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缅甸泰国等地的跨境民族

更新时间:2023-02-15 14:51

拉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属于跨国而居的跨境民族,拉祜语是拉祜族自己独立的语言,但没有形成文字。中国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海县[měng hǎi]、西盟佤族自治县等地,人口有49.92万(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除了中国外,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也有拉祜族人居住生活。

拉祜族是史称“东方大族”的古老氐[dī]羌族群后裔之一,始祖起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早期过着游牧生活,活动在汉水河畔的江洛与武都之间,成为“武都羌”组成部分。后向甘青交界河湟地带游动,来往于青海湖畔,并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脉南麓“托拉山”狩猎过。此时的拉祜先民又是“河湟羌”组成部分。四世纪中叶,拉祜族处在西统治之下,生活在洱海周围地带,活动不显著,所以也还没有自己的民族称谓。八世纪中叶,拉祜族从昆明人分化出来之后拥有了第一个他称“锅蛮”。公元10世纪以后,拉祜族大规模南迁。1254年元朝将领元良合台采取大屠杀政策,迫使拉祜族人民迁至临沧市一带,后又迁往澜沧、勐海、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及境外地区。拉祜族传说《牡帕密帕》《根古》详实描述了整个迁徙过程。1953年4月,澜沧县首届各界代表会议宣布取消“黑”称呼,并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定称为“拉祜族”。

拉祜族经历了原始社会男女种群结社组织“屋吉屋卡”、母系制氏族公社、部落联盟、封建领主土司、里粮目制阶段。因早期铁制工具奇缺,主要使用木竹制生产工具,用采集野生植物来补充粮食生产的不足,故有日食两餐的习惯。其传统婚姻有“族内对偶婚”“血缘群婚”等模式,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演变为“一夫一妻制”。农历10月15日,是拉祜族庆祝祖先扎妥和娜佳由葫芦孕育而生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葫芦节

拉祜族没有文字,历史与发展均以口耳相传方式代代相传。拉祜族传统自娱性舞蹈——芦笙舞,以及以说唱形式流传的长篇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先后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众多非遗文化项目的老达保村,已入选云南省拉祜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非遗旅游村寨名录。

族称族源

族称由来

古代拉祜族先民自称“拉祜”,“拉”是“老虎”,“祜”意为“在火边把肉烤到发香程度”,合起来就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吃虎肉”,故又被称为“猎虎的民族”。其中又有“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的不同自称,“纳”意“黑”,“西”意“黄”,“普”意“白”,自称“拉祜纳”的又有自称“哥搓”或“郭抽”。汉称“拉祜”,又分别称“黑拉祜”或“大拉祜”、“黄拉祜”、“白拉祜”。

在汉晋时期,拉祜族与一些氐羌语族泛称为“昆”或“昆明”,“昆”即是昆明人,他们是氐羌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支系。晋以后,4世纪中叶,拉祜族处在西爨统治之下,生活在洱海周围地带,活动不显著,所以也还没有自己的民族称呼。8世纪中叶,拉祜族从昆明人演化出来之后拥有第一个他称,为“锅锉蛮”。《新唐书、南蛮传下》说:“六昭北有浪蛮,罗哥谷蛮,西有婆秋蛮,南有离东蛮、锅锉蛮”。近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镇远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的苦聪人称“古宗”、“果葱”。作为“果葱”的称呼见于明代记录。天启《滇志》卷三十说:“新化州(今新平县)有果葱”。在清代和民国时,把拉祜族称作“倮黑”,清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倮倮居深蒲林”。康熙《楚雄府志》说:倮黑居深等”。雍正《顺宁府志》说:“倮黑蒲樊之异派”。此后“倮黑”作为拉祜族主要称谓之一,一直沿用至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史志仍记有“苦聪”“果葱”“苦宗”“果葱”“郭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4月在澜沧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拉祜族自治区(县),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首届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上宣布取消了“倮黑”的称呼,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定称为拉祜族。“拉祜”之意,在自治区成立时的《关于拉祜族自治区若干问题的报告》中说,“拉”即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即幸福的意思。

族源追溯

拉祜族的祖先为活跃于商汤时代的古羌人,由于土地争夺和历代统治阶级压迫,从甘青高原不断南迁。在拉祜族传说《牡帕密帕》《根古》中较为详实地描述了拉祜族的整个迁徙过程。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世纪到公元世纪左右),作为拉祜族先民的古羌人生活在甘青高原,经历了“密尼都库”“江西江洛”和“北氐南氐”三个时期。

拉祜族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夏、商、周三代,部分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羌人曾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羌人中有一支受彩陶文化影响,由甘肃省青海省一带经四川省西部进人云南省西北部,开辟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通道。拉祜族是史称“东方大族”的古老氐羌族群后裔之一,被作为单一族体的最早记载始见于史籍《新唐书·南蛮传下》,文献中称拉祜族先民为"锅锉蛮"。

拉祜族始祖起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活动在汉水河畔的江洛与武都之间,成为“武都羌”组成部分。后向甘青交界河湟地带游动,来往于青海湖畔,并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脉南麓“托拉山”狩猎过。此时的拉祜先民又是“河湟羌”组成部分。秦朝征伐羌族时,古羌人被迫向西或向南迁移,拉祜族先民又随同一直向南进柴达木盆地,至盆地最西边,即今“茫崖镇”。他们越过昆仑山脉可可西里山来到金沙江上游通天河源头,即今玉树藏族自治州名为“谷底”拉祜人古歌中叫“南基”的地方。玉树市地区最早的居民为西迁羌人,当吐蕃势力入侵时,拉祜先民经历长途迁徙,途径通天河、雅砻江,顺澜沧江向东南而下。拉祜古歌用“斯科斯洛”来描述这次迁徙,即翻过七座大山,跨过七条大河。

