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 :流行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茶具

更新时间:2023-08-15 16:22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是一种饮茶用的工具,上配盖下配茶托,又被称为“三才碗”,也被定义为是流行于清代的带盖的小碗。盖碗的盖、碗、托三要件暗含“天、人、地”三才意涵,寓意天人合一、天地人和之意,经历了仅有盖和碗的组合,再到由盖、托和碗三部分组合的“三才”盖碗形制的发展历程,集可供单人使用的兼泡茶和饮茶功能为一体。在中国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广泛使用。

茶碗由饮食用具演化而来,具体何时演化为专用茶具暂不可考,唐朝陆羽在《茶经》中曾提到越州瓷碗,唐朝还出现了茶盏,并一直沿用到宋朝,宋朝茶盏由前期的造型简单演化为外观繁琐复杂,出现了茶船和茶盏的搭配,明代壶与杯搭配成为饮茶主流茶具,这时以杯代碗,清朝康熙时期早期出现敞口碗、直口碗,中期多为折腰碗,晚期创造了专供饮茶的盖碗,当时称为茶吊,流行碗、盖两件式。茶托方面,自唐朝时已开始使用,相传来自建安年间(780-783年)蜀地一官员女儿所创,明确作为泡茶器具使用的底托出现在宋代,明清时期造型多样,风格奢华。碗上加盖的造型在汉代就已出现,但明确作为茶具使用是在宋代,流行和广泛使用则是在清代。宋代盖碗器型基本固定,但没有大量生产。清代“碗+盖”的盖碗样式彻底定型并定名,大范围流行散茶冲泡的方式推动了盖碗茶具的广泛传播。在1921年前后,衍生出碗、盖、托三件式茶具,也称之为“饭贝”,形成了稳定的三件结构并一直沿用至今。

日常品饮或宴客时,泡茶有洗杯、落茶、冲茶、刮沫、巡茶、点茶、看茶、品茶八式。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矾红彩题诗松竹佛手纹盖碗、墨彩籁瓜纹盖碗、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昭示了清代瓷器的特征。就其影响来说,盖碗有其文化意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意义体现在流变时间长,历史悠久;科学价值体现在陶瓷盖碗具有可塑性和可转换性;艺术价值体现在其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

历史沿革

在历史不同时期,因茶叶形态的差异导致饮用方法的不同,也衍生出多样的茶茶具。唐朝的煮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代的冲泡法,使盖碗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碗到碗和底托的结合再到“盖+碗+托”的组合。

茶碗流变

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茶具,从汉至唐,酒具、茶具、食具没有严格区分,单一的碗被用于饮酒、饮茶、吃饭。到了唐朝,在陆羽的《茶经》里出现专门化的茶具,饮茶流行方式为煮茶法,茶碗开始出现,陆羽推崇越州、鼎州、婺州出产的瓷碗,尤其推崇越州瓷碗,质地如同玉石,瓷碗为青色,碗中茶水呈绿色,口沿不外翻,碗底向外卷且高度较低,能盛放茶水半升以下,是上大下小的碗状,此时也称茶瓯,唐朝还出现了口径较大、高度较矮的茶盏,并一直沿用到宋朝。

宋代初期茶盏沿袭五代十国风格,造型简单,器物高直挺拔,注重实用性而非外在装饰,宋代晚期茶盏造型则为多曲多瓣,外观繁琐复杂,容量很大,既可单独作为茶盏使用,也可与盏托搭配使用,宋代出现了盏托和茶盏的搭配。

