝被法蒂玛王朝所灭。

哈木丹尼王朝

929年,哈木丹尼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什叶派的哈木丹尼王朝,定都于毛绥勒。944年,哈木丹尼人前进到叙利亚北部。1003年,哈木丹尼王朝被法蒂玛王朝所灭。

东方小国

塔希尔王朝

塔希尔王朝的创立者是马蒙信任的大将呼罗珊人塔希尔·伊本·侯赛因(Tahir ibn Hussain)。因战功显赫,马蒙任命他为巴格达以东所有领土的总督霍拉桑省为其政权中心。后来他将首府迁移到木鹿。塔希尔的继任者将版图扩张到印度边境,872年,塔希尔王朝被萨法尔王朝所灭。

萨法尔王朝

萨法尔王朝发源于锡吉斯坦,奠基者是叶而孤卡·伊本·莱伊斯·萨法尔(Yerguqa ibn Rais al-Safar),建立于867年。萨法尔王朝几乎把波斯全境和印度的外围都加到自己的版图中。908年,萨法尔王朝被萨曼王朝所灭。

萨曼王朝

892年,易司马仪(Ismail)建立了萨曼王朝。900年,萨曼王朝从萨法尔王朝抢走了呼罗珊。其王朝疆域包括锡吉斯坦、克尔曼、祝尔占、赖伊、泰伯里斯坦,再加上河外地和呼罗珊。首府布哈拉和主要城市撒马尔罕是学问和艺术的中心,可以媲美巴格达。994年,萨曼王朝被加兹尼王朝吞并。

加兹尼王朝

962年,萨曼王朝呼罗珊省长勒卜特勤(Lebtkin)在阿富汗的加兹尼建立了加兹尼王朝。加兹尼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麦哈茂德(Hamoud)率军征服了旁遮普省拉合尔、木尔坦和信德省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波斯伊拉克。版图最大的时候,除了东边的北印度、西边的波斯的伊拉克,还包括全部呼罗珊、吐火利斯坦、巴黑河和河外地的一部分地区,南部包括锡吉斯坦。1186年,阿富汗古里人摧毁了加兹尼王朝。

帝国灭亡

塞尔柱入侵

1055年,塞尔柱王朝统治者突格里勒·伯克(Tugrile Burke)率军占领巴格达,迫使哈里发嘎义木授予其“苏丹”称号,嘎义木完全被塞尔柱人控制。他的孙子穆克塔迪(al-Muqtadi)、穆克塔迪的儿子穆斯塔齐尔(al-Mustazhir)先后登基,穆斯塔齐尔统治期间,政治上没有重大功绩,但在叙利亚地区爆发了第一次十字军国家十字军于1099年攻占了耶路撒冷王国,图卢兹的十字军统帅雷蒙德四世(Raymond IV)试图进攻巴格达,在1101年被阿拔斯军队击退。直到十二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先后有穆斯塔尔希德(Al-Mustarshid)、赖世德(Al-Rashid)继任哈里发,期间阿拔斯王朝内部人民起义、教派斗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外部面临十字军的入侵,国家实力已经江河日下。

1136年,穆克塔菲(Al-Muqtafi)继任为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他利用塞尔柱帝国的内讧来维护自己对巴格达的统治,逐渐将他的统治扩展到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后继的两位哈里发同样稍有建树,在他们统治期间,击退了十字军埃及的法蒂玛人的进攻。随后的哈里发纳绥尔(Al-Nasir)延续祖父穆克塔菲的政策,力图将哈里发恢复到原来的领导地位。在他统治期间,巴格达保持了相对的和平与繁荣。1194年,花刺子模王朝军队击败美索不达米亚的米迪亚塞尔柱帝国,塞尔柱人在巴格达周边的势力彻底覆灭,阿拔斯王朝摆脱了塞尔柱人控制。

王朝终结

1225年,阿拔斯王朝的第三十四任哈里发纳绥尔去世后,他的儿子查希尔(Al-Zahir)和孙子穆斯坦绥尔(Al-Mustansir)先后继位,他们统治的18年时间是在不断的恐怖中度过的。这时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族已经消灭了花剌子模王朝,铁蹄踏到哪里,便对哪里进行蹂躏和破坏,曾有一次推进到萨迈拉城,巴格达经历了巨大的恐慌。

1242年,穆斯坦绥尔去世,其子穆斯台耳绥木(Al-Musta'sim)继任,成为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孛儿只斤·旭烈兀率军包围巴格达,穆斯台耳绥木等人企图与旭烈兀进行谈判,但遭到了拒绝。穆斯台耳绥木被迫率领儿子和市民无条件投降。蒙古人洗劫了王宫,将巴格达占为己有,并在押送穆斯台耳绥木去蒙古的路上,将他与他的家族成员全部处死。阿拔斯王朝灭亡,立国一共508年。

疆域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起大西洋,东到印度河,北起黑海里海南岸,南至尼罗河下游,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欧洲包括西班牙全境;非洲包括整个北非沿海诸地;亚洲方面印度河以西、地中海以东、高加索以南、波斯湾以北都在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之内。其疆域分别与唐朝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为邻。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756年,后倭马亚王朝的建立标志着阿拉伯帝国开始分裂。到十一世纪,阿拉伯帝国事实上只剩下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两河流域。

人口

人口概况

阿拉伯历史上,很少提到城市居民户口,因此很难准确得知阿拉伯帝国的人口数量。但是,阿拉伯帝国所在的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严峻,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有限,因此即使是在封建经济相当繁荣的阿拉伯帝国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受到很大限制。

从七世纪开始,随着阿拉伯帝国不断对外扩张,从阿拉伯半岛向各地移民持续了近500年。移民始于穆罕默德时代,麦加的穆斯林因政治原因,曾经两次渡过红海,迁往埃塞俄比亚欧麦尔二世时期,各部落的贝都因人大举向外扩张,进行军事移民。最初阿拉伯军队不过数千之众,10年后,奥斯曼帝国时期,达到20万人,其中包括随军进行伊斯兰教传布的穆斯林。在各地立定脚跟后,他们的家属也从半岛迁出,到达被征服地。不过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移民在当地还是“少数民族”,如定居伊拉克库法的阿拉伯移民仅有75000人,定居巴士拉的阿拉伯移民也不过23万人。

大量的移民活动发生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半岛的贝都因人涌向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波斯等地,如727年,阿拉伯半岛北部200户盖斯人迁到埃及巴尔比斯地区;至750年,定居该地区的阿拉伯移民已经有3000户;至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在位(847年~861年)时期,阿拉伯人已经遍布埃及的各个地区。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在哈伦·拉希德时代和马蒙时代迎来鼎盛时期。帝国首都巴格达蓬勃发展,人口达到150万。阿拔斯王朝末期,战争频发,经济衰退,加之传染病流行,许多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十一世纪,根据波斯籍旅行家纳斯尔·本·科思洛(Nasr bin Kothro)的估计,当时吉达城约有5000人,麦加约2000人,耶路撒冷约5万人,原来的城市居民,大多外出逃荒求生。

