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村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20:17

碗窑村委会碗窑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镇77.00公里,国土面积5.27平方公里,海拔177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1750.00毫米,适宜种植油菜、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914亩,其中人均耕地1.05亩;有林地6128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碗窑村委会位于博尚镇政府西北方向,距离临沧城25公里,距镇政府7公里,毗邻临沧机场,有机场公路与临沧市相连,交通便利,面积5.27平方公里。。碗窑组古村落指东至碗窑组山体边界,南至碗窑茶厂以南约20米,西至古树林及农田边界,北至山体边界的古村落区域。

人口民族

人口

全村辖22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88户,有乡村人口1843人,其中农业人口1810人,劳动力1210人

民族

历史上曾为布郎族、傣族拉祜族汉族居住。

碗窑组依山傍水,古树成群,保存大量的古龙窑、古民居,山水田园风光自然而生态

经济

农业

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1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务农为主。

文化

陶制品历史

1736年湖南省长沙府贵东县邻里乡人罗文华、杨义远、邓成和三人带着一手制陶绝活来到此地,在这里安家落户,依靠本村优质陶土建起了3条龙窑,从此龙窑制陶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以烧纸陶器为生繁衍后代形成村落,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制陶历史。

因为最初的陶产品以碗为主,碗窑地名也由此而来。在金属、塑料器皿未传入本镇之前,从装饭到盛菜的小碗大盆,洗脸、洗菜的大小盆器到腌制腌咸菜的大坛小罐全都产于碗窑,产品远销滇西各县和缅甸、泰国,碗窑小村随陶器之名盛传各处。

陶制品遗产

碗窑组内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3处文物保护单位,即10座烧制土陶的龙窑,2栋碗窑民国民居和传统民居建筑群。其中村内60%的民居保留了传统的土木结构汉式建筑,建筑结构有单房、一正两厢和围院等多种形式,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格局。

除此之外,碗窑还保留了众多特色古文化遗址,包括:古井1个、古桥1座、古河道1条、古门头1处以及1株古树名木和1片古树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则有传统制陶工艺、婚丧嫁娶习俗、民俗风情和历史文献。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陶制品发展

因碗窑村的陶器制作历史已长达300多年,素有“陶器之乡”的美称,目前全村有266户生产和销售土陶器,年产土陶器12万余件,主要土陶器有缸、盆、罐、碗、钵、壶等,品种多样,质地细腻,造型独特,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深得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

全村现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和陈列所1个,根据碗窑村制陶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打造,面积120平方米,充分展示了碗窑村土陶制作发展历史、制度工艺和流程、文化特点等,共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碗窑土陶文化产品和图片200多件(张)。建有土陶陈列室3个。已申报的制陶艺人12人,其中,市级传承人1人,区级传承人11人。

古龙窑传承

碗、陶罐、酒壶、酱菜坛子……杨丕追此前没想到,烧制这些陶器会成为一条致富的出路。与10年前他需要外出打工谋生不同,如今靠钻研好做陶技艺,他迎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活。近日,作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收了人生第一批徒弟,共两人,一位是他的爱人,另一位则是从昆明市慕名前来的陶艺爱好者小张。

当龙窑在制陶主产区成为文化图腾或是标志性建筑时,龙窑本身早已成为“形式大于内容”的存在。但临沧的碗窑村却是特例,以龙窑为核心的陶器烧制技艺始终是这里的主流。200多年来,碗窑村的陶器烧制技艺始终未变。今天,该村的488户人家中,就有266户生产和销售土陶器,85%以上的人家都掌握制陶技艺。

技艺

200余年一脉相承

烧龙窑是一份一点也不轻松的活计,烧窑匠人需要在凌晨便起床,守在窑边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以保证每个仓室里的器皿都能经过火舌的反复烧制,最终由土质变为陶。为此,杨丕追常常在凌晨5点半就起床,来到村子最中心的龙窑处,在窑头点火,开始各类陶器的烧制。

他所烧制的龙窑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使用至今,老窑除了长度、仓数之外几乎没什么差别,烧制工艺也是200多年来一脉相承。实际上,整个村庄里的11条龙窑,都有着相同的基因:都是建在坡度为10~20度的山坡上,用砖块和沙灰垒成的长隧道形窑炉,呈倒梯形,窑头最窄,窑尾最宽。