明代饮茶方式由唐煮茶宋点茶变为沸水冲泡,壶与杯搭配成为饮茶主流茶具,盖碗并不流行,这时的茶碗被茶杯取代。

康熙,清政府恢复“瓷器官样”制度,实行大规模的清宫瓷器烧制,瓷器烧造遵循严格的画样,作为日用瓷的盖碗亦在此期间大量生产。清代康熙时期早期就出现了敞口碗、直口碗,中期多为折腰碗,晚期创造了专供饮茶的盖碗,当时官方称为茶吊。这一时期碗、盖两件式较为流行,在茶碗上加盖,优化了单独碗、 盏、杯的品饮功能。碗上加盖,不仅起到防尘保温的功能,用碗盖刮拨茶叶也起到了调节茶汤浓淡的功能,且有效避免品茶时误食茶叶。

茶托流变

关于茶托出现的故事来自于唐朝李匡文《资暇集》,由蜀相崔宁的女儿发现创造,时间为建中年间(780-783年),出于实用功能的考量,目的在于增加茶盏的稳定性及避免茶汤烫手,原型是装点心的小碟子。但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图》中也能看见杯托和碗托形状,但不是用于饮茶而是用于饮食。

明确作为泡茶器具使用的底托出现在宋代,宋人饮茶多用茶盏,底部口径较小,因而茶托多为空心造型,宋代后期茶托形态普遍较矮,口沿不是唐代的圆形而是莲花形,目的在于与多曲多瓣的茶盏相称,也曾出现过船形、圆形、花瓣形等。

明清时期,茶船品种更加丰富,但样式沿袭宋代茶托,但形状更加复杂,如清代乾隆时期的珐琅丹凤纹盖碗,底托是像菊花花瓣一样的圆形,中间有个像月亮一样的圆形凹槽,兼具美学功能和实用价值。

茶盖流变

碗上加盖的造型在汉代就已出现,但明确作为茶具使用是在宋代,流行和广泛使用则是在清代。在宋代,当时的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都曾烧制过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盖碗器型基本固定,但没有大量生产。

明代朱元璋实行“废团兴散”,取代了明朝以前煮茶后“分茶”的形式,改变了明以前盏托形制的饮茶方式,明代以青瓷、白瓷茶盏取代了宋代的黑釉茶盏,因瓷器不利于保温,因而衍生出盖子,最早出现在明宣德年间,作用在于保温、防尘,因其实用性,宋朝匠人们开始生产盖碗茶具,但流传范围窄。

清代,清代陶瓷匠人对盖碗进行了改良,“碗+盖”的盖碗彻底定型,清代大范围流行散茶冲泡的方式推动了盖碗茶具的广泛传播。同治时期,官方文件里出现了“粉地五彩八吉祥盖碗样”“照此样盖碗十对茶盅二十件”字样,以文字与图像方式明确了 “盖碗”官方名称和形制之证。

民国早期的盖碗又称为缸盖,是一种严丝合缝的盖碗,是“有盖的茶碗”,在1921年前后,衍生出碗、盖、托三件式茶具,也称之为“饭贝”,形成了稳定的三件结构。

特点

形制特点

口径和通高在10厘米左右,容量在200毫升左右。有碗、盖两部分组成的盖碗和碗、盖、托三部分组成的盖碗两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能满足人们冲泡、品饮茶的功能需求。材质多为陶瓷,又以瓷质传播度最广。装饰纹样多样,清朝盖碗纹样取决于官方固定制样及匠人本身的艺术水平,有寿字纹、花鸟人物、神话故事、诗词歌赋等内容。

文化内涵

以成都茶馆为例,1921年创烧的马蹄盖碗自20世纪出现于茶馆中之后,便一直在茶馆中沿用,日常低廉的、机器批量生产的茶碗并不意味着价值的缺失。古代文人雅士在使用盖碗的过程中,赋予了盖碗深刻的文化内涵,从外形来看,盖被碗包含,碗又被茶船囊括,就像万物滋长与天地间,人是天地之人,盖、碗、托与天、人、地一一对应,三者又相互依存,昭示了“天地人和”的美学境界和“天人同构”的人格境界,在今天仍然适用。