民族状况

阿拉伯帝国时期是多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不仅包括来自半岛的阿拉伯人,而且包括西亚的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伊拉克人、埃及人等。在帝国伊斯兰教化的过程中,又有希伯莱人、波斯人中亚少数民族、北非柏柏尔人欧洲西班牙人甚至西西里岛的诺曼人。这些不同民族的人,信仰也有差异,如犹太教徒多为希伯来族,基督徒则有亚美尼亚人,叙利亚等地有许多景教徒、属于基督教雅各派的埃及科普特人、努比亚人、北非柏柏尔人等。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较为宽容平和,允许非阿拉伯人和异教徒皈依伊斯兰教成为顺民,也允许他们维持原信仰,交纳一定的赋税而成为帝国臣民。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相当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只要这些文化与学术活动不涉及王权与哈里发统治,统治者是大力提倡的。阿拔斯王朝创办图书馆、高等学府,并且派使者到处搜罗古文明的典籍,推进翻译运动,如哈里发马蒙曾派遣密使到君士坦丁堡向利奥(Leo)皇帝索取希腊语的著作。

政治

政教合一

阿拉伯帝国的国家制度是一种伊斯兰教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哈里发的权力高度集中。哈里发是帝国的最高首脑、军事统帅和宗教领袖,独揽政治、军事、宗教等大权,其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哈里发推行封建化的神权统治,伊斯兰教教成为哈里发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全国清真寺必须在哈里发登基时举行礼拜为他祈祷,星期五的聚礼日也要为他祝福,此外伊斯兰神学也为哈里发的统治大造舆论。

对于哈里发的产生,穆罕默德先知没有指定任何人做他的继任者;艾布·伯克尔是通过口头表决的方式选举出来的;欧麦尔·哈塔卜是由阿布·伯克尔临终前指定的;而欧麦尔将继承人的选举权留给了选举人。倭马亚王朝建立初期,穆阿维叶一世和他的继任者致力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他废止了哈里发的选举制度,实行世袭制。在位的哈里发可以从他的儿子和亲属中选择一个能胜任的人,宣布他是哈里发的继承者。而且先在首都,然后在帝国的各大城市,强迫人们预先宣誓效忠于这个继承者。

社会阶层

阿拉伯帝国初期,全国居民大体分为四等。阿拉伯人为第一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从阿拉伯人中选拔,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地位优越。皈依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人为第二等,被称为“麦瓦利”,意为接受阿拉伯贵族保护的平民。从理论上讲,他们可以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的待遇,不交地租和人头税。但随着麦瓦利的增多,影响了政府的税收,政府便不再鼓励人们改奉伊斯兰教,并对已改宗伊斯兰教的麦瓦利与阿拉伯人区别对待。麦瓦利除免纳人头税外,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赋税。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保持原来信仰的人为第三等,称为“迪米人”,他们的地位更低,要交纳包括人头税在内的各种捐税。奴隶为第四等,地位最低,任人驱使。

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征服者阿拉伯人与被征服者相比,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文化水准上都处于劣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四大哈里发时期,欧麦尔采用波斯的狄万制度,在经济上确立了阿拉伯统治者的特权地位。狄万制度规定,把国库结余作为年金,分配给全国的穆斯林。倭马亚王朝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宗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的待遇。到了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血统已不再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统治者除阿拉伯贵族外,还有波斯人、埃及人伊拉克人等。这种政策对促进帝国境内非阿拉伯民族的阿拉伯化、扩大帝国的统治基础起了积极的作用。

官僚制度

四大哈里发时期,欧麦尔二世建立了一系列行政机关,称为“狄万”。为了利用宗教的精神权威巩固和强化统治,提高伊斯兰教的地位,中央向各省区派遣伊斯兰学者,负责宗教事务或者担任法官,贯彻执行伊斯兰教教律,并聘请伊斯兰学者做顾问,参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国家机构和封建官僚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军事和税务从狄万制中独立出来,分别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军事部负责阿拉伯将士的名册登记和年俸分配;税务部负责登记和管理由地方上缴国家的各种税款和财务,包括天课、土地税、人丁税、战利品等。新增驿政部和书信部,驿政部最初是为了负责沟通哈里发与各地的联系,后来发展为兼任监察地方事务的部门;书信部负责处理各类公函,并设专室掌管印玺。法官的职位从倭马亚王朝开始正式化和普及化。各行省设置总督,掌管全省军政大权。哈里发的权力未达到绝对独裁,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省总督和阿拉伯部落长老会议的制约。

阿拔斯王朝进一步强化中央专制政权,专制主义的官僚机构进一步健全起来,哈里发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集政教两权于一身,具有最高权威,政府一切事务的最后决定权在哈里发本人。职位仅次于哈里发的是维齐尔,即大臣或宰相。除王储的选定外,其他一切行政及宗教事务,维齐尔均可秉承哈里发的意志处理。维齐尔有时拥有无限的权力,可以指定他自己的继任人并独立做出决定,如任免各省总督和其他高级官员。在哈里发执政时,维齐尔只能执行哈里发的命令。维齐尔负责主持政府各部门的首脑会议。维齐尔下面分设管理各种事务的部,重要的部有财政、邮政、司法、军政、警务、商务、农业、工业等,部有大臣及秘书若干,负责各种事物。此外,还有相当于部的会计检察院、枢密院、平反局及查抄局等。穆尔台绥姆统治时期,建立起由突厥奴隶组成的近卫军,导致突厥将领权势日重,左右朝政,哈里发成为傀儡。

行省制度

倭马亚王朝时,全国最初分为九个行省,后来合并为五个行政区:1)伊拉克行政区:包括巴士拉、库法、波斯和阿拉伯半岛东部,以库法为首府;2)汉志行政区:包括汉志、也门和阿拉伯半岛中部;3)加吉拉行政区:包括介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北部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小亚细亚东部;4)埃及行政区:包括上、下埃及;5)易弗里基叶行政区:包括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和附近的岛屿。叙利亚巴勒斯坦哈里发直接统治。行政区首脑称“艾米尔”,即总督,由哈里发任命,掌全省军政大权,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总督下设三位官员,分别执掌政务、税收和宗教。税务官管理国家岁入,直接对哈里发负责;宗教部门的长官,同时也是司法部门的长官,其管辖权仅限于穆斯林。大法官通常从宗教学者中选拔,除处理诉讼外,还负责管理宗教基金以及孤儿和低能儿的财产。省以下设县,县长由总督任命,报中央备案。

阿拔斯王朝时,地方分为24个行省,省以下设县。各省总督由维齐尔推荐,哈里发委任,如果维齐尔被撤职,总督也随之被免职。由于帝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总督基本上是在半独立状态下行使统治权,在管辖区内具有绝对的权力,其职位可世袭。各省通常自行收税,地方收入用于省政府开支,如有结余则上缴国库。各省有自己的司法官和警察,甚至有自己的军队。总督有代表常驻巴格达,及时接受哈里发的指示。行省总督一般任期较短,以防其日久坐大,威胁中央权力,同时总督还要接受哈里发派来的钦差大臣的监督。

司法制度

阿拉伯帝国的司法与宗教密切相连,法官必须是由信仰伊斯兰教、品学兼优、精通教义和教律的人才能担当。巴格达的总法官由哈里发任命,各省法官起初由总督任命,后由总法官委任。法官只负责处理穆斯林的诉讼,非穆斯林案件由各自的宗教首领处理。

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伊斯兰教法也逐渐形成。法律的来源有四个:一是《伊斯兰教圣经》;二是“逊奈”,也称“圣训”,即穆罕默德的言论和行动,在穆罕默德死后由其朋友、门徒追记汇编成册;三、四是权威神学家和法律学家的一致意见和类比推断。

