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属 :鲈形目鮨科下的一个属

更新时间:2023-09-10 21:29

石斑鱼属(学名:Epinephelus)为鲈形目鮨科的一属。该属鱼类通常栖息于礁石旁,且身上有鲜艳的斑纹与斑点,故取名为“石斑鱼”。截至2023年,COL的分类体系中该属下共有87种。其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喜欢栖息于潮流缓慢、透明度不大的岩礁和珊瑚丛海区。其属于暖水性中下层鱼类,适温、适盐范围较高。

石斑鱼属鱼类体型较大,体长一般为35~45厘米,体重一般为1.5~2.5千克。其体粗壮、侧扁,呈纺锤或椭圆形,体表多有鲜艳斑点或条带,体色会随环境和健康情况产生变化,光线弱时体色多为深且黑,强时则浅且亮。其性凶猛,以鱼类、甲壳亚门为食,常在岩礁附近觅食。其栖息环境具有明显地域性,无明显洄游迁徙现象。该属鱼类多为雌雄同体,往往雌性性成熟

截至2023年,石斑鱼属中有80个物种被IUCN收录,其中极危(CR)1种,濒危(EN)1种,易危(VU)5种,近危(NT)2种。该属中的不少种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其生长快,适应能力较强,饲养成活率高,便于养殖,在中国沿海,人工养殖石斑鱼已有较长历史。

命名与分类

石斑鱼属鱼类通常栖息于礁石旁,且身上有鲜艳的斑纹与斑点,故取名为“石斑鱼”。该属鱼类种类繁多。其常与色彩斑斓的岩礁、珊瑚栖息在一起,同时其体色相当鲜艳并均具有斑点或斑纹,这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但是其体色时常随着栖息背景的变化而不同,同时其身体上的斑纹或斑点也会随着幼鱼期到成鱼期的生长而变化,因而很难单一以体色或斑纹作为分类依据,尤其是体侧之黑色横带的有无,不同物种间变异相当大,不可以此为据。而身体上的斑点和背部的黑斑,以及头部侧面的黑点等,是十分重要的体征,可作为分类上的依据。

不同的分类体系对于石斑鱼属物种的划分存在一定差异。截至2004年,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认为该属下有100个物种。而截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认为该属下有87个物种。

形态特征

外形

石斑鱼属鱼类体型较大,常见种类一般体长为35厘米~45厘米,体重一般为1.5千克~2.5千克。较大型种类,如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民间亦称“鲈嘛”),重达10千克以上。更大种类如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chlorostigma)、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等,体重可达100多千克。其体粗壮,侧扁,呈纺锤或椭圆形,体色一般随环境和健康状况而变化,光线弱时体色变深而黑,光线强时体色浅而亮。对环境不适应或病态时体色呈深暗色,有时还有粘膜状黏液覆盖。鱼体上多有鲜艳的斑点或条带。

头部

石斑鱼属鱼类的头部亦被鳞,口较大,平裂或略倾斜有发达的辅上颌骨,上颌骨能活动,并可略向前伸出。口裂为眼径的4~5倍。上下颌骨有较大的锥形齿,锥齿间又有颗粒状小齿。鳃耙粗短而成棘,与捕食机能相适应的。其还具有锥形的咽喉齿,能压碎具有硬壳的蟹类、藤壶、贝类等食物。两颌前端有少数大犬齿,两侧齿细尖,可活动向内倒伏,舌平滑无细齿。鳃膜不相连,并在喉峡部呈游离。鳃4片(其中3片为全鳃,1片为半鳃),有拟鳃。前鳃盖骨一般后缘具锯齿,下缘光滑。主鳃盖骨有2条粗棘,鳃耙短而少。

躯干

石斑鱼属鱼类体被细小栉鳞圆鳞胸鳍没有鳍棘,大部分为圆形,少数为三角形;背鳍连续,中间缺刻浅或无缺刻,一般有11条(偶见10条)鳍棘、14~18鳍条,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完全相连,其间具有或深或浅的凹缺刻,有的不具;腹鳍具1根鳍棘,鳍条5根;臀鳍鳍棘3根,鳍条7~12支;尾鳍有鳍条15支,呈圆形。