碗的样式大多数为口大底小,形状呈梯形状,碗底布有圈足,上大下小,作用在于注水方便、使茶叶易于沉底、方便茶叶浸泡出汁。碗也分为直口式和撇口式,直口式器型的线条较为生硬,缺乏美感的同时也缺乏受力点,使用时易被烫伤;撇口式的碗沿向外弯曲,容量和体积也比直口式要大,而且安全性更高。以成都茶馆为例,盖碗口径约为10cm,足径约5cm,高约6cm,容量约200ml,投茶量3到4g,可容纳180ml水,水与茶比例1:5到1:6左右。

盖的样式多呈向上弯曲的弧形,有高圈足方便提起杯盖,既起到保温效果,又可以在饮茶时撇去茶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天盖地”式,盖子的直径大于碗口的直径;一种是“内嵌”式,盖子的直径小于碗口的直径, 盖子被包含在碗沿之内,前一种在放置时杯盖容易滑落,因而后一种在今天更常见。以成都茶馆为例,碗盖盖径约9cm,盖钮直径约2.5cm,盖钮通常为圈足形,也有如实心圆球的几何形及枝叶莲花等象生形。

托的样式则是中心下凹,形状为浅盘状,其下凹部位与碗的圈足契合,有利于碗的平稳放置。作用在于不仅方便了泡茶人的传递和端拿,也方便为他人奉茶,实现了审美和功能的统一。以成都茶馆为例,其盖碗碗托均为月心下凹圆形碗托,托口径约10cm,托内口径约6cm,足径约5cm。

泡茶流程

用盖碗泡茶的盛行在于其方便性,饮茶用的器具仅有碗、盖、托三部分,泡茶时,直接将茶叶置于碗中冲泡,品茶人可以直接闻到茶叶的清香、观赏茶叶在水中的形变和茶水颜色变化,清朝人的某些场合如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等都是用盖碗。

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泡茶方式,以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例,表演版本泡茶步骤可分为如下八道程序:1、洗杯-白鹤沐浴,2、落茶-乌龙入宫,3、冲茶-高山流水,4、刮沫-高山流水,5、巡茶-关公巡城,6、点茶-韩信点兵,7、看茶-赏色闻香,8、品茶-品啜甘露。

分类

按材质分类

用于制作盖碗的材料常见的主要有陶瓷、玻璃和紫砂三种,小众的有玉石、金银、象牙等,但最常见的还是瓷器盖碗。陶瓷分为陶器和瓷器,二者材料是黏土、氧化铝 、白陶土等,但制作工艺不同,作用也不同。陶器材质稳定、瓷器耐高温耐腐蚀,上釉后不易串味,且釉质丰富,有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紫砂的效能在于其透气性较高、吸附性较强;透明的玻璃则适合用于冲泡具有观赏性的茶叶。

按形式分类

盖碗外形多样,各自有不同的风格,按器型分类可分为直口盖碗、敞口盖碗、撇口盖碗、圆融盖碗、马蹄盖碗等。盖碗的特征一般是敞口、深腹、圈足,由于口径的不同导致不同的风格,如直口盖碗就是敞口、斜身、深腹、圈足;敞口盖碗就是盘口呈平折沿,边缘起凸棱一周,浅腹,矮圈足;撇口盖碗则是碗口略往外撇,滚圆圈足;折腰盖碗是碗口略往外撇,折腰,圈足;马蹄盖碗特点是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形状倒置似马蹄。

按纹样分类

以瓷器盖碗为例,除了单纯的白瓷外,其余大多具有各式图样,如以寿字为装饰题材的清代黄地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以祥瑞之物为主要题材的清代光绪款粉彩桃蝠纹碗、以自然风光为原型的清代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与生活题材相关的清代墨彩籁瓜纹盖碗等。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表达了匠人的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

矾红彩题诗松竹佛手纹盖碗

清朝乾隆文物,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特点是撇口,深弧腹,圈足,碗盖为拱形且弧度较大,通体以矾红彩为饰,碗心绘松、梅、佛手,外绘一周如意云头纹。盖碗腹外壁以矾红彩书乾隆御制诗《三清茶》,盖碗圈足和盖顶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字体为篆书