财政制度

阿拉伯帝国历来对财政极为重视,财政大臣是哈里发政府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财政大臣和各省的财政总监都由哈里发任命。财政总监不受行省总督辖制,直接对中央负责。财政总监的任务是测量土地、统计人员,并据此征收各种赋税。这种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岁入主要来自天课、人丁税、土地税和什一税,天课是每个穆斯林应缴纳的唯一的法定捐税,凡是占有耕地、牲畜、金银、商品,以及由于自然繁殖或投资而能增值的其他形式的财产者,都应缴纳天课;人丁税和土地税是本国非穆斯林必须缴纳的捐税;什一税是外国非穆斯林向穆斯林国家输入货物而缴纳的捐税。其中,非穆斯林所缴纳的土地税数量最多,处于依附地位的农民,须以收获所得的1/3~1/2以实物或货币来充当土地税,土地税成为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库开支部分用于维持国家机器,部分用于穆斯林福利及公益事业,相当一部分供王室挥霍享用。

交通制度

邮政部负责全国的通讯和运输工作,掌管路政。邮政大臣也叫做驿站长,管理国家邮政和监督各级邮政机关,除此之外,邮政大臣还兼司侦察和监督地方官吏的职务,以中央总监察员和直接机密代表的身份处理事务,省邮政长官由中央直接委任,向邮政大臣或向哈里发报告本省官员的情况。

阿拔斯王朝时,从首都巴格达到全国各大城市有多条邮路干线,沿线重要城市又有支线通往各地,形成遍布帝国境内的交通网。最重要的干线为呼罗珊大道,从巴格达向东南延伸,经伊朗哈马丹尼沙普然,到木鹿、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把巴格达和中国边境城市联结起来。还有一条主要的驿道,以巴格达为起点,沿底格里斯河而下,到达泰西封巴士拉、胡泽斯坦的阿瓦土,再到法里斯的设拉子,有许多支线从这条驿道的东西方向延伸出去,将沿途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地区联系起来,最后与呼罗珊干线相连接。第三条驿道,把巴格达和毛绥里、阿米德及边疆的各要塞联系起来,在西北方,通过安巴尔和赖盖,把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叙利亚其他城市联结起来。

宗教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帝国的国教,其主要信条是:信仰唯一真主安拉、他的天使以及他的穆罕默德——先知中最后一人;信仰他所启示的经,其中《伊斯兰教圣经》是最后一经,也是唯一必要的经;信仰使者有复活之日以及真主决定人们命运和行动的前定论。信徒的六项基本义务是:背诵信条;誓证真主和穆罕默德使命同一;每天五祈祷;斋月禁食麦加朝圣;圣战。

伊斯兰教通过不同的手段、形式和途径得到传播。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与阿拉伯穆斯林军队的征服联系在一起,通常是在实行军事征服后,让当地居民皈依伊斯兰教,然后完成伊斯兰化。除西班牙和其他部分地区外,早期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区,一直属于伊斯兰世界。如阿拉伯帝国人在征服叙利亚后,于642年完成对古埃及的征服,689年在北非确立了统治。被征服地的柏柏尔人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下皈依了伊斯兰教,并为哈里发帝国继续实行扩张提供了兵源。

阿拉伯人入侵中亚以前,中亚地区过去同萨珊王朝波斯有过紧密的联系,所以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景教中亚都有信徒,而尤以琐罗亚斯德教最为普遍。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也在中亚得到发展。七世纪后期,穆斯林军队对中亚曾有过一些军事进攻和劫掠。穆斯林军队进入霍拉桑省、昔思丹及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南部、阿富汗西部地区,赫拉特于660年被阿拉伯人占领。715年,穆斯林军队深入到锡尔河地区。这些地区被征服后,许多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及其他宗教的庙宇、神像及宗教文献被焚毁。穆斯林大量建造清真寺,还有专人从事伊斯兰教的传播和《伊斯兰教圣经》教育。

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商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中原地区便是因为与阿拉伯通商而开辟了“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伊斯兰教经商人传入中国各地以后,除保持基本信仰外,又经历了一个民族化、地方化的过程,吸收了当地宗教的某些成分和地方习俗。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后,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四大法学派别——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斐仪派及罕百里派持续发展,这一时期对圣训的搜集、对《伊斯兰教圣经》的解读及伊斯兰哲学、伊斯兰教义学和通神学陆续得到发展,穆斯林法学家发展了伊斯兰教法学。十一世纪,哈里发大力支持伊斯兰教的逊尼派,第二十五任哈里发卡迪尔主张先知的言行是伊斯兰教法的基础,他在1018年发布《卡迪尔信经》,意图给穆斯林正统订立标准。

经济

土地

在伊斯兰教以前的蒙昧时代,阿拉伯部落社会的土地属于氏族部落公有。622年,穆罕默德制订了一部《麦地那宪章》,根据宪章,一切部落的最高领袖是先知。《伊斯兰教圣经》规定:一切土地皆属安拉及其使者。

欧麦尔二世时代,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国家征服的土地必须留给原有的耕作者。穆斯林战士作战胜利后,在各占领区实行军事占领,却不能占有土地和从事农耕。战后原来土地的地主逃亡,遗留下来的土地划归为国家所有,这类国有土地由佃农耕作。奥斯曼继位以后,确立了封地制。他废止了穆斯林不得在占领区占有土地的制度,将塞瓦德一带大量的国有土地赐予穆斯林。这时的受封者大都不亲自耕种土地,而是出租土地给佃农耕种。他们向佃农征收高额地租,却只向国家缴纳低额的“什一税”。

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扩张的过程中,在新获得的领土上,波斯和拜占庭两国王公贵族的土地以及逃亡者、阵亡者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成为穆斯林大众的土地,并在原则上确定只有哈里发才有权支配这些土地。阿拉伯帝国的土地制度有多种:1)哈撒:归哈里发直接掌握的土地;2)卡塔伊:哈里发赏赐给官僚贵族的地租收入地,准许转让或买卖,后来实际上变成了私有财产;3)伊克塔:军人份地,领有伊克塔的人需向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兵源,同时获得了向该土地的征税权;4)瓦克夫:属于清真寺的土地,不纳税,也不准转让,以其收入来维持寺庙支出;5)穆勒克:少数属于地主私有的土地,可以自由处置,但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王室、官僚、贵族的土地均由农民耕种。

农业

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时期,哈里发们都非常重视农业,坚持奉行经济自由的原则,整个地区的水利系统由国家负责修建。如欧麦尔为了发展埃及的农业,下令在埃及开凿运河,扩大了灌溉面积。为解决伊拉克地区的洪水泛滥,欧麦尔命令在巴士拉和库法各开凿一条大河,以发展伊拉克的农业。因为征服的胜利,拜占庭帝国的粮仓——埃及、波斯帝国的粮仓——伊拉克先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哈里发对于这两个粮仓尤为重视。

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政府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耕地面积和产量由于灌溉工程的发展而得以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政府鼓励开垦荒地,许多荒芜的土地和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帝国引进西亚的耕作方法,传入水磨、风磨、龙骨水车、扬水机等利用机械力进行加工及传导的工具。农业生产在九、十世纪发展较快,在帝国境内形成许多高产富饶的区域,如巴格达附近的塞瓦德冲积平原,遍布重新开凿与修浚的河道,盛产小麦、大麦喜米海枣、芝麻、棉花、亚麻等农作物;霍拉桑省及西锡斯坦地区为帝国提供最大数额的农业税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粟特河谷,盛产谷物及棉花。园艺业也很发达,除葡萄橄榄外,还引进水稻、杏、桃、石榴、柑橘甘蔗、棉花、番红花等植物与水果。农民种植土地,收获物与地主共分,产品可远销外地。阿拉伯半岛以及其他沙漠半沙漠地带盛产羊、马和骆驼,农业成为阿拉伯帝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手工业