窑头位于坡脚,也是最先烧火的地方;窑尾则在山坡上,有烟道向外排出烟尘。中间的窑床内部有多个窑仓,从7个到10多个不等,约2~3米宽,1.5米高,每个窑仓里摆放有4行6列共3层陶器,下部的两层陶器为个头较大的陶罐、酱菜坛子,第三层则摆放着器型较小、较精细的器皿。之所以这样摆放,是为了避免底部的陶器因受力过重而变形,还能解决受热不均的问题。

夜色中,烧窑人将一根根近2米长的木柴塞进窑头两侧的投柴孔里,在龙窑的第一个窑仓点火。投柴孔里很快映出了熊熊火光,窑,就这么烧起来了。一阵阵黑烟从窑尾冒出,随着木柴的进一步燃烧,黑烟变为青烟,村子上方此时已然是一副“炊烟袅袅”的样子。

烧制

时间在24小时以上

因为建在山坡上的龙窑仓室较多,因此一般烧制陶器的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不过,即便是最后一个仓室烧制结束后,龙窑里的陶器也并不立即搬出,这是为了避免陶器突然降温而开裂,窑要再过两天后才能开启。村里烧的陶器主要以实用器皿为主,因为这是普通人家的实用器皿,价格低廉,因此并不愁卖。

不过,村里烧制的并不仅仅是实用器皿。构思精巧、烧制精良、颇具艺术感的茶具、酒具如今也是受到制陶匠人们青睐的对象。以做精品器形出名的匠人一位是罗星青,另一位就是杨丕追。他们不仅掌握传统器皿的烧制经验,更注重改良工艺和器形上的创新,做出了形态不一的茶杯、茶罐、茶盘、分酒器等器皿。

临沧县志》记载,乾隆三年,湖南省长沙府贵东县人杨义远、罗万升、邓鸿国3人带着制陶手艺,来到临翔区博尚镇托坝子,发现该村有大量的陶土资源,3人就在此修筑了3条龙窑,烧制陶器,并安家落户,逐渐形成了村落,世代传承制陶工艺。由于当时主要烧制的产品是碗,于是这个村子便得名“碗窑村”。

碗窑村姓杨、罗、邓的人家,基本上都是那3位湖南陶匠的后代;临沧市多个地区的陶器烧制技艺,也都源自碗窑村。但在杨丕追的记忆中,家里长久以来做陶为生,却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不过最近几年碗窑村的土陶有了起色,生活才好起来。

轨迹

土陶的沉寂与发展

在杨丕追的记忆中,小时候的生活除了辗转多地的折腾,还有生活的困苦。他的父亲杨章祥是村里的制陶能手,因为工作需要,在他1岁时便离开临翔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国营陶器厂去烧制龙窑,此后的多年,杨丕追跟随父亲制陶的足迹,辗转多地谋生。1999年时,他14岁,开始跟着堂哥学习制陶技术。那时,一只能装40市斤酒的陶壶只卖5元,与规模化生产的瓷器相比,土陶器既不精致也不光亮,于是20岁时,他去广东、浙江省等地打工。

现在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罗星青也有着相似的感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陶所得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器形传统单一,绝大多数产品销往周边农村,土陶该怎么发展下去,谁都没有主意。

转机出现在2007年,当地政府组织了碗窑村一批坚持做土陶的匠人去了华宁县建水县个旧市等地的制陶村庄和瓷器厂考察,回来后,罗星青雇了两个人继续做传统器形,他自己则开始研究怎么把土陶做得更精细,并开始烧制精巧的茶具。渐渐地,生意有了好转。2012年,罗星青去德化县考察当地的陶瓷产业,深受启发。他在土陶器形方面做了更多的创新,有的陶器表面出现了彩绘图案,有的则采用与建水紫陶“阴刻阳填”相似的手法,先在陶器表面刻出图案,之后再填入不同颜色的釉料烧制。目前他开发出100多种器形,他的陶器也名气渐响,在创意云南省2014年文博会上,代表临翔区主要文化产品参展。

传承

对器形开发和提升

而杨丕追的转机也降临了,一名景洪市商人来到他的店里,问他能不能拉出苹果状的茶筒来,他按照要求,先后拉出了几个对方描述的器形,商人当即下了3000元的订单,并预付了订金。此后,这名商人每年都向他订购几万元的陶器,并赠送了他有关制陶的书籍。2008年杨丕追带着怀孕的老婆回家时,银行卡里的存款只有几千元。但如今他不仅买了车,还盖起了3层小楼。