墨彩籁瓜纹盖碗

清代同治年间文物,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9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4.4厘米。其特点是敞口,深腹,圈足,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器内外以墨彩饰过枝籁瓜、蝴蝶、竹纹,纹饰、造型显示了晚清瓷器的装饰特征,碗盖顶及圈足内写有 “同治年制”,字体为楷书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

清朝光绪年间文物,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通高8.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4.4厘米,其特点是碗圆盖,抓钮,口微撇,弧腹,圈足。以粉彩为饰,盖口沿涂金线一周,碗内壁施白釉,盖面及碗外壁施绿釉,其上绘飞鸟和花卉纹。花纹是在翠绿色地上用紫、黄、草绿、深绿色描绘盖钮里及碗外底写有“清代光绪年制”,字体为楷书。 

价值影响

文化意义

盖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作为茶具的一种,是随着茶叶的兴盛而繁荣的,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茶具,唐朝陆羽曾写下《茶经》,是在煮茶法背景下对饮茶有了更高要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饮茶方式变换的一种见证。

盖碗茶具在中国茶具中独具特色,其发展反映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饮茶习惯的不同、审美追求的变化。也体现了匠人的绘画水平、艺术修养及技巧功底。盖碗和其他茶具一样,首重其实用性,作为一种样式不断变换的工具,本身就是记载茶文化的载体。在当今社会,盖碗作为茶馆及私人品饮的实用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历史上,尤其从清代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清宫瓷器烧制,瓷器烧造遵循严格的画样,盖碗也有严格的官方样式,突破了单一的实用性范畴,在纹样上追求多样化的风格,包含多种主题,如以寿字为装饰题材、以祥瑞之物为题材的清代光绪款粉彩桃、以自然风光为原型、与生活题材相关等。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科学价值

盖碗材质多样,除陶瓷、玻璃和紫砂外,还有玉石、金银、象牙,其中以瓷质盖碗成就最为突出,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艺体系,古时的越州、鼎州、婺州在唐朝就出产瓷碗,尤其是越州瓷碗,质地如同玉石,颜色为青色,备受推崇。宋朝时期的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都曾烧制过盖碗,风格多样,制式不一。清代康熙出现豆青釉青花、哥釉青花、洒蓝地青花、青花矾红等颜色品种,独创珐琅彩和粉彩,盖碗作为载体体现了中国古老陶瓷艺术的光辉历史。

盖碗的材质多为陶或者瓷,因为陶瓷具有可塑性和可转换性,可塑性指粘土加入适量水分,经混合、揉捏,在外力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但 外力停止后,形态可保持不变;可转换性指具有天然性质的泥坯经煅烧后转换成耐高温、耐腐蚀的人造器物,因人的参与使陶瓷盖碗在物质功能之外增添了科学属性。

艺术价值

曾在江苏苏州出土过的五代越窑青瓷带托茶盏,茶托为四片卷边荷叶形,茶盏外壁装饰莲瓣,样式规整‘端庄雅致,体现盖碗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

清代的“瓷器官样”制度,使得盖碗不单是日用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用器皿,也是集中体现皇室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展示了清朝匠人的彩绘工艺,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的盖碗采用了青花加彩的装饰技法,是一种釉下青花和彩釉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始创于明成化年间的景德镇窑,先以釉下青花在坯上描绘,挂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填涂,颜色有单彩、双彩、五彩之分,装饰技法有点彩、覆彩、染彩、填彩、斗彩之分,代表为清嘉庆青花五彩仕女盖碗。

盖碗陶瓷艺术是“型、画、意”的有机结合,盖碗成品倾注着艺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对传统的创新,代表作十二花神大型盖碗,以清康熙十二月花神杯作为基础,对外在器型、绘画设计、花神诗词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古老的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