阿拉伯帝国的手工业生产随着帝国的扩张日趋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布匹、绸缎、呢绒、服装、地毯、斗篷、帽子等制品畅销各地。埃及是亚麻手工业的中心,丝绸手工业集中在波斯东部的朱尔詹和锡斯坦两省,地毯手工业已经遍及各地,其他手工业如玻璃、皮革、造纸、珠宝以及家具制造业等也很兴盛。石油和沥青已开始使用,金、银、铁、铅、石棉大理石矿石已在开采,风车的技术较为成熟。

八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撒马尔罕首先创建了造纸,在一些主要城市均建有造纸厂,其中大马士革生产的纸张远销欧洲。此外,还有金属制造、陶器、肥皂和香水等手工业

商业

商业在阿拉伯帝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农业生产以及过境贸易的发展,促使繁华的大城市兴起,为商业的广泛发展提供了条件,如麦加作为商业贸易中心,是叙利亚也门之间重要商路的中间站,也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国际贸易的通道。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其活动范围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到南亚印度,再到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非摩洛哥,甚至北欧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他们从事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除阿拉伯帝国的特产外,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染料、蔗糖,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经营的大宗商品

货币

阿拉伯人对外征服时期,以拜占庭或者波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有时在货币上加印《伊斯兰教圣经》经文。后来帝国政府开始铸造少量的金币和银币,但币制不统一。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国王麦立克在大马士革建造了中央造币局,于695年发行纯阿拉伯第纳尔(Dinar)金币和第尔汗(Dirham)银币。696年,伊拉克总督哈查只在库法铸造银币。阿拉伯帝国用于钱币的重量单位是“米思考”(Mithqāl),麦立克采用4.24克的米思考重量标准制造第纳尔金币,采用2.92克的重量标准制造第尔汗银币,并严禁各地仿造。

八世纪末,阿拔斯王朝的河中地区开始发行两面题有库法体阿拉伯语的金、银、铜币,因此被称为“库法币”(Kufic)。到九世纪初期,阿拔斯王朝实行货币改制,在原有4.24克的米思考重量制度下,重新规定第尔汗银币的理论重量为0.7米思考(即4.24克×0.7=2.97克)。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初,阿拔斯王朝在中亚发行的钱币有三种:穆色雅布币(Musayyab)、穆罕默迪币(Muhammad)和吉特里夫币(Ghitrifiyyah),三种钱币既有铸像又有文字,其中纯度最高的是穆赛雅布第尔汗。

军事

阿拉伯帝国的战争观,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阿拉伯统治阶级利用伊斯兰教,宣扬“圣战”。穆斯林为讨伐异教徒、宣传信仰君主而牺牲,死后都可以进入天堂。进行战斗时,部队朗诵着《伊斯兰教圣经》。

倭马亚王朝初期,穆阿维叶一世创建了伊斯兰战争史上最早的正规军,摆脱了古代的部落组织。在他执政时期,穆斯林军队不再是先知时代那种松散组成的民兵,也不再是四大哈里发时代那种分散的部落队伍的集合体,这些部落队伍是以对伊斯兰教的热情、信仰和热爱以及对真主的代理人先知的服从而组织起来的。穆阿威叶以更系统的方式来组织军队,他的士兵来自阿拉伯半岛及北部各地,其中有也门人、叙利亚人,不再是纯阿拉伯人的军队。倭马亚王朝的军队分为五队:中锋、左翼、右翼、先锋、后卫。在制服和甲胄方面,步兵和骑兵身披轻甲,骑兵用一种简单的圆形马鞍。轻武器有枪、箭、弓,重武器弩炮、射石机和破城槌。倭马亚王朝有六万常备军,主要由叙利亚人和阿拉伯人组成。阿拉伯海军使用帆船作为战斗单位,帆船有两个下甲板,可容纳100多名全副武装的划手。擅长战斗的海军,都在上甲板。

阿拔斯王朝的军队中,只有卫戍军是经过严格训练、领受军饷的正规军和常备军。其他部队叫做志愿军,只在服役期间领取口粮,包括在本族族长指挥下的各部族的部队、雇佣军敢死队以及从各部落和各地区征募而来的部队。军队绝大多数由来自平民的志愿者组成,志愿军是从贝都因人、农民和城镇居民中招募而来的。军队由三部分组成:步兵、骑兵和弓箭兵。步兵以刀、剑、矛、盾为武器;骑兵佩戴头盔、胸甲,手握长矛和战斧;弓箭手队伍配备有石油精投掷器,穿着防火服装,向敌人投掷燃烧物质。工兵团负责攻城,其装备包括弩炮、射石机和破城槌。野战医院也随着军队上战场,负责运送伤病员。军队的最高首领是司令,称为“艾米尔”,通常率领一万名士兵。下级军官有卡叶德,指挥100名士兵;海里发指挥50名士兵;阿里夫指挥10名士兵。

外交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对外征伐的脚步。无论是与小亚细亚半岛拜占庭帝国打交道,还是对待东方的中亚都是采用军事进攻的政策。

哈伦·拉希德时期,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为了对抗后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西班牙,以便集中全力进攻拜占庭,阿拔斯王朝与西方的法兰克人结成联盟。这一关系延续到马蒙统治时代,法兰克王国派到巴格达的最后一个代表团是在831年。这说明近50年的时间里,两国关系良好,使者往返不绝。阿拔斯王朝的第八代哈里发穆尔台绥姆时代,是阿拉伯帝国对外政策的分水岭。他一改过去军事进攻的政策,对外采取防守边关,保持现状的政策,在边境多筑堡垒,驻守大军,不轻易向外扩张。

阿拉伯帝国极为重视中国。651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帝国派遣特使,经丝绸之路,来到长安拜见李治,介绍伊斯兰教的情况。从651年到800年的150年中,34位阿拉伯特使到达中国。其中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有17位特使到过中国,另有15位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还有2位是在哈里发奥斯曼统治时期。这些特使携带着贡品,还把马作为礼物献给中国皇帝。751年,阿拉伯军队在中亚怛罗斯之战中击败中原地区唐朝军队,夺取中亚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但很快便同中国修好。这次战役中,阿拉伯帝国从中国战俘那里得到了造纸术

阿曼商人艾布·欧拜德(Abu Ubaid)曾于八世纪中叶航海到中国,目睹了中国唐朝的兴盛景象后,把中国的情况传回西方,大批阿拉伯人通过广州市前往中国贸易或者侨居。到了九世纪,阿拉伯帝国直接与中国开通了海上交通。经陆路来华的阿拉伯人大多居住在京城长安及西域城镇;通过海路来华的阿拉伯商人多侨居于中国沿海的广州市泉州市扬州市等港口城市。商人苏莱曼(Sulayman al-Tajir)与伊本·瓦赫卜(Ibn Wahhab)写作了第一部阿拉伯文游记《历史的锁链》,记录了从阿拉伯帝国到中国广州的海上交通情况,并记录下自己同中国当局交谈宗教和政治方面的问题,馈赠珍贵礼品的场景。

城市

阿拉伯帝国疆域广阔,大大小小的城市星罗棋布般坐落在辽阔的大地上。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城市以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著称于世。阿拉伯帝国的城市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城市是由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老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如麦加麦地那;第二类城市是阿拉伯人在和平时期兴建的城市,如巴格达、萨迈拉城;第三类城市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地区原有城镇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城市,如耶路撒冷王国大马士革;第四类城市是由阿拉伯人在军事扩张中建设的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开罗

