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豆兰 :兰科石豆兰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0:02

石豆兰(学名石豆兰属 Thouars)是对兰科石豆兰属植物的泛称。多年生常绿匍匐草本气生根须状,白色。根状茎纤细横生、具节,节上着生假鳞茎,绿色,卵圆形,具棱。每假鳞茎顶部着生叶l片。有花4-6朵:花淡黄色。果卵形。花期6-8月。生于山野阴山山脉岩石及树干上。

产于贵州长顺、兴义市、雷公山;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福建省等地。

形态特征

根茎纤细,横生,具节,节上着生假鳞茎,绿色,小形,卵圆状,具棱。每个假鳞茎顶部生叶1片,狭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先端微缺,中脉凹下,全缘。伞形花序由假鳞茎基部抽出,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淡黄色。

石豆兰属为附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少有直立的,具或不具假鳞茎。假鳞茎紧靠,聚生或疏离,形状、大小变化甚大,具1个节间。叶通常1枚,少有2~3枚,顶生于假鳞茎,无假鳞茎的直接从根状茎上发出;叶片肉质或革质,先端稍凹或锐尖、圆钝,基部无柄或具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从根状茎的节上抽出,比叶长或短,具单花或多朵至许多花组成为总状或近伞状花序;花苞片通常小;花小至中等大;萼片近相等或侧萼片远比中萼片长,全缘或边缘具齿、毛或其他附属物;侧萼片离生或下侧边缘彼此粘合,或由于其基部扭转而使上下侧边缘彼此有不同程度的粘合或靠合,基部贴生于蕊柱足两侧而形成囊状的萼囊;花瓣比萼片小,全缘或边缘具齿、毛等附属物;唇瓣肉质,比花瓣小,向外下弯,基部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或不动的关节;蕊柱短,具翅,基部延伸为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或基部以不同程度向前扩展,向上伸延为形状多样的蕊柱齿;花药俯倾,2室或由于隔膜消失而成1室;花粉团蜡质,4个成2对,无附属物。

分布范围

石豆兰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和亚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主要生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温带也有相对少量的分布。亚洲物种最多,主要分布地从中南半岛海拔25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向南延伸至东南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非洲有数百种,主要分布在近赤道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美洲有数十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地区。澳洲的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其中新几内亚岛分布着至少600种石豆兰,被认为是本属植物的发源地。

中原地区石豆兰属植物98种和3变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栽培技术

温度

石豆兰属大多数物种喜温暖、通风的生长环境,生长适温不低于18摄氏度;一些原产于温带地区的物种可耐13-15摄氏度。

光照

石豆兰属植物喜中等至明亮的光照条件(2000-3500英尺烛光)。在不灼伤叶片的前提下,较强一些的光照可以促进植株开花,并增加开花频率。

湿度与水分

石豆兰属植物的具体浇水频率依具体环境和物种而异。对于原产雨林地区的物种,60%左右的湿度和温室环境是最适宜的;板植最好至少一天给一次水,盆栽则最好一周数次水,基本遵循“宁湿勿干”。对于原产自温带地区的物种,则需根据其原产地的旱季调整浇水量和频率。

肥料

夏季以四分之一的量每周一次平衡施肥,冬季可减至一个月一次。

栽种

尽可能少地为石豆兰换盆。植材可使用植板(蛇木或软木板)、排水良好的吊篮和花盆,依具体物种的地下茎长度而定。推荐使用泥炭藓、椰壳块、椰壳丝、或蛇木屑作为栽种介质。

注意

由于石豆兰属物种的多样化程度非常高且分布广泛,以上内容只是大致的栽培方法参考,具体养护方法还需要根据不同物种的分布地摸索、做出调整。

主要价值

气味功效:甘、淡,凉。清热润燥,化痰消肿。

临床运用:

①治痨瘵咳嗽、咯血:石豆兰20g,百合、白及各30g,水煎服。

②治支气管炎:石豆兰、岩百合、岩豇豆、岩白菜各20g,水煎服。

③治咽喉肿痛:石豆兰、佛顶珠各20g,水煎服。

④治盗汗:石豆兰20g,夜寒舒30g,炖肉250g吃。

⑤治刀伤出血:石豆兰适量,捣烂外敷。

用量:10- 20g。

参考资料

兰科.多识植物百科.2018-06-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