历史沿革

“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是史籍对拉祜族颠沛流离历史的记载。据《拉祜族史》记载,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7世纪,拉祜族先民作为“武都羌”和“河湟羌”的成员,生活于甘青高原广褒大地。而后拉祜族先民离开甘青高原不断南迁,他们穿越川西高原到达中国西南地区

古羌人迁徙路线较为复杂,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川西和川西南,拉祜族先民主要从这一带南迁,在古歌中出现的地名,都分布在这一段,如“阿沃阿戛道”“查杜”(盐井)、“缅此厄波”(洗麻塘)等。拉祜族先民进人云南省的时间有早有晚,大量入滇约在隋朝或更早,《唐书》或《新唐书》中已有“西南夷”或“锅锉蛮”的记载。其间,因赋税繁重而与汉人发生过“弓弩之战”,这使拉祜头人痛下决心,重过游猎生活,择深山而居,所到之处不建寨、不盖房。

汉晋时期,拉祜族与另一些羌语族体被泛称为“昆”或“昆明市”,生活在于金沙江以南至洱海的广大滇西地区。从宋朝末年即公元十世纪以后,拉祜族再次大规模南迁,以寻找水草丰美之地。1254年元朝将领元良合台“攻诸夷之未附者”,采取大屠杀政策,迫使拉祜族人民再次大举南迁,来到今临沧市一带,后又南迁澜沧、勐海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县及境外地区。这次大迁徒分为东西两路进行。东路以拉祜族西支系为主体,顺衰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其前峰到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金平县的拉祜族是在坎何征途中走得最远的部分。西路以拉祜纳支系为主体,经弥渡县、魏山、渡过澜沧江到达临沧,然后再向南迁。

明代以后,拉祜族主要活动地为云南省,由于长期与中原地区缺乏交往,加上战争、不断迁移等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之前拉祜族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根据拉祜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特点,分别在拉祜族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直接过渡的经济政策,实现了社会的改造。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祜族社会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和发展,建设了许多工矿企业。现今,拉祜族人民正信心百倍地与中国各兄弟民族一道,为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人口分布

拉祜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跨境民族,中国境内拉祜族遍及24个省、市、自治区。根据2021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拉祜族人口499167人。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云南省,居于云南省的拉祜族人占拉祜族总人口的98%以上。

拉祜族虽然分布在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州,但主要人口集中于沿边一线,中国云南省的拉祜族78%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沿中缅边境的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南至澜沧、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县。澜沧是中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据以往统计数据显示近50%的拉祜族总人口都居住在该县内;其余分布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远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市、普洱、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中越沿边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县,以及中缅沿边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族自治州等地。拉祜族虽然分布较广,但均以混居形式存在,同汉、傣、彝、哈尼、布朗、瓦等族交错居住。

拉祜族主要分布于山区。拉祜族的早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是以游猎为主,这种游猎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环境基础就是山林。后来,拉祜族离开故土走上流动不止的迁徒之路,但始终没有游离山林。作为拉祜族一支的苦聪人,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迁出深山,在条件较好的山地居住。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享有“拉祜山乡”之称,全县山脉纵横,有公明山、孔明山、帕令山、芒黎山、扎发谷五大山脉(均属怒山山系),这些山区都是拉祜族主要分布区。

中国境内拉祜族根据方言、服饰和习俗的差异分为两大支系“拉祜纳”(黑拉祜或大拉祜)和“拉祜西”(黄拉祜或小拉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分化较晚的支系“拉祜普”(白拉祜)“拉祜尼”(红拉祜)“拉祜舍勒”和“拉祜拉巴”,其中“拉祜尼”(红拉祜)“拉祜舍勒”和“拉祜拉巴”支系主要分布于境外。

就国际而言,拉祜族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也有居住。泰国北部山地居住着一些拉祜族人,多数是从中国迁徙出去的跨境民族。据2002年泰国官方统计数据,泰国拉祜族有12.8万人,人口居山地民族第三位。美国的拉祜族有4千余人,分别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明尼苏达州。大部分拉祜族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维塞利亚镇,有5百户2千7百人左右。另外,纽约州纽约30户150人左右,明尼苏达州2百户1千人左右。由于战争原因,老挝的拉祜族从老挝逃往泰国难民营,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陆续移民到美国

宗教信仰

拉祜族信仰以“厄萨”为核心神灵的原始宗教,其包含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在此基础上将崇拜具象物化的图腾崇拜。唐宋时期,汉传佛教传入拉祜地区并形成具有拉祜族特色的佛教形式。20世纪20年代,基督教天主教先后传入拉祜地区,其中基督教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并延续至今。