麦加与麦地那

伊斯兰教产生前,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汉志地区,麦加是商业和文化中心,麦地那是农业中心。穆罕默德先知先在麦加传布伊斯兰教,622年迁往麦地那,并将麦地那作为政治中心。麦加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初期学术生活的中心,凡研究圣训、教律与历史者,都以两圣城为依据。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麦加大清真寺;在麦地那亲自督建了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先知寺。穆罕默德先知去世后,葬在麦地那,麦地那继续成为哈里发政府的首府及圣门大弟子集中的中心,大部分经注家、圣训家、教法家、历史学家都是麦地那人。

倭马亚王朝时期,政治中心迁往大马士革。麦加与麦地那作为宗教中心,信徒按照圣训、教律进行生活,产生了各种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由于半岛上聚集着很多阿拉伯贵族,歌舞、消遣、宴饮的世俗生活也很盛行,产生了歌唱、舞蹈等文艺艺术。683年,哈里发叶齐德派遣军队讨伐反对者伊本·祖拜尔,围攻了麦加城。后来麦加、麦地那很少扮演政治角力的舞台,而是成为宗教与学术的城市,与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巴格达

762年,哈里发曼苏尔在底格里斯河右岸开始建造新都巴格达。766年,巴格达城初步建成。巴格达城为圆形,是太阳的象征,占地600公顷,直径2.8公里,由坚固的双重城墙围绕,外层墙高达18米,内层墙高达32米,城墙上沿十字轴线开有四座城门,从城门处分别有四条笔直的大道延伸至城市中心区。道路两旁排列着圆顶的拱廊,里面有商店和集市。巴格达市中心有一个巨大的中心围场,围场正中心仅有两座建筑:大清真寺和哈里发的金门宫。

公元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初期是巴格达的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50万。东西方各国的商人和学者在这里汇聚一堂,既交换货物,也交流思想。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国际大都市。809年,哈伦·拉希德刚去世,他的几个儿子之间就爆发了内战。812年,巴格达被叛军围困,次年陷落,城市特别是圆城遭到严重破坏。836年至892年,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一度迁到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萨迈拉城。892年,哈里发穆尔台迪德将首都迁回巴格达,宫殿和主要官署全部设在东岸,从此东岸成为巴格达的中心,而圆城则逐渐消失了。

公元十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进一步分裂,巴格达失去来自帝国各地的补给,逐渐衰退。1258年,巴格达毁于孛儿只斤·旭烈兀率领的蒙古骑兵。以后该城重建,但再也没有恢复之前的规模和繁荣。

萨迈拉城

萨迈拉城位于巴格达以北约130公里处。836年,哈里发穆尔台绥姆从巴格达迁都至此,并在这里建造了宫殿和园林,把城市沿底格里斯河扩展至3公里长。九世纪末,首都迁回了巴格达后,萨迈拉城从此逐渐衰落,到1300年变成一片废墟。

于852年建立在底格里斯河畔的萨迈拉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大清真寺的螺旋塔被列为全球十大螺旋楼梯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萨迈拉古城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大马士革

635年,阿拉伯帝国穆斯林将军哈立德率军击败拜占庭军队,攻陷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一世成为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大马士革被定为首都。705年,哈里发韦立德在大马士革开始建造倭马亚大清真寺。韦立德之后的各任哈里发对大马士革的兴趣逐渐减少,很少住在这里。

750年,阿拔斯王朝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巴格达取代大马士革成为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在阿拔斯王朝统治的前六个月,大马士革零星地发起暴乱,传统官员因此被帝国政府排斥,城市军队将领也被解雇,大马士革变成了一个不重要的省级城镇。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大马士革几乎在文字记录中消失。811年,倭马亚王朝残余势力在大马士革发动了一次强烈的起义,最终被阿拔斯王朝镇压。

耶路撒冷

638年,阿拉伯帝国将领阿慕尔(AmrIbn al-As)率军攻打耶路撒冷王国,城内的基督教军队弃城投降。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耶路撒冷城内的居民、宗教和文化逐渐阿拉伯化。阿慕尔下令在耶路撒冷圣殿山建造了一座麦加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在伊斯兰教历史上,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位是仅次于麦加大清真寺和麦地那先知清真寺的第三大圣寺。691年,哈里发麦立克在圣殿山中央建造了萨赫莱清真寺,又称圣石圆顶清真寺,殿中有一块大岩石,即圣石,圣石在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徒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阿拔斯王朝时期,西方的基督徒可以自由地前往耶路撒冷王国朝圣。十一世纪初,基督徒们的朝圣活动由于战争的影响被迫中止。1099年,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攻克了耶路撒冷,大概有七万多的穆斯林和少数犹太人被杀死。十字军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1187年,穆斯林萨拉丁攻克了耶路撒冷,被十字军破坏的阿克萨清真寺、圣石圆顶清真寺得到了大面积修复。随后,为了争夺耶路撒冷城,英格兰、罗马帝国法国组成联军,与萨拉丁进行了长达5年的战争。1192年,萨拉丁与理查一世(Richard I)立约,允许基督徒自由前往耶路撒冷王国朝圣,耶路撒冷归萨拉丁所有。

开罗

641年,阿拉伯帝国将领阿慕尔攻破拜占庭军队在埃及的军事堡垒——巴比伦城堡,在巴比伦以北建城,取名福斯塔特,这就是开罗的前身。他以此为据点统一了埃及全境,并在福斯塔特修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非洲大陆的第一座清真寺。后来,福斯塔特成为伊斯兰教世界最大的商业城市。868年,突厥人艾哈迈德·伊本·图伦(Ahmed ibn Tulun)以埃及省长助理的名义到了埃及,不久后宣布独立。876年至879年,艾哈迈德·伊本·图伦在福斯塔特建造了伊本·图伦清真寺,清真寺内的螺旋尖塔和对称拱门通向一个巨大的方形庭院,是九世纪和十世纪早期伊斯兰建筑的杰出典范。

969年,法蒂玛王朝统治埃及后,在福斯塔特以北建城定都,起名开罗,意为“征服者”“胜利者”,从此开罗逐步走向辉煌。法蒂玛王朝在972年建造了艾资哈尔大学清真寺,清真寺有8扇大门,380根结实的大理石圆柱支撑着各个大厅,宣礼塔有5个,其中具有两个尖顶的卡特巴宣礼塔是艾资哈尔清真寺的标志。988年,这里又建立了最早的伊斯兰教高等学府——艾资哈尔大学。1171年,萨拉丁·本灭掉法蒂玛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随后在开罗建立了著名的萨拉丁城堡

文化

相继统治中亚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对待文化的态度是不同的。前者作为阿拉伯民族的代表,并不尊重古老而优越的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的大发展实际上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后者既继承了波斯的文化传统,也重视翻译,吸收希腊、罗马和印度的文化、科学成就。

百年翻译运动

曼苏尔至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为给正统教派神学寻找理论支持,开始鼓励并组织大规模翻译活动。这一时期翻译及研究领域多为印度和希腊的作品,印度的科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希腊的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等文献均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逻辑学》,克罗狄斯·托勒密(Clandius Ptolemaeus)的《天文大集》等,著名的翻译家有伊本·穆格法(Ibn Muqaffa)、伊斯兰教义学派穆阿台(Mu'adah)以及研究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奈扎木(Nazamu)。