2014年时,罗星青打算在公路边修建一个展览室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今愿望成真,不少游客来到机场岔路口就能看到他的展览室,他所制作的土陶很受欢迎,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两人对如何传承并发展陶器都有共同的认识:只有把陶器做精细,才能提升产品的价值。为此,杨丕追去了建水县,考察学习被称为中原地区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看到制陶流程后,他感慨:建水紫陶做工精美、质地细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温度均衡、无污染、成品率高的气窑;其次是使用球磨机,可让陶土研磨得更加细腻。他将学到的理念和技术,带到了龙窑的烧制中。去年,杨丕追还参加了由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修班,获得了更多灵感和想法,对器形进行了更多的开发和尝试。“我现在的目标是学习宋代瓷器的风格,把器皿做得更加精细和更富有人文气息。今后还要学习、研究多个朝代和国家的器形,把陶器做得更加精美。”杨丕追说。

信念

坚守创新留住龙窑的两个关键词

龙窑,曾经是中原地区大地上烧制陶器最为普遍的一种窑。多年来,我们使用的瓶瓶罐罐以及一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都是用龙窑烧制的。云南省境内名叫“碗窑村”或是“瓦窑村”的地方,皆因当地居民的先祖于不同时期到此定居,建设龙窑烧制陶器而得名。临翔区的“碗窑村”、建水县的“碗窑村”、易门浦贝乡的“碗窑村”名称由来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

创新

让技术创新解决缺陷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陶瓷器皿质感的追求,让很多制陶人放弃了龙窑,转而使用温度可控、体积较小、成品率高的电窑或液化石油气窑来烧制精美的陶器。例如被称为中原地区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早已不用龙窑烧制。因为,如今的建水紫陶定位为高端的“文人陶”,相比其他陶器,它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难度都更为复杂,参与人员也更多,如果成品率低,手工艺人将面临赔不起的窘境。因为,建水紫陶从拉坯成型,到在器皿表面进行书画,再到沿书画字迹进行“阴刻阳填”的工艺环节,以及后期的烧制、打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专人完成。

看到玉溪市易门县,大量陶土被用来烧制诸如瓷砖、瓷盆、马桶一类的工业陶瓷,即便是坚守生产生活用品以及艺术品的个别企业,使用的也是液化石油气窑。在很多制陶匠人看来,“龙窑”早已成为落后、低成品率与贫穷的象征。但真的如此吗?

西南林业大学教师彭艳玲认为,龙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为地方史、社会史、专门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的研究提供了完整且详细的资料,对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当地制陶匠人看来,与建水紫陶相比,相对简单的工艺、一人即可完成从拉坯到烧制的全过程,以及用液化气烧制几立方米的成本即可烧制一整条龙窑的特点,都大幅降低了临沧市土陶的成本,种种机缘让这一古老的烧制技艺得以保存至今。

制陶匠人认为,龙窑虽然看上去落后,但是很多技术是可以改进的,例如引入球磨机将陶土研磨得更细腻,用耐火板材覆盖陶器提高成品率的办法。龙窑虽然老,但只要因势利导地进行技术创新来解决它本身的缺陷,龙窑还将会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前景

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

而尽管临沧处于普洱茶的主产区,但碗窑村的土陶产业发展却滞后于建水碗窑村的紫陶,究其原因就是吃了缺乏创新的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实用器皿走向艺术化,是商品发展的一大趋势。而长期以来临沧碗窑村的制陶匠人们与外界同行少有交流,技术得不到更新、产品得不到创新,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反观建水紫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是最简单粗糙的实用器皿。但随着宫廷普洱茶市场的发展,建水紫陶从体制、机制、技术上进行创新,把产品做精美,为陶器赋予更多人文气质,因而赢得了市场青睐,又让传统工艺焕发了生机。虽然价格更高,但不愁销路,更不愁传承人。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保护的日益重视,碗窑村的传统制陶技艺被列为临沧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该村的龙窑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碗窑村所属的博尚镇为了让传统文化和制陶技艺得以传承、发展,政府将传统制陶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组织非遗传承人外出考察、学习制陶技术,请美工教师、高校美术教师对制陶艺人进行培训。

但龙窑的传承发展,仅靠政府提供的某些优惠政策和保护,还远远不够。龙窑以及依附于龙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陶技艺)要活下去,就得借助自身优势作出调整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当龙窑迎合了市场需求,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时,还愁传承人吗?

参考资料

云南临沧碗窑村最后的古龙窑集聚地.人民网.2016-08-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