多神崇拜

拉祜族原始社会时期极为漫长,直到近代仍处由原始向封建的过渡时期,其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以及对“厄萨”的崇拜与祭祀。拉祜族信仰灵魂不灭、万物有灵,崇拜多神,崇拜祖先。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有一种神灵在支配或管理着,有天神、山神水神、树神、雷神、月神及人的魂灵。在众多的神灵之中,拉祜族最崇拜的神灵是天神“厄萨”。拉祜族世代认为,厄萨主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和祸福吉区,是拉祜族村寨最大的守护神,并供奉于寨庙内。拉祜族原始宗教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神灵主宰,特别是对与他们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神灵更为重视,谁触犯这些神灵就会给自己和寨子带来灾难,所以拉祜族有多种祭祀活动、各种避免触犯神灵的禁忌、凶吉祸福的占卜与神判。

厄萨崇拜

在佛教传入前,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较为原始的多神崇拜和“厄萨”崇拜。拉祜族“厄萨”崇拜是在民族对生活世界的整体、民族的来源、过去和未来等超越现实生活的关心和询问中产生的。在拉祜族心目中,“厄萨”是创世神,是操纵支配万物命运的至上神,其意义在于世界是由于“厄萨”的存在而存在。《牡帕蜜帕》这部口传史诗里,人们对“厄萨”自我生成、自我创造的自足性的描述,对“厄萨”积善恶于一身,创世造物、统治世界、生杀予夺的敬畏和歌颂,尤如《圣经》对上帝的描述一样,塑造成造物主和万神之神。拉祜族人对“厄萨”的信仰,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实用宗教的范围,但却已经不局限于“灾祛病”,还包含了对世界存在的意义和由来、善恶对立思考的神学意识萌芽。

“厄萨”是部落社会的创造,在雅威形象的另一面又是象征部落社会组织和家庭制度的“父亲”和“家长”。作为“上帝”时,“厄萨”信仰使人们的意识超越了拉祜族传统部落社会界限,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意识空间。而作为“父亲”时,“厄萨”则以家长身份统治部落社会,维护其秩序与传统。

图腾崇拜

拉祜族的图腾文化具有创作工程的集体性、传播过程中的口头性、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性、民族风格上的传统性、原始性和独特的民族性。拉祜族的图腾艺术是在长期的生活中获得的,分自然类图腾,动物类图腾与建筑类图腾。自然类图腾:拉祜族把葫芦当做自己本民族的图腾,认为拉祜族祖先是从葫芦中出来的。拉祜族崇拜葫芦,用葫芦保存农作物种子,用葫芦盛水盛酒,在生产工具及衣物上绣(刻)有葫芦标志表示吉祥如意。当地政府把每年的4月8-10日定为“葫芦节”,当地建筑物上也会有葫芦建筑物。动物类图腾:在拉祜族的传说中,拉祜族祖先生出孩子后没时间照顾,天神厄萨便派动物帮忙,最终由狗负责喂养孩子,所以拉祜族后人就以狗为图腾,也从不吃狗肉。建筑类图腾:每当过年时,拉祜族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用栗树削成长短不一的三根柱子立在祭坛上。高的代表丈夫,矮的代表妻子,柱子顶部略尖,成椭圆状,象征神的头部,而头下三道划痕,则表征男根;另外一根削成男根状,但是其顶部稍微尖。

大乘佛教

明末清初,汉传佛教传入拉祜族地区,在澜沧境内建立了五个佛教中心,称为“五佛”地,而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建立的五个佛教中心称为“五经”地。“五佛五经”佛教组织与拉祜族传统的原宗教相结合,形成“政教合一”的组织形态。佛教传入拉祜族地区后,拉祜族内部组织得以复苏,同时也把佛教经典中的历法、天文现象手工业技术、农耕技术、中草药技术等科学知识传入拉祜族地区,促进了拉祜族社会的进步发展。

基督教

清末和民国初期,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传入拉祜族的部分地区。近代以来,多数地区拉祜族信奉原始宗教和佛教,少数地区的拉祜族基督教和天主教。

在美国、缅甸和泰国的拉祜族有不少人信仰基督教。缅甸美良河村的拉祜族全部信仰基督教,每周都要到教堂做至少一次礼拜。

语言文字

语言

拉祜语是拉祜族自己独立的语言,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緬[miǎn]语族彝语支的一种,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拉祜语基本词汇,特别是古语词汇与彝语支的彝语、傈僳族[lì sù]语、哈尼语、纳西语等相同或相近。

拉祜语有拉祜纳方言和拉祜西方言,80%左右的拉祜族操拉祜纳方言。拉祜纳方言和拉祜西方言的基本词汇(古语词)大部是相同的,只有部分不同。拉祜族在唐末宋初发生东西两路迁徒,分别定居在澜沧江东西两岸广大地区。居住在澜沧江以东靠内地的普洱市,普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的拉祜西支系,受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语言融入了汉语词汇。居住在澜沧江以西广大地区的拉祜纳支系,受傣族思想文化的影响,拉祜纳方言借人傣语词汇多、变化大。例如:

拉祜纳方言和拉祜西方言在语音上存在差异现象。但这种差异不是词语的不同,而是尾音高低的不同。如汉语“吃饭”,拉祜纳方言有的称“俄”、有的称“俄贾”,有的称“俄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拉祜族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语音的变化,拉祜语原本是辅音分清、浊,元音分松、紧,声调丰富(有七个音调),现在拉祜族语言有向低音、平音向高音、舌后音向舌前音的发展趋势。其次是词汇的变化:一是古语词(名词)的“a”(阿)字词头逐渐消失,变成单音单纯词;二是同源词根发展产生新词汇;三是借词发展,也就是借入当地其它民族的语言词汇来丰富拉祜族本民族的语言。