从马蒙时代开始,翻译运动进入鼎盛时期。马蒙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智慧宫”。智慧宫馆长侯奈因·伊斯哈格(Hunayn ibn Ishaq)精通波斯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叙利亚语,是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学者和医生。智慧宫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家和学者们,从事希腊文、叙利亚文、波斯文和梵语典籍的翻译工作,几乎把所有古希腊建筑和希腊化时期的科学著作都译成了阿拉伯文。学者们一起收集资料文献,研究学术,翻译作品,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考证与校订。这一时期翻译的作品与早期相比,有了质与量的提升,同时在翻译过程中的考证与研究大大增加了翻译作品的学术价值。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Euclid)、克罗狄斯·托勒密盖伦(Claudius Galenus)、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等大批希腊印度、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

1100年到1200年之间,翻译运动逐渐进入尾声,成果有《物理学》等希腊、罗马作品。百年翻译运动堪称人类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希腊、罗马等国家的文化遗产,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在中古时代得以新生和继承,为阿拉伯文化的创新与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学术研究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语言

阿拉伯帝国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语法学研究在公元七世纪起于艾布·艾斯沃德·杜沃里(Abu Asward Duvaly),至公元八世纪末语法学泰斗西伯威(Sibway)的《西伯威书》问世,历时百余年,确立了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体系和理论。经过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之后,阿拉伯语从波斯语希腊语等其他语言中吸收了大批新词,以适应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到十世纪末期,阿拉伯语演变成以反映城市生活为主的语言,可以用来表达高深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概念,能精准地表达各种具象或抽象的题材。阿拉伯语作为宗教、学术和文学的语言,开始从官方用语逐步渗透到日常用语,逐渐代替被征服地区原先所使用的波斯语希腊语、阿拉米语、科普特语、柏柏尔语等。

文学

四大哈里发时期,除了传统诗歌题材外,随着对外征战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新颖的”征战诗“,征战诗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对战争的描绘,对战死疆场的将士们的哀悼,对家乡的思恋。主要诗人有哈桑·本·萨比特(Hassan bin Thabit)、克尔白·本·祖海尔(Kaaba bin Zuhair)等。

倭马亚王朝时期,由于地域的扩展,各地区所受政治影响的程度不同,文化氛围各异,所产生的文学思潮、文学作品也大相径庭。伊拉克地区以政治诗为主;以大马士革为中心的沙姆地区以颂扬诗为主;而汉志地区则以爱情诗为主。这一时期的散文除了演说辞以外,还有宫廷书信和论述性散文,散文形式以华丽著称。

阿拔斯王朝的文学秉承现实主义要求,真实地描绘了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及人民的生存境遇,展现了阿拔斯王朝的社会和自然风貌。阿拔斯时期的诗歌流派多种多样,如探索宇宙万物奥秘的哲理诗、崇尚精神领域和神秘主义的苏菲诗、专门阐述知识学问的教谕诗、借助酒兴抒发心中所思的咏酒诗、远离尘世的苦行诗等。这一时期的杰出诗人是“革新派”诗歌的先驱白沙尔·本·布尔德(Baishar Ben Burd);艾布·努瓦斯(Abu Nuwas)有一万两千行诗传世,所涉及的题材有颂酒、艳情、哀悼、讽刺等;还有抨击贵族奢靡腐烂生活的“苦行诗人”艾布·阿塔希叶(Abu Attahiyyah)等。

阿拔斯王朝散文的成就和地位不亚于诗歌,杰出的散文家有伊本·穆格法、查希兹(Chahize)、赫迈扎尼(Khmeizani)、哈里里(Hariri)等人,伊本·穆格法创作出寓言童话故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该著作以戏谑的手法来向世人传达哲理和教诲,在阿拉伯帝国古代文学中,地位仅次于《伊斯兰教圣经》;查希兹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其代表作《吝人传》笔法风趣诙谐,通过讲述吝啬鬼的故事深入剖析人性,另一部名著《动物书》旁征博引,将科学与文学有机融合;赫迈扎尼和哈里里创作出新的文学体裁“玛卡梅”。

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代表了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书中的故事来源于印度希腊、希伯来和埃及的神话。成书年代大约在十世纪左右,到十四世纪才有最后的定本。著名的故事有辛伯达航海、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这些故事宣扬善良,揭示黑暗,反映了阿拉伯国家的社会风貌和阶级压迫的情景。《一千零一夜》用散文写故事,其中还夹杂着大量包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诗歌和韵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哲学

阿拉伯的哲学家看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真理,《伊斯兰教圣经》也是真理,真理必须是合一的。哲学家铿迪(Al-Kindi)最先开始将希腊哲学改造为适合于伊斯兰教精神的哲学。哲学家法拉比(Farabi)创立了阿拉伯哲学体系和完整的学说,法拉比提出的“流溢说”和“理念说”在伊斯兰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阿维森纳(Ibn Sina)和伊本·路西德(Ibn Rushd)等阿拉伯著名哲学家,都受到法拉比学说和思想的重大影响。伊本·西拿在许多哲学问题上,都有独到之处,包含了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他的主要著作有《治愚书》《论灵魂》《医典》等,《治愚书》包括逻辑学、物理学、数学和神学四大部分,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巨著。伊本·路西德在哲学思想上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的,他的许多思想和学说,直接或间接地否定了宗教的基本教义。当“哲学真理”与“宗教真理”相矛盾时,伊本·路西德的观点就是相信哲学的论断,相信经过实践和思维探讨所取得的真理。

阿拉伯思想文化经由西班牙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地区传入欧洲。阿拉伯哲学对中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向欧洲传播了科学的方法和历史科学。基督教经院哲学家从阿拉伯哲学著作中学会了调解哲学与信仰的矛盾,并使两者和谐共存。伊斯兰文化对欧洲文化的繁荣,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对唯名论与实在论的论战,乃至对近代科学的产生、理性的解放等,无不有着重大意义与影响。

历史学

阿拉伯历史学家泰伯里(Tabari)所著的编年史《先知与诸王纪年》记录了从创世到915年的历史,自回历元年以下依年代顺序纪事。公元十世纪,历史学家马苏第经过数年在埃及、东非、叙利亚伊朗印度及东南亚等地的实地考察,著有《黄金草原》一书。这部著作共三十卷,依朝代、帝王、民族等项目叙事,起自创世,止于947年,讲述了阿拉伯人的历史和帝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内容不只叙述历史,旁及地理、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等,是分类纪传体的代表作。

教育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的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不会读书写字。伊斯兰教产生以后,穆罕默德先知及其继承人提倡学习,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清真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倭马亚王朝时期,教育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统治阶级对内忙于巩固政权,对外进行扩张,教育仍不普及。

阿拔斯王朝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兴起。相当于小学的库塔卜已经非常普遍,校内课程以《古兰经》为主,学生既学习朗读,也学习书法,此外还学习语法、先知故事、初等算术及诗词等。成绩优良者可以骑在骆驼上,在大街上游行,观众会向他投掷巴旦木,以示奖励。女孩子可以接受初级宗教教育。皇室和富裕之家请家庭教师教授子弟宗法学、纯文学和作诗法。城市和农村的清真寺起着学校的作用,成为普及伊斯兰教教育的重要力量。清真寺里设有圣训学的课程,还有由宗教学者和文学家主持的各种学习小组和集会,讲授各类学科,每个穆斯林都可以自由听讲。马蒙巴格达建立的智慧宫是伊斯兰教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几何学天文学逻辑学方面有所建树。另外,一些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培养人才的中心,如天文台、医院可以教授天文学和医学,相当于专科学校和大学,很多著名学者在巴格达各专科学校和大学教授高级课程。

