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阿贝拉尔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7:50

阿贝拉尔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及逻辑学家,一般认为他开创了概念论的先河。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南特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巴莱(Le Pallat),卒于法国索恩河畔沙隆(Chalon-sur-Saone)附近的克鲁尼(Cluny)修道院。

人物生平

阿贝拉尔是一个骑士的长子,其父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使阿贝拉尔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他亦因对学问的热爱,而放弃了他的军事前途及长子继承权。但他在内心中,依然是一名战士,但他将战场从军事上转移到了逻辑学的比武上。

阿贝拉尔的一生丰富多彩,充满传奇,年轻时便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学生,后来也成为巴黎著名的教师。但他的一生亦尝遍人生的不幸,在他四处访学过程中,先后受教于唯名论者罗瑟林、实在论者香波的威廉和拉昂的坎特伯雷的安瑟莫,但都因不认同老师的学术立场及观点而与之分道扬。他1101年起在默伦、巴黎等地讲授哲学。1115年任巴黎圣母院讲师。他能言善辩,敢于向教会的权威提出诘难,因而受到迫害。1121年,因他的著作论及“三位一体”,背离正统教义,而在苏瓦桑会议上受到谴责,著作遭焚毁。1141年在桑斯会议上,他再次受谴责,后避难于克律尼修道院,翌年1142年4月21日逝世,死后葬在克吕尼。克吕尼院长彼得(Peter the Venerable)於其墓志铭上称他为「高卢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的、敏锐的天才」。他的才情、与对手比武式的辩论方式,引来不同的人或对他喜爱而跟随,或厌恶而极度反对,即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同时亦导致了他一生的不幸及悲剧。

阿贝拉尔不单止在中世纪的哲学、神学逻辑学的学术上备受关注,他和海萝莉丝(Heloise)的情史也备受瞩目,并此恋情也是其不幸遭遇中的一项。1117年,阿贝拉尔在巴黎主教座堂担任教师讲师时,爱上教士富尔贝尔(Fulbert, A 佳能 of Notre Dame in 巴黎)的17岁侄女海萝莉丝。后来,这对恋人双双逃往布列塔尼秘密结婚,并生有一子——阿斯特洛拉比乌斯(Astrolabius,或称Astralabe )。基于对阿贝拉尔学术工作和前途的考虑,海萝莉丝否认这段婚姻。此举却遭到富尔贝尔的误会,认为他欺骗其侄女的感情,于是设计陷害阿贝拉尔,派人将他施予宫刑,致使他无法与海萝莉丝组成正常家庭。结局是,海萝莉丝进入巴黎郊外一所修道院当修女,他则前往圣丹尼斯修道院当修士。他和海萝莉丝的爱情故事曾于1988年在英国被改编为电影,名为「天堂窃情」(Stealing Heaven)。

著作

阿贝拉尔一生著作颇丰,曾著有大量书信、讲道集和灵修作品、神学和哲学著作、诗歌等。

其著名的哲学和神学著作有:

1. 逻辑学辩证法著作:

《逻辑学小注》(Introductiones Parvulorum)

《逻辑学大注》(Logica Ingredientibus)

《逻辑学:波菲利的评注》(Logica Nostrorum Petitioni Sociorum)

《辩证法》(Dialectica)

2. 伦理学著作:

伦理学,或认识你自己》(Ethica Seu Scito Teipsum)

《哲学家、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对话》(Dialogus inter philosophum, Judaeum et Christianum)

3. 神学著作:

《神学导论》(Introductio ad theologiam,也作 Theologia Scholarium)

《基督教神学》(Theologia Christiana)

《论圣三一》(De Trinitate,也作Theologia Summi Boni)

《是与否》(Sic et Non)

4. 圣经的评注:

《创世记评注》(Expositio in Hexaemeron)

《罗马书评注》(Expositio in Epistolam ad Romanos)

5. 传记著作:

《受难史》(Historia calamitatum)

6. 其他:

《论理智》(Tractatus de Intellectibus)

《独白》(Soliloquium)

阿贝拉尔不单在神学、哲学及逻辑学上有丰富的著作,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其著名的诗歌有:

平安彼岸歌

蒙福的灵,能看见永平安,

大家一定甚荣耀,甚喜欢;

勇士加冠,劳倦如得息肩;

主为一切,一切中,受颂赞。

耶路撒冷王国,是彼岸好名称,

平安远象,常带来真欢欣;

愿望成功,永不会相离分,

凡有所求,都照样蒙赐恩。

是何君王,何宝座,何朝廷?