拉祜族语言有一大特色,就是在日常用语和诗歌语中广泛使用四字联词。四字联词的构词方法有三种:一是用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名称作四字联词,增加节奏和谐感,例如音“摆妈糯妈”中“摆妈”为蜂子,“糯妈”为蜂子的别称;第二种构词法是相近的事物组成四字联词;第三种构词法,把相关事物组成四字联词。

移居加利福尼亚州的拉祜族,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拉祜语保留完好,可以讲流利的拉祜语,但第三代和第四代人的母语已经有转用美语的趋势,很多年轻人或小孩不愿讲或者只能略听懂一些简单的拉祜语,第二代人和第三、四代人沟通时基本用美语。

文字

中国拉祜族原无文字。1956年前后,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云南省有关单位两次共同对拉祜族语言进行了全面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伊始,以自治县政府名义向上级政府正式呈送了要求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书面报告,请求给予解决。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语言工作者和拉祜族知识分子一道设计了《拉祜族文字方案》,此方案在科学讨论会上先后进行了反复讨论,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进行过多次教学实验,并广泛征询了拉祜族各界人士的意见。最后,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领导下,写出《拉祜族文字方案》(草案),逐级上报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并于1957年批准为《云南拉祜族文字方案》试行方案》,从此正式开展了试验推行工作。

20世纪50年代曾用此《方案》出版了大量小学课本和通俗读物,深受拉祜族群众的欢迎。后来由于“左”的干扰破坏,中止了拉祜文的使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恢复和贯彻,拉祜文才获得了新生。拉祜族地区推广拉祜文,对于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为准确使用拉祜族语言,现行文字方案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应充实完善,并提出了补充意见。

居住在美国的拉祜族人大都信仰基督教,所用的《圣经》和唱诗本全部采用拉祜文字印刷本。大部分拉祜族人都懂拉祜文,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和第三、四代人不懂。拉祜文的学习和传承主要是以教堂为中心。

民族文化

组织

拉祜族的社会组织,开始是原始社会男女种群结社组织“屋吉屋卡”或“俄哲俄卡”(海贺开等地拉祜族称奥哲奥卡),而后经历了母系制氏族公社,母系父系双系并存到父系制的阶段和在此基础上的以血缘和地缘相结合的“卡”、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阶段,近代则为封建领主土司、里粮目制阶段。中华民国为区、乡、保、甲制阶段。对这一段历史的认识,因没有文字记载,大多只能通过口碑资料(史诗)和历史文化现象,为这一段历史提供历史资料。

生产

农业

拉祜族长篇史诗《牡帕密帕》提到,拉祜族先民迁徒到“阿和阿哥多”的时候,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用石斧砍树,用尖头木棍挖地。拉祜族早期使用的铁器系由外族输入,其中以巴蜀商贾输入为大宗。后来,拉祜族发现了铁矿,有了自己的原始采矿业,并学会了打制铁工具。铁工具的大量使用,促使拉祜族的农业生产由迁徒农业发展为半定居农业。拉祜族农耕以旱地为主,耕地不固定,逐年轮换,实行刀耕火种。主要种植旱谷、小米、玉米、荞子等,水田很少。生产工具主要有锄、犁、铲、刀等。耕种不施肥,作物生长靠土地的自然肥力。由于耕作粗放,只种不管,产量很低。

狩猎

实行农耕前,狩猎是拉祜族生活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狩猎逐渐转变成为生活来源的补充部分。拉祜族狩猎季节一般多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的3月,时间多选在黎明前,主要由男人承担。出发时最忌遇上外出解便的女人,尤其是怀孕的妇女等。凡遇上妇女,无论与猎手关系如何,均不得与之搭话,否则不会有收获。拉祜族常用的狩猎工具有火药枪、弓弩、刀、木棒、竹签、绳索、扣子等。狩猎有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最普遍的一种狩猎方法是用弓弩射击松鼠和猴子,此外他们还能猎到鹿子、野猪、熊、刺猪、鳞甲目等,虎、豹、马鹿等比较少。如果是个人猎到猎物则自行带回家食用,如果是集体猎到,就需平均分配。

采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拉祜族人,1958年出林定居以前,多在海拔1000多米、长约300千米、宽约30千米的高山林地从事周期游动的原始迁徒农业。拉祜族社会铁制工具奇缺,从事农业生产和采集野生植物等生产劳动中,主要使用木竹制生产工具,用熟练的劳动技巧来弥补生产工具的简陋,用采集野生植物来补充粮食生产的不足。

音乐

乐器

拉祜族乐器主要有排笙、小三弦、响簇(即口弦)、哩嘎嘟(直萧类吹管乐器)、神鼓、象脚鼓、、镲等。其中,芦笙是拉祜族的标志性乐器。芦笙声音纯净,被拉祜族誉为“通天通人之神器”。芦笙的传说有多个版本,其中流传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传说讲述的是:从前有老两口,上山寻找一直未归的儿子们,喊破了喉咙,也听不到儿子们的声音。后来两人急中生智,将竹管插在葫芦中,吹出了声音。成功让儿子们听到了父母的呼唤,全部回家了,他们把父母创制的新乐器叫排笙。一家人团聚后,大家吹着芦笙欢快地跳起舞来。从此芦笙就传了下来。