内部结构

石斑鱼属鱼类心脏位于胸腔,较大。膘位于腹腔的背部,此膘可调节鱼体以适应栖息水层的压力的。胃肌发达,空胃时胃壁厚一般为0.6~0.7厘米,胃肌扩张力很大,可把胃扩张到胃壁仅有0.1厘米厚,使之能容纳较多的食物。肠短,仅为体长的0.9~1.1倍。肝大,胆管较长,约为体长的1/4,并具有发达的幽门垂,一般具有幽门垂10~20个。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石斑鱼属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中国范围内,其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

栖息环境

石斑鱼属鱼类是岛礁性鱼类,生活在浅水区域,在自然环境中通常栖居于珊瑚礁、岩礁、多石砾海区的洞穴之中。其是暖水性鱼类,生长的适宜海水温度为22~30℃,以24~28℃为最适温度,当水温降至20℃时,食欲减退。通常当水温超过35℃,低于15℃时都无法忍耐。其也是广盐性鱼类,在盐度11~41的海水中都可以生活,最适盐度为20~32。在淡水中的最长忍耐时间约15分钟,过长会出现休克现象。其喜居于海水比较流畅的水域,对海水溶解氧含量要求不高。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石斑鱼属鱼类性格凶猛,以鱼类及甲壳亚门为食,平时常在岩礁附近觅食。在觅食的过程中,其通常会四处游荡,依靠嗅觉追踪猎物。较小的食物可被一口整个吞下,而面对较大的食物,其通常用下颚咬住食物,用身体扭动拉扯,以便撕下可供吞咽大小的食物。大多数种类的石斑鱼属鱼类是喜欢独居,但一小块栖息地可能栖息着大量种群

活动特点

部分石斑鱼属鱼类不喜欢在白天活动,而是在夜晚更为活跃,如拿骚石斑鱼通常在黑暗的掩护下活动和觅食,喜欢靠近珊瑚礁、沉船或其他海底覆盖物。在一年当中,一条拿骚石斑鱼的移动距离可以达到220千米。此外,石斑鱼属鱼类栖息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无明显的洄游移动现象。

生长繁殖

变性现象

石斑鱼属鱼类属于雌雄同体雌性性成熟的变性鱼类。在其生殖腺发育过程中,在2岁左右卵巢部分先发育成熟,随即出现雌性鱼,继之生长为精卵巢共存的雌雄同体鱼,最后才演变成雄性鱼,原发性的雄性个体很少。

交配繁殖

石斑鱼属鱼类的发情期一般是在每天的下午,约持续几个小时,产卵前雄鱼追逐雌鱼,之后两鱼靠近,并排游泳,产卵时雌雄鱼鳃盖相贴,并列环游一小段后,变成急速直线游,紧接着眼对眼从水里游向表层,头部顶出水面,口紧闭,鳍竖直,然后跳出水面,此时雌鱼产卵,雄鱼排精,精和卵在水中受精卵

雌雄鱼要反复配种动作多次,直到产卵和排精结束,雌雄鱼才各自分开,每次排放精、卵要持续1h左右。石斑鱼属鱼类产卵期较长,自春末可延续到秋初,但因种类和地区的不同具体产卵时间而有差异。石斑鱼属多数种类为分批产卵类型,也有一些是一次性产卵的种类。石斑鱼属鱼类个体总产卵量在7万~100万粒多不等,大型种类有1000万粒之多。