他们所有,何平安?何欢欣?

你们蒙福,既有份,好说明,

心里确知,口必能作见证。

长受飘泊,在巴比仑之礁,

我们昼夜叹息想念祷告,

耶路撒冷才是向往目标,

高举虔心,归向宗邦怀抱。

在那地方,无烦恼,无忧伤;

我将安然,颂圣歌,常高唱;

因主慈恩,广无边,深无量,

属主的人,都高声永赞扬。

在那地方,安息连绵继续,

奉守安息的人,无穷喜乐,

无穷喜乐歌声永扬不绝,

众天使和我们齐唱此曲。

我们恭敬,同俯伏颂扬主;

我们属主,在主中,藉著主,

都属圣父,圣子中,藉圣灵,

三位一体,大哉神,永统治。

及以下列六首哀歌(Planctus)

1) Planctus Dinae filiae Iacob; inc.: Abrahae proles Israel nata (Planctus I)

2) Planctus Iacob super filios suos; inc.: Infelices filii, patri nati misero (Planctus II)

3) Planctus virginum Israel super filia Jepte Galadite; inc.: Ad festas choreas celibes (Planctus III)

4) Planctus Israel super Samson; inc.: Abissus vere multa (Planctus IV)

5) Planctus David super Abner, filio Neronis, quem Ioab occidit; inc.: Abner fidelissime (Planctus V)

6) Planctus David super Saul et Jonatha; inc.: Dolorum solatium (Planctus VI).

除了以上较多人留意的著作外,阿贝拉尔一生也有不同正式、非正式的文献留下,如信件、诗歌、讲道文章,以及教学笔记。惟大多数并未有中文、英文翻译。上世纪外文学者就把部分文献节录,并收归其著作之中,剑构学者群就将之归纳疏理出。由于阿氏的著作以拉丁文为写作语言,后人学者将部份著作翻译成为英文,再加以引用。因此,以下会同时显示拉丁书名,英语翻译书名。斜体为拉丁书名。

以下整理乃是根据剑桥学术丛书的资料,编排次序按照拉丁字母的顺序,先列出拉丁文名称,然后英文,最后以中文译名显示,惟须注意并非每本著作都有中文译本,中文翻译名称为编辑团队自行翻译作参考。上文已提及的书藉会于下文省略。

Carmen ad Astralabitum. A Poem for Astralabe. 《致阿斯特洛拉比乌斯的诗》

Apologia contra Bernardum. Defense against Berhard. 《向哈伯纳德的辩护》

Commentarius cantabrigiensis in Epistolas Pauli. A co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aul by an anonymous pupil of Abelard. 《保罗书信注释

Commentaria Epistolam Pauli ad Romanos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Romans. 《保罗达罗马人书注释》

Confessio fidei ad Helosiam. The Confession of Faith for Heloise 《予海萝莉丝的信仰告白》

Confessio fidei "Universis". The Confession of Faith for the Universal

Epistolae Letters 《信件》

Expositio Symboli Apostolorum. A Commentary on the Apostles' Creed  《使徒信经的注释》

Exoisutui Symnboli Sancti Athanasii. A Commentary on the Athansian Creed 《亚他拿修信经的注释》

Glossae super Categorias. The cmmentary from Logic on 亚里士多德’s Categories 《亚里士多德逻辑注释》

Glossae super Periermeneias. The commentary fom the Logic on Aristotle’sDe Interpretatione 亚里士多德诠释学注释

Glossae super Porphyrium. The commentary from the Logic onProphyry’s Isagoge

Glossae super De topicis differentiis. The commentary from the Logic onBethius’s De topicis differentiss

Problemata Heloisae cum Petri Abaelardi Solutionibus.Questions of Heloise with the Replies of Peter Abelard 《阿贝拉尔对海洛丝的问题回答》

Secundum magistrum Petrum sententie. A Note (or Teaching) by Master Peter) 《彼得大师(阿贝拉尔)的笔记》

Sententie Florianenses. The Teachings (Contained in the Manuscript) From Fleury

Sententie Abaelardi/ Sententie Hermanni. The Teachings of Abelard or The Hermanni Teachings 《阿贝拉尔的教学》