歌曲

拉祜族音乐总称“拉祜可”,“可”理解为“拉祜民歌”,“拉祜音乐”等。拉祜族民歌一般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习俗歌及儿歌,还有结婚歌及各类歌舞音乐、器乐音乐等。叙事歌亦称“古歌”,拉祜语称“古阔噶[gá]阔”。古歌的内容十分广泛,多为独唱,没有伴奏。山歌,拉语称之为“噶墨阔”,内容多与劳动有关,有“撒种歌”“梨地歌”“种地歌”“赶牛歌”“打谷歌”“捉鱼歌”“割草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轮唱等,山歌的曲调非常丰富,以宫、徽两个调式最常见。情歌,拉祜语称为“搓哈雅哈干达”,即“小伙子、小姑娘对唱”,也可以称为“法大阔”,意思是“求爱的歌”。情歌和山歌的曲调没有严格的区别,有时候也可以用叙事歌的调子来唱,代表作有《我把荷包送给你》。拉祜族的习俗歌主要有《婚歌》《丧歌》《过年调》《叫魂歌》《送鬼歌》等。儿歌分儿童游戏歌和催眠歌两类,拉祜语分别称之为“呀哀墨阔”和“呀捏阔”,是妇女们哄小孩睡觉时唱的歌。

拉祜族曲目有芦笙舞曲,如《跳笙调》《春盐调》《撒种调》《型地调》《过山调》《串门调》《催眠调》等。

舞蹈

拉祜族的舞蹈有芦笙舞、跳歌、摆舞。有少数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祀舞蹈,木筒鼓舞、祭童舞、饭魂舞东食等。排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自娱性舞蹈,由芦笙领舞和伴奏,主要在节庆、祭祀或婚事时候跳。2008年,芦笙舞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为集体舞、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套路共有136套,经常跳的有80多套。

摆舞是拉祜族的传统民族舞蹈,起源于先民对人类生产劳动、自然界动物、神灵和祖先的崇拜,共有81个套路。舞蹈形式主要有生产劳动舞:如“挖地”“薅秧”“撒谷”“磨刀舞”“割谷子舞”等;扫地出门舞、拜年舞、祈祷舞:主要用于祭祀礼仪;神鼓舞:以祭祀性和娱乐性为主的传统民族舞蹈,有30多个套路等。因地域问题,摆舞的舞蹈表现形式是拉祜族女子跟着鼓点围成圆圈(一个或者多个)、携手跳成一排或数排等,舞蹈时动作整齐划一;乐器伴奏以象脚鼓领舞,镲和铓伴奏,或者均以象脚鼓、镲、铓来领舞和伴奏。

跳歌,也称“打歌”“跳笙”“三脚歌”,与滇西南各民族中流行的踏歌形式相似。逢年过节,拉祜人在月下或火推旁弹起三弦,围圈挽臂或拉手起舞。跳歌是拉祜族四大传统舞蹈之一,是与芦笙舞有密切联系而又自成体系的古老物种。

拉祜族的祖先靠打猎为生,常与动物接触,拉祜人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编排出一套动物舞。人们会根据不同的动物性格与形态来变换舞蹈动作。例如:“老鹰舞”,跳老鹰舞的时候要单脚站立,双手上下挥动,模仿老鹰展翅飞翔的样子。

文学

创世史诗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以说唱形式流传下来的长篇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意为“开天辟地”“万物的来源”。《牡帕密帕》讲述了拉祜族所信仰的厄萨造化人和天地万物的故事,展现了拉祜先民社会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和宗教信仰、婚姻家庭、道德伦理等传统思想观念。《牡帕密帕》与拉祜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民族节日和婚丧等重要场合,拉祜民众都要演唱相关篇章。因《牡帕密帕》具有较高民间文学价值,在2006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申报的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如今,《牡帕密帕》已成为澜沧县甚至中国的拉祜族文化象征符号。

民间文学

拉祜族民间文学体裁多样,形式不拘一格,有古老神奇而看似荒诞的神话、史诗,优美动人的传说以及大量的民间故事、诗歌、彦语、谜语等,并与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习惯法、心理、审美、意志、生活、理想、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文化事项有间接或直接的关系。如拉祜族民间故事有,神话故事《苦聪创世歌》;迁徒传说《追马鹿到牧缅密缅》;幻想故事《亚珠西与左雅米》《黄花狗》《狗皮姑娘》《养换鱼》《恩将仇报》《小满萝》《姊妹俩》《姐妹与蛇》《俄威玛和俄尼玛》《独头娃娃》等;道德伦理故事《两亲家》《悔恨鸟》《一心想吃鱼头的弟弟》《两个女婿》《娜克西哈谷》《豹子老虎吃外人》《瘦袋三姑娘》《无良心的娘》《七热娜卡的福》《三个养羊的热娜卡》《养蛇的孤儿》;关于人类起源、动植物的特征、历法的起源等的故事,如《阿牟拔和阿牟玛》《牛为哪样没有上牙》《猫头鹰》《牛角》《砍树》《年月日》《布谷鸟》《种子》等。

服饰

拉祜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服饰文化。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顺宁府志》中有:“倮黑,男女皆穿青蓝布短衣裤。”道光《普洱府志》中也有“男穿青蓝衣裤,女穿青蓝布长衣,下着蓝布统褶,短不掩膝”。可推出拉祜人从古至今大都崇尚黑色、深蓝色和青蓝色,从现代服饰看大都用这些颜色作底色,后期时代的发展,女子服饰底色也会出现红色作底色。