生长发育

与大多数硬骨鱼纲相类似,石斑鱼属鱼类的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

仔鱼期分为前期仔鱼(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前期仔鱼是指从仔鱼出膜后至卵黄囊消失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主要特征是卵黄囊的存在。从仔鱼开口摄食,经历了腹鳍棘和第二背鳍棘的长出及伸长,尾椎向上弯曲,各鳍的发育,至各鳍基本形成、腹鳍棘和第二背鳍棘绝对长度达到早期发育阶段最大值、鳞片长出、体色及斑纹形成之前为后期仔鱼期。稚鱼期通常称为变态期,是仔鱼到幼鱼的过渡阶段,主要的体征表现在腹鳍棘和第二背鳍棘收缩以及鳍棘上小刺数目急剧减少、鳞片生长、体色及斑纹形成。幼鱼期鱼苗全身覆盖鳞片、腹鳍棘长度重新超过第二背鳍棘、鳍棘光滑无刺,除生殖腺尚未发育成熟外,其形态、体色及身体斑纹等方面都类似于成鱼,这一时期的识别标志为鳞片长齐、腹鳍棘长度大于第二背鳍棘、鳍棘光滑无刺、性腺尚未成熟。

石斑鱼属鱼类的生长速度,根据种类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生长快慢,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尤其受水温的高低,摄食量的多少与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气温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一般夏半年(4月~9月)生长快,冬半年(10月~次年3月)生长缓慢或甚至停止生长。石斑鱼属是寿命较长的鱼类,如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可活到8~10岁,镶点石斑(Epinephelus amblycephalus)可活到12~15岁,佛罗里达的红石斑鱼(Epinephelus goreensis)可达30~50岁,是鱼类中寿命较长的种类。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在中国海南、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沿海,人工养殖淡水石斑鱼已有30多年历史。常见的养殖种类有三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rimaculatus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及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chlorostigma)等。

石斑鱼属鱼类生长快,适应能力较强,饲养成活率高,便于养殖。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人工繁殖石斑鱼属鱼类以来,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相继开展了海水石斑鱼的养殖和研究工作,在石斑鱼属鱼类繁育、养殖技术、疾病防治及基因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养殖模式

石斑鱼属鱼类的养殖模式主要有3种: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水泥池养殖,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水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由于盲目无序扩大规模,造成污染较大、病害频发;水泥池养殖时寄生虫病害发生严重,经常导致大批量死亡;池塘养殖的情况较前两者好,其优点是池塘底部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帮助分解消化,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强。池塘养殖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以上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而成。网箱养殖除了需要选择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丰富的水域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养殖技术

每年6~10月,捕捞河口区域的大量天然石斑鱼苗,放置鱼苗前先进行鱼体消毒,在消毒后放置,放置鱼苗时选择大小适中、外表健康、新鲜有活力的优良鱼苗。根据鱼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合适的饲养密度,投喂鲜杂鱼饲料或鲜杂鱼和配合饲料混合,时间在早晨或下午。

在养殖过程中,最好10多天大换水一次,1至2个月倒池清池1次。如果水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病害防治

在石斑鱼属鱼类繁育、养殖过程中,易出现神经坏死病毒病、虹彩病毒病、白点病和鱼虱病等。病害防治应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措施除了药物清塘,鱼种消毒等常规工作以外,应特别注意水质的改善,不投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从1988年开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始对野外石斑鱼属鱼类资源状况进行评估。经过20余年的调查,发现其野外资源状况并不乐观。经过一系列保护,部分种类的资源状况得到好转,但数量仍呈下降趋势。

其中拿骚石斑鱼(Epinephelus striatus)过渡捕捞、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栖息地转移和改变被收录为极危(CR)保护等级。过度捕捞导致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的数量锐减,自然遗传多样性也有可能大量丧失,初次性成熟的个体和规模也有可能减少,进而使物种收录为濒危(EN)保护等级。石斑鱼属鱼类资源日益枯竭,使得海洋捕捞量进一步下降。2016年后其捕捞产量逐渐下滑,截止到2021年以中国为例,其海洋捕捞产量约为9.5万吨,比2016年下滑近24%。

保护级别

截至2023年,该属下有80个物种被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1种为极危(CR),1种为濒危(EN),5种为易危(VU),2种为近危(NT)。

致危因素

石斑鱼属鱼类具地域性强的特点而决定了它在某一特定水域的蕴藏量有限且资源易受影响。加之它属于雌雄同体雌性先熟性转变鱼类,小鱼为雌鱼,大鱼为雄鱼,捕捞大鱼导致种群性别比例失调。