Sententie magristri. Petri The Teachings of Master Peter 《彼得大师的教学》

Sermones. Sermons 1-33 《讲道三十三篇》

神学 “summi boni”. The Theology “The Highest Good” 《至善的神学》

Theologia “Scholarium”. The Theology “Among the schools”  《学院神学》

Hymnarius Paraclitensis. The Paraclete Hymnary 《圣灵歌集》

主要贡献

哲学思想

阿贝拉尔排除一种本体论的共相。他提出一种实在的概念论。他认为在事物中不存在任何现实的普遍性或者共同性,因为普遍性、表象与共同性都是经由人类的理智构成,藉语言盛载思想所表达出来。按照阿贝拉尔于《逻辑学》的思想,普遍性就只可以被归为语词、名称。阿贝拉尔的贡献在于区分逻辑层面与实在层面的差别。他也运用语意逻辑方式,去碓立其实在的概念论。他加以区分出拉丁语意里Vox(发声)与Sermo(表述、对话、名称),前后两者是不同的。一个Vox(发声)是指向物质的事物,而Sermo(表述、对话、名称)是指向逻辑的内容。而逻辑内容正是涉及共相形成的心理过程,换言之,也不是一个实体。共相也就是一个名称,不是一个事物(res)。

第一,亚伯拉德认为共相不是事物,不是一种实体。他认为共相是仅仅而且无条件地在人的心智中存在(in intellectu solo et nudo et puro)。

第二,他认为共相是一个名称,或者一个「表述」。共相,或称为普遍概念既不是事物,它的实在性就是在于名称的意指。而学者就把亚伯拉德对名称的理解整理出以下论述,认为「名称是「言说」或者内容丰富的表述,它们具有普遍性,而意义是通过一种理解行为产生的对实在性的把握,不是把握成一种新的实在性,而是作为一种「表象」,作为一个思维客体或者构造物。」

简而言之,阿贝拉尔反对唯名论,也反对极端的实在论。因为他不认为共相是实存的事物,也不认为共相仅仅是一个心智的理念独立于物质存在。他认为共相、名称是透过同类个中,实在的基础内容上,藉理智运动建立出来。他对共相的理解,之所以被称为「实在的概念论」,亦见于他认为概念与理智(的活动)为等同。他认为理智活动并没有实质形体。例如,理智官能里分析平行四边形,不同人去理解它的高与阔都必定不同。而概念却是众多事物的图像,也指向一个个别名称概念,是一个事物的本真,藉理智传递出的概念。这个就一个事物所认识而来的概念,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相同。

就极端的实在论,则会倾向对名称、甚或一些概念、理念,都有实存的个体。阿贝拉尔并不接受此种说法。例如,套用唯实论去理解罪,罪便是透过性、繁殖,藉由始祖亚当夏娃遗传下来到所有人。这是天主教体系里,以实在论看待罪,处理人人都有罪的问题,诉诸以罪是实存的。所以须藉变质的圣餐与圣礼去为信徒,颁发恩宠与洗净罪过。

神学思想

在神学观上,他反对盲目信仰,主张以理性来检查信仰。经院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运用到对哲学和神学问题的讨论中。历史上关于一个哲学或神学命题的观点往往众说纷纭,即使是权威们的意见,也往往彼此冲突,让人难以取舍。面对一个哲学或神学命题,为了能在对立的意见中找到一个较为正确的,需通过列举一系列的赞成和反对理由,使用各种逻辑手段对这些理由给以分析,辨别真伪,作出取舍。辩证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后者是从前提推出结论的证明推理,而前者是在进行证明推理前对各种论据的真伪的辨别。阿贝拉尔是最早系统使用这一方法的经院哲学家,他在《是与否》一书中,对一百五十八个神学论题进行了分析,并为每个论题都列出各种正反意见,这些意见都出自教会所认可的使徒和教父们的著作,都具有同等的权威性。阿贝拉尔本人后来虽然被判为异端,许多著作遭到谴责,但他的这一著却开启了经院哲学的基本写作方式,他的学生彼得·朗巴德((Petrus Lombardus)效仿《是与否》所撰的《箴言四书》(Libri Quatuor Sententiarum),在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 之前一直是中世纪各大学通用的神学基木教材,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中叶。库尔特·托马斯。阿奎那、波纳文图拉(Bonaventura)、司各脱(Johannes Duns Scotus)以及威廉。奥康姆(Guillelmus de Ockham)等数以千计的神学家都曾对之加以评注,即使是《神学大全》,也基本上延续了《是与否》的写作方法,只是在内容的安徘 上更加系统合理。而阿贝拉尔的伦理观及救赎观,在中世纪神学中亦极为特别,其简介如下。

伦理观

阿贝拉尔的伦理著作共有两部:《哲学家、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对话》(Dialogus inter philosophum, Judaeum et Christianum),《伦理学,或认识你自己》(Ethica Seu Scito Scito Teipsum)。