据史学家考究,拉祜族属青藏高原古羌人一支,后举族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迁入云南省,相传的古歌、祭辞中均有依据。因此,服饰融合了南北方民族服饰的特点,并以北方民族妇女常服的特点最为显著,即外穿右襟长袍、内穿大口裤,而外袍侧面从腰际开至下摆的高开衩又兼备青藏高原妇女外袍的特点,在两侧高开衩处、右襟边、衣袖口、衣领、裤子或是裙子下摆周围都装饰有lace,或搭配多色小块布做成的三角形、四边形等拼组成的几何图案拼布,并在几何图案和黑色底布之间用白色棉线镶边做中间色来陪衬。拉祜族的民族服饰图案除了简单的几何彩色菱块拼凑外,还有山水、动植物和农用工具等。拉祜族人对狗有特殊的感情,会在长袍衣襟或袖口处镶制狗牙的图案。

拉祜族先民曾在战役中英勇善战,后人为了纪念牺牲的祖先,拉祜族男士头戴红色球状装饰,女性包缠头上配以流苏。拉祜族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对拉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在长时间的民族历史发展中,受到多因素影响累积凝聚形成的民族心理状态,而民族心理状态又通过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出来。拉祜族传统文化便是拉祜族传统服饰生命的不竭源泉。

风俗

节日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拉祜族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许多生产、生活经验,形成特有的民族心理定势,为了将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保持和发扬,拉祜人创造了多种传承载体,其中以传统节日如葫芦节、扩塔节、新米节等为载体的传承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葫芦节

葫芦节是拉祜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拉祜人称为“阿朋阿隆尼”。葫芦是拉祜族的标志与吉祥物,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扎妥和娜佳是由葫芦孕育而生的,而他们出生的那天正好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拉祜族人为了纪念祖先的诞辰日,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日定为葫芦节。2006年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政府为了体现各民族之间相互友好,葫芦节日期更变为每年阳历4月8日、9日、10日,这一天澜沧县城几个少数民族一起过葫芦节,来带动经济发展,由原来的祭祀祈福活动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娱乐行为。

葫芦节的时候要在舞池中央放置葫芦,族人着盛装,抬着供物(茶叶、粑粑、猪肉等特产),待黑夜降临,相约围在供物或火堆旁跳芦笙舞、跳摆舞、唱葫芦史诗等。除了各种文体活动外,当地政府主办方还会每年组织科技及商业物资交流活动,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传承优秀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扩塔节

扩塔节是拉祜族划分旧岁与新岁的节点,也是拉祜族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在拉祜语里,“扩”是“年”“岁”的意思,而“扩塔”即是拉祜族的新年,拉祜语称扩塔节为“扩章一哈章”“扩过一哈过”“扩尼一哈尼”。拉祜族扩塔节时间大多在新年正月,和汉族春节时间相近,拉祜族有着本民族扩塔节的仪式和程序,但不同地域、不同村寨具体过节的时间不同。

扩塔节期间拉祜族人要举行多种活动,如:年粑并给“厄萨”和“扩协帕”行礼;举行驱饿神、病神等不吉之神仪式;在鸡鸣之前赶到村头接取新水;信仰原始宗教地区的拉祜族人,还会陆续点香祭拜家神祖先、寨神、自然神;还有去外村拜年、吹响芦笙跳三跺脚、芦笙舞。芦笙舞既是拉祜族向“厄萨”和“扩协帕”求福的仪式性活动,是拉祜族过年放松自我、愉悦身心的娱乐性活动,也是拉祜族扩塔节必不可少的舞蹈。

新米节

是拉祜族感谢祖先神灵保佑的祭祀仪式节日,拉祜语称之为“扎四长”,直译为吃新谷或吃新米饭。时间根据各家谷穗成熟的情况来确定,没有统一的时间。过节时,寨子里要杀猪、杀鸡、烤酒,祭拜先祖、犒赏家畜,并给农具也贴上节日食品。新米节期间,晚辈准备好新米、肉类、瓜果蔬菜,出嫁儿女准备好礼物献给母寨头人“卡些卡列”(含新米、猪脖项肉、香、蜡等),并前往母寨拜年。儿女寨的人们返回家时,父母寨的村寨头人“卡些卡列”们同样备足回礼敬儿女寨头人,并让儿女们带回寓有祝福的福线(白线)栓在守家的所有寨民手上,祝福儿女寨世世代代繁荣昌盛。新米节期间还要举行排笙舞会。

饮食

拉祜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是大米和玉米。他们爱用鸡肉、瓜菜、菌子、血和大米、玉米做成各种稀饭,他们又爱把肉、菜及佐料放在鲜薄竹筒内煮熟,这样,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它们还有松鼠干巴,干糁[sǎn]、香草烤牛肉和各种腌制品。对猎获的野味,他们要么直接用火烤熟,要么用芭蕉包好肉埋入火中烧熟。拉祜族还偏爱饮烤茶,他们先把茶叶装人罐内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加上一些水稍煮即饮。拉祜族还分季节采集山茅食用野菜、各种菌类、笋类煮或凉拌吃。拉祜族饮食习惯以保留食物原味为前提,以鱼生、萝卜叶春酸多依、荞粑蘸蜂蜜、绿叶子拌蜂蝇等为特色。