此外,对于该属鱼类野外资源威胁最大的是人为过度捕捞。过度捕捞产卵季节群体及幼鱼群体,导致种群数量得不到补充,加之许多石斑鱼属种类具有集群产卵的习性,因此容易在“渔汛”期间被一网打尽,在短时间内造成野外资源量的急剧衰退。

保护措施

截至2023年,海洋保护区的数量显著增长。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通过立法规定可以捕捉的石斑鱼属种类、规格与数目来保护石斑鱼属鱼类资源。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可捕捉的石斑鱼属鱼类应不少于38厘米,每人可带走的石斑鱼属鱼类总数不多于7条;佛罗里达州禁止捕捞拿骚石斑鱼伊氏石斑鱼,对其他一些石斑鱼属鱼类的可捕规格及数量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石斑鱼属鱼类营养丰富,为名贵鱼类,其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每百克石斑鱼肉中蛋白质、钙、铁含量较高。其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也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可制作各种美味菜肴。

经济价值

作为一类重要养殖鱼类,石斑鱼养殖是全球渔业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中国石斑鱼养殖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其海水养殖总产量为8.2万余吨,2018年产量约占世界总养殖产量的66%,2019年产量超过18万吨,养殖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总体而言,发展淡水石斑鱼养殖业产生的实际效益对中国“蓝色粮仓”战略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

种质保护

2013年前后,中国建立了石斑鱼属鱼类核心种质库,对该属鱼类的核心种质(包括物种、家系、细胞、基因不同水平)进行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发石斑鱼属鱼类配子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确保石斑鱼属鱼类种质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食品加工

“石斑鱼”作为市场上一类主要鱼类,销售以鲜活和冷冻加工为主,如冷冻石斑鱼和冻石斑鱼片等,不过品种较为单一。鱼类冷冻调理食品(又称“方便预制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方便食品,它既方便又营养,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食材的高品质、卫生及多样化要求。因其美味的肉质和高营养价值,开发的石斑鱼调理食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保健功能食品研究的热点。在加工石斑鱼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和各种功能性活性物质的副产物,这为开发多种功能性多肽提供了可能。

不过,石斑鱼属鱼类肉质极易氧化酸败,受细菌污染、货架期较短影响无法满足长时间保存需求,因此该类鱼类的保存贮藏已成为研究热点。已经投入应用针对性保鲜方式主要有低温冷藏、冷海水保鲜、微冻保鲜、气调或真空保鲜、复合保鲜剂等。

低温保鲜技术

低温保鲜技术是水产品保鲜技术中最早应用、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包括冷藏保鲜、冷海水保鲜、冰温保鲜、微冻保鲜以及冻藏保鲜等方法。在石斑鱼的保鲜过程中,除了活鱼运输外,常规的方法就是采用低温保鲜技术。低温保鲜技术能够高效抑制石斑鱼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因此能够保持石斑鱼的鲜度和品质,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保鲜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的技术,通过在包装袋中注入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在适宜的低温下降低氧气含量,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缓食品中的化学反应速度,从而延长产品的保鲜期。由于在鱼类保鲜中表现出色,气调保鲜技术被评为最有效的保鲜技术之一。通常,气调保鲜与低温技术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

复合保鲜剂

茶多酚改性的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膜在冷藏条件下可以有效延缓点带石斑鱼的腐败变质,处理后的真空包装鱼片能有效延缓细菌增长,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延长了鱼肉的货架期。以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可食性复合膜备受认可,但复合膜也存在拉伸强度低、蒸汽透过率过高等问题。

多肽制备技术

部分石斑鱼属鱼类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副产品,适合用来开发多种功能性多肽,例如从点带石斑鱼皮中可以提取鱼皮胶原蛋白肽。不过尽管关于其他鱼类鱼肉肽的研究较充分,但截至2018年前后,针对石斑鱼肉加工副产物开发功能性多肽的技术仍在深入研发中。

代表物种

石斑鱼属鱼类生长快,适应能力较强,饲养成活率高,便于养殖。其中最常见、已形成饲养规模的有点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等,此三种鱼类的主要特点如下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