《对话》一书是哲学家、犹太人和基督徒三人之问的对话,但现存下来的只有哲学家同犹太人、哲学家同基督徒之问的对话,没有犹太人同基督徒之问的对话。整部对话的主人公有四位,除了前面所说的这三人以 外,还有作为裁判的阿贝拉尔本人。在《对话》中,阿贝拉尔开始提出他的“动机意图说”。他认为,所谓“好”或“善”,当这个词作人或动物的谓词的时候,只表示“善于做什么”,例如“马好(跑得快)”、“工人手艺好”之类,并没有伦理意义,因为坏事也可以称为好,例如说某个贼善于偷窃等。当“好”用以称谓陈述的时候,也可以作如是解,比如说“世上有罪恶是好的”。因按当时正统神正论的说法,世上有罪恶是上帝创世计画的组成部份,而上帝的创世是善。不同的人可以做同一件事,却由于动机不同而分善恶。例如,将主耶稣交给犹太人处死,即是主耶稣自己交出,又是圣父交出,也是犹大交出。主耶稣和圣父的意图是善,故这行为是善的;而犹大的动机是恶,故其行为是恶的。于此可知,“善”只有和内在动机相一致的时候,才有伦理意义。

在《伦理学》一书中,阿贝拉尔从基督信仰的立场解决伦理动机的问题。他做了两种精致的分析:一方面,区分了意志与动机;另一方面,区分了opus(作为事件的行为)和operatio(统一於动机即经过良心认肯的行为)。在该书中,阿贝拉尔提出,所谓罪,就是对上帝的藐视,即人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他而进行的;如果人将上帝置换为道德原则本身,那就是说,人的行为并不是为了道德原则本身而做出的。以此为出发点,阿贝拉尔认为:

1. 那使人倾向于犯罪的灵魂的缺陷不是罪。例如,脾气暴躁的人往往容易愤怒,这是一种灵魂的缺陷,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禀赋,善人和恶人都可能拥有这种缺陷,但是,这种缺陷并不是道德上的罪,相反,它为人们提供了战斗的对手,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缺陷或不良禀赋的抵制中。不良的自然禀赋既可能出现在恶人身上,也可能出现在善人身上,其区别就在于前者为这种灵魂的缺陷所征服,而后者则是远离并战胜了这种缺陷。

2. 恶的意志也不是罪。意志并不等于动机,一个人可以做恶事而并不意愿之,例如通奸者可能并不意愿通奸而宁愿对方是未婚者;反之,恶的意志本身也不等于罪恶,例如某人虽有杀人之意但出于敬畏上帝而未杀人。

3. 作为后果而表现出来的邪恶行为本身也不是罪,它不会为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增添任何的东西。

4. 决定一个行为道德性的标准只能是意向。阿贝拉尔反对用行为的效果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在他看来,一个行为就其自身而言本无所谓善恶,它之所以是善或恶的,是由于它出于善或恶的意向。因为,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但彼此行为背后的意向却可能是不同的;此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做同一件事,但由于其意向的不同,他的行为有时是善的,有时则是恶的。

对于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向,人自身往往无力给以审查和评判,人往往只能对行为的后果给予评判,但这仅仅是出于管理的方便,而不是出于公义的应然。阿贝拉尔认为内在动机的好坏,唯有作为「肺腑心肠的检查者」的至高的上帝,凭著他的全知、全能和全善,才能根据人的行为的意向对他的善恶做出公正的评判和赏罚。

救赎观

阿贝拉尔对救赎的理解可以从他的著作——《罗马书注释》中发现。而该注释书的中文译本现时只有节录翻译,载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文选》,由谢扶雅翻译自A Scholastic Miscellany。

当要理解阿贝拉尔的救赎观时,须同时理解救赎观念涉及到两个重要内涵:一,就是人犯了罪,导致人神关系破裂,必会面对惩罚;二,神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改变人神关系带来复和。这里所提到的救赎单纯是指「复和」,在神学上,是指神在那稣基督里的作为,或耶稣身为一个人,挂在十字架上,借著这个作为,使人类与神复和。

就其救赎理论的对象而言,救赎所带来的人神关系复和,是只预备给相信救主的人。这里铺陈显示出阿贝拉尔对于主观救赎理论的论调基础—救赎的对象是人类,而且发生在有罪而悔改的人类里头。