科技

数学

阿拉伯帝国在数学领域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对数码符号的传播。流行于阿拉伯西部各地区的数码符号经安达卢西亚传入欧洲,替代了罗马计数法,并一直沿用至今,欧洲人称之为“阿拉伯数码”,即“1234567890”。阿拔斯时期最富盛名的数学家可推穆罕默德·本·穆萨·花剌子密(Muhammad bin Musa Khwarezmi),他的数学理论反映在他的巨著《积分与方程及算法》中,这部著作共列出各类数学题目达800多个。在对几何学研究的过程中,花拉子米所采用的分析解法,可看成是解析几何的雏形。《积分与方程及算法》于公元十二世纪被译成拉丁文后即成为欧洲各大学主要的教科书,使用了500年。

医药学

通过阿拉伯翻译运动,阿拉伯人希腊、波斯、印度以及阿拉伯本土的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构造出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境内开设了第一家公共医院。到阿拔斯王朝中期,共有各类医院34家。阿拉伯医学注重临床实践,穆斯林医学家创造了烧灼疗法治疗外科疾病;指出了指甲形状与肺病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了黄疸病、霍乱、结石、麻疹、天花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提出了病毒遗传理论。阿拔斯王朝的医学管理十分完善,制定了全国范围内对行医者实行技术考核的制度,行医者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得到地方主管部门颁发的行医证书后,方可开业就医。这一时期主要的医学家有:艾布·伯克尔·拉齐(Abu Bakr al-Razi),其主要医学著作有《医学集成》《天花和麻疹》《秘典》等;伊本·西拿(Ibn Sina),其主要著作有《医典》《医学千言诗》等。

在药物方面,阿拉伯伊斯兰药物学吸取了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草药知识,结合本地情况,首先发现樟脑檀香、大黄、麝香、马钱子番红花等植物的药用价值,并率先将一些有毒植物,如毒麦草、鸦片等用于医治临床麻醉。公元十三世纪,阿拉伯帝国的药物学发展达到顶峰。伊本·贝塔尔(Ibn Baytar)的药物学专著《药物·营养大全》问世,该著作流行于欧洲各国,被誉为“中世纪最出色的药物、植物学巨著”。伊本·贝塔尔也因此荣膺“植物学之父”称号。

化学

阿拉伯穆斯林集古埃及、古希腊原始化学原理与古代中国炼丹术为一体,形成了以实验、应用为主体的中世纪阿拉伯化学体系。炼金家通过化学手段,在廉价金属中提炼黄金、白银。被誉为“中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的贾比尔·本·哈扬(Jabir bin Hayan)是阿拉伯炼金术的鼻祖,他为化学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实验手段:煅烧、还原、蒸馏升华、结晶等;他改变金属硫、汞的比例,制作出能溶解黄金的液体“王水”;他还发现了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好几种化合物,如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钾、锑等;他的著作有《纯洁书》《忠告书》《太阳、太阴书》《化学配制》等。利用贾比尔·本·哈扬总结的化学方法,拉齐等医学家提炼出疗效更高的化合药物。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炼金术和化学,直接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炼金术,并为欧洲近代化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天文学

阿拉伯人曾在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科尔多瓦等处建立天文台,制造了天球仪、天球仪、观像仪等天文仪器,常年观测天文现象。九世纪初,阿拉伯天文学家在幼发拉底河以北新闸尔平原和库法平原从事实测,精确地测量过经线的长度。他们认为大地为球形,根据子午线长度推算地球体积及圆周。通过对天体的缜密观察,并受印度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启发,阿拉伯天文学从迷信色彩的占星术转变为较完整的天文学体系。这一体系的理论由阿拔斯王朝四位杰出的天文学家所著的四部天文学著作奠基:阿尔·法甘尼(Al-Faghani)的《天文学基础》、巴塔尼(Al-Battani)的《萨比天文表》、阿尔苏菲(Al-Sufi)的《恒星的图像》以及比鲁尼(Al-Biruni)的《麦斯欧迪天文学和占星术原理》。其中《萨比天文表》测得地球远日点的运动,成为欧洲天文学的基础。六个世纪后,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在写作《天体运行》时还曾引用过巴塔尼的实测数据。当代许多行星的命名和天文学术语都源自阿拉伯人

阿拉伯天文学影响较大的中国在元朝时造就了郭守敬王恂等杰出的天文学家,并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此后,阿拉伯天文学又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天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地理学

阿拉伯帝国地理学的发达基于商业需要。九、十世纪时,世界东西方向的贸易几乎都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阿拉伯商人东来中国、西至大西洋东岸、北达波罗的海、南抵非洲内陆。他们在长期旅行中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九世纪中叶,伊本·胡尔达哲比(Ibn Khurdadhhh)所著《诸国道里志》详细记录了帝国商路、税收以及当时亚欧陆路和海路的交通情况。916年,艾卜·宰德(Abu Zaid)所著的《苏莱曼中国及印度行纪》对唐朝社会风土人情有详细的记载。十世纪后,雅古特·哈迈维(Yaqut)所著《地理词典》、易得里西(Al-Idrisi)的世界地理名著《渴望周游各国者快览》都有较大的影响。

艺术

绘画

伊斯兰教认为,为人物以及一切生灵造型有偶像崇拜的嫌疑,应该禁止。因此八世纪后,伊斯兰地区内的人物、动物造型艺术日渐衰退。一种以非人物、动物造型为主体的装饰图案得以迅速发展。这种装饰图案巧妙地将艺术化的树木、植物造型与几何图形融为一体,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一种独特的阿拉伯花纹。这种花纹是以纵横交错的线条为主的装饰艺术,与阿拉伯文字、书法艺术结合,不仅可以用来装饰宗教、宫廷建筑,而且在绘画、雕塑、工艺品、纺织品、书籍装帧等方面均会受到该艺术风格的影响。

倭马亚王朝时期的绘画作品最早、最有代表性的是阿木赖小宫的泥土壁画,该壁画所表现的是六位身着豪华服饰的王宫贵族人士。在这一时期,以贝壳、石片、玻璃碎片、瓷片做材料的马赛克镶嵌画作为建筑物的装饰非常流行,大马士革倭马亚大清真寺、圣石圆顶清真寺的墙上或者顶壁上都有这样的马赛克装饰画

阿拔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绘画艺术独具一格,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绘画艺术精华,其中代表绘画艺术已达顶峰的是带有浓厚古典绘画艺术的《兽医学》。阿拉伯的绘画艺术主要通过插图、宫廷画、壁画等形式来展现。由于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重用波斯画家,因而众多精美的宫廷绘画作品带有波斯萨珊王朝的风格,伊拉克萨迈拉的乔萨克·哈卡尼宫壁画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具有萨迈拉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装饰、书籍插画或其他工艺品中,并被冠以阿拉伯伊斯兰教绘画风格而闻名于世。中世纪后期,重要的阿拉伯伊斯兰绘画作品是大量阿拉伯文手抄本中的插图,比较著名的是《一千零一夜》以及《卡里来和笛木乃》中的插图。

音乐

阿拉伯帝国民族音乐源自于蒙昧时期的游吟诗。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哈里发忙于巩固政权,禁止所有的音乐活动。第三代正统哈里发时期,音乐重新回归社会。此后,除了《伊斯兰教圣经》吟诵调、召祷歌等具有宗教色彩的音乐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外,以享乐为主要目的的世俗音乐也开始初露端倪。

倭马亚王朝各任哈里发及宫廷权贵鼓励和支持音乐活动,乐坛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音乐不仅步入了宫廷,而且也开始在民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随着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古希腊音乐的调式音阶体系、乐理被阿拉伯穆斯林吸取和运用。波斯弦乐器上的指板被引进阿拉伯,创造了乐器乌德。这一时期流行的乐器有乌德、拉巴布、冬不拉竖琴响板双簧管等。