婚俗

拉祜族的传统婚姻中,有“转房婚”“族内对偶婚”“血缘群婚”和“一夫一妻制”等婚姻模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夫—妻制”的婚姻模式。拉祜族杜绝婚外性行为,违者将遭到寨子和族人的唾弃与遣责,甚至被永远逐出寨子或死后不入祖坟。有的地方如果未婚先孕,则当即筹备婚礼,女方家可以责罚男方家出大礼操办,有时可以抄没其财产,私生子不受排挤与嘲讽。

拉祜族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若男方有心仪女子,男方就会把她的包头抢走,若女方讨要则表示拒绝,若女方过一个星期后也不讨要,则男女双方就在一起。双方定情后,男方送女方银手镯、耳环、花布花线,女方送男方精心制作的勺“背袋”(挎包)、“荷包”。经过谈情说爱,如男女双方愿意结合,便可缔结婚姻,但需由父母作主。然后男方会上门说媒提亲,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结束后,小伙子和姑娘都得到对方家中劳作一段时间,以此来甄别对方的人品、技能、能否持家等。

结婚时,男方带聘礼前往女方家迎亲。新婚夫妇需要一起下山背水、砍柴,然后送去新娘家。到了新娘家,男方得岳父母敬水、饭,把一半的猪头分给新娘家;女方家也会将宰杀的猪头分一半送给男方家,以此表示亲如骨肉、欲结连理、新婚和睦。紧接着,新婚夫妇再随着迎亲团队回到新郎家给到了男方父母献水献饭,然后再到寨庙参加祭寨神仪式。仪式结束后,男女双方再回到各自家里行祭祖与敬拜父母至亲之礼。下午,男方还会邀请村里的摩巴(巫师)来唱古歌、用鲜嫩的树枝在家门前搭建“青棚”摆设婚宴,婚宴上还会举行大规模对歌助兴活动。

婚礼当天,寨子里的长辈要给新婚夫妇控“白线”以示祝福。还要点一对蜂蜡灯,以示生活甜蜜、幸福、吉祥如意、神。男方婚礼结束后,女方家人安排送亲团队陪同新郎和男方家迎亲团队返回娘家。类似的婚礼仪式还要在娘家举办一次。这样,两方家庭都举办了婚礼,预示着婚礼的完满。

丧俗

拉祜族的葬礼有土葬、火葬。火葬是拉祜族最古老的葬式,每个拉祜族村寨都有一个自己的火葬场,每户又都有自己的火化处。拉祜族视火葬为神圣之葬,凶死之人不得火葬。刀枪、野兽所伤,溺水、腹泻、难产而死者均属凶死之列。一般情况下,非正常死亡者死在什么地方就埋在什么地方。若因故(如难产)在寨中丧命,则要抬到寨门之外进行埋葬,但也不能埋在公共墓地。较之传统的火葬,土葬是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后起的一种葬法,并伴有相应的葬俗、葬礼、葬歌。一般以白布裹户。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公共墓地,凡村寨成员死后(除凶死者)可在公共墓地中安葬。

拉祜族崇拜祖先,重视丧葬,成年人去世,特别是老年人病亡,要向亲友报丧。近代,一般有条件的均在家门前鸣放火枪示意,寨内群众亲友闻声便知村里有丧事,全村停止生产一天,以示衰悼,同时,纷纷赶至死者家里帮助料理。对寨外亲友,则派人专程报丧。拉祜族还有给死者口中放人银子等物的丧俗,称为“口含”;“口含”后,便为死者剃头、洗身、更衣,用白布或麻布覆盖,放在堂屋中间(也有用棺木将户人验亭放),让亲友吊丧。

禁忌

拉祜族的禁忌较多,有生产禁忌,如属马日不下种,会造成粮食歉收;玉米、荞麦只能在属虎日开种;忌讳在父母忌日下种;忌讳进烤酒房不加柴火。有住居禁忌,如不住因难产死过人的房屋,否则会遭此厄运;禁止挪动房内的神桌,否则会触犯祖先和众神;忌讳坐在房内柴头中间,否则将使犯忌者骨肉分离;忌讳野兽进寨或进家,如果遇到野兽闯入寨里,全寨人要进行献祭活动,如果碰到野兽进家,户主要杀猪做佛事。有饮食禁忌,拉祜族禁止用母猪肉做“垛生”,忌吃牛肉、狗肉。有婚姻禁忌,拉祜族禁止在父母忌日办婚事,否则将一世艰辛。新婚夫妇忌用有缺口的碗,礼钱忌送奇数。有宗教禁忌,拉祜族信佛的人不得饮酒,外来人若身边带着酒,不准擅自带到寨里,只能挂在寨外的树上,掌管佛堂的人进佛堂前要净身,穿佛衣。做佛事的前一天起,不食荤腥,不与妻子同房。有节日禁忌,禁止在大年初一做家务干农活,忌讳说错话、做错事,禁止说不吉利的话。有服饰禁忌,拉祜族忌讳用破筒裙的碎布缝补男子的衣服。有生养禁忌,孕妇禁止爬树,忌讳摘瓜果,忌杀生;禁止丈夫在妻子坐月子的前12天出远门,忌讳骂婴儿;生孩子未满三天,不许外人进入,怕踩了奶汁,如果外人进去了,要给小孩取名字,小孩即拜他为干爹,他必须送小孩银手镯等礼物,表示吉庆的意思。有丧葬禁忌,忌讳单人参加葬礼;禁止将凶死者埋在公共墓地。有狩猎禁忌,出猎路上忌讲坏话、打益鸟;妻子怀孕的男人不得参加狩猎;献祭过猎神的鸡蛋不能让孩子煮食;忌妇女跨过猎枪,否则遇不着或击不死猎物。有日常生活禁忌,外出谋生路上遇到黑麂[jǐ zǐ]之类的野兽,要返回。