该救赎理论之所以被称为「主观赎罪理论」,因为他的著重点在于人所行的。根据学者的见解,阿贝拉尔认为「人类需要的是一个新的行为动机,而不是要付给神的赎价。」阿氏认为贵格里的赎罪说,以及坎特伯雷的坎特伯雷的安瑟莫的补赎说,都把人类在复和的过程中置身事外,并且把被钉十字架的神描绘成一个只在乎神自己的名誉,以及外在的、宇宙的公义。阿贝拉尔强调基督所设下的榜样,以及道德上为人类带来重要的影响。而当阿氏表达他的救赎论见解时,今人学者指出亚氏以爱为人神关系的重要基础,相比起基督满足律法的惩罚而言,亚氏认为爱才是救赎的关键。因此,也被今人学者称之为「道德影响说」或「道德感染说」。阿贝拉尔认为十字架是神向有罪的人类表现自己对人类的爱心,由神的儿子藉这个彻底的顺服,把神儿子—基督在神面前所成就的复和,传递给人类。换言之,十字架的作用与果效是指向人类,不再是神。这正是相异于补赎说、赎罪说般,基督为人类向神偿还罪债。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是神对人的爱的行动,为要将新的动机注入人类。而那新的动机就是脱离罪行,并知道神深爱人类。根据阿贝拉尔自己的文字,可以更具体见出其救赎观念—「道德影响说」:

「我们认为,我们因为基督的宝血称义,并因宝血与神复和。透过向我们显现的奇妙恩典,他的儿子取了人性,同时以真道和身教来教导我们,坚持到底以至于死。耶稣用爱把我做更紧紧地绑在一起,这么伟大的神恩典,使我们心中燃著熊熊大火,产生真正的爱心,不再怕为他忍受任何痛苦。每个人在受到耶稣的大爱之后,跟以前都会判若两人,变得比较公正,也毫更爱神,因为人受到真正意想不到的好处之后,就会生出爱来。因此,我们我救赎乃是,基督向我表现的大爱,不仅使我们从罪的捆绑中得到释放,也为我们取得神儿子的真正自由。这使我们可能完成一切事情,主要并不是因为害怕恐惧,而是更在于我们对他的爱:『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更大的。』」

阿贝拉尔这样对救赎的理解,欠缺了法律行为的意义,未有将耶稣基督满足律法公义的惩罚,而集中只讨论神的慈爱舍命救赎。所以,他被喻为「主观救赎理论」者。

阿贝拉尔承认原罪,并且肯定基督的死在神面前有功劳,带来复和。但是,他的中心思想在于,真正的救赎是人神复和,而复和不是使人类带著畏惧、恐惧,而是人类能够接受并经历耶稣的舍命拯救,然后活出爱,方为真正完整的救赎。换言之,十字架的救赎,按阿贝拉尔的见解,真正的救赎发生在每位有罪的人悔改后的里面。不再单是一个客观的事情,耶稣基督作为神儿子,替代人类向神偿还全人类亏缺、干犯律法的罪债。

另外,也可以从阿氏理解基督救赎的动机,去观察其理论的主观性。学者理察维根(Richard Weingart)疏理出亚伯拉德相信基督本于内蕴的神圣本质,不得不去拯救人类,而这是相对于坎特伯雷的安瑟莫的外在的必要条件—满足公义。由此见出,后人所称阿贝拉尔的主观救赎,见于他认为基督是因为神自身属性—爱,所使然而向人类进行救赎,即可见出其救赎理论之主观性。

逻辑思想

阿贝拉尔把命题定义为有真假意义的话,并在分析直言命题时,把动词“是”看作连词或联结点。阿贝拉尔在逻辑上的主要成果是关于推论的学说。他把推论看成是一个假言命题,也看成是从前提必然得出结论的推理。他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推论规则,例如:① 如果从这个推出那个,那个又推出另一个,则第一个推出最后一个;②如果真的东西是肯定,则假的东西是否定;③如果真的东西是否定,则假的东西是肯定;④如果前件是可能的,则后件也是可能的;⑤如果前件是真的,则后件也是真的;⑥如果前件是必然的,则后件也是必然的;⑦如果后件是不可能的,则前件也是不可能的。他进而提出了6条避免无效推论的规则, 在他看来,从肯定前件到否定后件,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从否定前件到肯定后件,从否定后件到肯定前件,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从肯定后件到否定前件,这 6条规则都不可能是有效的推论。阿贝拉尔的逻辑学说奠定了中世纪逻辑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础。

在他和另外三个哲学家的著作中建立并形成了一种新的逻辑体系,提出了许多逻辑命题规律,包括近代的德·摩根定律。

参考资料

阿贝拉尔,P.中国大百科全书.2017-03-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