阿拔斯王朝的各任哈里发都鼓励音乐的发展,世俗音乐在巴格达大马士革、库法、麦加等城市得到了流行与普及。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音乐家扎尔亚布(Zaryab)在科尔多瓦设立音乐学校,为阿拉伯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音乐家;法拉比(Farabi)创作出《音乐大全书》《音乐之型》《节奏分类法》《节奏研究补遗》等理论书籍,其中《音乐大全书》被称为“阿拉伯音乐著作的最高典范”。这一时期问世的有关音乐实践、理论方面的书籍达到了100种左右。广为流行的乐器有各种类型的弦乐器如乌德、沙哈鲁德等;筝类乐器如卡龙、努兹哈等;管乐器如笛子、夏白卜等;打击乐如塔卜勒、达甫等。

阿拉伯伊斯兰的乌德、冬不拉、鼓等乐器通过北非西班牙传入欧洲,其乐理对欧洲的记谱法以及多声部形成等方面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直接受阿拉伯伊斯兰音乐影响的东方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印度中亚中原地区。阿拉伯的乌德、冬不拉、唢呐等成为印度当时的流行乐器;在中国盛唐时期,阿拉伯歌舞胡乐、胡舞在长安盛行,二胡琵琶管风琴、唢呐等阿拉伯乐器在唐朝也非常流行。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音乐在中世纪时期就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

书法

阿拉伯书法起源于手抄本的《伊斯兰教圣经》,穆罕默德重视语言和书写,鼓励改进书法和美化字体。倭玛亚王朝时期出现的纳斯赫体书写形式被认为是当时最规范、最优美、最容易认读的书法体。阿拔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书法达到鼎盛,如阿拉伯书法的奠基者莱哈尼(Lehani)创立了“莱哈尼”体;“书圣”伊本·穆格莱(Ibn Muqla)规范和制定了“纳斯赫”体、“苏鲁斯”体的书法原则;伊本·巴瓦卜(Ibn Al-Bawwab)发明了“穆哈盖格”体;阿拔斯王朝末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雅古特·穆斯台耳绥米(Yagut Mustair Suimi),他发明了“雅古特体”。

陶瓷

阿拉伯帝国制陶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巴格达和萨迈拉,萨迈拉的陶器代表了阿拉伯伊斯兰陶瓷器皿的风格,如表面无光、乳白色的陶杯,上面装饰有蓝色或绿色的植物簇叶和花朵;黄色或绿色的陶瓷杯,上面刻画或塑造出几何图形、棕榈树图案;带有装饰味动物图案的陶瓷盘、罐等。阿拉伯的陶瓷业广泛传播至埃及叙利亚伊朗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彩陶制作工艺的发展。

建筑

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建筑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倭马亚王朝大兴土木,建造了大批宗教建筑,留存至今的有耶路撒冷圣石圆顶清真寺、大马士革倭马亚大清真寺等。圣石圆顶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世界唯一一座八角形清真寺;倭马亚大清真寺四隅建宣礼塔,在朝拜方向建凹壁,是倭马亚时期宗教建筑领域的一大创举,形成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倭马亚王朝伊斯兰建筑流派。

阿拔斯王朝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阿拔斯宫萨迈拉大清真寺阿里·哈迪清真寺等,其中阿拔斯宫是阿拔斯王朝末期的哈里发宫殿,位于巴格达拉希德大街,相传是纳绥尔哈里发时期所建,以其复杂而精美的建筑式样和装饰而出名,宫殿经修复后被设为伊斯兰遗迹博物馆;萨迈拉大清真寺位于伊拉克的萨迈拉城,寺中的宣礼塔独具一格;阿里·哈迪清真寺修造于944年,位于伊拉克的萨迈拉城,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重要圣地

社会习俗

伊斯兰教把宗教礼仪、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通过《伊斯兰教圣经》灌输给广大穆斯林,《古兰经》对于信徒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世俗生活、人生礼仪等都有规定。不过,阿拉伯帝国包容了欧、亚、非三大洲的许多民族和国家。伊斯兰教在礼拜、斋戒和道德、生活各方面用戒律使广大地区趋于一致,但是由于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的不同,生活习俗也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从而使阿拉伯帝国习俗表现出统一性和丰富性相结合的特点。

节日习俗

伊斯兰教相关的节日习俗有:

此外,穆斯林每天礼拜5次,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晚上举行,每周五下午在清真寺举办一次集体礼拜。

服饰习俗

阿拉伯半岛是亚热带沙漠气候,为抵御风沙,当地人形成穿长袍、裹头习惯。阿拉伯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是蒙面纱、裹身体,这是伊斯兰教把妇女全身都看作是羞体的缘故。波斯等国服饰习俗对阿拉伯影响非常多,阿拉伯帝国一度盛行波斯礼帽和高筒帽。阿拔斯王朝时,波斯高筒帽成为法官和国家要人戴帽,连哈里发也戴波斯式礼帽,而且在帽子上再缠头巾,头巾上缠出各种式样,反映不同等级和阶层。各类人按照级别装束有别,上层喜白色等单一颜色;彩色为奴隶和歌伎所穿;一般人用低圆帽、外面披一宽大围巾;学者及僧侣用蓝色宽布垂肩,足下穿靴;一般牧民是赤脚。西亚男人皆蓄胡须,贵族喜用香料香水。西亚中世纪流行在头巾、帽檐、手帕、蚊帐等处绣上诗句。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阿拉伯人衣饰上没有动物或人物图案。

饮食习俗

伊斯兰教圣经》有许多饮食禁忌,如血液、猪肉、自死之物,以及掐死、打死、摔死、撞死和野兽吃剩的东西都为禁忌食物。《古兰经》禁止饮酒。中世纪早期,骆驼肉、羊肉、牛肉、鱼肉是阿拉伯人食用的主要肉类。他们不吃螃蟹、甲鱼、昆虫。主食有烤制的面饼和饭,主要水果有葡萄橄榄海枣等。阿拔斯时代的饮食种类非常丰富,如主食有白面包、酥卷、各种面点等;奶类有黄油、奶酪;肉类有牛、羊、鹅、鸡、鹿、鱼等;蔬菜水果有核桃、巴旦木、葡萄、椰枣、无花果等;酒有一般酒和色酒等。

居住习俗

中世纪阿拉伯人的居住习俗分两种,一种是游牧民族住的帐篷;一种是农耕民族住的房屋。四大哈里发时期,哈里发与牧民一样常常住在帐篷里。倭马亚王朝时期,开始定居生活。妇女有特定住房“哈连”。中世纪西亚房子建造时吸取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经验,一般以泥石为砖、薄石为瓦,民比居如鱼鳞。房屋内铺羊毛地毯,阿拉伯人习惯盘腿坐在地毯上,九世纪后方使用桌子。阿拉伯国家十分重视庭院建筑,十字型庭院是其典型造园法。

人生礼仪

阿拉伯人无论男女,幼年时都要行割礼。实行割礼时,家长要宴请亲朋好友,诵《伊斯兰教圣经》。伊斯兰教准许一夫多妻制,还可把手下奴仆收房。订婚、结婚都要经过清真寺认定。穆斯林葬礼比较简朴,一般都是速葬,丧葬仪式与死期不超过三天,没有丧服规定,逝者在清真寺装殓并举行追悼仪式,然后在阿訇念诵《古兰经》声中送往穆斯林公墓安葬。逝者的脸要朝向麦加方向,无盛大葬礼,墓上没有标记。

君主世系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