发展现状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部分拉祜族地区先后以不同方式形成了封建地主经济,多数地区仍处于封建领主经济时代。中国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三地州,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人口最集中,占拉祜族总人口约50%。拉祜族聚居地多处在边境和接近边境的地方,长期以来处于闭塞状态。

20世纪50年代,经过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拉祜族农民走上了农业互助合作道路。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拉祜族农民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从事养殖加工等多种经营,历史上单一种植粮食的状况有所改变,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历史上拉祜族人商品观念淡薄,很少经商贸易,少量交易以个、把、堆、背、挑等作计量单位。20世纪80年代到市场出售农副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并逐步学会使用标准的度量衡进行交易,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生活在缅甸和泰国北部“金三角地区”地区的拉枯族人,早年以种植罂粟并输入中国境内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鸦片禁止后,经济跌入低谷。1959年,泰国政府制定“北部地区山地少数民族福利发展计划”,对泰国北部的山民提供援助,鼓励山民放弃游耕,实行定居农业,发展林果经济和山地经济。20世纪70年代,泰国国王成立特别基金,资助山民发展农业经济和促进山区社会事业发展,称为“皇家项目”。20世纪80年代,泰国政府实行边民登记制度,向符合规定的山民发放身份证,国家正式将其纳为国民成员,享受泰国国民同等社会福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拉祜族聚居地由开放未梢变为开放前沿,经济收入状况逐年有所提高。紧随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以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一线为前沿,面向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直接辐射到地处中南半岛北部、中南半岛腹地的澜沧拉祜族聚集地,拉祜族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云南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南半岛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在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外贸和边贸,对生活在毗邻云的南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境外拉祜族人的生活状况。

非遗传承

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澜沧是中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居住着20多万人拉祜族人,将近占中国拉祜族总人口的一半。拉祜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大量精神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拉祜文化。由于没有文字,拉祜族历史的演进和发展进程与其他无文字少数民族一样,大多有村寨头人、能人智者(磨巴、歌手)以演唱或讲述古经,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积淀成了拉祜族历史、宗教、政治、社会道德的知识宝库。讲述开天辟地、万物形成和民族发展的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0年10月,云南省民间故事展演活动在曲靖市举行,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选段)节目荣获展演活动一等奖。《牡帕密帕》剧目采取由演绎人员用拉祜语演唱与汉语旁白解说的说唱形式,向人们讲述了天地万物及人类始祖的诞生由来,展示了拉祜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拉祜族芦笙舞

拉祜族芦笙舞是拉祜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流行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芦笙舞由最初的娱神祈福仪式演化而来,以表现拉祜族原始宗教礼仪、生产生活、模拟动物,展现人的欢乐情绪为主。拉祜族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象征。

2008年6月“拉祜族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拉祜族芦笙舞源于劳动生产,以男性为主,有100多个套路,现已收集记录的有83套。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宗教祭祀、生产生活、模拟动作和嘎调子4种类别。

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2020年6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到上允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芦笙舞培训,南洼村芒丙山的20余名拉祜族芦笙舞爱好者参加了培训。

老达保旅游村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2022年“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云南省老达保拉祜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入选非遗旅游村寨。澜沧县老达保是拉祜文化名村、中国文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拉祜族芦笙舞、国家非遗《牡帕密帕》史诗、云南省非遗拉祜族摆舞、拉祜族竹编技艺、拉祜族服饰习俗、拉祜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和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老达保已经打造成集拉祜族文化展示体验、文化休闲、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

拉祜名人

李光华

李光华(1931-1993年),男,拉祜族,原名李福保,出生于西盟佤族自治县世袭土司家庭,从土司到公仆,任34年县长。1949年2月,在游击队解放澜沧时,李光华积极组织西盟各族群众围堵逃往西盟的残敌,建立人民政权后任西盟村村长。1981年10月起,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长。1993年5月初,李光华带病参加在思茅地区召开的云南省七地区政协工作联席会议,中途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于5月15日逝世于澜沧,享年62岁。

曾云荣

曾云荣,男,拉祜族,1942年9月生,云南澜沧县人。1962年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生产推广、研究工作45年,系云南省茶叶专科研究员,享受云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突出贡献奖,评为西双版纳科技带头人。1994年被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授予中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待遇。

李扎约

李扎约,1943年出生,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当代拉祜族文化研究专家、舞蹈家。李扎约自幼酷爱民间艺术,拜拉祜族民间艺人为师学习民间歌舞。新中国成立后编排《欢乐的山寨》《快乐的姑娘》《猴子舞》等近百种舞蹈。另外还搜集整理了大量拉祜族民间文学,如叙事诗《牡帕密帕》、迁徒诗《根古》等,以及大量民间故事。

石安妮

石安妮,女,1968年6月20日出生于台湾,当代拉祜族演艺名人。祖籍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募乃镇。1989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后考入纽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旅居美国。10岁成为台湾电视公司演员,主持儿童节目,是台湾电视史上最年轻的节目主持人、台湾电视公司最年轻的新闻主播、台湾第18届电影金马奖最佳童星、台湾最年轻的金马酒会主持人。曾出演电视连续剧《星星知我心》《我心深处》《光阴的故事》《魔轮》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